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出國的時候,年年都會和家人聚在一起過中秋。家裡過中秋可沒有網上的各種「中秋習俗介紹」那麼多花樣,印象最深的就是吃月餅,吃葡萄。雖然簡單,但是過節的氣氛總是很濃。
出國了之後,如果不是中國超市每年臨近中秋都會上架一大批月餅,我可能都會忘記這個曾經很重要的節日。
沒有氣氛我們創造氣氛!我準備了一些符合中秋主題的遊戲、視頻、手工,每天玩一些,既有效利用了時間,又非常應景地學習了一些知識。
我把可以列印的worksheet都做成了pdf文件,大家可以在閱讀原文裡面下載到。
中秋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幹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下面是我在youtube搜集的與中秋節相關視頻,內容包括中秋主題的繪本,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的習俗等等。我把它們製作成了playlist,分享給大家。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GebvYe_5FlY_ybPaEbgJUflvqrnqeIG
除了視頻,年紀稍微大點的小朋友還可以學習一些中秋主題的詩歌和漢字。
《嫦娥》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我在文末的pdf文檔中還添加了漢字描紅字帖,年紀大一點的小朋友可以複習一下和中秋相關的漢字。
「為什麼今天的月亮不是彎彎的呢?」女兒曾經看著天上的月亮這樣問我。
我好開心她注意到了自然的變化。那麼觀察月亮這件事就安排起來吧!
首先,我們需要一張月亮觀察表。從某一天開始,之後的每一個晚上我們都將觀察月亮的形狀,再將月亮的形狀畫在表格裡。(這張觀察表我也分享在pdf文檔中。)
28天的觀察日結束之後,我們還可以根據觀察表,用奧利奧做月相變化的表格。(小朋友簡直太喜歡奧利奧了,這個遊戲要在成人的監督下才能完成!)
觀察到了「月亮的形狀會變化」這個現象之後,究竟這個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
這個視頻用動畫解釋了月相變化的原因。
年紀更大一點的小朋友可以試試這個小實驗。
我將8個不同的月相做成了flash cards,大家可以列印出來和小朋友一起玩。
我不記得小的時候過中秋節有沒有看過花燈,印象裡好像只有元宵節才會有花燈展。
但是在美國,好像但凡參加中國節活動,手工環節總是做燈籠。
可能因為燈籠製作簡單,手邊不論有什麼材料都可以就地取材做出相應的燈籠。成果又格外漂亮,火光閃爍,充滿了來自神秘東方的異域風情。慢慢地,燈籠就變成的代表中國民俗的符號。
我們家裡有很多在dollar tree買的一次性塑料杯,於是我和女兒用丙烯顏料(arycrilic paint)在杯子上塗上了不同的顏色。
等顏料幹了之後,再將電子小蠟燭放進小杯子裡,於是就做出了不同顏色的小燈籠(彩燈)。
還可以用小碗裝一些水,讓點燃的小蠟燭漂在水面上,好像迷你版放花燈一樣。(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哦!小蠟燭很容易燙到手。)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祝大家玩得愉快!記得點擊「閱讀原文」獲得可列印的pdf哦!
文檔提取碼:st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