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古莊于姓有位名人叫做於聘三,在清初曾有止殺之功

2020-12-16 騰訊網

「於七反清」,是膠東歷史上的一個大事件,民間頗受塗炭之苦。

不過,清代的縣誌對此多有避諱,只記載清軍攻打於七之經過,而不提及平民之死傷。進入民國之後,相關事跡才逐漸出現在官方文獻當中。平度和萊陽都位於清軍進軍膠東的線路上,因此兩地縣誌都有相關記載。

實際上,即便是記載,也是通過表彰「義舉」的形式進行側面描寫。萊陽有「賈人卓識」,平度有「聘三止殺」。本文要講述的,就是「聘三止殺」的這段歷史。

「聘三止殺」這個詞當中,聘三是主人公的名字,他叫做於聘三(三聘為古代典故,以三聘或聘三為名者不少);止殺是他的功德,在清軍進軍過程中,他以一己之力,救下了不少人。此舉令人想起金元之際丘處機的「止殺」典故,因此稱為「聘三止殺」。

打開平度地圖,視線移到西面,在原馬戈莊鎮駐地東面,有個古莊村(現分為南北兩村)。在歷史上,古莊是平度有名的于姓聚居地,於聘三就是古莊人。

史稱:「於聘三,古莊人,少孤,明大義。」因為身處明清之際的亂世,於聘三沒有科舉入仕,而是進入登萊青道臺衙門,成為一名幕客。

於七第二次反清是在順治十八年,轉過年之後的康熙元年,清朝從外地調派的大軍就進入膠東。

大軍過境,地方有供應糧草之責。登萊青道員也準備下發公文,向各府州縣徵集糧餉。明末清初,屢有變亂,民間早已不堪重負。在這種情況下,於聘三以幕僚身份向道臺建議減少攤派的份額。他的意見最終得到了採納,這實際上也不啻於救活了很多人。

而在當時,膠東各縣多有響應於七的人。清軍想通過「殺雞儆猴」的方式震懾人心,因此多有開刀之令。即以某地為界限,過此地即開刀。

根據史料記載,清軍原本在平度選擇的界限是麻蘭(原為麻蘭鎮駐地,現合併至白沙河街道),過了麻蘭就開刀。於聘三泣求多次,終於說服清軍將領把界限改到了小沽河。小沽河是平度州與萊陽縣之間的界河,過了小沽河,其實就相當於出了平度。

看到這裡,或許平度人會心存感激而萊陽人感到無奈。但其實這只是於聘三的緩兵之計,他並非想禍水東引,而是留出足夠的緩衝時間。

因此,當清軍過了小沽河之後,他很快就攔在清將的馬前,請求暫緩開刀。

清將一開始很是惱怒,但一方面於聘三有登萊青道臺幕僚的身份;另一方面,他下跪請求,其情可憫。一番交涉之後,清將答應,在一箭之地範圍內,暫不開刀。

此時,於聘三彎弓上馬,一邊向前跑一邊大聲呼喊,利用這一箭之地的緩衝,提醒前面的百姓速逃。史稱:「逃奔得脫者無算。」

在民間,關於此事有兩種看法,第一種看法就是認為他有功德,還有一種看法是認為他給清廷效力協助鎮壓於七,不宜褒揚。以筆者個人觀點來看,身在崗位或許身不由己,但就「止殺」這件事來看,他還是值得稱讚的。

