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啃老」悄然生成,老人心甘情願,年輕父母覺得理所應當

2020-08-28 奇牛果

大家好!我是素心箋言。歡迎您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來查看更多文章。同時歡迎點讚+收藏+分享

文丨素心箋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

學生校外「高消費」學習的負擔

近年來,為了讓孩子有個豐富多彩的暑假生活,為了讓孩子不輸於同齡人,各種理由讓家長在暑假開銷變得越來越大。大部分家庭生活都好了,更願意也捨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資,暑假裡除了比較火爆的輔導班和興趣班之外,又增添了許多外出研學的項目,「旅遊+學習」的模式,也大受歡迎。有在本省的,有到外省的,甚至還有出國的,費用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為了讓孩子長見識,開闊視野,就算是費用較高,家長們也願意讓孩子去參加。有一些也是出於攀比的心理,別人家的孩子去了,自家的孩子不去總覺得對不起孩子。但是對於大多數的普通家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費用,甚至已經遠遠的超出了收支範圍……

&34;悄然生成,養老金變成了「教育基金」

老一輩的父母可能出於對兒女和孫輩的疼愛,也可能是出於對年輕時沒有足夠的條件給自己的兒女更好的教育,所以希望給他們的一種補償。於是,老人們的退休金也成了許多家庭裡孫輩們的「教育基金」的一部分。老人給的心甘情願,年輕父母接受的理所當然。那麼這種&34;悄然生成,孩子順理成章的也就成了啃老的工具。

​父母:「能幫一點幫一點」

在我身邊就有很多這樣的活生生的例子:劉叔和老伴育有一兒一女,女兒是體育方面的特長生,所以夫妻倆不惜重金來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只想為孩子討個好的未來,錢沒少花,最後也沒隨了心願,前功盡棄,女兒從了商,與當初全家的理想背道而馳……

後來,小兒子結婚,老夫妻倆為了讓兒子在城市落腳,結婚生子,幾乎傾盡了大半生的積蓄給兒子買了樓,安了家。老兩口也自然而然地跟兒子兒媳住到了一起……因為工作忙,兒子和兒媳白天經常不在家,所以洗衣、 做飯 、打掃衛生等等一系列的家務活都歸到了老兩口身上,小兩口進門吃現成的,飯後推碗筷拿著手機各自玩各自的,換洗下來的衣服也是順手丟到洗衣機裡,等著白天老人洗好疊好,放到他們臥室裡……

往往這時候老人自我安慰的理由就是:年輕人都忙,我們退休了有時間,能幫一點是一點。

後來有了孫子,這又順理成章的幫著帶娃,小孩子的衣食住行都由老兩口全權負責,到入託的年齡,兒媳看著別人家的父母都為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豐富孩子的生活,培養孩子的興趣 ,跟風似的給孩子報了好幾個特色輔導班。這時,老兩口不僅多了一項接送孩子的任務,還提前偷偷地把學費交了,而這理由是:活著就是為了孩子,早晚都是孩子的,年輕人花銷大,攢不住錢,我們能幫就幫點。他們的觀念裡已經形成,為了子女養娃應該應分,而孩子們自然也無所謂的予取予求。

可憐天下父母心:都市高消費,鄉下拮据過

一親戚的小姨,兒子在北京上學就業,安家。結婚生子後,照顧孩子就成了一大問題,大城市住房比較緊張,年輕父母還不想讓老人把孩子帶回老家撫養,所以雙方父母像值班一樣輪流幫著帶孩子,都市裡消費高,小姨一個月的退休金不夠給孫子上幾節鋼琴課的,兒子心疼父母,知道平時父母裡裡外外不少搭補,所以每個月都交3000塊的生活費。即使這樣,小姨每月的退休金也所剩無幾,平時都不去逛商場 ,衣服都是回老家來買。因為看到自己兒子的辛苦和艱難,所以老兩口把攢幾個月的退休金一併偷偷地給孫子交了輔導班學費,回老家生活得很拮据,讓人覺得很無奈,可憐天下父母心!

