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假期,園長薈後臺都會收到一些老師的留言:「在省會做幼師3年了,到手工資才2400元,該繼續堅持還是轉行?」「太難了,快要離開這個行業了……」「工資太低,餬口都難,忍不住想轉行……」
漫漫幼教路,是什麼在支撐我們走下去?當情懷遭遇現實的磨礪,我們該作何選擇?以下是一名在幼兒園一線執教10年後,轉行進入公司2年的過來人的6條「轉行忠告」。
換行之前想清楚這3個問題
如果你對幼兒園裡照顧孩子、服務家長的工作實在愛不起來,又有比較好的機會可以嘗試,不反對換行,但一定要考慮到新的行業特別是新崗位的工作內容,是否能和你的特長、經驗、興趣結合。
如果你是因為工資太低,或者承受不了幼兒園工作帶來的壓力考慮轉行,建議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尋求漲薪,並磨礪、增強自己的抗壓能力,而不是選擇轉行。試圖通過轉行來逃避以往工作壓力的,在轉行後,可能因為經驗不足,承受更大的壓力。
換行的風險在於你對自己和幼兒園之外的工作缺乏準確的認知,對新鮮感的追求導致「想得很美」。
換行之前先問自己3個問題:
1、不離開幼兒園我可以有什麼選擇,都不能接受嗎?
2、我要去的這個新行業有門檻嗎?之前的經驗和資源可以用得上嗎?哪些資源和知識需要補起來,我自己願意去努力嗎?努力了能做到嗎?
3、一年或者幾年後,我將失去什麼,得到什麼?那會是我想要的樣子嗎?
就我自己而言,從公辦幼兒園主班教師,轉行到幼教公司的市場部文案,雖然崗位的工作內容仍和幼兒園息息相關,自己也自認有一些文案寫作的才能,但對於營銷工作的核心、幼教公司推廣的模式都不了解,經常反覆、通宵改稿,不僅吃力,而且壓力山大,初期常常以淚洗面。
如果你缺乏對新工作的全局認識和基本工作內容的熟悉,就很難在工作中有所突破,即使獨立工作能力很強,也容易局限在瓶頸中。
工作就像婚姻,需求不匹配,遲早離
工作和婚姻本質類似,都是一種合作關係,匹配是最重要的。
從幼兒園走出來的你,可能比一直在企業環境中生存的人要單純的多。如果你選擇轉行到企業,在此之前一定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充分了解:
1、充分了解新老闆的預期,以及希望你能解決的問題;
2、了解新崗位背後所需的經驗、能力、資源支撐;
3、了解這個崗位面臨的難題;
4、了解這個崗位前任的業績得失。
考慮清楚,自己是不是有承擔另一種工作壓力的信心和能力。別用「喜歡挑戰」來試圖麻痺自己。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自己想像得那麼永遠飽含熱情,永遠「熱淚盈眶」。
在幼兒園裡,你能摸清園長的思路嗎?在企業裡,摸清老闆的思路特別重要,如果你跨行到和幼教相關的公司,別試圖用你「更懂幼兒園」、「更專業」去指導老闆,先摸清老闆的思路,然後在老闆的「領導」下去開展工作,這是在企業中生存起碼的技能。
不要僅衝著高薪去選擇一份工作
這並不是說一份工作的職位、薪水不重要,而是不要只為了其中一個原因就選擇換行。職位薪水和你從前相差越大的,可能與你之前崗位技能偏差就越大,其它專業的要求就越高。
職位和薪水最好和你的能力和付出對等,「高攀」不一定是好事。隔行如隔山,高薪轉行的你通常不會有太多適應的空間,因為高薪意味著老闆的高預期,如果短期內無法兌現,很容易引起不滿,如果能找到更划算的替補人選,你也就離失業不遠了,這就是企業法則。
幼兒園的薪資狀況的確偏低,這是行業通病,好在國家已經逐步認識並在逐漸改善,2018年北京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將提高幼師薪資寫入了預算中。
企業文化相當重要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各行各業都成立,尤其是對於已經在幼兒園工作一定年限的老師,很難再完全遷就一家公司的企業文化。
幼兒園是老師對一群孩子的工作,孩子的狀態簡單直接,笑容和淚水都不加掩飾,孩子背後的家長可能千差萬別,但都有著一致的訴求:對孩子好。
而企業是一個成年人對無數成年人的工作,每個同事都有各自的要求、想法和評判標準,每個人的訴求都不一致,如果自己的理念、性格與職場中的其他人相去甚遠,很有可能造成「格格不入」的局面。
離開了幼兒園,你就進入了成年人的競技場,意味著永別了孩子們的大聲歡笑,永別了一個個小小的柔軟的擁抱,永別了純淨的眼睛裡熱切而信任的目光,永別了耳畔悄悄告訴你的小小秘密;永別了親手布置的一間間熱鬧教室……
從此屬於你的,是辦公隔間裡的一臺電腦、一部電話,這些,你都做好準備了麼?
分清企業與幼兒園的根本區別
企業是什麼?營利性組織。幼兒園是什麼?教育機構。
企業,能夠提供比幼兒園更大的平臺,也意味著更複雜的評價方式,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把握工作的方向上,在企業裡,工作的方向感很重要,努力不一定能獲得認同,方向錯了,你再努力,沒有價值。
在幼兒園裡,評判標準相對簡單,你付出一分努力,就有一分收穫,你可以用努力換回孩子的笑容,獲取家長的信任,贏得園長的好評。在幼兒園,孩子的笑容就是價值。
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幼教之路漫漫,今天,也許我們還在長夜中,孩子眼中的光芒,照亮我們前行的路程,而我們的工作,是為孩子摘到天上的星星。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永遠不要忘了自己熱愛什麼。剩下的,就去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