於七反清失敗之後過了沒多久,康熙七年,於聘三辭去差事,回家歸隱。他的後世子孫,多以讀書入世而聞名。

相關焦點

  • 臺灣地區百家姓排行榜莊姓排名24位,嚴姓排名91位
    春秋時期的楚國的第六位國君楚莊王,其後代以諡為姓,始有莊姓。據《姓考》記載,古代有嚴國,國人以國名為氏。據《晉書》記載,五胡十六國時後燕有丁零人以嚴為氏。少數民族中滿、彝、土、錫伯、朝鮮等族皆有嚴姓。莊姓源自羋姓,楚莊王的後代以楚莊王的諡為姓,始有莊姓。
  • 青島平度有個禚家村,村民基本都姓禚,這個字讀什麼?
    這個字讀作「zhuo」,在字典裡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地名,一個是姓氏。而實際上,作為姓氏的「禚」正是因為從地名「禚」而來。根據史料記載,姜太公受封齊國之後,其有一支子孫食採於禚地。有研究者認為,禚包含一個羔字,或是出產羊之地。後來這個齊國分支以地為姓,此即禚姓的由來。
  • 黃姓的來源_姓黃的名人有哪些
    姓黃的名人有哪些?曾經一統天下的黃姓到底有多少厲害的子孫,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黃姓的來源  1、出自嬴姓。據《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關資料所載,黃姓為陸終之後,其後建立黃國,後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帝舜時代,東夷部落的首領叫伯益,是「帝顓頊之苗裔」,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姓嬴氏。
  • 滿族八大姓曾顯赫一時,如今都改成了這些漢姓,你身邊可能就有
    公元十六世紀末,瓜爾佳氏族首領率族人歸附努爾哈赤,成為努爾哈赤創建後金政權的一支重要力量,瓜爾佳氏在清朝時期的地位相當顯赫,出國很多位開國勳貴。後來,瓜爾佳氏人因崇敬三國英雄關雲長,便大多冠以漢字姓氏「關」姓。
  • 空中課堂|第二O二期:百家姓之羊姓
    呂沈平:大家好,又到我們知止堂義學《百家姓》故事微課堂的時間了,今天是2020年的3月15日,全國各地仍處在防禦新冠肺炎病毒的防控當中,學校還未開學,復工的單位上班必須測體溫、查通行證、帶口罩等。受疫情影響,這一期百家姓節目也沒有邀請小朋友參加,今天我們即將了解的是百家姓裡的羊姓,山羊的羊。羊姓的人口約18萬,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335位。
  • 姓羋的名人有哪些?
    ②姓。羋姓。春秋時楚國祖先的族姓。「融之興者,其在羋姓乎?」——《國語》  《史記》說其起自黃帝之孫顓頊高陽氏,是屬於以圖騰崇拜為姓的姓氏。據史籍《史記·十·楚世家》的記載:「高陽生……,陸終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季連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後中微,或在中國,或在蠻夷,弗能記其氏。」最後的這個季連應始祖。
  • 楊姓的來源_姓楊的名人有哪些
    你知道姓楊的名人有哪些嗎?小小的一個姓氏,背後其實都隱藏著大大的故事,作為中國的一大姓,楊姓當然也不例外。假如你還不知道關於楊姓的這些事,是時候來補習一下以教育後代啦!楊姓的來源  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於唐,人稱唐叔虞。唐叔虞的兒子燮繼位後,因唐地有晉水,就改稱晉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時被封為楊侯,春秋時晉國滅楊,楊成為晉國羊舌肸的封地。
  • 姓唐的名人,唐姓名人【1】
    起名網為您用心整理了姓唐的名人,唐姓名人相關資料,希望能夠讓您很好的解姓唐的名人和唐姓名人。姓唐的歷史名人唐順之(1507-1560),明文學家。字應德、義修,人稱荊川先生。武進(江蘇常州)人。《明史》載其「生有異稟,稍長,洽貫群籍」。嘉靖八年進士第一。曾以郎中居浙江御倭,以功升為右僉都御史。學術精深,知曉天文、地理、兵法、音樂、數學等。
  • 29個稀有姓有哪些 中國有什麼稀有的姓?看看有沒有你的姓
    來源有二:一是官位,出自殷朝君主盤庚給大夫所封官職,屬於帝王賜姓為氏;二是源於姬姓,出自周武王姬發後代,屬於以職業技能名稱為氏。 蕩姓 蕩姓一說是源於共工氏,出自炎帝的後代共工氏湯明之後裔湯析羲,屬於避難改姓為氏。另一說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宋桓公之三子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 膠東記憶:老福山縣曾有位大娘,因為花生育種而全國聞名
    兩甲莊地處清洋河的河谷地帶,很早就有先民在此定居。相傳,孫姓先祖在在元代遷來定居,此後,左、牟、張、郭、鄭、林、許等姓氏也相繼遷入。這裡逐漸繁衍成為一個規模較大的村莊,以「兩甲」為名。關於「兩甲」的由來,民間說法不一,有說法為保甲之甲,有說法為科甲之甲,還有說法為兩山相夾,甲為諧音。
