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回家」之際,「嫦娥之父」有話說

2020-12-20 騰訊網

【環球網軍事/航空報導】攜帶此前採集的月壤樣品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目前正在從月球返回地球的途中。待組合體飛行到距離地球5000公裡的高度時,承擔地月往返運輸任務的嫦娥五號軌道器將與返回器分離,返回器將獨自攜帶月壤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就在「嫦娥五號」即將完成首次月球「挖土」任務之際,中國探月工程科學應用首任首席科學家、被譽為「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院士接受了環球網記者的採訪,詳細解讀了中國探月工程的現在與未來。

嫦娥五號返回器如何回到地球?

歐陽自遠院士表示,軌返組合體與上升器分離後,在環月軌道停留幾天,等待月地轉移窗口。在實施月地轉移入射機動後,進入月地轉移軌道。為了確保返回器精準降落至位於內蒙古的指定降落場內,飛行幾天還要進行幾次中途修正,測控與回收系統精確確定返回軌道,並將高精度參數注入軌道器,為後續軌-返分離和再入制導導航提供基準。當達到一定飛行高度時,軌道器在降落場上空釋放出攜帶月球樣品的返回器。

而這時飛船的速度高達每秒10至12公裡(接近第二宇宙速度),如果讓返回器直接砸入大氣層中,過快的速度會讓返回器燒毀。歐陽自遠院士說:「我們之前做過空間試驗,就是它一砸進來,我們能不能讓它再跳出大氣層,然後再自己落下來,這些都要算得很精確。」

歐陽自遠院士形容,這一過程就像小孩用一塊石頭在水上打了一個水漂,石頭高速砸進水面後又彈起來,再落下時石頭的速度會明顯下降。「我們就是仿照這種辦法,讓返回器在大氣層打了一個水漂,然後再讓它落下來,」歐陽自遠院士說。在返回器距離地面比較近的時候,再打開降落傘緩慢著陸。

對於返回器著陸後月球土壤巖石樣品如何提取,歐陽自遠院士說:「假如月球樣品暴露在地球空氣中,就會受到各種汙染,所以在回收交接後,需要在現場進行封裝,在容器中充滿氮氣,封存後再進行運載。」

嫦娥五號「挖土」地點選址意義非凡

歐陽自遠院士說,「嫦娥五號」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選擇的著陸區,在風暴洋的西北部,這塊區域距離美國「阿波羅」號系列飛船6次登月採樣的地點以及蘇聯LK飛船3次登月採樣的地點距離都在1000公裡以上。

月球有著45億年的歷史,目前人類對月球歷史的了解在45億年前到30億年前之間,此前人類從月球帶回的土壤巖石也基本都在這一時間段內。此前曾有研究表明,就在風暴洋的西北部區域,可能有比較「年輕」的月巖、月壤。相比目前已知的月球已有40多億年的歷史,這些月巖、月壤的形成時間可能在距今20億年前甚至6億年前,這也是人類目前未曾找到過的月球「最年輕」的月面,這將有助於科學家們了解月球的完整歷史。

歐陽自遠院士說:「『嫦娥五號』的科學目標之一,就是要把這些月巖、月壤拿回來,測量它們的年齡,了解當時的月球環境,延續月球最近的歷史。」

歐陽自遠院士還提到,雖然月球現在已經確實是只剩下一具軀殼,內部已經沒有能量,但是月核能量的消逝是到底是6億年前、10億年前、20億年前還是現在所知的30億年以前,這在科學上需要有一個定論。所以「嫦娥五號」此次任務有著特殊意義,就是要降落在風暴洋的西北部,把「最年輕」的月巖、月壤樣本取回來。

中國還會到哪些天體上「挖土」?

有了「嫦娥五號」月球「挖土」的成功經驗後,我國是否還會登上其他地外天體進行採樣?歐陽自遠院士在接受採訪時說,中國到月球採樣還是第一次,美蘇都曾成功到月球採樣,美國6次載人登月採回了381.7公斤的月球的巖石和土壤,阿波羅11號首次採集了22公斤月巖和月壤。蘇聯的探測器3次登陸月球打鑽取樣,總共取樣0.33公斤,首次月球16號僅採回月球樣品0.101公斤。中國首次月面採樣取回2公斤的樣品,但技術比美蘇登月時要更完善。這些樣品對於科學家們了解月球的歷史相當有幫助。

