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鏈球菌是何物?
豬鏈球菌是一種具有莢膜的革蘭氏陽性球菌,可根據其細胞壁抗原成分將其大致歸類為蘭氏分群D群鏈球菌。根據其莢膜抗原的不同,豬鏈球菌被分為35種血清型。而僅有部分血清型的鏈球菌能夠致病,主要通過傷口感染。在豬體,鏈球菌定植的主要部位是豬的上呼吸道,尤其是扁桃體和鼻腔。
可引起豬的急性敗血症、腦膜炎、關節炎、心內膜炎、肺炎等疾病。發病時間相對集中在6~8月的高溫季節
人感染後主要表現為敗血型,腦膜炎型和關節炎型。
感染豬鏈球菌的臨床表現及分型
潛伏期數小時~7天,一般為2~3天。潛伏期長短與感染病原體的毒力、數量以及機體免疫力等因素有關。一般來說,潛伏期越短,病情越重。
一、臨床症狀和體徵
急性起病,輕重不一,表現多樣。
1.感染中毒症狀:高熱、畏寒、伴頭痛、全身乏力等。
2.消化道症狀:噁心、嘔吐,少數患者出現腹痛、腹瀉。
3.皮疹:皮膚出現瘀點、瘀斑,部分病例可出現口唇皰疹。
4.休克:血壓下降,末梢循環障礙。
5.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表現:腦膜刺激徵陽性,重者可出現昏迷。
6.呼吸系統表現:嚴重患者繼發ARDS,出現呼吸衰竭表現。
7.聽力、視力改變:聽力下降,視力下降,且恢復較慢。
8.其他:少數患者可出現關節炎、化膿性咽炎等,嚴重患者還可出現肝臟、腎臟等重要臟器的功能損害。
二、臨床分型
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類型。
1.普通型:起病較急,發熱、畏寒、頭痛、頭暈、全身不適、乏力,部分患者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表現,無休克、昏迷表現。
2.休克型: 在全身感染基礎上出現血壓下降,成人收縮壓低於90 mmHg(1 mmHg=0.133 kPa),脈壓小於20 mmHg,伴有下列兩項或兩項以上:①腎功能不全;②凝血功能障礙,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③肝功能不全;④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⑤全身皮膚黏膜瘀點、瘀斑,或眼結膜充血;⑥軟組織壞死,筋膜炎,肌炎,壞疽等。
3.腦膜炎型:發熱、畏寒、全身不適、乏力、頭痛、嘔吐。重者出現昏迷。腦膜刺激徵陽性,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
4.混合型:兼有休克型和腦膜炎型表現。
流行病學:
1.傳染源
感染豬鏈球菌的病(死)豬是人感染豬鏈球菌病的主要源頭。
2.傳播途徑
人感染豬鏈球菌主要因接觸被豬鏈球菌感染的生豬和未加工的豬肉製品,經皮膚破損的傷口或眼結膜而感染。
3.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直接接觸感染的病(死)豬或豬肉製品的人群為高危人群,有皮膚破損者極易發病。
4.流行特徵
本病的流行特徵還不完全清楚,人感染豬鏈球菌病常伴隨豬群中鏈球菌病的爆發而高度散發,已報導的人感染豬鏈球菌病例常發生於夏季。與職業有很大關係,從事豬的養殖或者是參與豬的屠宰、加工、配送、銷售及烹調的人員均屬高危人群,尤其是宰殺病(死)豬者危險性更大。
如何預防豬鏈球菌病?
1.是豬肉屠宰加工等從業人員不屠宰、加工、售賣病死豬。
2.是居民購買時注意查看檢驗合格標誌,不購買食用來源不明的豬肉。
3.是生豬屠宰、加工、銷售等從業人員以及或其他相關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工作。市民在洗切加工時也應做好防護,如佩戴手套等,尤其是手上有傷口、倒刺的人員。
4.是加工菜品的案板和刀要生熟分開,定期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