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衝擊波」河間景和鎮:創新黨建新模式 「黨總支+」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8 河北共產黨員

記者丨溫學遷

通訊員丨邢志傑 劉富恩

近年來,河間市景和鎮黨委緊緊圍繞現代農業園區、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積極探索推行了「黨總支+」田園黨建模式,將非公企業、農村兩個領域黨建工作有機結合、融為一體,強化黨建引領功能,提升強基富民成效,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河間市景和鎮

順勢而為,建立田園黨建示範區

景和鎮距離河間市區與滄州市區均為35公裡,滄保公路貫穿其中,滄保高速設有出口,交通便利。作為典型的農業鄉鎮,景和鎮以土地流轉為抓手,促成了70多家合作社,依託興豐農場、華奕牡丹園、意馨合作社三大農業園區建立起景和田園綜合體

華奕牡丹園區

伴隨著三大園區的建設與發展,企業發展、村民生活、村莊建設關係日益緊密,迫切需要統一、專業的黨組織來領導,更好地對經濟、社會等多領域關係作協調。基於此,景和鎮黨委果斷組織企業負責人、農村黨支部書記召開座談會,並邀請河間市委組織部領導出席,最終決定「黨總支+」的模式建立田園黨建示範區,以黨建引領助力經濟社會綜合提升。

努力探索,開啟「黨總支+」工作新模式

景和「黨總支+」田園黨建示範區,設立有文化興豐黨總支、西南花海黨總支、生態農業黨總支、現代商貿黨總支4個黨總支,隸屬於景和鎮黨委直接領導。

河間市景和鎮黨總支分布圖

各黨總支成立之後,迅速選出黨總支委員,制定多項工作制度,並設立黨總支辦公室負責日常活動。通過制定年度工作計劃,落實「三會一課」,開展黨員志願服務,強化黨員教育管理等,黨總支作用逐漸得到大家認可。與此同時,在河間市委組織部的大力支持下,景和鎮黨委積極探索新的工作機制。

量身定做「4321」工作機制,取得顯著成效。整合土地資源、項目資源、組織資源、信息資源等4方資源,凝聚發展合力;開展將黨員向家庭農場主培養、家庭農場主向黨員培養、黨員農場主向村幹部培養3項活動,凝聚人才合力;發揮企業資金、鎮村幹部群眾工作2大優勢,凝聚資金工作合力;在黨總支的帶領下,企業支部與農村黨支部共同努力,實現企業增效、農民增收、農場與周邊村莊和諧發展1個總目標

創新型的黨建工作機制,為農村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推動了農村社會的綜合發展。黨總支建立後,在資源利用上實現了土地、黨員、陣地、活動的4大共享,企業與農民共享土地資源帶來的收益,非公企業黨組織與農村黨組織共享黨員人才,黨總支活動中心成為下轄各支部的共同組織陣地,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黨建活動和傳統文化活動,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文化興豐黨總支成立於2017年10月,在一年多的時間裡,興豐農場發展規模擴大,傳統農業文化創意產業有機結合,將農民手中的閒散土地集中起來進行規模化種植,極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了企業與農戶的雙贏。農戶既獲得土地租金,還以農業工人的身份得到工資,戶年均收入由原來的1萬元提高到3.5萬元。

7月26日晚上7點,在文化興豐黨群活動中心三樓,詩經文化大講堂正在開講。

活動精彩紛呈,不斷凝聚思想合力

以活動開展促進黨建,以黨建密切各方聯繫,以聯繫強化協作共贏,凝聚起強大的思想合力。以文化興豐黨總支為例,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幹群關係、黨群關係日益緊密。

傳統文化激發民族情懷。每周五晚,「學習詩經文化、傳承中華傳統」已經成為了許多黨員群眾的必修課。藉助重大節假日,在文化興豐大舞臺上演《四郎探母》、《大登殿》等經典曲目,很好地傳承了民族文化精粹。震天的鑼鼓、歡快的秧歌,則為老百姓送去了民俗文化盛宴。

民俗文化展演

 紅色頌歌激發愛國愛民熱情。回顧歷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難忘戰火硝煙的歲月;凝視現在,《我和我的祖國》,令大家不忘為民為國的初心;展望未來,《奮進新時代》,激勵大家大踏步地奮勇拼搏。為黨慶祝98周歲生日到西柏坡參觀學習,迎接建國70周年紅歌傳唱,紅色精神在傳唱中深入人心,愛國情感在傾訴中得到共鳴。

黨建成效顯著,不斷在探索中前進

在「黨總支+」模式覆蓋下,組織活動開展頻繁而不累人,廣大黨員幹部積極主動參與各類活動,黨組織充滿生機與活力,黨建與社會事業都取得了顯著成績。

「黨總支+」成功破解了三大難題:對農村黨支部來講,為一些長期在外打工流動的黨員提供了就業機會,實現了在家門口上班,加強了對流動黨員的管理和教育;對企業黨支部來說,解決了工作人員黨關係轉入難的問題,便於員工更好的參與企業活動,為企業發展獻言;解決了企業支部與農村支部溝通不暢的問題,黨員在組織活動中日漸熟悉,在黨總支的帶領下合作更便利,以志願者和義工的身份為園區發展獻策、為農村建設助力。

