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聽說過「孔融讓梨」的故事,說的是「東漢大文學家孔融小時候吃梨時把最小的梨留給自己,大點的梨讓給兄弟姊妹吃」,從小老師和家長都會用這個故事來教育我們要懂得謙讓,所以,「孔融讓梨」成了一個流芳千古的典故。但是,你們知道嗎?孔融的兒子死前說過的一句話也成了流芳千古的成語。
且聽小編慢慢道來,孔融出生於官宦之家,其父孔宙是太山太守,由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孔融小時候便展現出異於常人的讀書天賦,當時的名家大師都對其讚賞有加,孔融不但有才,還是一個孝子,其父孔宙去世時,孔融悲痛欲絕竟不能站立,在旁人的攙扶下才能起身。後來孔融通過舉孝廉入仕,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後兼領青州刺史。
董卓把持朝政後,孔融積極奔走,大力促成18路諸侯討逆。曹操得勢後,孔融投奔曹操,由於他在文人心中有較高地位,且文採犀利,曹操對他甚是喜愛。但是,孔融時常對曹操的政策加以抨擊,曹操也漸漸不滿,有一次,曹操進攻鄴城屠殺鄴城居民,袁紹家的婦人女子多被擄掠,曹操的兒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寫信給曹操,說:「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曹操不明白,後來問孔融這齣於何經何典,孔融答說:「按現在的事情量一量,想當然而已」。特別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法,遭到孔融言辭激烈的抨擊,這徹底惹怒了曹操。
由於孔融性好賓客,又遭郗慮的誣陷,使曹操終於找到機會,以孔融「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於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將孔融處死,並株連全家。孔融臨死之前請求曹操放過自己的兩個兒子,不料兒子聽到父親的請求後不但沒有大呼求救,而是說了一句「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後來這句話成了流芳千古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