  • 我姓王 古代名人最多的姓
    「王」作為姓氏即來源於「王」這個至尊之位;東周時期的姬晉為王姓始祖。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王姓人口達到9468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7.1%,為全國第一大姓。
  • 柳姓的來源_柳姓起源_柳姓名人
    柳姓起源從歷史發展過程來說主要有6種,了解了柳姓的來源,再看看熟悉的柳姓名人,那麼你對柳姓這個百家姓了解更多了!柳姓的來源  柳姓起源一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魯國大夫姬展禽之後,屬於以居邑名為氏。據史籍《廣韻》記載,春秋時期的魯國有大夫展禽(公子展),食採於柳下(今河南濮陽柳下屯鎮),其子孫後代遂以邑名為姓氏,稱柳氏。
  • 中華屈氏起源,自豪我姓屈!
    初居有熊之國,曰有熊帝,不好戰爭。當神農之八代榆岡始衰,諸侯相侵。以黃帝稱中方,故四方僭號,亦各以方色稱。僉共謀之,邊城日駭。黃帝乃罷臺榭之役,省靡麗之財,周戎士,築營壘。帝問於首陽山。令採首山之金,始鑄刀造弩。有於東海流波山得奇獸,狀如牛,蒼身無角一足,能出入水,吐水則生風雨,光如日月,其音如雷,名曰夔牛。帝令殺之,以其皮冒之,以為鼓,以擊之,聲聞五百裡。帝令軍人吹角為龍鳴,此鼓角之始也。
  • 中國有皇室血統的30個姓,有你嗎?
    子姓之王產生最早,始祖為比幹,祖根在河南衛輝。商紂王的叔父比幹直諫被殺,葬於汲郡(今河南衛輝市),其留守汲郡看守墓地的子孫以王為氏。姬姓之王,有周文王第15子畢公高之後、東周靈王太子姬晉之後、東周考王弟姬揭之後等三支,其中第二、第三支源出河南洛陽。媯姓之王為陳國公子完之後。陳國公子完避難奔齊,改姓田氏。田齊滅於秦後,王室子孫一部分改姓王氏。
  • 周姓起源、歷史與名人
    二、是周平王有個兒子叫姬烈,被另封於汝南(今屬河南),被當地人稱為周家,後來演化成周氏。三、是東周莊王時,周公姬旦的後代周公黑肩企圖殺死莊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洩被殺,其後代亦稱周氏,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四、是由姬氏改的周氏。唐先天年間,唐玄宗名叫李隆基,為了避諱,把姬氏改為周氏。五、是鮮卑族複姓中有賀魯氏,後改為周氏。
  • 中華姓氏大全:吳姓起源,歷史名人有哪些
    因為吳姓的遠古初祖居住在姬水流域(今陝西西北部),故以姬為姓。吳姓的遠古初祖是黃帝。黃帝娶有四位賢淑的妻子,生有25個兒子,其中得姓者14個,後就形成14個部族。黃帝正妻嫘祖生兩個兒子玄囂和昌意,他倆都繼承了黃帝的本姓--姬。吳姓就是玄囂這一支系傳承下來的。吳姓的開氏始祖是吳太伯。他是《史記》記載的天下第一世家--吳太伯世家。
  • 陝西一個藏在深山裡的古村落,村民90%姓黨,而且名人輩出
    陝西一個藏在深山裡的古村落,村民90%姓黨,而且名人輩出陝西合陽縣有個靈泉村。靈泉村,一個非常富含詩意的名字和村莊這個不被人熟悉也許一些人根本就沒有聽說過它。謂之靈泉村,想著肯定會有一股清冽見底、靈氣十足的泉水滋養著這個村落。《詩經》首篇《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發生此處。夏五帝之一帝嚳的陵墓就在這裡,自古人傑地靈,有"四聖母"美譽的禹母、湯妃、太姒、太妊都出生在這裡。這塊地方可以說是人才輩出啊!
  • 與宋氏有歷史血緣關係的姓氏竟多達375個!
    2、子【姓源】據《古今姓氏書辯證》載:「商始祖契,為舜之司徒,受封於商,賜姓子氏」。又據《姓氏尋源》云:「有娀氏女曰簡狄,為帝嚳妃,吞玄鳥卵生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命為司徒,封於商,婚子氏。」《姓纂》云:「殷、湯,子姓。」【注】【歷史名人】子 契 (即閼伯)殷商始祖。
  • 郭姓的來源_姓郭的名人有哪些
    姓郭的名人有哪些?郭氏後人都在哪些崗位上發光發熱了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郭姓的來源  一、「禹乘二龍,郭支之馭」,相傳大禹有兩個護衛馭手——郭哀和郭支,他們是有史記載的最早的郭姓。《姓氏考略》:「夏有郭支,見《抱樸子》。商有郭崇,見《三一經》,此郭氏之始。」郭姓在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已經出現。  二、以居處為氏。
  • 一個字,卻是兩個毫無瓜葛的姓
    大禹治水時,伯益也是一位主要的得力助手,出主意想辦法,又出謀劃策又出力流汗,居功甚偉。因而,舜帝就把他封在費(在山東魚臺縣西南),所以又稱大費,賜姓贏。也因此伯益成了東夷族的部落首領,他治理有方,在當時聲望很高。伯益的兒子名叫若木,他是伯益的嫡子,所以在費國繼承君位,子孫以費為氏,伯益被尊為費姓的得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