而這種不乏一例所謂的「新型啃老」,看似子女是從父母的愛中受益,實際上卻淪為「生活的智障」。這種行為指的是佔用老人的大量時間,讓老人免費帶孩子,還要佔用老人的幾乎全部退休金,用於下一輩的人消費。是對老人剩餘價值的一種壓榨,我們不能為了自己而忽略父母的感受!

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在我們還小的時候,父母就為了教育我們,養育我們付出了許多,他們含辛茹苦將我們養大成人,這其中付出了多少辛酸與淚水。現如今,當我們也組成家庭的時候,實在不應該因為孩子上學的事情再去麻煩父母,再讓父母費心費力還費錢。應該在平時有空的時候,多帶孩子到父母家,陪爺爺奶奶說說話,幫老人家多做一點事,帶老人出去逛逛。

老人家在年輕的時候奮鬥終生,年老了正是他們頤養天年,兒孫環繞膝下的時候,如果這個時候還以為小孩子的教育費用而讓老人也陷入焦慮的境地,這樣對於老人來說是一件不公平的事,也會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不利於他們老年的健康生活。

那麼作為子女,我們應該如何避免「啃老」?

1、換位思考

父母在無私奉獻的無數個日夜裡,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照顧孫兒並不是他們生活的全部,自己在閒暇時應該接過照顧孩子的責任,讓老人能有自己的時間。有沒有想過,當自己老的時候能否承受現在父母這般的勞累。

有多少年輕人現在奮鬥著就為了老年能享受一把,而如果按照現在老年人退休金養家,幫忙照顧娃的趨勢,自己老了還能有盼頭嗎?如果你自己都感覺沒有盼頭,為什麼要讓老人承受這一切。

老人把子女養育成人已經是完成了他的責任,子女的孩子並不是老人的責任。幫著照顧是情分,不應該是本分!

2、委婉拒絕老人的「好意」

老人總想著幫你們的時候,年輕人要考慮清楚,這樣的幫助,對自己的未來有沒有幫助。老人的善意我們要領情,但是卻也有拒絕的權力,為了讓自己的家變得更好,更獨立,是否需要學會拒絕,來獨自承擔。

3懂得感恩,多理解,多陪伴

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時代的不同,如果現在的年輕人不靠父母,那麼相信我們大部分的人將成為無房無車無證的三無一族。

接受老人的幫助,也要理解與尊重老人,多給予陪伴,讓其晚年生活不那麼孤單也不勞累.

新時代的老年人應該怎樣平和心態來面對自己的生活

到了晚年要懂得對自己好一點,子女必然有他們需要經歷的挫折,需要遭受的磨難。這時候就算你為他們憂慮,也幫不了什麼忙,有時候把自己累病了,反而會給子女增添負擔。當你心態平和,生活豐富,那麼自然會得到好的福氣眷顧,最終安享晚年。

年輕的時候,也許我們在為了事業折騰,為了生存打拼,但是等到年紀大了,這一切比起自己的快樂都不重要了。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明白,年紀大了要懂得放下,這樣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幸福。

那麼怎樣理性對待孩子興趣愛好及假期生活安排呢?

1、安全是第一

假期安全是第一位的.假期是孩子快樂放飛的時間,放飛不等於「撒手」,而且安全是首要的,珍愛生命,遠離毒品,注意防火、防水,注意防暑降溫,注意預防易燃易爆物品引發的事故,嚴格遵守交通規則,進一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防範能力,確保自身的生命安全和財物安全。

2、合理安排作息,適度學習、勞逸結合

合理安排假期作息時間, 適度學習、勞逸結合, 掌握學習主動權,提高學習能力,教育孩子學會感恩,主動承擔洗衣、打掃衛生等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3、為孩子報班應量力而行

為孩子報班要量力而行,要考慮孩子的興趣和意願.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孩子接受得來的話,可以多給孩子報幾個班,讓孩子多學一點東西,在教育上為孩子多投資也是可行的。但是沒必要盲目攀比,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而給孩子盲目報班,或者因為焦慮心態,為了讓孩子上補習班而報補習班, 不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4、鼓勵孩子參與社會實踐,鍛鍊其生存能力,培養競爭意識.

