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兒子誤入歧途,父親殺兒子沒半點猶豫,誕生一新成語家喻戶曉

2020-12-19 騰訊網

以公滅私,民其允懷。

——《尚書·周官》

公與私之分,在我國一直以來都是難以辨別的問題,究竟應該鐵面無私不分人情世故,還是應該「法理不外乎人情」呢?在《尚書》中給出了答案:以公心滅私情,這樣百姓才能夠心悅誠服。

在我國歷史上也有公私難斷的時候,戰國時期分別出現了兩位父親殺掉了自己的兒子,但是一個留下了千古罵名,另一個則名揚青史,還為中國貢獻了一個成語,這是為什麼呢?各位讀者又是否知道,是哪一個成語呢?

第一個殺害自己孩子的是春秋時期齊國的廚師易牙,公元前679年,齊桓公在管仲的幫助下,稱霸諸侯,成為當時最強盛的霸主。而易牙則是齊桓公的廚師,《韓非子》中記載了,在公元前668年,他為了討好齊桓公,而用自己的兒子為食,烹飪好孝敬齊桓公。其最原始的本心是為了權力和欲望,殘忍的對自己的兒子下手。

而另外一位殺了自己兒子的則是衛國的石碏,他殺兒子完全是為了國家安定,一心為國。在《左傳·隱公四年》中記載了這一故事,公元前740年,在衛國的首都朝歌,石碏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為石厚,巧的是當朝國君衛莊公也生下了自己的幼子,取名為州籲。

石碏為人耿直忠誠,體恤百姓,所以從小就教導兒子要忠君愛國,善待百姓。但是石厚卻和父親相反,不但不聽父親的話,還和州籲玩在一起。州籲是衛莊公最疼愛的孩子,仗著自己的身份和寵愛,在國內為非作歹,面對石碏的勸告依舊怙惡不悛。

在衛莊公死後,由他的大兒子繼承主位,是為衛桓公。但是衛桓公天生懦弱猶豫,不是雄主,於是石碏乾脆告老還鄉,眼不見為淨。可是州籲卻不滿足於大哥當君主,於是勾連石厚,在公元前719年,謀害了衛桓公,自己當上了國君。一時間國內流言四起,而為了轉移百姓注意力,州籲平白無故發動戰爭,攻打鄭國,是的衛國百姓名不聊生。

這時石厚給州籲提出建議,帶上重金把自己的父親石碏請回來主持朝政,石碏是三朝老臣,有著很高的名聲和人氣。就這樣石厚帶著玉璧和財物,回到老家請自己的父親出山。石碏雖然辭官在家,但是也知道石厚和州籲的荒唐事,他有心要為國除賊,於是同意出山。

出山後給州籲建議,去拜見周王,得到其封賞才能服眾。而周王又和陳國的國君關係好,所以建議他先去拜訪陳桓公。就這樣石厚和州籲帶著厚禮來到了陳國,但是他們卻忘記了陳桓公是被謀害的衛桓公母親的祖國,於是石碏以血為書,寫下了一封信,請求陳桓公為國除害,殺了這兩人。

就這樣公元719年,陳桓公抓住了石厚和州籲,將州籲處死,而石厚畢竟是石碏的兒子,於是陳國把他交還給了衛國。衛國大臣都認為,州籲是主謀,而石厚罪不至死,於是幫他求情。但是石碏卻說::「州籲的罪過都是我這個不孝子縱容的,我不能因為私情而拋棄國家大義。」於是下令將石厚處死。

正是因為石碏的國家大義,和剛正耿直,為衛國除去了兩個禍害,被左丘明記載在了《左傳》中,為後世傳頌。後來人們對石碏這種大為讚賞,稱之為「大義滅親」,這也是「大義滅親」這一成語的來歷,不知道各位讀者是否猜到了呢?

