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死前請求放過兒子,兒子只說了十個字,成了流芳千古的成語

2020-12-20 陶總說歷史

我們都聽說過「孔融讓梨」的故事,說的是「東漢大文學家孔融小時候吃梨時把最小的梨留給自己,大點的梨讓給兄弟姊妹吃」,從小老師和家長都會用這個故事來教育我們要懂得謙讓,所以,「孔融讓梨」成了一個流芳千古的典故。但是,你們知道嗎?孔融的兒子死前說過的一句話也成了流芳千古的成語。

且聽小編慢慢道來,孔融出生於官宦之家,其父孔宙是太山太守,由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孔融小時候便展現出異於常人的讀書天賦,當時的名家大師都對其讚賞有加,孔融不但有才,還是一個孝子,其父孔宙去世時,孔融悲痛欲絕竟不能站立,在旁人的攙扶下才能起身。後來孔融通過舉孝廉入仕,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後兼領青州刺史。

董卓把持朝政後,孔融積極奔走,大力促成18路諸侯討逆。曹操得勢後,孔融投奔曹操,由於他在文人心中有較高地位,且文採犀利,曹操對他甚是喜愛。但是,孔融時常對曹操的政策加以抨擊,曹操也漸漸不滿,有一次,曹操進攻鄴城屠殺鄴城居民,袁紹家的婦人女子多被擄掠,曹操的兒子曹丕私自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孔融寫信給曹操,說:「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曹操不明白,後來問孔融這齣於何經何典,孔融答說:「按現在的事情量一量,想當然而已」。特別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法,遭到孔融言辭激烈的抨擊,這徹底惹怒了曹操。

由於孔融性好賓客,又遭郗慮的誣陷,使曹操終於找到機會,以孔融「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於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將孔融處死,並株連全家。孔融臨死之前請求曹操放過自己的兩個兒子,不料兒子聽到父親的請求後不但沒有大呼求救,而是說了一句「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後來這句話成了流芳千古的成語。

