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下,探索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機制新方法是基層黨建工作的必修課。為了切實解決基層黨建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學習質量不均衡、教育效果不突出、作用發揮不明顯」等短板,天津濱海快速交通發展有限公司通號中心黨總支(以下簡稱「通號中心黨總支」)在實踐中積極探索黨員教育新載體和管理新模式,為每位黨員開通了「黨員存摺」,建立了規範學習、動態管理、有效評估的黨員政治生活積分管理制度,為新時代加強黨員管理找到了新抓手。
一、背景與動因
(一)傳統教育管理形式單調。當今時代,知識量及信息量迅猛增長發展,我們的黨員教育工作也需要跟上時代,教育需要多元化,方式需要差異化。但目前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員學習教育方面,形式傳統、方法單一,積極性調動不足,沒能緊跟新時代的節奏,且缺少評估和激勵的有效手段。
(二)黨員學習時間碎片化。基層黨員的集中性教育學習,出勤沒有硬性指標,存在無要求、無約束,出勤率難以保證的問題,導致黨員的學習時間碎片化。同時,在職黨員參與街道社區志願服務等實踐教育活動時響應度不高,教育學習時間零散,在社區的示範引領作用影響力不夠。
(三)黨員考核存在印象感覺化。傳統的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對黨員學習教育無法量化考核,嚴與松,多與少,規範與不規範沒有統一的標準。在基層黨建管理中,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更側重於看誰表達能力強、誰的總結寫得好,憑印象、憑感覺、靠投票,缺乏量化指標和客觀評價體系。
(四)學習教育效果難以凸顯。在基層黨組織中,存在個別黨員組織紀律觀念不強,組織生活重視程度不夠,對參與教育活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強的情況,參加或不參加,請假或不請假,沒有嚴格的考核機制,也沒有獎懲措施,學習教育效果難以體現,「三會一課」的質量無法保證。
二、做法與成效
(一)管好責任田,建立黨員紅色帳戶,變「一事一檔」為「一人一折」。通號中心黨總支把黨員學習教育的基礎資料或以專題教育為內容,或以階段性工作為要求梳理建檔,在黨支部「開戶」領取「黨員存摺」,實行積分制管理,將每位黨員的基礎信息錄入到黨支部信息系統,可即時查詢,了解黨員參與學習的情況,建立黨員「一人一折」基礎檔案,在「黨員存摺」上可直觀看到所參與的黨課、活動列表及詳細信息,清晰記錄黨員的成長曆程。對積分實行「實時登記、按月通報、年底考核」的管理方式,使基層黨組織對黨員日常管理做到全程「痕跡化」。對參加社區服務和公益活動的黨員,現場進行籤到登記,並獲得存摺積分,並定期在「通號微信群」中「曬一曬積分」「比一比存款」「亮一亮工作」,無形中使黨員與黨員之間、黨支部與黨支部之間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同時為鼓勵黨員參加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到年底,存摺積分還可兌換為相應的物品和服務,給予精神物質雙激勵。
(二)打好精準牌,推出模塊化、組合式課程,變「被動學」為「主動學」。通號中心黨總支從黨員管理薄弱環節入手,科學制定學習教育內容,根據學習的內容確定積分值。以黨總支推出的模塊化、組合式黨建學習課程為框架,形成系列黨員學習課程菜單,包括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建雲、黨費繳納、民主評議、志願服務、其他等7大類,共有日期、流水科目、存入內容、積分、結存、黨小組長6大項。相關課程資源信息在「通號黨總支微信群」進行公布,各黨支部根據課程資料選擇或量身定製個性化需求的學習課程,依託黨支部專題學習和實踐活動,每名黨員靈活選擇參與黨課和實踐活動。同時,發揮「網際網路+」信息優勢,拓展「黨建雲」信息化功能,通過「黨建雲」網絡學習獲得相應積分,另外通號中心黨總支還利用微信開設「微黨課」、「微論壇」、「微學群」,這就解決了黨員集中學習難的問題,黨員學習從組織引導逐步轉變為黨員的自覺行為,激發了黨員學習的獲得感和成就感。
(三)當好監控官,實行軌跡化考核,變「主觀評」為「客觀評」。通過積分制管理,要求基層黨組織將學習和活動的計劃方案、開展效果等上報上級黨組織審核,一方面確保每次活動的質量,便於上級黨組織和黨員的監督,有效體現黨組織對黨員經常性學習的剛性要求;另一方面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可以了解各類學習和活動的參與率,根據需求及時調整教育內容,增強針對性和吸引力,形成黨員學習教育活動數據化評價新模式。應用積分管理系統,可以使黨員學習更靈活自覺,更嚴格規範,尤其對青年黨員,可以根據菜單,自主制定學習規劃,選擇「黨建雲」及「微信群」的課程,靈活便捷地進行「指尖」上的學習,通號黨支部對每位黨員在每一階段的學習均可便捷地查詢積分情況、學習和活動出勤率,還能客觀全面地記錄下黨員學習成長的軌跡,並將積分排名與黨員民主評議、先進評比掛鈎,改變了以往較為主觀的評判模式,使考核評比更加客觀公正。
