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知道中國好了,澳議員承認一個事實,澳政府仔細聽,現在不晚

2020-12-11 辣椒新聞

近年來,中澳兩國經貿和人文領域合作不斷深入發展。中國連續11年是澳大利亞最大貿易夥伴;超過1.2萬家澳大利亞企業在華設立了分支機構;中國赴澳大利亞留學生去年達到近23萬人;中國還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科學研究合作夥伴。這樣的合作態勢本來應該值得澳方珍視,然而,一些澳大利亞政客一次次向中國尋釁滋事。日前,澳大利亞極右翼政黨一國黨黨首漢森在發表言論時,甚至叫囂要抵制中國商品。

雖然,「抵制中國」這幾個字說著容易,但其所引發的後果不是澳大利亞所能承受得起的,這一事實連澳大利亞議員也不得不承認。環球網12月8日援引英國《衛報》報導稱,當天上午,澳大利亞智庫「中國事務」在澳大利亞國會大廈組織了一場活動。澳大利亞工黨議員蒂姆瓦茨在談到澳大利亞一些鷹派政客提出的與中國經濟脫鉤的想法時直言,這種想法將是「史無前例的國家自我毀滅行為」。

與蒂姆瓦茨持類似觀點的還有西澳大學經濟學教授羅德·泰爾斯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經濟學高級講師周依曉。這兩位學者認為,如果澳中經貿關係徹底瓦解,並結束雙向進出口,對於澳大利亞而言將是災難性的。

為了緩和中澳之間日益緊張的關係,澳大利亞國內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就發展澳中關係發出客觀、理性的聲音。澳大利亞企業董事協會發布的調查顯示,在截止今年10月前6個月時間裡,呼籲澳政府改善對華關係的受訪者比例翻了一番。澳大利亞前總理保羅·基廷、前外長鮑勃·卡爾、前駐華大使芮捷銳等多名有豐富對華外交經驗的人士,都曾提醒澳政府應當調整自己的對華策略。

對於澳大利亞國內人士不斷發出的呼聲,澳政府顯然應該仔細聽。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曾表示,這些客觀、理性聲音應當引起澳政府的關注和反思。中方始終認為,中澳關係保持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事實也反覆證明,良好的政治關係是各國間開展務實合作的基礎和保障。希望澳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多做有利於兩國互信和合作的事,推動中澳關係早日重回正軌。

