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求人辦事,難免要涉及送禮,送禮時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幾千年來都有傳承,有些銷售覺得,我不送禮也沒人說什麼呀,事情一樣辦了呀。
只能說你圖樣圖森破,換個角度,你如果是甲方,別人來了都送,你不送,現在的人是不會給你點破的,顯得多沒水平啊,但你下次再想辦事,呵呵。
送禮這事不適合放檯面上說,本身不符合現代潮流,但骨子裡又都認。所以懂得自然懂,不懂的覺得無用也正常,那麼今天的文章,講給懂的人聽。
銷售送禮,要掌握這五個原則:
別人都送的時候你別送,我不止一個在甲方工作的朋友告訴我,一到過節,家裡的月餅啊、粽子啊、茶葉、紅酒、堆到一個角落堆一地,讓人直犯愁,用也用不完,是仍也沒法仍。重點是至於都有誰送了,他也說不太清楚。
很多時候他連送禮的人都沒看見,對方用快遞寄過來,或是讓單位小孩給送過來,這種情況都是當時有印象,過後忘個一乾二淨。
所以這種逢年過節扎堆送禮,千萬別去湊那熱鬧,只會給人添堵。
那應該什麼時候送呢?
有個詞叫:錯峰。逢年過節你繃住了別送,平時沒人送的時候再送,千萬別怕客戶挑理,客戶也記不住你送沒送。
送客戶東西,送點新奇的、新鮮的,比如定製款的紅酒,或是新鮮東南亞水果。
但不要送客戶喜歡的。此話怎麼理解呢?就是客戶喜歡什麼,愛好什麼,你就別送什麼。因為客戶愛好的東西,一定比你專業,你送的話送不好很容易變雞肋。
比如客戶喜歡打桌球,你去運動商店給他挑一個拍子,還不便宜,但是你不知道對方用正膠還是反膠,底板喜歡什麼材質的,膠皮用什麼指標。你給人家挑貴的買,結果人家一看,不專業,業餘面子貨,轉手就送人,這禮就算白買了。
除非你懂得最頂級的貨,否則不要給客戶送他愛好的東西。
給客戶送禮,不能無緣無故的送,你心裡想著是拉近感情,可在客戶那裡,無功不敢受祿,是有風險的。
青銅水平的銷售送禮時這麼說:
王主任,這不過節了嗎?我看螃蟹挺新鮮的,給您買了點螃蟹,您拿回家嘗嘗鮮。
這王主任能收嗎?平白無故的,也不說為什麼,就因為螃蟹新鮮就收下,那後面誰知道要辦什麼事啊,萬一辦不下來,或是不願意辦,這禮再退也不是個事兒啊。所以這麼說客戶肯定不回收。
那麼王者水平的銷售這麼說:
王主任,上次我們公司產品上的小問題,幸虧您的提醒,我們才連夜修復完善,才所幸沒造成大的損失,真是太感謝您了。這次去海南旅遊,帶了些當地特產給您嘗嘗。
其實明明是半年前的事了,自己產品有缺陷,讓客戶給罵了,但好在修復得當,事情雖過了很久,但銷售就著這事,進一步跟客戶拉近關係。
無功不受祿,幫了人家了,人家反饋一點特產,這個禮物可以收,而且客戶還收的很有成就感,這就是送禮來加分,壞事變好事。
實際上很多客戶很討厭那種遇事就來找你,沒事半年也不打個電話的銷售。這種銷售讓人覺得很勢力,而且你一找我幫忙,我就幫,那我成什麼了?
所以這種情況下,最好的方式是,如果長時間疏於聯繫了,又有求於客戶,再次拜訪的時候要帶禮物,但一定不要提要求。
見面要多敘舊,要感謝客戶之前對自己的幫助,引導客戶回憶當年一起合作過的美好場景,也讓對方覺得你這個銷售還挺有良心,一直還沒忘記他。
最後走的時候要留個尾巴,約到下一次換個場合,比如茶館、或是球場打球,在放鬆的場景下,再不經意的把自己的要求提一下。這時候客戶進入狀態會很快,效果要好很多。
做銷售的,要懂一些法律,尤其跟自己相關的,打擦邊球的事情不要去冒險,不管是國家公職人員,還是企業的主管負責人,送禮一定要送小禮辦大事,上來就砸錢買貴重物品,那賄賂罪可寫在憲法裡呢。
最後給銷售提醒下,永遠不要為了公司的利益,用自己去試探法律,這種事情怎麼算都不划算的。
公眾號:甘甘談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