相關焦點

  • 只因兒子誤入歧途,父親殺兒子沒半點猶豫,誕生一新成語家喻戶曉
    在我國歷史上也有公私難斷的時候,戰國時期分別出現了兩位父親殺掉了自己的兒子,但是一個留下了千古罵名,另一個則名揚青史,還為中國貢獻了一個成語,這是為什麼呢?各位讀者又是否知道,是哪一個成語呢?
  • 孔融一家要被曹操處死,他9歲的兒子死前說了8個字,竟成千古名句
    首先,我們來說說孔融的身世,說到姓孔的人,大家應該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孔子了吧?而孔融正是孔子的後人,他的父親是泰山都尉孔宙。 後來孔融也正因為自己不怕得罪權貴,得罪了曹操,被曹操殺死,就連他的兒子都被牽連,就在一家人被抓時,他的兒子說的一句話變成了千古名句。那麼孔融是怎麼得罪曹操的呢?
  • 曹操殺孔融全家前,九歲兒子首創了成語至今在用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南北朝劉義慶所撰《世說新語》,發生時間是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故事的主人公是漢末士人領袖孔融和他的兩個兒子。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
  • 劉備對兒子不放心,死前留下14個字,如今成為家長和老師的口頭禪
    你看人家曹老闆,爺爺是地位顯赫的宦官,父親曹嵩官至太尉,曹老闆的家底非常殷實,二十歲就舉孝廉,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東吳的孫老闆,能力雖然不算太強,但人家運氣好,十八歲繼承哥哥的家業,江東之地十分富饒,孫權成了不折不扣的富二代,諸葛亮說:「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
  • 史達林活了74歲,臨終前只穿了一條短褲,只說了這4個字
    俄羅斯帝國解體之後分化為6個國家,其中就有蘇聯,而在蘇聯的歷史上,史達林可以說是做出最多貢獻的那一個人,並且被後人評價為「最偉大的俄羅斯人」之一。蘇德戰爭中,史達林的大兒子被德軍俘虜,德軍用他兒子的生命要挾史達林交出俘虜的德軍元帥,然後史達林拒絕了。後來,他的兒子因為受不了羞辱選擇了自殺,史達林的二兒子也因此開始怨恨起父親。史達林的第二任妻子也是因他而死,這導致了史達林的女兒也開始憎恨起來自己的父親,這個在戰場上叱吒風雲的英雄在家庭上卻過得如此不圓滿,這應該就是他這一醫生最大的遺憾吧。
  • 博士兒子拒絕贍養「嗜賭成癮」的父親,父親上門,兒子卻拿著棍子
    因為一場車禍讓陳騰的腿腳不便,而最近更是查出患有高血壓喪失了基本勞動能力,為了生計他只能去找他的兒子,但卻被兒子拒之門外,為人師表的兒子卻為何不肯認自己的父親呢。陳騰說,15年前因為他嗜賭成性,妻子提出了離婚,為了彌補自己的錯誤,他淨身出戶把家產全部留給了妻兒,可是十五年後,他生活窘迫需要兒子的幫忙,卻被拒之門外,這次他要找到兒子,問問這到底是為什麼。
  • 張學良唯一在世兒子,64歲首回東北祭祖,在大帥陵前大喊9個字
    張學良一生有4子,直到1958年,4子只剩下了一個,他就是張閭琳,是張學良和趙一荻所生。作為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他在64歲才首次回到東北老家,並且舉行了祭祖儀式。為何這麼晚才回國呢?原因就是因為他10歲就去了美國,一直在美國生活。說他去美國之前,還要從西安事變說起。
  • 真實紀錄,《我的兒子是死刑犯》,它被噴死前我要頂風安利
    海報裡那句醒目的話:「到底發生什麼事,我也想問我兒子。」Sir覺得這個問題太大了,至今沒有結論。或者說,「結論」很多:媒體報導的,警察調查的,法院判的,甚至他自己交代的(一心求死)……《死刑犯》嘗試把問題縮小:鄭捷,還有像他一樣臭名昭著的死刑犯們,會是個怎樣的人?這麼一問,有了「反轉」。
  • 父親與丈夫只有一人能活,選誰?她用8個字解決,從此多了一成語
    在古代,女子出嫁後便成了丈夫家族的成員,她們往往沒有自己的名字,史書家譜記載只稱為「某某氏」,就連女帝武則天的名字都成謎,更別說其他女子了。 但幾千年下來,也有一些連名字都模糊不清的奇女子故事被歷史記住,並且流傳至今。大約2700年前,春秋時期的鄭國就有一個姬姓女子,嫁給了鄭國的大夫雍糾。周天子姓姬,鄭國的國君也姓姬,而當時的鄭國,是春秋諸侯國裡第一個稱霸的。
  • 兒子問父親:「你到底死不死?我只請了七天假!」結局讓人深思