(四)畫好同心圓,堅持「知行合一」,變「感動」為「行動」。長期以來,黨員學習教育存在上課時的「感動一時」,難以觸動「一輩子」,通號中心黨總支在推進積分制過程中,一是堅持「以學促做」的導向,通過對課時完成率的查詢和反饋,通號中心黨總支從嚴從實地落實黨員每年集中性學習不少於32課時的要求。支部書記通過查看黨員的積分情況,學習和活動出勤率,對黨員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全面、客觀的了解,確保黨的思想和中央的精神傳播到位,為實際行動指明方向;二是通過「學做結合」的積分,鼓勵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主動參加社區公益活動和志願服務活動,鼓勵各黨支部自行開展黨員志願服務活動,特別是鼓勵「雙報到」黨員積極參與到社區公益活動中來。黨員參加街道社區組織的公益活動、志願服務,在活動現場刷卡積分,活動結束後提供文字和圖片信息,使積分生效,讓黨員學習教育由「感動」變為「行動」,真正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激勵基層黨員迸發「能量」,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三、啟示
通過「存摺」式管理,激活黨員紅色帳戶,將黨員學習量化,用積分記錄黨員成長、衡量黨員貢獻,既滿足黨員經常性、個性化學習需求,也提高了黨員教育的效果。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四點啟示。
(一)勾勒新路徑,數位化體現黨員先鋒指數。加強基層黨建工作,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問題為導向,突破慣性思維和定向思維的束縛,從嚴從實從細記錄基層黨建工作。黨員教育積分制管理,正是新時期以新思維為載體,對傳統教育學習方式在新形勢下的發展創新,以更快捷、更公正的模式打通了基層黨員的學習教育新途徑。數位化統一管理使黨建工作更加緊密高效,從多渠道、多層次、多角度發現問題,並對問題作深入的研究剖析,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措施,在黨員教育中創造性地引入積分制,開啟黨員教育管理新模式,為黨員學習教育勾勒出新的路徑。
(二)晾曬對帳單,痕跡化記錄黨員日常表現。將積分制管理考核運用到黨員學習教育中,形成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黨員學習教育評估體系,更具客觀性、公正性。黨員教育引入積分制,採用多樣化的黨員服務菜單,用積分(加分或扣分)對黨員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效果及其綜合表現進行全方位量化考核,有助於建立完善黨內政治生活質量考評機制。進而形成以積分制為牽引的一體化、綜合性的黨員管理平臺,確保黨員教育管理工作始終有「痕跡」可循、晾曬對帳單有數據可查,使黨員學習教育效果不再是憑印象、憑感覺、憑報告等主觀判斷,而是量化的、剛性的數據顯示。
(三)匯聚正能量,陽光化激發黨員趕超熱情。注重激勵的原則,引導廣大黨員服務人民群眾、創先爭優,樹立黨員先鋒模範形象。以黨員積分制管理為載體,以黨員教育為目標,堅持貼近實際,公開、公正、透明,提升黨員學習的內生動力。鼓勵黨員立足崗位積極進取,帶動群眾,不斷拓展工作的內涵和空間,為積分制的實行提供資源保障和後臺支撐。同時,通過鼓勵基層黨組織因地制宜組織黨員志願服務活動,以小搏大,通過小小的積分制管理方式,使黨員精神在學習和日常管理中發揮迭代效應,奉獻於社會,凝聚正能量。
(四)培育新動能,實用化兌換黨員存摺積分。針對提高黨員自我學習、主動學習的意識,推出、推廣、普及「黨員存摺」,培育新動能,用積分來進行「理財投資」,來激發基層黨建的活力。將黨員積分兌換成「榮譽積分」,以作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的重要評分依據,年度積分達標的才有評選資格;將黨員積分兌換成「心願積分」,依託「微心願」平臺,黨員可以把積分兌換成捐贈物資,如油、米、被子等,視同完成認捐;將黨員積分兌換成「獎勵積分」,探索開設憑藉積分「存款」兌換黨建學習書籍的功能,促進黨員自我主動學習的良性循環。
黨員採取積分管理的方式,要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旨,按照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進一步推進落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常態化、制度化。通號中心黨總支推出的「黨員存摺」,以全覆蓋常態化教育為導向,提升了黨員素質,是量化黨員教育管理的新探索,有效促進黨員學習教育和管理的規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