八角社區加裝電梯即將啟用 北京老樓裝電梯已完成安裝46部

2020-12-19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在本報長達8年的持續關注下,作為惠民生的一項重要舉措,老樓加裝電梯工程今年在市區頻傳「捷報」。2017年已經過半,有多少電梯已經落成使用或者在建?五花八門的電梯究竟是怎樣分類的?對於不同的籌資模式,住建部門又將作何表態?今天(5日),本報記者一一為您進行盤點。

數據

45部加裝電梯已投入使用

「自2016年本市啟動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試點工作以來,經過各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本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取得進展。」市住建委房屋安全處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截至目前,已完成安裝並投入使用電梯45部,包括東城區和平裡一區4號樓4單元、海澱區大柳樹5號院6單元以及豐臺區丰儀家園10棟樓的43個單元。

「從本市已完成增設電梯改造的經驗看,社區居委會等基層組織居中調解,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該位負責人提到,社區居委會熟悉情況、善於做群眾工作,以基層組織為工作樞紐,發動群眾,收集反饋意見,調解矛盾,引導協助業主間形成實事求是、因地制宜、互利共贏的改造方案是推進加裝電梯的有效辦法。

進展

第46部電梯只等驗收

除了45部已經投入使用的電梯外,記者同時了解到,還有23部老樓加裝的電梯正在施工。其中,石景山八角南路22號樓2單元已完成電梯安裝,通過質監局驗收後即可交付居民使用。

事實上,這也是繼和平裡之後,又一部完成的加裝電梯工程,這也是本市老舊樓房加裝的第46部電梯。電梯的投資運營商、北京華齡安康公司項目負責人卓寧介紹,今年3月北京晚報率先對租賃式電梯進行了報導,石景山區住建委和社區看到報導後積極與他們取得聯繫,諮詢電梯安裝有關事宜。為了解如何做通民意工作,住建部門和社區居委會還專程到租賃式電梯的第一個安裝試點——海澱區大柳樹5號院「取經」。除了一、二層沒有交納費用不使用外,電梯的實際使用方是2單元3至6層的8戶居民。電梯5月開始施工,現在已經順利完成了地基和地上工程,驗收的相關工作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當中,預計一周左右即可完成驗收,然後投入使用。

除八角社區外,記者從市住建委了解到,海澱區牡丹園東裡3號樓、西城區西黃城根南街一區5號樓、7號樓、9號樓和白雲路7號院2號樓3單元、5單元管線改造已經完工,正在進行電梯井道基礎施工。朝陽區農光南裡1號樓3單元改造實施單位已與居民籤訂改造合同,近期進行管線改造施工。磨坊南裡30號樓1單元管線改造已完成。豐臺區蓮花池西裡軍休所7號樓正在進行管線改造招標工作。

表態

符合條件政府都支持

今年2月,海澱區北下關街道大柳樹5號院,一棟有近40年歷史的老舊樓房,首次嘗試了租賃式電梯。

「從海澱區大柳樹5號院6單元開始,通過『自願申請、免費安裝、有償使用』模式開展增設電梯的在本市已完成3部。」該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種「租賃」模式由社會資本投資,持有電梯產權,依靠向居民收取運行費的方式運營,逐步收回成本賺取利潤的方式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從試點工作一開始我們就支持各種模式,不論採用居民共同籌資模式、單位或集體組織出資模式,還是租賃模式,只要居民能夠達成一致意見,符合安全、規劃、消防等條件的,政府部門都支持。」

據介紹,針對老樓加裝電梯,本市未來計劃擴大試點範圍,積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推動形成加裝電梯管理服務的市場化機制。

