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在廣州隆重發布!

2020-12-09 百度健康

2020年11月15日,由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北京慢性病防治與健康教育研究會主辦,人民衛生出版社《中國醫學前沿雜誌(電子版)》編輯部協辦的《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發布會於2020年中國腫瘤學大會(CCO)期間在廣州隆重召開!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會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樊嘉院士,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天津醫科大學副校長、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李強教授,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副院長周儉教授,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肝臟外科主任陳敏山教授,國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蔡建強教授,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候任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臟外科副主任孫惠川教授,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肝臟外科中心黃志勇教授,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介入放射學組前任組長、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院長單鴻教授,東部戰區總醫院秦淮醫療區(原八一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劉秀峰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匡銘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肝膽外科畢新宇教授,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肝膽腫瘤科張倜教授,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肝臟外科郭榮平教授、張耀軍教授、徐立教授,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影像介入科趙明教授,河南省腫瘤醫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黃濤教授,以及媒體代表、企業代表等近60人共同參加了共識發布會。會議由郭榮平教授主持。

陳敏山教授首先代表共識編寫組致辭,向前來參加共識討論會的各位專家和媒體朋友表示熱烈歡迎,向各位專家為《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的編寫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由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組織專家編寫的《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匯集了近百位專家的智慧和心血,本著嚴謹的態度,精益求精、反覆雕琢審定成稿,今天在美麗的廣州正式發布。接下來希望通過線上+線下的宣貫活動,指導全國各級醫院逐步科學建立並推廣肝癌MDT模式,促進各專業協同、協調發展,提升肝癌的綜合診療水平,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在新的徵程上,第七屆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將繼續傳承歷屆專委會專家學者的奮鬥和探索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我國肝癌防治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陳敏山教授致辭

90多歲高齡的我國著名肝癌研究前輩、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醫科大學原校長、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所長湯釗猷院士在11月14日CCO肝癌專委會分會場也發來視頻表示祝賀!

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肝膽胰協會中國分會主席、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副會長和器官移植醫師分會副會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陳孝平院士特錄製了視頻,對共識的發布表示祝賀。陳院士介紹到原發性肝癌是我國高發、且嚴重威脅我國人民生命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WHO估算,2018年全球肝癌新發病例約為84.1萬例,我國肝癌發病人數佔全球病例的46.7%。近年來肝癌的外科治療、介入治療、藥物治療、放射治療等均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單一的治療方法已出現「天花板效應」,難以進一步大幅度提高療效,亟需聯合和應用多學科治療方法來提高療效。由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組織編寫、陳敏山教授牽頭的《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的發布和共識的推廣應用,必將能夠為規範我國肝癌診療的臨床行為、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優化醫療資源發揮積極的推動作用。期待通過MDT的建設與推廣,為肝癌的整體治療效果提升發揮重大作用。

陳孝平院士致辭

樊嘉院士在致辭中講到,非常高興能夠與大家共同見證由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組織編寫的《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在2020 CCO大會期間正式發布!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組織編寫的《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019年版)》集聚了多個學科大家的智慧、理論和實踐,對我國肝癌的治療具有綱領性指導意義;這版共識是以規範為基礎,參與編寫的專家來自全國肝癌領域不同專業,且大部分專家也參加了規範中MDT的宣講,通過實踐中的積累,對肝癌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將目前肝癌治療特點和精華達成共識並呈現,為患者提供了精準的個性化治療方案。樊院士指出,雖然目前肝癌的治療方案很多,但是我們對肝癌的認識像「浮在水面上的浮冰」,對「水下的東西」仍不清楚,因此需要在多學科的基礎上凝聚各個學科的專家智慧,對不同領域的臨床實踐形成MDT共識,為患者選擇正確合理的治療方案。共識的發布對規範我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指導性文件,具有重要的意義!

