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害怕被拒絕,因此不願開口,不願向前一步,不願再試一次。為了歷練自己,美國華裔青年蔣甲決定實施「100天被拒」計劃——連續100天勇敢地向別人提出不同尋常的請求,並記錄下每一次的結果。對他來說,被拒絕並不尷尬,也不可怕,他的人生巔峰就是從擁抱拒絕開始的。
兒時陰影讓他害怕被拒絕
蔣甲曾經特別害怕被人拒絕,因為小時候有過陰影。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報導,事情源於他6歲時的一次班級活動。那時,老師讓全班同學站在講臺上,各自選擇一人進行表揚,被表揚的人就可以回到座位上。同學們一個個得到表揚離開,蔣甲尷尬地站在原地。這個自始至終都沒有得到誇獎的男孩最終孤零零地留在講臺上,以哭泣結束了那堂課。
「明年再接再厲吧,說不定有人會表揚你!」老師無奈地擠出這樣一句安慰,而這讓蔣甲感到更加羞恥。成年後的他回憶起這件事,仍然覺得如鯁在喉。蔣甲在TED演講中說,從那之後,他暗自發誓再也不能當眾被拒絕。原本喜歡說笑的蔣甲開始變得內向,不敢對別人提要求,有什麼事都默默藏在心裡。
好在這段灰色的人生沒有持續太久。14歲時,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的演講讓這個原本有些消沉的少年找到了新的目標。全球首富的故事讓蔣甲備受鼓舞,他甚至在給父母的信中寫下了這樣的豪言壯語:「我要在25歲之前創辦世界上最大的公司,這家公司要買下微軟。」
為了離理想更近一點,14歲的蔣甲隻身來到美國學習計算機。學業完成後,他如願進入當地一家500強公司工作,並在市場經理的職位上一坐數年。25歲的蔣甲當然沒能買下微軟,但500強企業薪水豐厚的工作讓他成了別人羨慕的對象。
不過,每當想起年少時許下的願望,蔣甲仍心有不甘。在他看來,安於現狀的自己「被卡住了」,年幼時那種「被否定」的感覺像魔咒般再次糾纏上他。他這樣描述當時的感受:「我感覺到6歲時的我與14歲時的我在互相鬥爭,一個想徵服世界,改變現狀;一個害怕被拒絕,因循守舊……但最後,都是6歲的我贏了。」
「那個寫信的14歲男孩哪兒去了」
轉眼間,蔣甲到了30歲,他決定不在沉默中繼續等待。在妻子的鼓勵下,蔣甲加入了創業大軍,畢竟「想成為比爾·蓋茨,遲早要踏出第一步」。
他開設了自己的網站,聘請了4名員工,成為CEO。美國《彭博商業周刊》稱,這家小公司在財務上一直捉襟見肘,幾個月後主要投資人宣布退出項目,給了蔣甲致命一擊。這次失敗的經歷讓他對創業心灰意冷。
一切又回到了原點,他還是6歲時的自己,被拒絕、被否定。在蔣甲情緒低落時,他又想到了比爾·蓋茨。「難道蓋茨在創業路上沒有被拒絕過嗎?被拒絕一次就放棄太沒骨氣了,那個寫信的14歲男孩哪兒去了?」他問自己。
重新出發,蔣甲決定先克服內心的恐懼。「賈伯斯1994年在矽谷說過這樣的話,『如果你害怕失敗,離失敗就不遠了』……6歲的我不能繼續支配現在的生活,我要成為更好的領導者、更好的人。」蔣甲說。
但當他求助於網絡,尋找克服失敗恐懼的高招時,得到的全是「雞湯式」的建議:「正視恐懼,然後加以克服;擺正心態,好好努力……」
直到一個名為「拒絕療法」的網站出現,蔣甲才算找到了值得一試的辦法。這個由加拿大創業者開發的網站開出的「藥方」很簡單,就是讓你出門主動找拒,並且持續30天。「當你被拒絕習慣了,自然而然產生了免疫,就不會再有恐懼感了。」網站寫道,這給了蔣甲新的希望。
不可思議的「100天被拒」計劃
對大多數人來說,「體驗被拒絕,從而讓心理變得強大起來」不是靠譜的辦法,但蔣甲仍然決定試一試。他開始了自己的「100天被拒計劃」,甚至準備了拍攝設備,打算記錄下被拒絕的過程,然後分析學習。那時的蔣甲完全不知道,這個計劃將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
第一次總是最困難的,況且他打算向別人提出的,都是不同尋常甚至有些「無理」的要求。蔣甲鼓足勇氣去和小區保安借100美元,在意料之中,他被拒絕了。但回家看過視頻,他發現自己錯過了一次絕佳的交涉機會。「在我慌張地跑開前,保安問了句『為什麼』,他給了我機會解釋借錢的原因,但我太緊張了,根本沒有注意到。」
有了這次經驗,蔣甲決定下一次無論如何要將對話進行到底。第二天,他走進一家漢堡店,提出了更「過分」的要求——「漢堡續杯」。不出所料,服務員聽得一臉茫然。蔣甲又一次遭到拒絕,但這次他沒有逃跑,甚至和對方探討起應該提供「漢堡續杯」服務的理由。他的堅持收到了令人愉悅的結果,服務員答應把這條建議轉告給老闆。
計劃進行到第三天,收穫了「顛覆性」的效果。在甜甜圈店裡,蔣甲抱著被拒絕的預期,告訴店員自己想要一盒「奧林匹克甜甜圈」——這並不在菜單上。令人吃驚的是,對方非但沒有拒絕他,反而非常耐心地在每個甜甜圈上塗上正確的顏色,並排成五環造型。這一結果讓蔣甲深受感動,他突然明白,只要爭取就有希望成功。
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蔣甲買甜甜圈的視頻獲得了500萬的瀏覽量,許多人為這個結果感到不可思議,蔣甲也成了網紅。雖然此時的他不再害怕被拒絕,但依然選擇將計劃進行到底。
「擁抱拒絕,它們將成為你的禮物」
美國「商業內參」網站稱,每一次被拒絕,蔣甲都能從中有所收穫。他在演講中回憶道:「其實別人拒絕你都是有原因的,只要你多問幾句,不可能也許就會變成可能。」
在蔣甲的「100天被拒」計劃中,他嘗試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比如要求在星巴克當迎賓員、把花種到陌生人的院子裡、到大學給別人講課……這些看似不可能的任務,都讓他得到了成長。
「被拒絕不要緊,試著去溝通,有些請求就會被滿足。」蔣甲說。在他看來,改變世界的人大多遭遇過拒絕,比如馬丁·路德·金、聖雄甘地、曼德拉。這些人沒有讓拒絕困住自己,反而擁抱拒絕。
經過100天的堅持,蔣甲徹底完成逆襲,走上了人生巔峰。他將自己應對拒絕的方法總結成書,收割了一大批粉絲;他幫助經驗不足的妻子克服心理障礙,成功進入招聘錄取率不足0.5%的谷歌公司工作。
但這還不是蔣甲成功故事的全部,不久前,他成功併購了「拒絕療法」網站,變身「霸道總裁」,幫助更多的人戰勝恐懼。
正如蔣甲所說,因為害怕被拒絕,我們錯過了很多機會。從今天起,試著戰勝恐懼,也許你的人生會有所不同。「當你在人生中遭遇拒絕,不要逃跑,如果你擁抱它們,它們會成為你的禮物。」蔣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