盤點

電梯形式

如今,老樓加裝的電梯制式、技術五花八門,但「萬變」不離兩大類,即:轎廂式電梯和爬樓機。

其中,轎廂式又分成「深基坑標準電梯」和「淺基坑異形電梯」,而後者對技術的要求更高。這兩種的代表項目分別是和平裡一區4號樓4單元和大柳樹5號院6單元。本報報導的豐臺區東高地街道採用爬樓機的方式幫助老人上下樓,也吸引了不少關注。爬樓機通常設置在樓道內,報裝不需相關部門審批,只要單元內居民全部同意即可安裝。相比轎廂式電梯,爬樓機的費用較低。本報2015年初報導的「座椅式」電梯現身東花市小區,這種電梯實際上就是爬樓機的一種。儘管頗受歡迎,但其安全性、是否涉嫌佔用消防疏散通道,也讓爬樓機受到質疑。  

記者 趙瑩瑩 劉琳 

盤點

籌資模式

■ 代建租用(租賃式)

項目:東城區和平裡一區4號樓4單元、海澱區北下關街道大柳樹5號院6單元、清河毛紡北社區等。

詳解:租賃式採用的是階梯收費方式,樓層越高收費越高,每月從幾十元至300多元不等。這種分期付款、化整為零的方式,極大降低了業主前期投入。

■  居民自籌

項目:朝陽區農光南路1號樓3單元

詳解:居民自籌78萬元左右,1至6層住戶出資0.55萬元至10.452萬元不等,政府除了補貼24萬元,室外管線改造也給予了一定支持。

■  單位或集體組織出資

項目:豐臺區丰儀家園10棟老樓

詳解:張儀村電梯改造共投入約3300萬元,其中電梯加裝費用2000多萬元,水電氣通信等改線工程約1280萬元,全部由村集體支付。在加裝外掛電梯的同時,還對老樓外立面及保溫層進行了升級。

