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肝癌一線治療從單藥走向聯合, 個體化綜合治療格局正在來臨

2020-12-24 鳳凰網

國家癌症中心最新發布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新發肝癌患者中,晚期患者佔58%,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10個月左右,5年生存率僅約12%,與歐美或日本等發達國家差距顯著。據悉,全球每年有75萬例新發肝細胞癌患者,大多數病例來自亞洲,而幾乎一半來自中國。

肝切除術是肝癌主要的根治性方式之一,也是實現肝癌患者長期生存的主要治療辦法,可現實中只有不到30%的患者能接受肝切除。在近日舉行的泰聖奇®免疫聯合療法肝癌適應症北京上市會上,北京大學腫瘤醫院肝膽胰外科一科主任邢寶才教授告訴《醫師報》記者,我國肝癌5年生存率提高的關鍵在於,讓不可切除的晚期肝癌患者能夠得到更有效的藥物治療,從而使他們中更多的人獲得根治性手術切除或局部治療的機會。

泰聖奇免疫聯合療法肝癌適應症北京上市會

從2007年索拉非尼的「一枝獨秀」到今天的「T+A」(阿替利珠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免疫聯合治療方案,充分說明肝癌治療中,靶向、免疫治療等全身治療與局部治療的有機結合成為了晚期肝癌系統性治療的基本趨勢。其中免疫治療是目前全球腫瘤治療的焦點,相關研究開展得如火如荼,聯合方案的探索給肝癌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提升肝癌患者生存獲益

據邢教授介紹,「由於我國肝癌患者基數較大,肝外科醫生可以獲得更多豐富和紮實的臨床經驗,促使我國肝外科水平在手術切除率和手術安全性方面都處於世界領先,尤其是圍手術期的死亡率甚至優於世界整體水平。過去,原發性肝癌的主要治療手段為外科手術。隨著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藥物的問世,肝癌的治療策略逐漸從單一局部治療向聯合系統治療轉變。因此,需要我們重新審視和思考過去的治療格局是否還適用。尤其對於晚期患者來說,從過去的支持治療,到今天的免疫治療,給晚期肝癌患者的系統性治療帶來了非常大的希望。」

現階段我國肝癌治療的瓶頸是:1、如何使肝癌病人術後的復發率下降,無病生存期延長。2、如何使初始不可切除的病人通過系統治療,有更多的病人獲得切除或局部治療的機會。目前只有少數的早期患者有機會接受手術切除,絕大多數不可切除的患者只有在接受了系統性治療以後,獲得切除或局部治療的機會,其生存才有可能延長。

「以前一旦確診晚期肝癌,醫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告知患者不可治癒的噩耗,作為醫生很無奈。」邢教授說,近年來發生了較大的變革,醫生的成就感也越來越大,主要得益於現階段肝癌的治療模式已從單純的手術切除迅速轉變為以手術治療為主,放療、化療、介入和靶向治療聯合的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針對不同的分期和分型的腫瘤,選擇的方法方式各不相同。

「但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我國早期肝癌患者手術切除後預後不良且易復發,且大部分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甚至晚期,作為肝膽外科醫生,我們應該更多地思考,對於過去我們認為不可切除的肝癌患者,是否能通過術前、術後的圍手術期治療增加手術機會,甚至延長患者的無病生存或總生存?」

「T+A」聯合療法拓寬肝癌晚期患者的治療格局

索拉非尼的問世確實是肝癌治療的一大裡程碑,但是其應用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主要體現在其總有效率(ORR)只有3%,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也很短,遠遠不能滿足肝癌治療的臨床需求。邢教授表示,「單藥的免疫治療在治療肝癌上見效甚微,且單純的靶向治療有效率較低,所以我們現在基本上不會單單選擇免疫或靶向,治療趨勢就是免疫和靶向的聯合。」

談及免疫聯合療法對於肝癌治療的價值,邢教授解釋道,「從外科層面來說,一方面,不可切除的患者經過免疫聯合靶向的治療,可能獲得手術切除的機會;另一方面,獲得切除機會的患者生存期應該會有明顯延長。這就達到了我們治療肝癌病人的目的:使70%~80%沒有手術切除機會的患者獲得切除機會,同時對這些中晚期及晚期患者手術切除後,比過去強行切除的患者獲得更好的生存。」