相關焦點

  • 曹操殺孔融全家前,九歲兒子首創了成語至今在用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南北朝劉義慶所撰《世說新語》,發生時間是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故事的主人公是漢末士人領袖孔融和他的兩個兒子。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時融兒大者九歲,小者八歲,二兒故琢釘戲。了無遽容。
  • 兒子作惡多端,他親手設計除掉了兒子,留下一成語流傳至今
    這個成語家喻戶曉,但很少人知道它的來歷。一切,都要從衛前莊公說起。衛莊公共有三個兒子,長子姬完、次子姬晉、三子州籲。其中,州籲是莊公寵妾所生,也最受莊公寵愛。溺愛下,州籲逐漸養成了殘忍暴戾的性格,無惡不作。衛國大夫石碏(què)為人正直,多次勸莊公管教和約束州籲,但莊公不聽勸告,任其胡作非為。石碏有一兒子,名叫石厚。
  • 女子救下父親,卻害死了丈夫,誕生一個爭議千年的成語
    原來,鄭莊公的一位寵妃,出身於宋國的雍氏家族,這個寵妃為鄭莊公生的兒子叫公子突,在宋莊公看來,蔡仲竟然不讓公子突繼位,就是不給他面子。宋莊公做人的原則很簡單,誰不給他面子,他就讓誰不好過。於是,以請吃飯喝酒為名,把蔡仲騙到宋國,酒過三巡之後,宋莊公下令把蔡仲拿下,並對他說:「你現在有兩個選擇,要麼改立公子突為國君,要麼我現在就殺了你。」
  • 兒子造反殺皇帝,他一怒之下殺兒子,還因此誕生一成語,流傳至今
    有趣的是,有一個人在謀反的過程中去世了,但是給他致命一擊的並非是皇帝,而是他的父親,這個可憐的人便是春秋時期衛國大夫石碏(què)之子石厚。故事發生在春秋時期的衛國國都朝歌,此時的統治者為衛莊公,此人有三個兒子,分別是大姬完、次姬晉、三州籲。在這三人之中,州籲最受衛莊公寵愛,甚至也可以說得上是溺愛,因此養成殘忍暴戾的性格,無惡不作,成為朝歌大害。
  • 4個兒子王莽逼殺其3,剩一個病死,什麼原因?
    王莽四子之中逼殺三子,一子病死,什麼原因?王莽先後逼殺自己三個兒子,在咱們歷朝歷代的君王當中,為了爭奪皇位,保住王權統治。子殺父的往往不在少數,而父殺子的卻極少在歷史上出現,屈指可數,比如武則天為了保住自己的皇宮地位,不惜幾次害死自己的孩子。而今天說的王莽,把殺自己的親生兒子,當成了一種嗜好,甚至沒有半點悔過之心,在歷朝歷代的皇帝當中。也是尤為殘忍。
  • 「他想殺我沒殺成,殺了勸架的兒子」
    事發前十多天,因不堪忍受丈夫毆打,蔣青搬出租房,在恩陽鎮找了份新工作,沒有告訴家裡人。7月8日,楊大強飲酒後來到蔣青曾工作的酒店找人,工作人員告知他,蔣青已經辭職了,楊大強便蹲在地上呻吟著說頭疼。經理給他兒子楊華打電話,十分鐘後,楊華接走他。回去後,楊華勸父親和母親好好過日子,不要再打架了。
  • 父親與丈夫必須死一個,如何選?此女一席話解決,從此誕生一成語
    然而在那個時代就有一位女子遇到了這個問題,她不但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還留下了一段佳話,「人盡可夫」這個成語便是出在名為雍姬的姑娘身上,她的故事可以概括為「父親與丈夫必須死一個,如何選?此女一席話解決,從此誕生一成語」。艱難選擇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魚和熊掌不能兼得。
  • 她才是真實的爾晴,為傅恒生6娃,還與乾隆生一家喻戶曉的兒子?