■ 政府投資、住戶付費

地點:西城區靈境小區3棟樓

詳情:總投資340萬元,全部由區政府投入,後期電梯的維修運營費用由住戶承擔。

相關焦點

  • 石景山區八角南路社區舊樓裝電梯 老鄰居能隨時串門了
    淺褐色的樓體外部,一圈銀色的電梯包圍鑲嵌整棟樓,能夠承載6人的電梯在其間安靜地運行。記者日前來到石景山區八角南路社區22號樓2單元,武朝英老人的兒媳婦和孫子正乘坐石景山區首部老樓加裝的電梯搬運雜物,將家裡收拾出的廢舊物品運到樓下垃圾箱,忙得不亦樂乎。
  • 孫河地區老樓加裝178部電梯,6000餘居民「上下」不再難
    >來到康營家園B區,居民樓都是整齊劃一6層高,黃色牆體上外掛著一部部嶄新的電梯。電梯寬敞結實,支開一副擔架也沒問題,按下5樓的按鍵,十幾秒鐘就到了家門口,上下樓再也不發愁~小編了解到,孫河地區康營村等9個村2009年完成拆遷騰退、轉居安置,回遷入住康營家園社區。小區一期工程約在2006年入住,由於設計建成較早,小區45棟樓未加裝電梯。兩年前,孫河地區決定為該小區全部加裝電梯,資金全部由區財政資金和鄉集體資金解決,居民不用掏錢。
  • 舊樓加裝電梯分攤方案 老樓加裝電梯費用怎麼分攤?
    舊樓加裝電梯分攤方案 老樓加裝電梯費用怎麼分攤?那麼有沒有讓樓上樓下無一反對的辦法,讓電梯能順利裝上,還不影響鄰裡關係。今天就來談談舊樓加裝電梯分攤方案,老樓加裝電梯費用怎麼分攤? 老樓加裝電梯,涉及鄰裡之間的各種利益平衡,好事辦好難度不小。
  • 煙臺福成家園老樓加裝4部電梯 老人告別「上樓難」
    福成家園老樓加裝4部電梯老住戶告別「上樓難」,裝配式電梯安全不擾民26日,望著自家所住的福成家園24號樓外嶄新落成、平穩運行、窗明几淨的電梯,拿著嶄新的乘梯卡,家住5樓的57歲社區居民呂芸笑得合不攏嘴。從去年8月首部老樓加掛電梯正式動工至今,福成家園首批4部建設改造的老樓電梯於日前全部交付。領到乘梯卡的社區居民,從此告別了爬上爬下、格外不便的日子。
  • 麗水:電梯進駐老小區市區已成功加裝6部
    截至目前,市區老小區已成功加裝電梯6部:城北新村1部、東升南區1部、望湖公寓1部、金苑新村1部、西銀苑小區2部;已完成審批准備動工的有5部:囿山新村2部、永暉新村2部、江濱小區1部;完成公示正準備施工圖提交圖審的有3部:處州花苑2部、蘭亭小區1部。  「考慮到舊住宅區居民加裝電梯的強烈意願,我們在收到居民申請時,都會提前介入,加強對電梯加裝方案的引導。」
  • 北京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現狀調查
    ——北京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現狀調查  新華社記者李斌、關桂峰、李嘉瑞  伴隨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在北京,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工程也開始復工——3月21日,北京市朝陽區農光裡重汽小區老樓改造工程復工,成為全北京第一個復工的老樓改造工程。
  • 北京老樓加裝電梯卡在哪裡?雖有政策更要靠人努力
    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老樓加裝電梯問題連續第三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而且最近兩次表述,已經從2018年的「鼓勵有條件的加裝電梯」修改為「支持加裝電梯」。這種改變和持續,更加明確傳達著國家支持加裝電梯、改善民生的信號。老樓加裝電梯已經推行了3年,與大量的需求相比,加裝成功的案例還是少數。那麼,加裝電梯為什麼沒能迅速推開,都卡在哪裡?看看以下幾個成功案例吧。
  • 青島首個老樓加裝電梯項目公示 即將施工安裝
    小區電梯加裝位置(紅圈處)。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景毅 報導  半島都市報11月18日訊 備受關注的青島老樓加裝電梯工作有了最新進展。此前本報報導的青島市首例完成全樓民意調查的如意小區,如今再次走在了前面:經政府有關部門初步審核規劃,11月17日起,小區加裝電梯工作進入為期10天的公示階段。期間如無異議,項目將正式進入施工安裝階段。  老樓加裝電梯問題一直牽動著島城市民的心。自去年12月份青島市在全省首先出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後,島城老樓加裝電梯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
  • 接二連「三」 市北區臺東街道第三部老樓加裝電梯正式啟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公俐 通訊員 夏素素 青島報導  11月2日上午,市北區臺東街道老樓加裝電梯開工儀式在長春路46號舉辦,市北區愛國衛生運動工作委員會主任蔡立
  • 大堯三路老樓加裝電梯 各方協調配合為業主減少成本
