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肝癌患者,8個是中晚期!選對治療方法才能延長生命

2020-12-20 澎湃新聞

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本文專家:陳敏山,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肝臟外科主任

擅長:肝癌的手術切除、射頻消融、介入治療、化療和靶向治療等多學科治療

陳敏山教授

「為什麼我一檢查就是肝癌中晚期?」

「為什麼我的肝腫瘤不能用手術切除?」

「肝癌治療方法那麼多,晚期肝癌還有救嗎?」

……

在門診中,每天都能遇到這些關於中晚期肝癌的問題。一般說的「肝癌」主要指「肝細胞癌(HCC)」,是原發性肝癌的一種。①中國每年肝癌新發病例佔全球的55.4%,死亡病例佔全球的53.9%,相當於每天有超過1000位患者被確診患上肝癌,其中肝細胞癌佔85%~90%。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肝臟外科主任陳敏山教授表示,「當前中國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12%,究其原因是80%的肝癌患者一發現就是中晚期,不能做手術切除根治!」②

為什麼很多肝癌患者

一檢查即是中晚期?

陳敏山教授解釋:「中國肝癌患者一檢查即為中晚期,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肝癌患者往往具有基礎肝病(如B肝、C肝等),但由於沒有在體檢中早期發現或發現了也不重視,導致一步步進展成了肝癌;二是,早期肝癌的症狀不明顯或者沒有症狀,等有了腹部疼痛等症狀時大多都是中晚期了。」

中國《慢性B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顯示,全球每年約有88.7萬人死於B肝病毒感染相關疾病,其中肝硬化佔30%,原發性肝細胞癌佔45%,而我國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由B肝病毒所致者分別為77%和84%。①

也就是說84%的肝癌患者是源於B肝病毒感染。B肝患者、B肝病毒攜帶者連同C肝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肝癌家族史人群等都被認為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建議至少每隔6個月進行1次腹部超聲檢查、血清甲胎蛋白檢測等。即使是健康人群,每年也應該做一次健康體檢,這是發現B肝、早期肝癌的一個重要途徑。①但是,目前中國這方面做得還相對不足。

肝癌治療方法那麼多

該如何選擇?

肝癌治療方法有很多,包括肝切除術、肝移植術、局部消融治療、介入治療、放射治療、系統治療等,不少初診肝癌的患者看到這些治療方法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適合哪一種。

肝切除手術和肝移植手術適合早期、部分中期的肝癌患者。其中,手術切除治療效果最確切,遠期生存率也最好。隨著醫療技術發展,現在已經發展到了「沒有切不了的腫瘤,只有耐受不了的肝」的外科水平,但切剩下的肝能不能讓病人存活、遠期生存率如何是關鍵所在,不能一味為了切除而切,外科手術不主張「能切就切」,而是「該切才切」。

局部消融治療,適用於單發病灶直徑≤5cm的患者;有2~3個病灶且最大病灶直徑≤3cm的患者;無血管、膽管和鄰近器官侵犯以及遠處轉移、肝功能分級A級或B級的患者。不推薦病灶≥5cm的患者單純實施消融治療。①

肝動脈介入治療(肝動脈化療栓塞術),是指通過將高濃度的化療藥物直接注入腫瘤的供血動脈來「殺死」腫瘤細胞,進而控制腫瘤的生長和發展,能提高化療效果,減少全身毒副反應。適用於沒有轉移或轉移部位少的局部肝癌治療。

放射治療(放療),一般適用於早期肝癌、小肝癌,對中晚期肝癌放療大多屬於姑息性放療,其目的是緩解或者減輕症狀,改善生活質量以及延長帶瘤生存期。對局限於肝內的大肝癌患者,有一部分可以通過局部放療轉化為可手術切除,從而可能達到根治目的。

陳敏山教授介紹:「手術治療、介入治療、消融治療等都是早期腫瘤的局部治療,但是,癌症到了中晚期,就會變成全肝、全身的病變,光靠局部治療是解決不了的。比如說,肝裡面有多發的腫瘤,或者肝腫瘤轉移到了肺,那就得靠藥物治療了。所以,對於中晚期肝癌患者來說,他們已經是全身或全肝的病變了,必須要使用藥物治療。」