    >
  • 《希臘眾神》忒提斯:魔鬼般的女人,六個兒子一出生就被她浸死
    然而凡事都有個例外,由@聯合讀創出版的《希臘眾神:特洛伊之歌》這本書中,就有這樣一位母親——忒提斯,她一連生了六個兒子,但兒子剛生下來,就被她扔進水桶中浸死。人說:虎毒不食子,可她為什麼那麼冷酷狠毒的殘害自己的孩子呢?既然不要孩子,為什麼她還要一再懷孕生子呢?下文將帶你走進她的靈魂深處,挖掘她這一切行為的動機。
  • 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古時候,有個非常自負的讀書人,認為自己學識淵博,常常賣弄筆墨,炫耀文採,人們便嘲諷他為「博士」。有天,「博士」到集市買驢,付錢後,他叫賣驢的人寫個憑據。賣驢的人不識字,就讓他代寫。「博士」洋洋灑灑寫了三大張紙,滿篇都是空話,甚至沒有提到「驢」字。這件事傳開後,有人編了一段話:「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
  • 父親18記耳光打傻了21歲兒子,生活無法自理,網友:毀了兒子一生
    趙女士在信中告訴我們,她的兒子叫做毛渝。今年21歲了,原本非常的聰明懂事。可是有一天,毛渝被父親打了18記耳光。自此乖巧伶俐的兒子一夜之間像變了一個人一樣。趙培群說什麼也接受不了這個事實。媒體記者根據信中的內容,找到了趙女士。趙女士說:「我現在想起那件事仍然覺得就像是一場噩夢,他爸爸打了他十幾個嘴巴,左邊打了十巴掌,右邊8個巴掌。
  • 《美麗人生》父親大正步赴死,父愛如山,界已成神!
    《美麗人生》父親大正步赴死,父愛如山,界已成神!《美麗人生》是讓小編少數入情很深的電影之一,對於電影本身沒有什麼好說的,只能說優秀,非常優秀!但對於電影的理解每個人都有不同,不一樣的眼光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 一位父親給兒子的道歉書
    兒子,我現在公開向你道歉!三十多年來,我不應該那麼嚴格管教你,不應該在學習上那麼督促你,不應該經常給你講些大道理,這都是我的不對。我現在向你認錯,請求你的原諒!前幾天,你給我發了一條長長的簡訊,是以截圖方式發給我的,看來你是認真寫的。
  • 春秋時期的18個成語典故,你知道幾個?
    春秋時期,社會政治動蕩,戰爭兵戎不斷,但是由此也產生了很多風雲人物,軍事、外交、政治、管理上的謀略也是前所未有的被孕育,而成語典故就是那一時期的歷史文化結晶。今天為大家摘選了18個,一起來欣賞!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從這18個成語典故就能體會到。
  • 兒子考上了南開,塵肺父親激動地哭了
    就在他滿懷希望衝刺高考之時,父親又一次病重入院,母親去了西安打工,姐姐遠在上海,父親住院期間,多虧了醫務人員,幾次把病重的父親搶救了過來。當父親甦醒後對兒子說,我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兒子你還沒考上大學,我的心願未了,閻王爺不收呢!」
  • 「要死趕緊死,我只有7天喪假」,兒子一句話,父親絕望而死
    可是這隻存在於美好的想像中,在現實生活裡我們能看到不少"啃老族",他們的工資養活自己都困難,更別提贍養父母了,根本沒有辦法按時給父母提供養老金。得知父親病重,已經快要去世時,小夥子向單位請了7天假,並特別註明是"喪假",隨後便回湖北老家去了。老人家雖然病重,不過看樣子還能再撐一段時日,小夥子在家中呆了幾天後發現父親的情況比自己想像的要好,想到自己的"喪假"就快結束了,他竟然對自己的父親說:"你要死趕緊死,我只有7天喪假。"
  • 母親柔柔地一說,就使桀驁不馴的兒子成乖寶寶
    兒子來視頻,在夜裡。他媽媽問:「字練了嗎?書看了嗎?」兒子一臉的浮躁。於是,他媽媽柔聲卻是嚴厲地說:「兒子,你真不能稀裡糊塗,遊戲、抖音、電影,沒意思。你的同學,來局裡的都比你強了,......」母親在循循教導,兒子似乎心有所動。 還是母性強大,還是母性有威懾力,不怒而威,不罵而厲。
  • 兒子在父親公司門口拉橫幅 敲鑼痛斥父親醜事
    都說影視劇裡劇情不是真的,但藝術是來源生活,有時候生活比藝術更誇張,誇張到讓人瞠目結舌,感嘆這樣的事情也能發生。近日,山東淄博一男子在父親公司門前拉橫幅舉報父親當著18個月的孫女的面性侵兒媳,精神已經崩潰,一邊敲鑼一邊怒喊,沒爹了也沒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