景和萬畝牡丹園

通過推行「黨總支」模式,景和基層黨組織戰鬥力不斷增強。面對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承辦旅發大會、建設美麗鄉村、河間國際馬拉松等硬性任務,景和鎮實現了土地流轉無障礙、志願服務隊伍壯大、環境整治齊上陣,經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各黨支部合作增多,協作能力提升;黨員歸屬感強烈,服務意識增強。在黨總支的帶領下,一支支能打勝仗、敢打勝仗的隊伍脫穎而出。

來源:河北共產黨員網

河北共產黨員

全面 | 深度 | 權威 | 專業

相關焦點

  • 河間市委宣講團團長、市委書記尹衛江到景和鎮豐爾社區宣講黨的...
    河間市委宣講團團長、市委書記尹衛江到景和鎮豐爾社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就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尹衛江強調,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誌。
  • 洪江市:「黨建+」助力鄉村振興
    這一幅幅安然舒適的畫面是洪江市夯實基層黨建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健康村採用「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引導村民成立了黔陽臍橙、華青柑橘專業合作社,讓村民從「各自為戰」轉向「集團發展」,冰糖橙產供銷一體化渠道暢通無阻,真正將「山果」變成了強村富民的「致富果」。2018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42萬餘元。
  • 黨建引領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玉林店鎮構建「一體五面」鄉村...
    通過發揮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區核心主體作用,全面促進區域化組織聯建,產業融合,文化惠民,人才共育共享,治理服務聯動五方面重點工作推進,實現了以組織振興為核心,以產業融合為重點,以文化振興為靈魂,以人才振興為關鍵,以鄉村治理為基礎的「一體五面」鄉村振興新格局。真正把區域化黨群服務中心建成政治中心、發展中心、文化中心、人才中心和服務中心,走出了一條以「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 「七一」,河間這些集體和個人受表彰!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和滄州市委重大決策部署,開拓創新、銳意進取,求真務實、真抓實幹,敢於負責、擔當作為,實現了全市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 黨建引領,唱響鄉村振興之歌
    近年來,該村黨總支堅持黨建引領發展,以村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陣地,優化功能布局,全面提升村級公共服務水平,構建「四民空間」,推動實現鄉村振興。 黨建為民,普及紅色教育 強黨建促發展,充分發揮黨組織及黨員的核心帶動作用是富民村治理的法寶。
  • 河北滄州:黨建引領強堡壘 產業脫貧添動能
    在河北河間市景和鎮的豐爾莊園,千畝中藥材馬鞭草花開得正豔。每天徜徉在紫色浪漫的花海間,管理員程培雙說,現在的工作有裡也有面。  河北河間市景和鎮的豐爾莊園管理員 程培雙  看著這一片花海我太高興了。咱們待遇也好,工資比那個(以前)也高,(一年)2萬多差不多。  河北河間景和鎮探索推行「黨總支+黨建」模式,建起了田園黨建綜合體,統籌29個村黨支部和4個非公企業黨支部的聯動攻堅、抱團發展。
  • 助力鄉村振興推進合作新模式
    長城網訊(田桂雲 劉佔行)2020年1月9日上午,由保定市婦女聯合會、保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保定市民政局、保定市總工會、保定市農業局、保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保定市科學技術局、保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指導,保定市鏗鏘玫瑰創業聯合會、保定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舉辦的校、企、會、村四方合作助力鄉村振興及大學生創業公益項目本真農業啟動儀式
  • 勐侖鎮:創新黨建引領模式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近年來,勐侖鎮以黨支部規範化達標創建為抓手,以提升基層組織組織力為核心,以抓實「黨建+產業」「黨建+隊伍」「黨建+治理」「黨建+美麗」為載體,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三是建好用好「羅梭江黨建+」平臺。依託勐侖特色小鎮建設項目及「羅梭江黨建+」平臺,整合雙方資源優勢,發揮黨建在園地協同發展中的引導、促進、示範作用,以黨建促發展,實現鄉村振興與產業振興同頻共振,順利實施「傣蘭之鄉」、「陸稻種植推廣」、「蜜蜂養殖培訓」、「村寨民宿發展」、「曼賽水果採摘園」、「 觀鳥塘」等合作項目。
  • 「黨建+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那就是經鷹潭市委組織部、市農業農村糧食局、鷹潭農商銀行研究決定,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派駐駐村金融幹部推進「黨建+金融服務」促進鄉村振興工作。從今年12月底開始,鷹潭各鄉(鎮)將根據發展現狀,挑選2個及以上合作基礎和條件較好的村(社區)開展先行試點,鷹潭農商銀行將精心選派人員,成為首批駐村金融幹部。此後陸續在全市範圍推廣。