「腫瘤的藥物治療經歷了靶向藥物治療和化學藥物治療,但效果都不令人滿意,有時候靶向藥物聯合化療藥物也打不倒腫瘤。後來,免疫治療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困境,在肝癌治療領域掀起了一場風暴。」陳敏山教授說。

免疫治療即通過免疫治療藥物幫助免疫系統識別癌細胞,以此達到殺死癌細胞的目的。也就是說,免疫治療有利於幫助機體免疫系統重新建立識別癌細胞的能力。

免疫治療聯合其他治療

顯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目前,免疫治療已經進入了2.0時代!」陳敏山教授介紹,初期的單一免疫治療在肝癌領域的研究並沒有很成功,但隨著免疫治療跟其他藥物的聯合,我們不僅發現了免疫治療自身的奇效,也發現了聯合療法的魅力。

「在全球多中心的III期臨床試驗IMbrave150中,羅氏的阿替利珠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T+A』聯合療法)獲得了很好的陽性結果,它是免疫治療藥物PD-L1抑制劑與抗血管生成藥物的聯合,相比傳統療法,無論從生存率,還是無進展生存期都顯著性提高了,所以這是一個革命性的突破。」 陳敏山教授說。

鑑於出色的療效,「T+A」聯合療法已被多個國內外臨床指南列為晚期肝細胞癌一線治療的優先推薦療法。經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優先審評審批,該療法也已成為中國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用於治療不可切除肝細胞癌的一線免疫聯合方案。

陳敏山教授認為,「『T+A』聯合療法的獲批,是肝癌治療領域的裡程碑事件,奠定了免疫聯合治療的基礎。該療法不僅可以用在晚期肝癌治療,也可能用於中早期肝癌治療,作為新輔助治療、轉化治療,比如手術輔助治療可以通過這個療法來嘗試降低復發率。另外,『T+A』方案有望進一步與其他療法進行聯合治療,比如聯合栓塞治療、肝動脈灌注化療、消融治療,這將會大大豐富整個肝癌的治療模式。」

「目前,醫院已經在臨床上逐步為肝癌患者使用『T+A』方案,也正在收集相關的數據、總結經驗,未來我們拭目以待『T+A』治療方案在臨床上的新魅力。」陳敏山教授說。

參考資料:

①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 慢性B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 中華臨床感染病雜誌,12(6):401-428.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9.06.001.

②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0年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20.07

