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看一棵樹,我來到臺灣的苗慄,在面積約三個新加坡大,充滿濃厚客家文化色彩的翠綠山城,邂逅更多與樹木有關的美麗故事。
從臺北乘搭火車到苗慄,約需一小時。我們先參觀了天仁名茶和世奇餅店,以及苗慄著名景點盛興車站和龍騰斷橋,才抵達樹也別墅(ChooArt Villa)。
車子一駛入木柵圍立的斜坡車道,給我一種來到日本「星野」頂級旅館的感覺。當穿著寬鬆功夫褲的管家將我引入採光明亮的大廳,端出精緻茶果招待時,那種感覺更濃烈。
這家獲得五星級認證的臺灣頂級別墅,隱藏在苗慄三義的山間。別墅主人秉持「先到的,有留下的優先」和「不整地、不砍伐」的信念,於建造過程中讓一棵老樟樹留在其中一間客房繼續生長的建築理念,深深感動了我,千裡迢迢前往住宿。
樹也別墅原為臺中建商的私人招待所,新生代女主人在介紹房間時說,「醉月」可躺在床上觀星賞月看雨;「晴川」可聽川流聲;「初日」設有夢幻公主床,讓客人在萬般寵愛中迎接晨曦。
我被安排住在心中的首選「樹泉」客房, 一見到離床邊不遠,被高聳透明玻璃框起的老樟樹,我為它能夠倖存至今,讓我有緣與它同處一室共度一宵,露出會心的微笑。
第二天,我起個大早,為了跟這棵老樟樹更貼近,我坐在樹前的木椅上,進行30分鐘的晨間閱讀。那種與樹一起呼吸,一同存在,進行著無言神會的感覺,讓我想起美國作家朋友Robin Easton在她的書中曾經提到她與樹木對話的情景。那種感覺,很難用文字來描述。
我也好奇,在我之前也住宿「樹泉」的臺灣名主持人陳文茜,是否也以她的方式與這棵老樟樹進行了交流?
樹也別墅除了超大的房間和浴室令人驚豔,其餐桌上呈現的山中饗宴,也為人津津樂道.主廚在餐具器皿的顏色和形狀的選用,搭配高超的擺盤手藝,將菜色提升到很高的層次。
用土黃色的小碗裝一道臺灣傳統碗糕;用市面已斷貨的「阿嫲」珍藏20年老菜脯燉雞湯,讓客人將客家文化喝入口中,回味一生。
離開了樹也別墅,我們驅車前往苗慄赫赫有名的百年名湯溫泉區泰安,下榻於另一家頂級住宿——泰安觀止溫泉會館。出發前,從網絡上看見其建築外觀的橫七豎八的木條時,心裡暗忖:「這些木條是用作支撐之用呢?還是設計上的特色?」
當天下午四時抵步,看見木條和其上面的爬藤植物,在日照下投影在客房清水模走廊地面和牆壁上的圖案,才明白其中的巧思。這設計,有日本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的光影效果。
在隱藏於群山圍繞、雲霧飄渺、溪水潺潺秘境的泰安觀止住了四個晚上,每天換不同的房型。在多達28種房型中,有著大量採用昂貴和稀有的肖楠原木作為房間裝飾的共同特色。
泰安觀止的建築本身是一首詩,背後滿載感人的故事。如果不是有緣遇見江德利先生,我沒有可能以那樣的角度去欣賞這家酒店。原來,酒店主人曾在地震天災中,捐助泰安山區原住民最好的棺木,後來得到原住民回饋,買入一批稀有的肖楠木,並用以打造酒店。
泰安觀止的溫泉水質,屬於無色無味碳酸氫鈉泉,俗稱美人湯。周圍景點包括群山步道、吊橋和清安豆腐街。(梁麗庭,文章摘編自新加坡《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