  • 海門市將新型合作農場變成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實境課堂
    海門市將新型合作農場變成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實境課堂 來源: 海門市農業農村局 黃曉笑 陸曉華 發布時間:2020-06-22 字體:[ 大 中 小 ] 夏收時節,海門疊石橋國際家紡產業園區麥浪滾滾、金光閃閃。
  • 黨建引領 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
    為了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脫貧攻堅長效機制,擴大黨建聯盟結對共建成果,於9月24-25日在濱海縣開展省委省級機關工委聯合省人社廳、省政府扶貧辦「助農先鋒行」—省級機關黨組織與濱海縣省定經濟薄弱村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以黨建引領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聖農集團黨委:黨建引領企村共建 開啟鄉村振興新模式
    聖農集團黨委:黨建引領企村共建 開啟鄉村振興新模式 2020-06-01 16: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跟著書記看「鄉村振興」」第二站——龍口市
    10日上午,全市鄉村振興現場會觀摩團一行抵達龍口市黃山館鎮,觀摩格潤富德農牧項目、館前後徐村、驛東新苑黨群服務中心。市委書記張術平,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飛,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曉敏,市政協主席朱秀香,市委副書記吳承丙等市級領導班子成員參加。
  • 「基層黨建」東營區龍居鎮:黨建引領聚桑梓合力 人才支撐促鄉村振興
    東營區龍居鎮黨委積極適應新形勢、新常態,立足全新發展方向,實施「聚桑梓人才·促鄉村振興」工程,吸引各類優秀人才紮根農村基層,參與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暢通渠道「引」成立龍居鎮「桑梓人才」工作專班,制定《龍居鎮優秀人才回鄉創業獎補實施方案》,黨委班子成員分工負責,以黨總支為單位,以55個農村黨支部為重點,特別從致富帶頭人、退役軍人、縣鄉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等6類人才中,回引政治意識強、能力素質優、群眾基礎好的農村優秀人才。目前,全鎮為1139名優秀人才建立信息庫,回引人才42名。
  • 國網河間市供電公司:服務生態旅遊產業發展 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近年來,河間市的生態旅遊方興未艾,成為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鄉村振興新路子。國網河間市供電公司利為民謀、情為民系,全力服務當地生態旅遊業的發展,得到了當地群眾的廣泛讚譽。景和田園景區位於河間市景和鎮,作為典型的農業鄉鎮,2018年以土地流轉入手,促成了70多家合作社。依託興豐農場、華奕牡丹園、意馨合作社三大農業園區建立起景和田園綜合體。隨著鄉村振興的加快實施,供電瓶頸效應慢慢凸顯,供電現狀也亟需改善。國網河間市供電公司根據景區特色,未雨綢繆,多部門聯動,積極對接農業示範園區高、低壓線路建設。
  • 陵城農商行抓牢「紅色黨建」著色「鄉村振興」藍圖
    今年以來,陵城農商銀行圍繞「紅色黨建」,深入推行「抓黨建、促業務」的有效工作機制,把黨的建設、金融支持鄉村振興作為根本、長期的中心工作紮實推進,通過亮明黨建旗幟,以黨建工作高質量助推業務高質量發展。「黨建+信用工程」提質效。一是創新信貸模式。對轄區455個行政村、60082個客戶進行建檔,大力推動客戶經理駐村辦公制度,實現每個行政村都有專人負責對接,平均每名客戶經理負責服務9個行政村,其中負責最多的客戶經理服務24個行政村。目前,已授信37392戶、用信15171戶。二是降低獲貸成本。與山東省農業擔保有限公司加強合作,爭取貼息政策,創新貼息產品。
  • 實時對接資源 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百丈鎮溪口村紅色山地運動公園裡,一排攤位上展示著烏龜糕、竹編等極具當地特色的農產品,引起遊客們的關注。 今年以來,百丈鎮組建「1+X」鄉村振興黨建聯盟,「1」是屬地黨組織,「X」指區域內單位黨組織以及聯鄉結村、結對高校等關聯黨組織。通過聯盟單位共建共治共享,凝聚各方力量助力鄉村產業興旺。
  • 區域黨建聯合體促鄉村振興的「仁裡實踐」
    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仁裡集鎮按照齊河抓好鄉村振興「1+ 10+1」工作體系,強化黨建引領,實施產業帶動,實施了「總支+支部+黨員」和「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的模式,通過建立黨建聯合體,實現了「小支部,大智慧」,為全縣鄉村振興作出了有益探索。
  • 小劉村:「紅色+綠色」 描繪鄉村振興新藍圖
    賈家口鎮小劉村堅持「旗幟鮮明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工作思路,築牢紅色陣地,發展綠色產業,描繪出「紅色引領、綠色崛起」新藍圖,邁出鄉村振興堅實步伐
  • 農金論壇丨凝聚起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黃建新:金融黨建進網格...
    ,推動金融組織、金融知識、金融資源、金融服務、金融文化、金融幹部主動融入,全面滲透到屬地社會治理網格中,打造助推鄉村振興的金融「紅色引擎」,凝聚起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力求將農商行黨建全面滲透到屬地社會治理網格中,凝聚起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