原標題:《10個肝癌患者,8個是中晚期!選對治療方法才能延長生命》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肝癌晚期能活幾年 肝癌有哪些症狀
    肝癌晚期能活幾年以現在的醫學還無法有效的治療肝癌,不管是手術、放化療還是介入治療,這些手段都是為了儘量延長患者的壽命,改善生存質量。在缺乏有效療法的情況下,適當的替代醫學療法,如中醫療法的嘗試是可以接受的。
  • 七成肝癌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這些早期症狀要警惕
    七成肝癌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這些早期症狀要警惕 2020-03-18 10:45:00 來源:人民網  |  作者:佚名除此之外,周儉教授還特別提醒有脂肪肝的人,他發現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引發肝癌的比例在增加,雖然沒有B肝、餅乾這些病毒導致肝癌的比例高,但是脂肪肝的患者人數非常多,如果不加以重視和治療,很可能為肝癌患病人數增加埋下隱患。七成患者確診時已是中晚期肝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往往一發現就是晚期。
  • NK細胞治療肝癌招募受試患者,肝癌進入免疫治療時代
    晚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10個月到一年左右,5年生存率只有12%左右。 我國肝癌患者生存現狀不容樂觀 肝癌起病隱匿,早期很難發現,七成患者確診時已為中晚期或是發生轉移,失去手術或其他局部治療機會。從肝病腫瘤數據看,40-50歲中年男性為肝癌首發年齡層。如有肝炎感染和長期飲酒、吸菸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必要注意篩查。
  • 晚期肝癌一線治療從單藥走向聯合, 個體化綜合治療格局正在來臨
    國家癌症中心最新發布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新發肝癌患者中,晚期患者佔58%,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在10個月左右,5年生存率僅約12%,與歐美或日本等發達國家差距顯著。據悉,全球每年有75萬例新發肝細胞癌患者,大多數病例來自亞洲,而幾乎一半來自中國。
  • 肝癌MDT會議丨黎功教授:合力共贏,聚焦中晚期肝癌治療新進展
    黎功教授:我國是肝癌高發國家,大多數患者一經發現已失去手術的機會。晚期和中期的肝癌患者比例約佔70%。肝癌的治療涉及多個學科,其治療方法包括肝移植、肝切除術、消融、介入、放療、分子靶向治療以及免疫治療等。
  • ​35歲男子出現「蜘蛛痣」竟是肝癌晚期,警惕這15個信號
    肝硬變、肝癌及慢性肝炎伴有肝功能衰竭的患者,由於肝臟滅活雌激素的能力減弱,雌激素含量相應增加,就導致了「蜘蛛痣」的出現。當然,並非出現蜘蛛痣就一定是肝病,蜘蛛痣也可能是生理性的,見於健康的兒童或少女;也可能是獲得性的,如使用激素、服用避孕藥、女性懷孕等,在分娩或停服避孕藥6~9月後蜘蛛痣會自然消失。為什麼很多肝癌患者發現即晚期?
  • 中國首部肝癌患者指南重磅發布,助力肝癌患者生命續航!
    《中國抗癌協會原發性肝癌患者指南》是國內首個面向患者的肝癌防治全流程指南,由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專委會聯合肝癌專委會牽頭,邀請國內知名專家組成肝癌患者指南專家小組確定指南核心方向
  • 中醫民間偏方 輕鬆治肝癌晚期
    肝癌是指發生於肝臟的惡性腫瘤,晚期病情較重,併發症較多,身體狀況很差,不能夠再承受化療等西醫療法的毒副作用。所以,建議晚期肝癌患者採取中醫治療的方法。民間有一些中醫小偏方對肝癌晚期治療有一定的效果。一、太子參、黃芪、丹參、鬱金、凌屑花、桃仁、八月札、制香附各9克,炙鱉甲12克,全蟲6克。水煎服,每日1劑。
  • 陳敏山教授:晚期肝癌治療迎來裡程碑式進展,為患者帶來痊癒的希望
    目前,我國肝癌治療仍不理想,晚期肝細胞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僅在10個月左右,5年生存率僅為12%,與歐美或日本等國家存在顯著差距。由於肝癌患者數量多、預後差,因此被稱為「癌中之王」。7月18日,中國腫瘤臨床學會(CSCO)正式發布2020年版《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 肝癌中期變晚期大約需要多長時間?
    但每年死於癌症的人數一直在上升,其中肝癌佔據了不小的比例,這主要與人們的壞習慣有關,如飲酒、熬夜、不健康的飲食等等,都會引起肝癌。   肝癌前期會因為肝臟耐受性質,不被人察覺,只有在中晚期才會有明顯症狀,為了減少晚期癌症病人發病率,國家也一直在提倡定期體檢,因為晚期肝癌的治療比早期治療難上數倍,且少見患者獲得康復。  那麼肝癌患者惡化至晚期需要多長時間?
  • 名醫說腫瘤|31歲男子患晚期肝癌肺轉移,4個月後奇蹟發生…