相關焦點

  • 澳議員發最強警告:澳與中國經濟脫鉤,無異於自毀
    忠言逆耳所以不聽澳大利亞自願充當西方"反華"勢力的馬前卒和急先鋒,但是澳大利亞的經濟依賴於外貿,而外貿又依賴於中國市場的貢獻,因此澳大利亞經常在正面和反面角色之中變換身份。當前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和煤炭向中國的進口已經受阻,水果、蜂蜜等農產品即將面臨出口危機。
  • 澳議員叫囂:「反制中國大陸,並正式承認臺灣」
    而且直到現在,仍有部分澳大利亞政客絲毫沒有悔改之意,依舊熱衷於做美國的「反華」急先鋒。而在近期,一些澳大利亞政客的行為愈發放肆,甚至聲稱要「反制中國大陸」,並「公開承認臺灣地區」。據臺媒12月17日報導,有澳媒指出,澳大利亞執政聯盟昆士蘭自由國家黨國會議員克利斯坦森於近日公開叫囂稱,澳大利亞目前應該考慮用所有外交和貿易手段來解決與中國大陸持續存在的爭端,包括考慮「正式承認臺灣地區」。克利斯坦森表示,中國大陸現在想要通過懲罰澳大利亞來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 澳議員稱澳籍華裔是「寶貴資產」,可以好好利用「以華制華」
    【澳議員稱澳籍華裔是「寶貴資產」,可以好好利用「以華制華」】當地時間12月8日,澳大利亞聯合通訊社(Australian Associated Press)報導,澳國會議員、前外交官戴夫·夏爾馬正在積極兜售「以華制華」的新對華戰略。
  • 澳議員:如果中國想採取強硬手段,澳大利亞也可以承認臺灣
    據悉,中澳貿易關係在澳大利亞的「一意孤行」之下變得不容樂觀,尤其是國內煤炭出口產業遭遇重創後,澳方便開始了一系列的「反擊」活動,利用本國華裔「以華制華」,尋求「五眼聯盟」的幫助,最近,澳大利亞政客又想出打「臺灣牌」,稱「考慮正式承認臺灣」,試圖以外交手段來壓制中國,並發表了各種抹黑中國的言論。
  • 澳大利亞龍蝦價格暴跌,淪落到擺攤賤賣,澳議員警告:這是在自毀
    據觀察者網報導,南半球最大的巖龍蝦捕撈船隊已經開始停止作業,坐在港口的漁民整天無所事事,對著漁網發愁,這些漁民熱切盼望的中澳關係向好的消息,然而莫裡森等人的表態可能要讓他們失望了。 曾幾何時,因為需要向中國出口,導致澳大利亞國內的龍蝦價格高漲,普通居民很難消費得起,現在價格下降了以後,在其國內銷售的龍蝦將開始增多,甚至在聖誕節可以吃上龍蝦大餐。 但是對於漁民來說就不是高興的事情了,澳大利亞漁民甚至會淪落到擺攤賤賣,以保證自己的損失不再繼續增大。漁民表示只有一個公斤龍蝦賣30澳元才能保本,但是現在連保本都難了。
  • 澳議員警告:澳與中國經濟脫鉤,無異於自毀
    IBIS World研究員利亞姆·哈裡森(Liam Harrison)稱,中國對澳大利亞很多行業具有「重大影響力」(significant leverage)。如果缺失了中國市場,在疫情影響下 ,澳大利亞多個產業短期內無法擴大市場多樣性。哈裡森表示,「這意味著相關企業可能要依靠政府補貼和國際社會的支援(才能生存)。」
  • 澳大利亞稱中國發旅遊警告「缺乏事實根據」,結果連澳媒都不買帳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5日晚發布公告稱,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大利亞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現象明顯上升,因此提醒中國遊客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遊。澳大利亞政府6日反駁中方的說法「缺乏事實根據」,但卻被多家媒體提供的案例和數據「打臉」。澳媒的分析則認為,中國發布的旅遊警告是對澳大利亞「懲罰的延續」。
  • 中國疫苗阿聯上市!澳駐華大使邀胡錫進共進午餐
    中國商務部裁定澳洲葡萄酒獲出口補貼今起徵收反補貼保證金澳媒預測:澳中貿易摩擦升級小麥及棉花行業恐成下一批「受害者」澳議員呼籲「拉黑」中企全面禁止中國對澳投資貿易部長表態:不會支持01澳洲本地疫苗要宣告取消?! 不怕!澳洲追加訂購另兩款新冠疫苗!不用等到明年三月!預計明年一月底前提前接種!
  • 澳媒記者稱從未聽過中國人民批評澳大利亞除了中國外交部和駐澳...
    他曾經在自己的多部書中引用一個所謂專業人士「羅恩·瓦拉」的言論來批評攻擊中國,但後來自己公開承認這個人物完全是他虛構出來的,令國際社會大跌眼鏡,感到震驚。同樣道理,他現在這些說辭純屬謊話和謬論,完全都是虛構的。法新社記者:美國總統川普稱中方隱瞞疫情導致病毒蔓延至全世界,美國應向中方索賠。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澳大利亞現在才知道中國市場的重要性?會不會有點晚了
    特別是今年正好是美國大選的時候,川普領導的美國政府為了贏得民眾的信賴,更是不斷在中國問題上大做文章,想要藉由打壓中國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美國對中國的壓制是全方面的,並且還想要建立所謂的「反華」聯盟,聯合其他國家一起對抗中國。一些國家在美國的蠱惑下,跟隨美國後面對中國進行壓制,但是也有一些國家有自己的原則,拒絕和美國一起同流合汙。