樊嘉院士致辭

李強教授在致辭時首先對這部意義深遠的共識的發布表示衷心的祝賀!李教授介紹到,肝癌的治療和腫瘤治療在同一個發展時期,既往肝癌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隨著時代的發展,目前肝癌治療更加強調精準、綜合、個性化的治療。回顧腫瘤的發展過程中,以乳腺癌為首的綜合治療有很好的啟發作用,其次是肺癌的綜合治療也是成功案例,再次證明腫瘤綜合治療的價值和意義。與其他腫瘤相比,肝內復發、肝外轉移等這些特殊因素,導致肝癌的治療面臨極大的挑戰,更加強調我們在臨床實踐中要不斷探索。在這一背景下,共識的發布對規範和指導肝癌的治療具有引領性作用,也是一件裡程碑式的事件,希望隨著MDT模式的建立和發展,以及臨床的不斷探索和實踐,為患者帶來明顯的生存獲益,為提高我國肝癌診療水平貢獻積極的力量,促進多學科診療建設,最終造福肝癌患者。

李強教授致辭

周儉教授致辭時表示很高興能夠參與並見證《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的發布!基於目前我國肝癌的發病形勢和診療現狀,《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的制定和發布恰逢其時!共識於2020年8月在陳敏山教授的牽頭下啟動編寫工作,疫情並未阻礙他們的交流和分享,專家們通過線上反覆的交流和討論,最終在今天發布,這是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的職責與擔當,在這裡向各位專家的參與和奉獻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謝意!共識的制定基於中國國情和中國臨床實踐,具有創新性、科學性、權威性、實用性、指導性、規範性,更全面地反映肝癌多學科綜合診治理念,使臨床實踐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同時對其他癌種的規範化診治也有非常好的借鑑價值。希望臨床上通過積極倡導併合理開展MDT模式,在規範化基礎上為患者制訂精準化、微創化、個體化的臨床診療方案,改善患者總體生存。

周儉教授致辭

隨後,與會專家共同啟動並見證了《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的發布。

共識發布儀式

一部內容翔實、實用、權威的共識背後,是近百位專家在100多個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是思想的碰撞、意見的交流,是智慧的凝結、知識的升華,今天《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成功發布!

與會專家合影

發布儀式後,陳敏山教授對共識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陳教授首先介紹了共識制定的背景、重要性和迫切性:目前的規範、指南或共識往往更側重從單一治療角度展開闡述,國內外仍沒有一個全面的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共識指導臨床診療。隨後,陳教授對共識制定歷程和編寫框架進行了介紹:《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依託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編寫專家成員來自國內最著名的肝癌治療與研究中心,也都是撰寫各大規範、指南、共識的骨幹,共識在《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2019年版)》框架的基礎上,旨在整合其他共識、指南在肝癌聯合治療策略中的最新進展,重點在於如何MDT和對不同分期肝癌如何開展多學科綜合治療操作進行細化、更新和補充。經過線上啟動會、線上審稿會、微信群周討論會、線下討論會等多模式、多渠道的專家參與討論和修改意見徵集,最終將有爭議的內容達成共識,將有證據的輔助治療納入共識。最後,陳教授對共識發布後的宣傳計劃進行了介紹:將在國內多本核心期刊發表;各大媒體報導和專家採訪;國內分期分批會議的演講、解讀、宣傳;隨著學科的發展和臨床研究的深入開展,共識的內容也將與時俱進,不斷完善更新。

陳敏山教授介紹共識內容

在媒體提問環節,與會媒體代表針對共識的相關內容進行了現場提問與討論,與會專家逐一作答。

參與討論環節的專家(郭榮平教授、孫惠川教授、匡銘教授、單鴻教授、黃志勇教授、趙明教授、徐立教授、張耀軍教授、劉秀峰教授、陳敏山教授)

國榮平教授主持會議
會議現場

至此,《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發布會圓滿結束。希望通過此次共識的發布和MDT模式的推廣應用為患者提供高效、全面的綜合治療並獲得最佳療效,惠及更多的患者。

《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即將全文發表於《中國醫學前沿雜誌(電子版)