    原標題:舊貌換新顏:青島市市南區大堯三路8號22歲的老樓裝上「幸福梯」!最近一段時間,位於青島市市南區大堯三路8號的一幢老樓十分熱鬧。原來,該樓加裝的電梯已於近期交付,吸引了不少附近的居民前來體驗、參觀。
  • 北京孫河一小區老樓加裝178部電梯,便捷6000餘名居民出行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12月23日,記者從北京市朝陽區孫河地區了解到,該地區唯一需要加裝電梯的老舊小區康營家園社區的178部電梯已加裝完畢,2140戶6000餘名居民出行更加方便。孫河區康營家園二社區安裝的電梯。
  • 龍泉驛規模大的老樓電梯加裝現貨_眾創偉業
    龍泉驛規模大的老樓電梯加裝現貨,眾創偉業,(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展開經營活動)。龍泉驛規模大的老樓電梯加裝現貨, 「陳氏公式」讓費用分攤「心服口服」在陳定方5樓的家裡,茶几上擺滿了各種資料。其中包括電梯安裝合同、修改了多個版本的施工圖紙、尚未使用的電梯門禁、遙控器等物件。
  • 小瓦窯12棟老樓加裝電梯 900多戶村民不再「爬樓」
    原標題:小瓦窯12棟老樓加裝電梯   本報訊(通訊員 邵亦晴 記者 李瑤)「裝上電梯、綠化美化好了,我們小區稱得上花園洋房啦!」近日,家住豐臺區盧溝橋鄉小瓦窯村大成路24號院的於女士說。
  • 北京老樓加裝電梯新政解讀:不要求所有業主都必須籤署同意書
    所涉及單元、樓棟的雙三分之二業主同意且其他業主不持反對意見,就可為老樓加裝電梯。北京老樓加裝電梯的新政發布後,許多居民都很關心。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便於推進老樓加裝電梯工作,不要求所有業主都必須籤署同意書,也不再強制要求提供身份證和房產證的複印件,但需要留存業主所持證件的影印資料。加裝電梯之前必須充分聽取每戶業主的意見,若有人明確提出反對意見,仍需要繼續進行協商。
  • 95年的老樓裝電梯啦!
    5月9日,在太原市杏花嶺區旱西關西社區金剛堰路22號節水中心宿舍樓,剛剛滿百天的3部新電梯讓95年建成的老樓煥發新活力。作為太原市首批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的試點項目,36戶在此居住的居民切實受益,享受出行便捷,目前該小區的電梯在試運行階段,技術工人每半個月就會來一次,按照維修手冊逐項檢查,確保電梯正常運行。
  • 六樓想裝電梯,多次找一樓商談無果,老小區裝電梯成「難題」?
    但是在舊改政策下,有一個給老小區住宅安裝電梯這件事情成為了一個難題,很多住在老小區的人都因為安裝電梯這件事爭論個不停。主要原因就是住在高樓層的人想要安裝電梯,但是住在一樓二樓的人可能就不是那麼希望裝電梯,畢竟住的樓層低他們也用不著。我的朋友小李就遇到這樣讓人心煩的事情。
  • 揚州安平社區:舊樓裝電梯告別「上上下下」的煩惱
    中國江蘇網12月22日揚州訊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老舊小區居民上下樓不便的問題日益凸顯,家住揚州安平社區竹西花苑的老年居民都深受「爬樓難」困擾,舊樓加裝電梯成為迫切需要。但是,不同樓層住戶意見不統一,賠償費用談不攏等問題成為了加裝電梯的「攔路虎」。
  • 老樓加裝電梯不再一票否決,一二樓的住戶憑什麼不讓加裝電梯?
    都知道,對於多層住宅來說, 1-3樓最值錢,賣房有優勢。買房時樓底層最貴,樓頂價最低,但要裝上電梯後,這種格局將會改變,高樓層更貴好賣、好租。在底樓就沒啥光線,缺點一堆,好在不用爬樓梯唯一的稀缺性不存在,裝上電梯後,誰願意去買一、二樓呢?同一小區一、二樓沒安裝室外電梯的房價要比按了的價位高還好賣,一、二樓降價才能賣出,一般跌幅在10-20%之間(每平方減少1000-3000元),損失差價誰來賠償?
  • 天津今年首部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交付使用 老樓裝新梯 上下真方便
    上圖 周邊居民趕來參觀新電梯。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南開大學西南村61號樓1門加裝電梯工程竣工投用,這是本市今年首部交付使用的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也是該社區第二部成功加裝電梯的樓棟。2019年10月,該社區62號樓2門完成了本市首部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程。
  • 老舊小區安裝電梯在這裡為啥順當
    2016年北京啟動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試點工作以來,北京市豐臺區根據百姓的裝梯需求和意向,解疑釋惑,因地制宜,多措並舉,讓「老大難」問題在豐臺變得順當。2017年豐臺區為老樓加裝電梯280部、智能代步器22部,合計30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