  • 中方對澳採取行動後,澳議員叫囂「承認臺灣」,國臺辦已有言在先
    在中方對澳採取行動後,澳方並沒有就此罷休,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依舊蓄意挑起事端。據《環球時報》報導,12月初,莫裡森藉助中國網絡社交平臺微信發文,指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譴責澳大利亞士兵在阿富汗犯下罪行時,引用的圖片是虛假的,給澳方軍隊造成負面影響。西方各國一邊表面上支持澳大利亞譴責中國,表象之下,卻將澳大利亞曾在中國的利益收入囊中。
  • 事到如今,美媒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中國一個動作把美國比下去了
    俄亥俄州立大學現在採取的是線上教學和面對面授課相結合的方式。目前該校已計劃取消2021年的春假,以減少與旅行相關的接觸,降低學生和教職員工感染的風險。另外,該校還計劃在2021年1月春季開學後,第一周完全實行線上教學,讓學生可以充分做好自我隔離。
  • 外交部回應澳總理「脅迫論」:奉勸澳方反躬自省,保障在澳中國公民...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浩洲就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近日發出的中國"脅迫"論調,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今天(6月1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不知澳領導人所謂"脅迫"從何而來,澳方應正視國內存在的歧視和暴力現象,保障在澳中國公民安全
  • 澳記者稱從未聽到中國人對澳不滿 耿爽:建議你上一下網
    隨後澳媒記者追問稱,中國大使說中國普通人對澳大利亞不滿,但是他沒有聽到這種聲音。「你沒有聽過嗎?你想聽嗎?」耿爽說,「我建議你上一下中國的網絡,很多人老批評中國的網絡不自由不開放,你上網看看中國普通民眾對當前中澳關係、對澳方最近言行的反應和評論。」
  • 欲和中國硬碰硬 澳大利亞政客提議正式承認臺灣
    (Reuters)12月15日,據澳大利亞「天空新聞」電視臺晚間節目談到了讓莫裡森(Scott Morrison)政府頭疼的中澳貿易問題,尤其是恐將遭遇重創的煤炭出口產業。早在10月份,有關「中國叫停澳煤炭進口」的消息被多家西媒報導,引起了澳政府官員的高度關注。
  • 澳大利亞現在知道疼了!澳媒體:六成中國留學生不願赴澳留學
    眾所周知,近年由於特殊的危機影響,致使世界各國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每個國家都在忙著應對各種困難,但是有些國家卻不專心抗擊災難,到處潑髒水,為了哄美國「大哥」的開心,甚至不惜損害與中國的關係,它就是我們熟知的澳大利亞。
  • 突然 澳政府計劃讓留學生提前入境!難道留學生好消息要來了嗎?
    澳洲聯邦教育部長向澳媒透露:正在考慮一項針對留學生的特殊豁免政策,計劃讓留學生提前入境澳洲!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大佬張老師,最近雖然一直錄視頻,但是也沒忘了隨時關注澳洲的疫情,以及留學的最新動態,這不嘛,澳洲教育部終於有了最新的動態!一起來看看吧!澳洲多所大學承諾狂砸$1.1億為留學生提供補助。
  • 澳政府對華政策面臨大考:撕毀還是保留合作協議,惡化還是改善關係?
    在宣布這項立法時,莫裡森說,他希望澳各級政府「要用一個聲音說話,按照一個計劃行動」。但該法的源起直指澳某些州政府和大學籤署的協議,其中大多數與中國有關,這並不是什麼秘密。這些協議讓坎培拉感到不安,排在首位的是維州2018年同中方籤署的有關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協議。
  • 中國「殺雞儆猴」,澳方終於回過味來:自己就是那隻「悲慘的雞」
    而據《亞洲時報》對此的評價來看,拜登或許並不會與川普在對華態度上有著太大的差距,短期內中美關係很難得到大的改善和迴轉,甚至可能會出現進一步的惡化,因為中國正在迫使美盟友要在」不容討論的領域進行調整「,顯然,這個美盟友指的就是澳大利亞。澳方終於反應過來在美國的一眾盟友當中,對華最為強硬,易怒跳腳的國家就是澳大利亞。
  • 敏感時刻,澳大利亞議員叫囂:「正式承認」臺灣
    中國與澳大利亞在近期的爭端不斷,起因是澳大利亞政府片面地追隨美國政策,對中國的內政指手畫腳,對中國政府實施的政策進行抹黑。 加之近期大陸方面社交媒體上,一位青年畫家將澳大利亞軍方在阿富汗虐殺平民的事件以漫畫的形式展現,令澳大利亞政府惱羞成怒,雙邊關係更是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