《中國實用外科雜誌》《中華消化外科雜誌》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怎麼做?《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在...
    核心提示:2020年11月15日,在《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發布會上,陳敏山教授表示,此次共識旨在整合其它共識、指南在肝癌聯合治療策略中的最新進展、重點在於如何建立多學科診療團隊(MDT)和對不同分期肝癌如何開展多學科綜合治療操作進行細化、更新和補充,為臨床一線提供一部更全面、實操性強、符合中國國情的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共識。
  • 小葉酸也有大作用,國內首部《中國臨床合理補充葉酸多學科專家共識...
    基於此,國內首部《中國臨床合理補充葉酸多學科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於9月5日在北京發布,並擬於近期正式發表在相關核心期刊。該共識的發布,為規範、合理補充葉酸,探究葉酸的合理補充與相關疾病發生、發展關係,以及在臨床中的合理應用提供給了循證依據和參考。
  • 中國首部肝癌患者指南重磅發布,助力肝癌患者生命續航!
    中國是肝癌大國,全球一半以上的新發和死亡肝癌患者在中國。然而,中國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12.1%,患者生存狀況亟待改善。2020年11月14日,備受矚目的2020年《中國抗癌協會原發性肝癌患者指南》在廣州重磅發布。
  • 《麝香保心丸治療冠心病中國專家共識》發布
    國醫大師陳可冀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葛均波院士等心血管病權威專家出席會議並圍繞冠心病的中西醫結合防治研究做了主題報告。會上發布了《麝香保心丸治療冠心病中國專家共識》,研究顯示,麝香保心丸可顯著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促進血管新生,長期使用可明顯促進冠脈狹窄患者側支循環建立,從而改善患者冠脈微循環障礙。
  • 多學科診療——肝癌的治療的新希望
    然而,發病率高,還只是肝癌在中國棘手的問題之一,另一大問題就是患者的生存率低。我國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目前只有約12%,患者生存期也不盡人意。肝癌的治療雖然近些年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整體情況不容樂觀。肝癌治療領域的特點是多方法、多學科共存。因此,肝癌診療須重視多學科診療團隊的模式,從而避免單科治療的局限性。
  • 分娩6天查出晚期肝癌,8個月後腫瘤消失?原來是……
    正在廣州舉行的2020年中國腫瘤學大會( CCO)上,由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以下簡稱「中腫」)肝臟外科主任陳敏山教授主持制定的《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MDT)專家共識》,將正式發布,有助於提升中國肝癌臨床診療水平
  • 第九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在廣州召開
    因此,少創或無創的治療終將替代原先的大創和巨創式療法。  39健康網了解到,此次「第九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CCIO2018暨18屆中國腫瘤介入大會、第19屆國際冷凍治療大會、2018廣東省介入年會」主題是「技術臨床 規範發展 合作提高」,來自國內外300位腫瘤防治和介入治療領域的權威專家,以及1500名全國各地介入醫護人員參加本次大會。
  • 肝癌MDT會議丨黎功教授:合力共贏,聚焦中晚期肝癌治療新進展
    編者按2019年12月14日,為加強肝癌的多學科交流,促進學科發展,提高全國從事肝癌領域醫師的臨床診治水平與科研能力,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精準醫學與腫瘤MDT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舉辦的「2019年肝癌多學科高峰論壇暨第三屆北京肝癌多學科規範化治療研討班」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圓滿召開。
  • 最新《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發布 多種策略促規範化治療
    記者19日獲悉,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以下簡稱CSCO)正式公布備受矚目的2020年版《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不僅在肝癌一線和二線治療領域新增了多個靶向、免疫新藥以及聯合治療方案,還增加了肝癌診療MDT多學科協作的構成和討論內容。這意味著,今後,肝癌患者將得到更為規範的診療。
  • 權威共識丨心肌炎等免疫治療不良反應應如何診治
    2020 年 11 月 14 日,在廣州召開的中國腫瘤學大會整合腫瘤心臟病學分會場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臨床、影像、藥學、病理等多個學科的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相關心肌炎監測與管理中國專家共識》的隆重發布。
  • 得了肝癌怎麼辦?這種「組合拳式」治療或可保命