歐陽自遠院士說:「下一步,我們要到火星上採樣,過程也與月面採樣類似。有了月面採樣的經驗後,對於未來到火星採樣也是很好的借鑑作用。」

另外,中國將來還要在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進行繞飛探測時,在其表面附著採集小行星樣品。

據悉,目前包括美國、日本以及歐洲都在積極開展地外天體採樣工作。歐陽自遠院士表示,我國開展地外天體採樣,對於我們解地外天體的資源情況、環境情況、歷史以及提高技術水平,都是有好處的。

在談到「嫦娥五號」是否會推動我國下一步載人登月的相關工作時,歐陽自遠院士說:「『嫦娥五號』是目前最複雜的一次任務,包括去、落、回三個步驟,如果是載人登月也是一樣,但會帶來更多複雜的問題,要求也更高。『嫦娥五號』為我們載人登月做了一些初步的技術上的試驗。中國現在也在安排做各種論證,也要進一步實現載人登陸月球同時取樣。」

歐陽自遠院士還表示:「『嫦娥五號』起了非常好的先鋒作用,提高了我們的信心,演繹了我們的技術能力,是非常非常好的一次嘗試。」

相關焦點

  • 辛苦了,嫦娥五號,歡迎回家!
    辛苦了,嫦娥「五妹」,歡迎回家!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完成了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之旅。這是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嫦娥「五妹」,你何其幸運,成為嫦娥家族裡首個能「回家」的探測器,實現了中國航天探月工程的又一次跨越。未來,中國人探索宇宙的腳步還將走得更遠。
  • 嫦娥五號攜土特產回家
    歷經約23天、11個飛行階段後,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圖為12月17日凌晨,工作人員在搬運嫦娥五號返回器。
  • 真的是「玉兔」接「嫦娥」 嫦娥五號回家路線揭秘
    真的是玉兔接嫦娥 嫦娥五號回家路線揭秘 今日到處都是嫦娥五號回來的消息,本次嫦娥五號成功法國取樣回來可謂又是我們國家航天科技史上的一個進步,不過這個時候大家卻被一個小動物吸引了注意,現在也已經有了確切消息從嫦五返回器前跑過的是兔子,這麼   原標題:破案了!
  • 護送嫦娥五號「回家」
    記者16日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獲悉,攜帶月球樣品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即將結束「太空之旅」,在內蒙古中部草原的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而在著陸場萬裡之外的印度洋上,遠望3號船已經抵達測控任務海域,正靜待嫦娥「五姑娘」回家,為其保駕護航。
  • 嫦娥姐姐把兔子也帶下來了?嫦娥五號回家,那個搶鏡小動物是誰?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這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即嫦娥五號探月工程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這個全民關注的時刻,卻有一隻「可可愛愛」的小動物,「蹭著流量」就「紅」了,成為了另一熱議話題。在嫦娥五號返回器安全著陸的直播中,許多熬夜關注「嫦娥」回家的網友,發現一隻小動物第一個抵達現場,從返回器旁擦肩而過意外搶鏡。這隻從嫦五跟前跑過的小動物成為第一個「捕獲」嫦娥五號返回器的「大佬「,比搜救隊伍到得還早。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土特產」,歡迎回家!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挖土」歸來,嫦娥五號闖過了幾道關?榮耀歸來的道路並非坦途。你可知道嫦娥五號回家邁過了幾道坎?它的「娘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向科技日報記者進行了介紹。
  • 嫦娥五號回家了,同樣是去月球挖土,我們挖的有何不同?
    嫦娥五號回家了,同樣是去月球挖土,我們挖的有何不同?,請聯繫我們2020年12月17日,在這寒冷的冬夜,內蒙古四子王旗的工作人員卻異常忙碌,他們奔走於雪地之上,原因只有一個,就是迎接嫦娥五號回家。
  • 紅外熱像儀成功「接機」,嫦娥五號歡迎回家!
    今天,嫦娥「五妹」回家啦~23天前搭載著我們希望的它在歡呼聲中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今天,我們通過紅外熱像儀成功「接機」!辛苦了,嫦娥「五妹」,歡迎回家 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嫦娥五號回家,我們還有更遼闊的星辰大海
