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曾在2015年有一系列整合動作,合併安居客、趕集網,中華英才網。同時還分拆成立O2O平臺58到家,以及二手交換平臺「轉轉」,以APP的形式介入到移動平臺上。其中後者很類似於「閒魚」從「淘寶二手」分離出來,而58同城CEO姚勁波也對它寄予了厚望,親自為其代言。
現在距離「轉轉」去年11月正式上線到現在已經將近10個月了,依託於58同城和合併來的趕集網旗下的二手交易用戶基礎,轉轉天然就有二手交易的基因,然而面對更早分離於阿里淘寶二手的閒魚,轉轉表現得怎麼樣,界面記者和他們聊了一下。
關於為什麼要從原來的網站上分離出來,轉轉產品總監蘇琳這樣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用戶信息交互模式的變化,從單純的電話和線下見面溝通,到如今的在線溝通,快遞,以及擔保交易。APP的形式可以提供良好的交易閉環和更專業的服務。
而還可以推測的是,用戶的信息瀏覽習慣發生了變化,用戶越來越習慣移動平臺和APP平臺,而不是原來的網頁平臺。以淘寶和支付寶為基礎發展起來的閒魚也早就分離出來。
根據轉轉在報告中給出的數據,自去年11月上線至今,轉轉活躍用戶保持著每月超過30%的增速,平臺訂單量每月增長24%,商品發布量每月增長29%。6月底58同城二手頻道徹底轉為轉轉品牌,直接導入用戶和訂單,以經營閒置手機為主的「轉轉優品」單日訂單增量8倍。但轉轉不願給出具體的用戶和訂單數據。
轉轉其中一張牌是,與微信的合作連接。轉轉CEO黃煒在今年6月所提出「建立信任網絡關係鏈條,形成網絡聚集效應,讓買賣雙方身份真實、交易可信、服務有保證」的目標。根據轉轉的設想,微信會為交易帶來一定的社交信任,比如可以看到賣家有多少個好友,可以在APP中看到已經加入的微信好友,用戶可以選擇將自己發布的商品轉發到微信朋友圈。
在轉轉披露的微信關係的調研中,一度好友數量為1-10的用戶佔65.54%,一度好友數量為10個以上的用戶佔9.29%。這個數據並沒有辦法看出微信對轉轉的影響,不過可以據此推測,跟微信龐大的用戶數量比,轉轉的用戶數量級顯然還不大,多數用戶在轉轉的好友數量少於10個。
另根據易觀數據,截止7月,活躍用戶最高的二手電商依然是閒魚,第二即是轉轉,加下來其他平臺就不是一個數量級了。
目前轉轉的競爭力更多來自於「轉轉優品」和「58速運」,這兩項特別的服務在嘗試解決二手交易中缺乏信任、交易成本高的行業痛點。
二手交易的痛點之一在於,二手商品缺乏標準性,難以估價,信息不對稱,容易出現欺詐,交易雙方認知不一致,缺乏信任感。這使得二手商品的交易成本極高。
客觀中立的第三方鑑定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這個痛點,降低交易成本。轉轉優品的功能定位即是這樣一個第三方質檢平臺,很多二手奢侈品交易網站也有採取類似這樣的方式。
根據轉轉提供的數據,「在二手手機交易中,用戶選擇在線驗機服務的比例高達50%。」不過在實際運營過程中顯然還是會存在一些問題,因為這項服務目前線下的實體店極少,目前只有北京和深圳有線下體驗店,主要是通過快遞。整個過程還是存在各種不信任問題,也有很多用戶吐槽。
轉轉優品目前也只提供蘋果手機的服務,一方面是由於交易量大,同時也因為蘋果手機標準化程度更高。
「選擇58速運服務的品類中家居家具佔55.14%,代步工具為23.51%,家用電器13.92%,辦公文具為4.12%。」這是轉轉給出的「58速運」的數據,這個服務其實是直接隸屬於58同城旗下。同一集團旗下的O2O平臺「58到家」也納入了其服務。在這一點上,58同城平臺的業務協同作用也表現出來。而為大件商品的運輸環節提供了支持,也正是二手交易中令用戶苦惱的環節之一。此外,58還和海爾的售後服務團隊合作,提供海爾維修和移機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