「IMbrave150研究結果公布無疑給原發性肝癌患者帶來新的希望。這是首個在肝癌免疫治療獲得成功的Ⅲ期研究。結果顯示,『T+A』用於初治不可切除的中晚期原發性肝癌的一線治療,疾病控制率(DCR)可達74%,1年總生存(OS)為67%。我們可以看到,這其中最主要的變化是過去的免疫聯合治療是免疫聯合TKI小分子多靶點的抑制劑,『T+A』的特點是免疫和大分子的、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的聯合,所以說『T+A』聯合療法拓寬了肝癌治療的思路。」邢教授指出。

「此外,從數據分析來看,『T+A』在GO30140研究中,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標準)ORR為36%,III期IMbrave150研究中稍有下降,RECIST標準ORR是27%,修改後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mRECIST標準)ORR為33%。RECIST和mRECIST的兩種標準有所不同,mRECIST標準是以動脈期增強顯影的『存活腫瘤』為評估對象,而不是僅僅評估腫瘤大小的變化,故而mRECIST標準的ORR要高於RECIST標準。這兩種評價標準都是有效的,而『T+A』兩種標準評價的ORR均取得了統計學意義。在主要終點OS和PFS上,『T+A』也顯著優於索拉非尼,中位OS未達到,中位PFS為6.8個月,而索拉非尼中位OS和PFS分別為13.2個月和4.3個月。總體來看,IMbrave150作為III期臨床試驗,頭對頭比較了『T+A』與10年來晚期肝癌一線標準治療索拉非尼,並在OS、PFS、ORR等主要終點和次要終點都取得了陽性結果。無論是統計學還是臨床意義,「T+A」都明顯優於索拉非尼。

晚期肝癌診療模式要擁抱變化,做到進可攻退可守

晚期肝癌患者的肝臟病變複雜。病毒感染、酒精、毒素、脂肪肝等多種慢性炎症損傷均可導致肝臟病變,從肝炎、肝纖維化逐漸演變為肝癌。腫瘤細胞生長、肝細胞功能障礙、免疫細胞功能異常、組織纖維化等多種物理、化學和生物的致病因素紊亂交織,使得晚期肝癌的治療進展落後於能發現明確驅動基因和發生機制的其他瘤腫。