    在2018年播出的《延禧攻略》當中,爾晴可以說是最被討厭的角色之一,她原本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宮女,最終卻背叛富察皇后,導致其去世,之後更是作惡多端,最終被知道富察皇后死亡真相的魏瓔珞,賞賜下了毒酒,鴆殺在了長春宮。
  • 父親對親生兒子下狠手,親戚是幫兇:只因能騙保
    9月28日在海南海口市,一位父親楊某向警方報案說兒子意外墜海失蹤而死。警方調查中發現疑點重重,首先這位父親楊某不悲傷而是非常驚慌,其次是落海男子是一名智障男孩。在警方後面詢問後,這位父親交代了自己的喪心病狂的動機:他和親戚李某合謀推智障兒子下海,偽造兒子意外死亡的場景,騙取保險賠償金。為什麼會帶著表姐夫一起去,顯然和表姐夫串通後,將來更容易和所有親屬解釋,帶著孩子一起去海南看大海,不小心跌入水中,而且還有表姐夫這樣一個見證人,本以為天衣無縫,卻沒想到沒有騙得過監控。
  • 「小故事」父親兒子高考考了680分,村民鄰居都來賀喜,父親卻偷偷的...
    哈嘍,終於等到您,還好我沒放棄!您終於來了!這裡有您最想知道的!這裡有您最想不到的!這裡有您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總之,您來對地方了~那麼下面就讓我帶您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白鶴蹲在他家門前,看著院子裡跑來跑去的雞,心想這些雞可以爭氣一點,今天多下幾個蛋,明天高考完再給兒子補充,白鶴的兒子白明一直很爭強好勝,與溫和的父親不同,白明做任何事都力求第一,從小他就是村裡的孩子王,一群同齡的孩子都聽他的,在學校也是這樣。他還參加了學校舉辦的所有活動,並獲得了良好的排名,只能考第一,考不到就像個皺著眉頭的小老頭。
  • 兒子被同學取綽號,父親知道後將綽號改真名,現在這名字家喻戶曉
    兒子被同學取綽號,父親知道後將綽號改真名,現在這名字家喻戶曉我們每個人都有名字,名字是為了更好的區分你我,我們每個人的名字大都是由父母起的,一個好的名字會伴隨我們的一生,所以父母再給自己的孩子取名之前往往會找人算一卦,看看自己的孩子命裡缺什麼,好給自己的孩子起一個要好的名字,在小孩的名字裡,也往往伴隨著父母對小孩的祝福和期望。
  • 父親丈夫只能活一個,選誰?母親給出答案,誕生一成語流傳2000年
    無論是父親還是丈夫亦或是兒子,都可以凌駕於女人之上。正所謂「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但是當父親和丈夫只能活一個的時候,想必誰也無法果斷地做出抉擇。在春秋時期的鄭國,就曾出現過類似的事件,當他的父親想要圖謀丈夫的王位時,雍姬在丈夫鄭厲公和父親祭仲之間,必須要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
  • 父親死前請求放過兒子,兒子只說了十個字,成了流芳千古的成語
    孔融的兒子死前說過的一句話也成了流芳千古的成語。且聽小編慢慢道來,孔融出生於官宦之家,其父孔宙是太山太守,由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孔融小時候便展現出異於常人的讀書天賦,當時的名家大師都對其讚賞有加,孔融不但有才,還是一個孝子,其父孔宙去世時,孔融悲痛欲絕竟不能站立,在旁人的攙扶下才能起身。
  • 孔融被曹操殺後,9歲的兒子和7歲的女兒各說了一句話,流傳至今
    在他被曹操殺了之後,幼童又怎樣了呢?孔融是孔子的子孫,詩善文,年少成名。後來受司徒楊賜徵募,成為司徒掾屬。他為人剛正不阿,經常檢舉貪官汙吏,言辭激烈,絲毫不怕得罪宦官子弟。這種為官之法,使他得罪了不少人,還派過許多人暗殺他,但都失敗了。由於孔融聲望顯赫,一些官員不敢輕舉妄動。因為與上司趙舍不和,所以以病為由辭官回家。