    12月17日1時59分,經過長達23天的探月之旅,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順利「回家」,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與此同時,國新辦17日舉行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發布會。嫦娥五號的成功著陸對於我國的航空航天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在我國現有的數次航天經驗中,嫦娥五號是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標誌著中國航天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 第一個迎接嫦娥五號回家的竟是它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土特產」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第一個收「嫦娥」「土特產」的,居然是一隻小動物……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後,一隻小動物從返回器旁邊經過,可愛的模樣引發網友熱議:「畫面太溫馨,嫦娥五號一回家就有小動物來看她啦。」「小動物肯定是在睡覺的時候被落地的嫦娥吵醒啦,然後出門去看個究竟,是誰打攪了本寶寶睡覺。」「是玉兔嗎?」「玉兔來了,吳剛還會遠嗎?」
  • 嫦娥五號回家時速度有多快?接近第二宇宙速度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 「太空之旅」,那麼你知道嫦娥五號回家時速度有多快嗎?12月16日消息,據媒體報導,嫦娥五號返回器在接近大氣層時,飛行的速度將接近第二宇宙速度,也就是每秒11.2公裡。這個速度相當於民航客機高空巡航速度的約45倍、汽車在高速路上行駛速度的300多倍。
  • 嫦娥五號還在等什麼?為什麼遲遲沒有開啟「回家之旅」?
    我們都知道,接下來嫦娥五號將會返回地球,開啟「回家之旅」,然而在接下來幾天裡,嫦娥五號卻一直在圍繞著月球運行,直到今天(2020年12月12日)9時54分,嫦娥五號才第一次實施了月地轉移入射,其運行軌道改變為近月點高度約200公裡的橢圓形軌道,然後繼續在這個軌道上等待。
  • 詩頌嫦娥五號取回月壤
    水調歌頭•嫦娥五號取回月壤感賦  王改正  強國夢裡有航天夢。嫦娥五號飛上太空,登陸月球呂姆克山,帶回最年輕的月球土壤樣本。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民族自豪感油然心生。乃為之舞詠飛歌也。攜玉壤回家,禮包豐厚。舉國同歡,眾星參北鬥。 欣聞嫦娥五號在預定地點安全著陸(新韻)馬安田內蒙遼原鋪雪毯,喜迎嫦五釆丹還。
  • 嫦娥五號,安全到家
    ━━━━━出發容易回家難嫦娥五號為什麼打個「水漂」才能到家?在嫦娥五號任務的尾聲,這場太空「水漂」貢獻了最後一幕驚險的表演。地球家門難進今天凌晨,在到達地球5000公裡之外時,嫦娥五號的「快遞小哥」軌道器與「月球快件」返回器分離,小小的返回器攜帶2千克月球樣品,獨自踏上回家路。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胡喆、彭韻佳)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旋即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大家紛紛歡呼、擁抱,互致祝賀。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拍攝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示意圖(12月17日攝)。
  • 等你回家!嫦娥五號實施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
    △嫦娥五號探測器星下點軌跡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12日9時54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經歷了約6天的環月等待,實施了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近圓形軌道變為近月點高度約200公裡的橢圓軌道。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一、海陸空為嫦娥五號返回器回家保駕護航和載人飛船相比,嫦娥五號返回器體積僅有載人返回艙的七分之一左右,可著陸面積卻是載人飛船的16倍,在冰天雪地的夜間尋覓這樣小的目標可謂難上加難。五姑娘」回家,為其保駕護航。
  • 嫦娥已在回家路上,嫦娥五號到底用了多少臺發動機?答案是107臺
    嫦娥要下凡了!今天9時51分,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實施第二次月地轉移入射,在距月面約230公裡處成功實施四臺150牛發動機點火。有人問了,嫦娥到底有多少發動機。這個我也是懵的。據說啊,長五發射嫦五共有107臺發動機,其中探測器上就有77臺發動機。到了現在這個階段,軌道器上還有一臺3000N主發動機和四臺150牛發動機。夠複雜地吧。算了,搞不明白的事就不去搞了。
  • 中國人的驕傲—嫦娥五號
    嫦娥五號走過了103小時,攜帶著月球土回家了。牽動著中國人的心,致敬中國航天人。中科院院士葉培建給這些第一次打100分,由此可見這次的任務是多麼的難,成功實現起來是偉大的勝利。標誌著中國的航天事業更進一步!
  • 【我有話對嫦娥說(2)】慶祝嫦娥五號探月工程圓滿成功徵稿選登
    歸見嫦娥五號,鄉音帶去鄉土。      休詢眼邊喜淚,待回言、有心聲吐。傳說蟾宮桂蕊,久難逢雨。常掛初曦碧露。若歸日、捎些給咱否?點染文章,青冥可拄。 王躍東 嫦娥五號探月回歸 長徵有路碧天開,造訪廣寒今日回。信是嫦娥舒玉手,一抔月壤捧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