邢教授認為,考慮到部分患者術後仍有高復發風險,將來的肝癌治療會從晚期一線擴大到輔助治療乃至新輔助治療。探索手術後、放療後如何減少復發轉移,以及通過改善術前治療方案來提高手術的切除率是當務之急。聯合免疫治療與傳統治療手段,如手術、介入的聯合能否進一步改善患者生存,我們期待進行相關的臨床研究。同時,免疫與抗VEGF聯合在其他腫瘤中的應用也值得去進一步驗證。(文章來自:搜狐)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聯合達攸同®(貝伐珠單抗注射液)一線治療晚期肝癌ORIENT-32...
    >®(貝伐珠單抗注射液)用於晚期肝癌一線治療的一項隨機、對照、開放的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ORIENT-32)在期中分析達到主要研究終點。這是全球首個達到主要研究終點的PD-1抑制劑聯合治療用於晚期肝癌一線治療的III期研究。
  • 肝癌MDT會議丨黎功教授:合力共贏,聚焦中晚期肝癌治療新進展
    本次會議邀請到多位國內腫瘤治療診療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就肝癌治療的最新的診治方法和規範化方向進行專題報告,並與腫瘤相關專業同道相互交流、共謀發展;大會還就肝癌多學科治療的臨床熱點問題進行了多個專題的熱烈討論。會議伊始,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院士發表開幕致辭,談到肝癌治療已進入多種治療並舉的「多元化」時代,對於不同的肝癌患者,應採取個體化的綜合治療策略。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肝癌一線治療研究突破瓶頸
    腫瘤免疫治療,使得肝癌患者的一線治療突破了瓶頸。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文章稱,一項臨床III期試驗IMbrave150的完整數據表明,PD-L1抑制劑阿替利珠單抗(Atezolizumab),聯合抗血管生成藥貝伐珠單抗,取得了晚期肝癌一線治療的成功。
  • 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怎麼做?《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在...
    核心提示:2020年11月15日,在《中國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專家共識》發布會上,陳敏山教授表示,此次共識旨在整合其它共識、指南在肝癌聯合治療策略中的最新進展、重點在於如何建立多學科診療團隊(MDT)和對不同分期肝癌如何開展多學科綜合治療操作進行細化、更新和補充,為臨床一線提供一部更全面、實操性強、符合中國國情的肝癌多學科綜合治療共識。
  • 陳敏山教授:晚期肝癌治療迎來裡程碑式進展,為患者帶來痊癒的希望
    陳敏山教授指出,其中最主要的更新在藥物治療領域:晚期肝癌一線治療更新了兩大治療方案:阿替利珠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1A類證據,I級推薦)和多納非尼(1A類證據,I級推薦)晚期肝癌二線治療更新了三項指標:卡瑞利珠單抗(2A類證據,I級推薦)、阿帕替尼(1A類證據,I級推薦)和納武利尤單抗聯合伊匹木單抗
  • 得了肝癌怎麼辦?這種「組合拳式」治療或可保命
    中國肝癌分期 02肝癌的綜合治療 隨著各科室在肝癌治療技術上的突飛猛進,肝癌的治療主張多學科綜合診療(MDT ,包括肝外科、介入科其中TACE 是公認的肝癌非手術治療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適用於I期、II期、III期、IV期患者,還可聯合消融治療、放射治療、外科手術治療、全身治療:包括分子靶治療、系統化療、免疫治療等。
  • 信達生物公布達伯舒+達攸同一線治療晚期肝癌III期臨床研究結果
    ORIENT-32是全球首個達到主要研究終點的PD-1抑制劑聯合治療用於晚期以B型肝炎病毒(HBV)相關肝癌為主要人群的一線治療隨機、開放、多中心III期研究。研究共入組571例受試者,基於獨立數據監察委員會(IDMC)進行的期中分析,達伯舒?
  • ...信迪利單抗聯合IBI305(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治療晚期肝細胞癌...
    蘇州2020年6月1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宣布其在第56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上以壁報的形式公布了信迪利單抗聯合信達生物自主研發的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研發代碼:IBI305
  • 開拓藥業ALK-1抗體+Opdivo二線治療晚期肝癌數據亮眼:ORR達40%
    PD-1抗體Nivolumab二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HCC)患者II期試驗的積極數據。該臨床研究(NCT03893695)於2019年5月7日在臺灣啟動,旨在評估GT90001聯合Nivolumab(O藥)對一線索拉非尼或侖伐替尼治療後進展的晚期HCC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是一項單臂、開放式、兩階段的臨床試驗。試驗主要觀察聯合療法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抗腫瘤活性。