    很多人的印象中,晚期肝癌幾乎沒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案,當手術、放化療無效時,只能坐等生命進入快速倒計時。 31歲的深圳居民趙言(化名)也曾這樣以為。今年2月,當他查出肝細胞肝癌晚期時,巨大的腫瘤已出現了肺轉移。
  • 晚期肝癌死亡風險下降42%!中國患者獲益更多!「T+A」治療新進展
    在2020年5月,一篇關於「T+A」免疫治療方案的研究發表在《NEJM》雜誌上,作為最頂級的醫學期刊之一,《NEJM》刊登的研究結果也著實驚豔了大家一把: 和標準治療相比,不論是總生存期還是無進展生存期,「T+A」免疫治療方案都當得上優秀的稱號: 晚期肝癌患者的12個月生存率提高到了
  • 無緣無故發燒竟是肝癌晚期 B肝患者需經常檢查
    這兩天,我接診了一位患者方全(化名),他在10年前檢查發現B肝陽性,一直沒有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及檢查。最近,經常無緣無故就會發燒,沒想到一查卻是肝癌晚期,實在讓人惋惜。害怕丟飯碗一直沒就醫早在10多年前,方先生就知道自己患了B肝。但害怕被公司的人知道,丟了工作,就隱瞞了病情。因為沒有什麼症狀,所以一直沒有到醫院治療,也沒有定期檢查。
  • 10問肝癌--中國數字科技館
    結果一次體檢,讓老張再也不敢不當回事了——肝癌,還是晚期!看著老伴偷偷抹眼淚,老張腦瓜子嗡嗡響,這怎麼就是晚期了呢?  生活中,很多人對肝癌都充滿了疑問,怎麼平時沒事,一檢查就是晚期了呢?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鑑於此,下面筆者將針對肝癌的10大疑問一一進行解答。
  • 中醫藥治療中晚期肺癌
    張學俊根據臨床醫學統計,肺癌已取代肝癌成為我國惡性腫瘤中的「第一殺手」。醫學界正積極尋求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命的辦法,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等西醫手段是肺癌的主要療法,而中醫藥在中晚期肺癌的輔助治療領域亦顯示出獨特優勢,在與手術、放化療的配合治療、術後及放化療後的康復治療、防止腫瘤復發與轉移的鞏固治療等方面大有作為。
  • ...聯合達攸同®(貝伐珠單抗注射液)一線治療晚期肝癌ORIENT-32...
    這是全球首個達到主要研究終點的PD-1抑制劑聯合治療用於晚期肝癌一線治療的III期研究。 ORIENT-32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樊嘉院士表示:「肝癌是我國發病率第四位、死亡率第二位的惡性腫瘤,全球每年一半左右的新發和死亡肝癌病例發生在中國。我國目前獲批的晚期肝癌一線治療還是以索拉非尼、侖伐替尼和化療為主要治療手段,療效十分有限;我國約85%的肝癌患者具有B肝病毒感染的背景,與歐美國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針對中國肝癌患者開展臨床研究意義非常重大。
  • 肝癌晚期患者牙齦出血怎麼辦?
    一些肝癌患者治療過程中,會出現牙齦出血的情況,不免會有疑問:我的牙齒一貫好好的,怎麼會突然就出血了呢?又該怎麼辦?讓我們先了解下肝癌患者出現牙齦出血的常見原因。為什麼會出現牙齦出血?肝癌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牙齦出血,通常不是牙齒疾病,而是血小板減少導致。人體血液中的血小板成分具有止血的作用,當人體組織破損時,血小板能夠及時止住血液外流,幫助止血。
  • 全球首個CAR-T治療晚期肝細胞癌成果公布,來自上海團隊
    仁濟醫院 圖5月5日,全球首個靶向GPC3的CAR-T細胞治療晚期肝細胞癌(HCC)的I期臨床研究結果在線發表於Clinical Cancer Research(臨床腫瘤研究,影響因子IF=8.9)。研究成果聚焦CAR-T細胞治療的安全性研究,是全球首個靶向GPC3基因的CAR- T細胞治療肝細胞癌的臨床試驗報告。
  • 不喝酒卻查出肝癌晚期,為什麼?醫生:還有4個致癌因素要留心
    臨床上,「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臟腫瘤發病的三部曲。通常情況下,10%-30%的慢性肝炎患者,其中多數是B肝患者,其在經過5年-10年的疾病演化之後成為肝硬化。在肝硬化的患者中,又有5%-10%的患者,其在經過大概5-10年的演化,最終成為肝癌。也有的患者,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病是同時進行的。
  • 分娩6天查出晚期肝癌,8個月後腫瘤消失?原來是……
    在這份《專家共識》的背後,凝聚著包括中腫肝癌MDT團隊在內的眾多醫生們的心血,匯集了許多肝癌患者抗癌成功的寶貴經驗,其中就有33歲的晚期肝癌康復者小李的一份「貢獻。」 腫瘤太大! 失去手術機會,仍有新方案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