在人的一生當中,遇到挫折在所難免,苦難是人生的一大財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淪,也可以鑄造人的堅強意志,成就充實的人生,苦難是人生的一位良師,他能教給孩子學會用感激的心情.積極的態度對待一切問題,勇敢地參與社會競爭. 人類社會迅速變化和激烈競爭的時代,需要人們更強的適應能力,誰的適應能力強,誰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發展下去,就能邁下成功的彼岸。

5、家長高質量的陪伴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他們的快樂是不需要用錢衡量的,有些「優秀」的想法,也只是家長希望孩子能優秀而已,剝奪孩子美好的童年,對他們真是最好的嗎?小孩子在3歲之前,如果缺少家人陪伴,對他們的身心會有影響。

想讓孩子變優秀,家長首先要犧牲自己的時間,用自己的行為習慣影響孩子,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才是最好的教育。無論多好的教育,都比不上家長的陪伴!

結束語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父母辛苦一輩子,兒女更應該的是讓他們度過一個輕鬆愉悅的晚年生活,而不是在啃老傷透老人們的心,也在另一方面影響著家庭和諧氛圍。

退休金不成教育金,孩子不成啃老工具!說到底還是要量力而行,以自己的能力為標準,不攀比,不對比,自家的日子幸福美好就行,孩子品學兼優最好。有時間就多帶孩子去陪陪父母,只有在幸福美好的家庭生活中,孩子才能健康快樂,茁壯成長。祝願每個家庭都能遠離啃老,一家其樂融融。


今日互動:你是怎樣理解老人每月的退休金給孩子交學費,屬於啃老的一種麼?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 。