  • 領星SAB朱秀軒教授:IMbrave150為肝癌免疫治療打開一扇「天窗」
    通過此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應用,我們有證據證明,一部分肝癌患者從中獲益,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探索哪些藥物或者其他的局部治療手段,能夠和單藥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進行聯合應用,提高療效。Q2、近些年,免疫治療在腫瘤領域如火如荼,您覺得免疫+抗血管聯合療法會不會非常有前途?
  • 史上最新最全最權威的肝癌免疫治療進展!
    然而,過去幾年藥物的快速發展導致了其他血管生成抑制劑和幾種免疫檢查點阻滯劑(ICBS)的批准,這些藥物已經被列為晚期肝癌的治療中。此外,最近貝伐單抗與阿特利珠單抗聯合應用的成功標誌著肝癌一線治療的重要變化。
  • ...聯合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用於治療二線及以上晚期宮頸...
    該研究是一項在中國開展的評估IBI310或安慰劑聯合達伯舒®(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用於經一線及以上含鉑化療失敗的晚期宮頸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隨機、雙盲、對照的平行隊列II期關鍵臨床研究。本研究計劃納入174例一線及以上含鉑化療失敗或不能耐受的晚期宮頸癌受試者。
  • ...利珠單抗聯合方案對晚期腎細胞癌患者一線治療結果有顯著統計學...
    該試驗旨在評價衛材研發的口服多靶點酪氨酸激酶受體抑制劑LENVIMA®與MSD的抗PD-1治療藥物KEYTRUDA®聯合治療或與依維莫司聯合治療對比舒尼替尼用於晚期腎細胞癌(RCC)患者一線治療的療效。
  • 10個肝癌患者,8個是中晚期!選對治療方法才能延長生命
    陳敏山教授介紹:「手術治療、介入治療、消融治療等都是早期腫瘤的局部治療,但是,癌症到了中晚期,就會變成全肝、全身的病變,光靠局部治療是解決不了的。比如說,肝裡面有多發的腫瘤,或者肝腫瘤轉移到了肺,那就得靠藥物治療了。所以,對於中晚期肝癌患者來說,他們已經是全身或全肝的病變了,必須要使用藥物治療。」
  • 帕捷特新適應症獲批,用於一線治療晚期乳腺癌
    昨日,羅氏製藥中國宣布,帕捷特(帕妥珠單抗)又一適應症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該藥聯合赫賽汀(曲妥珠單抗)和多西他賽聯用於尚未接受抗HER2治療或化療的HER2陽性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一線標準治療方案。
  • 肝癌治療最新進展 | 肝癌與TA|索拉非尼|肝細胞癌|肝功能|-健康界
    然而,對於晚期肝癌的患者,有效的系統治療可以減輕腫瘤負荷,改善腫瘤相關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但是目前系統治療效果仍不盡如人意,病人可以參加合適的臨床研究。肝癌的一線治療方案包括:(1)索拉非尼 索拉非尼對於不同國家地區、不同肝病背景的晚期肝癌病人都具有一定的生存獲益。常規推薦用法為400mg,口服,每日2次;可用於肝功能Child-Pugh A 級或 B 級的病人。而相對於肝功能 Child-Pugh B 級, Child-Pugh A 級的病人生存獲益更明顯。
  • 速遞|默沙東PD-1抑制劑Keytruda一線單藥治療獲FDA批准
    (米內網)國外新藥獲批【結直腸癌】默沙東PD-1抑制劑Keytruda一線單藥治療獲FDA批准近日,FDA宣布批准默沙東(MSD)公司開發的重磅PD-1抑制劑Keytruda(pembrolizumab)擴展適應症,一線治療不可切除或轉移性微衛星不穩定性高
  • MSI-H晚期結直腸癌一線治療新標準|晚期結直腸癌|一線治療|MSI-H|...
    2020年6月29日,美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Pembrolizumab(中文名為帕博利珠單抗,商品名Keytruda,簡稱K藥)用於微衛星高度不穩定性(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用於不可切除或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患者的一線治療。這是FDA首個批准單藥用於一線治療MSI-H /dMMR結直腸癌的PD-1抑制劑。
  • 晚期肝癌死亡風險下降42%!中國患者獲益更多!「T+A」治療新進展
    肺癌、胃癌、肝癌是中國癌症的三座大山,雖然肺癌的發病人數最多,但是要說這三座大山裡面最沉重的,那非肝癌莫屬——畢竟在幾年前,肝癌就有著「癌症之王」的稱號,雖然後面胰腺癌跑到了前面,但是肝癌的死亡率依舊很高,尤其是晚期肝癌,5年生存率僅有10.1%左右。
  • 最新《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發布 多種策略促規範化治療
    記者19日獲悉,中國臨床腫瘤學會(以下簡稱CSCO)正式公布備受矚目的2020年版《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不僅在肝癌一線和二線治療領域新增了多個靶向、免疫新藥以及聯合治療方案,還增加了肝癌診療MDT多學科協作的構成和討論內容。這意味著,今後,肝癌患者將得到更為規範的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