  • 醉酒兒子為補償款打父親 民警調解兒子下跪認錯
    原標題:醉酒兒子為補償款打父親 民警調解兒子下跪認錯只因土地被徵用,老人獲得補償款,兒子就三天兩頭醉酒找老父親要錢,還打砸父親家中物品,近日,上帕邊境派出所澤福社區警務室民警成功調處一起家庭糾紛,在民警的調解下,兒子下跪給父親認錯。
  • 碩士兒子失蹤8年,父親寫78封尋子信,一個父親的偉大與無奈
    #導語:昨天看到一則新聞《碩士兒子失蹤8年父親寫78封尋子信》,心中仿佛被什麼東西堵了一樣,我很想說點兒什麼,我想責怪「父親」的不是。楊青的父親把對兒子的思念都寫在了這78封信中,這一封封信件充滿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思念和愧疚,值得每一個為人子女的人拜讀。兒子,又要過年了,今年回不回?不管你是什麼情況,我和你媽都時刻盼望著你儘快回來,和你一起擔當一切。遙祝我兒安康順利,時時遇到貴人;祈禱上蒼有靈,讓我見證他的大能。
  • 正室欲殺丈夫小妾,卻因太漂亮不忍下手,誕生出一句成語家喻戶曉
    於是二話不說就拿著刀帶著十幾個僕人,就要去殺掉桓溫新娶回來的小妾李氏。司馬興男來到了李氏的住所,還沒進門就看到李氏在窗前梳頭,連司馬興男一介女流都被李氏的美給吸引住了。見正房興師問罪了,李姑娘想到自己可悲的身世,淚光盈盈地對桓夫人跪道:「國破家亡,無心至此,今日若能見殺,乃是本懷。」
  • 父親給兒子買保險,受益人是自己,沒想到父親竟然想對兒子這樣狠心
    原因是,他的兒子成小志。  程小志繼承了父親的優良基因。在學校,我每天逃學,捉弄同學和老師。因此,程大志經常去學校看望老師,聽老師的教誨。很久以後,程大志在學校出名了。程小志三天兩頭「坑爹」,這讓程大志很傷腦筋。他不僅是一個有好面子的人,而又是富豪,卻經常被老師訓斥。他的面子都丟光了。這一天,程小志又陷入了困境。
  • 一個父親對兒子的道歉
    不能走一步退一步,猶猶豫豫。發現問題的時候則要立刻糾正,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千萬不能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兒子今天嚴肅的告誡我要求我戒菸。榜樣的力量在於,你好他就端正,你錯他就誤入歧途。我為什麼不能改正我的錯誤呢?相對於兒子的前途,我所有的解釋都是慘澹的,醜陋不堪的,沒有任何理由能夠讓我去塑造這樣一個男人給他學習。在陪孩子這麼多天,其實我自己實在很糟,沒有值得孩子稱道的。雖然一心向善,但是缺乏專業的教育知識,總是覺得心有餘力而不足。一個不合格的老師,怎麼能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學生呢?
  • 父親得知兒子外號,不生氣反而將外號改成真名,如今家喻戶曉
    ,還將外號正式改為了真名,可以說是創天下之大不為,而如今這位更名之後的孩子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盡力做好一件事,實乃人生之首務說起這個人,對於現在每一位有了自我判斷意識的中國同胞,就算是對他的事跡不是很清楚,卻依舊是聽說過這個名字,他就是中國"兩彈一星"元勳錢三強,錢三強錢老先生曾經有一個非常有學問的名字錢秉穹,出生於1913浙江一個書香世家,錢秉穹這個名字可以說是他的父親對他給予厚望,也就是如此頗具學問的名字,在得知兒子同學對他的外號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