關注「素心箋言」,走進百態生活!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新型啃老」逐漸興起,本質是消耗父母,但老人卻還覺得子女孝順
    現如今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重,很多家庭在父母養老的問題上也遇到了困難。人到中年,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兩難境地,很多時候不能兼顧得到,從而導致家庭矛盾增多。面對這種情況,也滋生出了一些不正之風,「新型啃老」逐漸興起。
  • 「新型不孝」悄然興起,比啃老更令人痛心,90後子女卻不以為然
    其實,這種「新型啃老」比不孝更令人痛心,但很多父母卻樂在其中,子女們更加不以為然,尤其是90後的這一代子女,享受著父母帶來的優越條件,不需要自己出錢出力買房買車,自己的後代父母已盡心盡力去照顧,一個「不滿意」還要去埋怨父母,但其實老人們的生活已經被這種所謂的「啃老」慢慢吞噬。以下這幾種「新型啃老」,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 新型「啃老」方式問世,多數父母尚未察覺,反而覺得孩子很孝順
    俗話說,「時代青年應自強,在家啃老不應當。」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孩子「啃老」的方式也「推陳出新」了,可謂是讓父母都蒙在鼓裡。新型「啃老」方式問世,多數父母尚未察覺,反而覺得孩子很孝順。而且,這種兒女並不是像以往「啃老族」那樣,直接向家長要錢,而是會把「要錢」這件事「包裝」得再「華麗」一些,讓父母心甘情願地為自己「慷慨解囊」。美其名曰「搞投資」,「炒股」,「做生意」等等。用這樣的藉口把家裡的老人搞得暈頭轉向,還一直以為自己家的孩子在外邊很有出息,盼望著孩子早日出人頭地,幹出一番事業來。殊不知,自己只會在孩子「美麗的」謊言中越陷越深。
  • 「新型啃老」正悄悄興起,老人毫無察覺,還以為子女「孝順」
    有一類"新型啃老"便是在老人毫無察覺的情況下正悄悄興起,甚至還讓老人以為子女非常孝順。01什麼是「新型啃老」?這種"新型啃老",其實就是讓老人全權負責自己孩子的照顧工作和支出工作。一般來說,寶寶出生以後都是讓父母來照顧和買兒童必需品的,然而這類新型啃老族卻把任務都拋給了老人。可以說,作為父母非但沒有照顧孩子,把當甩手掌柜把孩子丟給父母來照顧,然後自己去玩自己的。
  • 新型「啃老」悄然發生,多數老人絲毫沒有察覺,還認為子女很辛苦
    文/樂媽學堂「啃老」現象指的是成年人在生活中還處處需要父母,也被很多人稱為「巨嬰」,沒有父母的供養就難以在社會上生存,但是很多老人沒有察覺到有一種新型「啃老」正悄悄發生,而父母還覺得子女每天很辛苦,生活不容易,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 「新型啃老」悄然流行,許多父母毫不知情,反而大誇兒女「孝順」
    啃老大家都有著一定的了解,通常是指年輕人不工作,依靠著父母生活。其實現在有著一種新型啃老方式正在悄然流行,許多父母毫無察覺,甚至還會誇獎兒女孝順,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為孩子付出。王先生是一名在城市生活的普通白領,與老婆結婚之後很快就生下了一個兒子。
  • 「新型啃老」來襲,老人周周被「啃」,年輕子女卻還不自知
    父母老了,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帶著孫子回家看望自己,家人熱熱鬧鬧,這自然是一家團團圓圓的幸福時刻。但是如果孩子頻繁回家看望成了老人的一種負擔,孩子還理所當然,那麼這就是一種變相"啃老",不僅啃父母的錢、時間精力,還啃得理所當然。"新型啃老"問世,老人周周被"啃",呼籲子女別回家探望了。
  • 「新型啃老」正在啃掉父母的棺材本,父母毫無察覺,反誇孩子孝順
    編輯:貝貝豆審核:貝貝豆說起啃老一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指的是一些本有自理能力的成年「巨嬰」,不願受苦工作,宅在家中啃食父母退休老本的一類人。近些年,隨著啃老族被大肆批判,不少年輕人也意識到了啃老的危害,明著啃得年輕人越來越少了,可即便如此,不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並不安逸,這是因為近些年有一種「新型啃老」現象資深,比起啃老族「猶有過之而不及」。
  • 「新型啃老」正在蔓延,父母卻毫無察覺,反倒誇讚子女孝順
    ,打著沒有時間帶孩子的「謊言」,讓父母幫助帶孩子,自己卻當起了甩手掌柜,什麼也不管不問了,甚至家庭的孩子的開支都是父母的,外人看似,孩子孝順,把父母接到身邊贍養父母,其實,這是一種「新型啃老」,很多的父母並沒有察覺,反而還稱讚子女孝順。
  • 「新型不孝」迅速衍生,比啃老更惡劣,年輕子女還不以為意
    當通過自己的努力能以取得時,便以一種特殊的手段來接受父母的幫助,這種"幫助"叫啃老。但現在衍生出了一種比啃老還惡劣的情況-"新型不孝"。"新型不孝"子女不滿足於原本的啃老,向父母提出更高的要求。 隔壁家的老人都50多了,他們的兒子工作好幾年了,但一直都沒有往家裡寄錢,反而不斷地問父母要錢。