    根據GLOBOCAN2018發布的新數據,全球肝癌的年新發病例達到84.1萬人,居惡性腫瘤第6位,死亡78.2萬人,居惡性腫瘤第2位。原發性肝癌在我國尤其高發,是目前我國發病第4位惡性腫瘤及第2位腫瘤致死病因(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佔全球的55.4%和53.9%),嚴重威脅著國民的生命健康。
  • 晚期肝癌一線治療從單藥走向聯合, 個體化綜合治療格局正在來臨
    國家癌症中心最新發布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新發肝癌患者中,晚期患者佔58%,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10個月左右,5年生存率僅約12%,與歐美或日本等發達國家差距顯著。據悉,全球每年有75萬例新發肝細胞癌患者,大多數病例來自亞洲,而幾乎一半來自中國。
  • 程樹群教授說:肝癌合併門靜脈癌栓,也能治!
    理念創新提出診治路徑圖,形成專家共識過去,肝癌合併門靜脈癌栓的診治主要以單學科為主,治療策略的制訂主要取決於初診醫師或初診科室,治療方法等選擇缺乏指導體系。比如,外科醫師首選手術切除,放射科、介入科及內科醫師推崇以放療、介入治療(TACE等)、內科保守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導致臨床診治無序、療效參差不齊。程樹群教授坦言,作為外科醫生,他的職責是為能夠手術的早期患者進行根治性切除,但實際上手術只能解決10% ~ 20% 肝癌患者的問題,想要幫助更多的患者,必須將多學科聯合起來。
  • 速讀長三角:中國首個自動化腹膜透析專家共識發布
    (文匯報)中國首個自動化腹膜透析專家共識發布,助推自動化腹膜透析規範治療普及11月26日,由中國醫師協會腎臟內科醫師分會和國家腎臟病質控中心聯合編撰的《自動化腹膜透析中國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在杭州正式發布。
  • 專家:我國肝癌治療任重道遠 栓塞材料微球取代碘化油是大勢所趨
    新京報快訊(記者戴軒)今天(10月21日),中關村大興生物醫藥基地與中關村醫療器械園共同在中國藥谷舉辦系列專題活動——2018腫瘤栓塞介入治療臨床應用交流會活動。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中心主任奚廷斐教授、國際冷凍學會主席郭志教授、解放軍第309醫院放射科主任敖國昆教授等行業專家及相關企業參會。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腫瘤介入專業委員主任委員郭志介紹,我國是原發性肝癌「重災區」。根據2015年的流行病學調查,肝癌佔到了男性死因第二位、女性死因第三位。
  • 春雨國際聯合臺北榮民總醫院搭建肝癌多學科治療平臺
    我國是世界上肝癌發病人數最多的國家。據統計,目前國內有九千萬B肝患者,一千五百萬C肝患者,有超過一半的肝癌患者都存在我們國家。為了讓廣大肝癌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海外醫療網際網路服務第一平臺春雨國際聯合臺北榮民總醫院,搭建多學科治療肝癌平臺。
  • 《乳腺癌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發布
    ​2020年12月20日,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北京乳腺病防治學會中西醫結合專業委員會、北京慢病乳腺癌整合防治全國專家委員會聯合發起的《乳腺癌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 如此專家共識
    不知何時開始,中國專家學者開始迷戀上了發布各種指南、標準、專家共識,可能是為了體現自己的權威性吧,其中尤以醫學領域為甚。從涵蓋範圍看,有中國**專家共識、**省專家共識、**市專家共識,還有湘皖鄂專家共識、長三角專家共識等等,甚至還有某某醫院專家共識;從學科分布看,內外婦兒臨床科室無一例外,檢驗病理放射一個不落;從涵蓋內容看,從預防、幹預、診斷、治療、護理、管理。細分到如何,舉個例子,連「拉粑粑」都有了中國專家共識。如何制定專家共識,也有共識!!!
  • 第九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將於3月舉行
    由中國抗癌協會腫瘤介入學專業委員會、中國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腫瘤介入專業委員會、廣東省醫師協會介入醫師分會、廣東省醫學會介入醫學分會、國際冷凍治療學會主辦,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珠海市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承辦的「第九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CCIO2018)暨18屆中國腫瘤介入大會、第19屆國際冷凍治療大會、2018廣東省介入年會」將於 2018
  • 《自動化腹膜透析中國專家共識》發布 專家:推動提升終末期腎臟病...
    中國首個針對自動化腹膜透析制定的專家共識近日發布,專家指出,希望藉助該共識的發布,推動自動化腹膜透析(APD)治療的知曉率及應用率,提高我國終末期腎臟病(ESRD)患者的治療率,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質量。中國是慢性腎臟病大國,成年人患病率達10.8%。終末期腎臟病指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的終末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