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媽學堂
「啃老」現象指的是成年人在生活中還處處需要父母,也被很多人稱為「巨嬰」,沒有父母的供養就難以在社會上生存,但是很多老人沒有察覺到有一種新型「啃老」正悄悄發生,而父母還覺得子女每天很辛苦,生活不容易,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案例
鄰居王阿姨家有兩個孩子,老大是兒子,老二是女兒,在王阿姨那個年代,兩個子女算是不多,但是也讓很多人羨慕,家裡湊成好字,實屬幸福,但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表面看上去晚年會更幸福的王阿姨,非常忙碌,兒子和女兒的家都離自己不遠,經常會回來看王阿姨。
尤其在兒子和女兒都紛紛有了孩子後,兩個孩子幾乎是交替來看望王阿姨,每次孩子來都會帶著寶寶,王阿姨就要起早買菜,做好吃的,有時候兩個孩子一起帶寶寶回家,就更熱鬧了,王阿姨都會準備一大桌子菜。
在買菜市場碰上老熟人,還經常被誇,「你看看你家兒女多孝順,都不用你帶孩子,還經常過來看你」,王阿姨也覺得自己很幸福,看著自己兒孫承歡膝下,家裡幾乎每天都熱熱鬧鬧的多好。沒有和子女住在一起避免了很多矛盾,想想自己當時的決定很對。王阿姨雖然每天都很忙碌有時候也會感到累,但是也樂在其中。
分析
在這件事中,我們都覺得這是一件很普通的家常事,但是仔細思考,還是會發現新型「啃老」的痕跡,雖然沒有和子女住在一起,但是也沒逃脫「啃老」,子女經常來看望看似很孝順,但是也是會給老人增添負擔,子女可以省一些生活費,還能讓老人幫忙看孩子,也很讓人很無奈。
新型啃老有哪些
1. 看望啃老
像王阿姨的子女就是典型的看望啃老,雖然不用看孩子,但是會經常帶孩子過來看望老人,買一些東西,但是主要目的還是想要節省自己的開銷,間接讓父母看孩子,甚至還會因此從父母要錢。
對於這類子女,父母不要只看見孩子表面的孝順,還應該「狠心」拒絕孩子,既然成立了家庭就要能夠自己獨立,而不是依靠父母,好吃懶做,沒有上進心。
2. 帶娃啃老
很多孩子以自己工作忙、每天很辛苦為理由,博取父母的同情心,讓父母幫忙帶孩子,孩子小的時候需要多人看護,無可厚非,但是孩子上學後,如果不是特別忙,還是要減輕父母的負擔,而且老人照顧孩子有很多地方都是不周到。
面對這樣的子女,老人要多和子女溝通,自己可以輔助,但是不要完全依靠父母,老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也很容易對老人和孩子造成危險。
3. 金錢啃老
很多這樣的子女,平時花錢大手大腳,沒有錢的時候想起了父母,得到滿足就找不到子女的蹤影,等沒有錢的時候又出現了,對父母的積蓄不停的壓榨,甚至讓很多年齡已高的父母,在晚年的時候也需要工作。
如果有這樣的子女,老人還是要能夠狠心,讓孩子自己想辦法生存,總有一天,父母不能工作的時候,子女又該怎樣生存,父母不能養孩子一生,即使指不上孩子養老,也要讓孩子自己能夠獨立生存。
新型「啃老」的出現,父母們也要多多注意,這些一般都說明子女沒有獨立的生存能力,真孝順的子女,是不會給父母添麻煩,更不會經常要求父母給自己錢,心疼父母的子女,一般都會想著怎樣能讓老人有一個安穩幸福的時光。
今日話題:關於新型「啃老」你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
我是一位高級育兒師,也是一位兩歲寶寶的媽媽,每天分享實用和有意義的文章,如果你從中學到了一些有用的小妙招,可以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