  • 「新型不孝」快速蔓延,比啃老更讓父母寒心,年輕子女還沒意識到
    但是有些人卻並不懂得感恩,他們將父母對自己的愛當做理所當然,在自己可以獨立生存以後,他們不願意自食其力,而是依附於父母生活,這種「啃老」的現象如今屢見不鮮,給許多老人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啃老的現象還未得到改善,另一種「新型不孝」已經慢慢滋生,有些人已經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在心理上卻並沒有成熟起來,再加上現實壓力越來越大,他們更多地只關注自己的內心,還不知不覺地將自己的生活壓力轉嫁給父母。這種新型不孝比啃老更讓父母寒心,很多年輕子女卻不自知,我們都應該了解一下。「新型不孝」的一種表現是需要父母的接濟。
  • 新型啃老從老人帶娃開始,你中招了嗎?
    對此,有的同事卻有不同的聲音:」老人幫忙帶孩子,其實是變相的啃老,不要得了便宜還賣乖……」其實,如今「新型啃老」正在悄然興起。而在幼兒園的門口,清一色的都是老人,偶爾有幾個年輕的媽媽,還會很突兀。因為家庭原因,孩子出生後,我成了大家眼中的全職寶媽,小區的老人看見我,還會問「孩子沒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嗎」,你這麼年輕,怎麼不去上班,怎麼可以在家帶孩子」。說實話,他們問這些話的時候,第一他們接受了自己必須帶孩子這個身份,第二他們覺得所有老人都應該和他們一樣,也應該無條件付出。
  • 「我開始後悔把孩子扔給老人帶了」:新型啃老,到底傷了誰?
    前不久,有一個詞「新型啃老」悄然走紅。新型啃老比較「隱秘」,很多年輕夫妻把孩子送到老人那帶,美其名曰不讓老人孤獨。實際上,老人不光要耗費精力幫子女帶孩子,有時候往往還要用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資給孩子貼補。年輕人是輕鬆了,壓力全部扔給了父母,讓不少老人苦不堪言。01、新型啃老到底傷了誰?
  • 「新型啃老」正在蔓延,父母以為兒女孝順,其實早被「套路」
    父母辛辛苦苦的養育我們一場,照顧我們長大,給了我們生命和健康的身體,我們自然要為他們的以後負責。不過,在我們現實中,很多子女都沒有做到這一點,父母年輕的時候養育我們,等到他們老了之後,還要繼續為家庭付出。尤其是近幾年熱度一直不減的「啃老族」,兒女在年輕的時候享受著父母的照顧,長大之後還需要父母的萌陰。
  • 與金錢無關的「新型啃老」,已經開始蔓延,不少兒女毫無意識
    不過,大家更要警惕的是一種「新型啃老」,這種啃老和金錢無關,和人之間的親情有關。很多子女對此毫無意識,覺得我也沒拿爸媽的錢,我肯定不是在啃老,殊不知自己的舉動,已經讓父母非常為難。什麼是「新型啃老」?如今的80後和90後,是「新型啃老」的主要人群。
  • 「新型不孝」正在蔓延,比啃老還傷父母,很多年輕人都在這麼做
    就算父母已經年邁體弱,依然不知道照顧父母,反而讓父母養著他,這就是典型的不孝順行為。面對兒女的不孝,父母必然會很傷心,但是現在有一種「新型不孝」已悄然形成,這種行為甚至比啃老還傷父母,很多年輕人都在這麼做。
  • 「新型不孝」正在蔓延,比啃老還傷父母,很多年輕人都在這麼做
    就算父母已經年邁體弱,依然不知道照顧父母,反而讓父母養著他,這就是典型的不孝順行為。面對兒女的不孝,父母必然會很傷心,但是現在有一種「新型不孝」已悄然形成,這種行為甚至比啃老還傷父母,很多年輕人都在這麼做。
  • 都拒絕啃老,卻拒絕不了新型啃老,父母該為孫子輩「買單」嗎?
    說起「啃老」,大多數人能想到就是不工作靠父母養,吃父母的喝父母的樣子。這一種已經算是比較過時的「啃老」行為了。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是越來越高了,很多年輕父母養育孩子,需要的花費也是越來越大了。 再加上對孩子的全方面教育和培養,孩子平時要上的補習班的消耗也是非常的大,年輕父母養育孩子有壓力,老一輩就會想要幫一把提供一些資金上支持,可是這一幫,就漸漸的變成了理所應當,孫子輩教育金成了「新型的啃老」方式,你有沒有在啃老呢?
  • 快速蔓延的「新型不孝」,比啃老更過分,嚴重危害老人生活
    孝道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無論時代怎麼變遷,「孝順父母」是每個兒女都應該做的。可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居然出現了一個群體——「啃老族」,這個群體飽受網友的批評,而如今卻出現了比「啃老」更過分的「新型不孝」。
  • 新型「啃老」蔓延,很多父母被蒙在鼓裡,還以為是孩子孝順
    執筆:檸兒說起「啃老」這個詞,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指年輕人不管經濟條件好壞,都伸手問父母要錢買車、買房、養家,以及生完孩子讓老人負責帶娃和養娃。所以,一提起「啃老」,老人們都是苦不堪言。但是,除了這些明目張胆的「啃老」現象,一些新型「啃老」也在蔓延,只是很多父母被蒙在鼓裡,還以為是孩子孝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