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之家專欄頻道
700+互金意見領袖、投資達人入駐
10000+原創投稿
授權網貸之家發布
作者丨何其韻
2020年堪稱hard模式,對於應屆生,剛實操就遇到地獄級難度。
疫情之下,招聘需求縮減,而應屆生達到874萬,加上往年離校未就業的畢業生,失業的社會人士也來搶份額.
據教育部5月初的調研結果顯示,9.9萬家就業單位中,有16%取消了春季招聘,湖北地區最為嚴重,有21%取消。獵聘網的調查數據則顯示,33.33%的企業表示將會縮招,還有26%的企業暫停了校招。BOSS直聘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在春招季活躍求職的2020年應屆生較2019年增加56%,但企業對應屆生的招聘需求規模同比下降22%。其中,廣告/傳媒、汽車行業的應屆生需求跌幅超過65%。
雖然政府發布諸多舉措,普渡畢業生。但僧多粥少,別人吃上了,你就吃不上。
普通應屆生,沒有過人的實力和資源,如何比別人喝到更多的粥?
大部分普通院校畢業、無特長、窮二代的後浪,剛畢業是做不了什麼價值工作的,也沒有突出的智商讓你大展拳腳。
進入一個紅利行業、一家能有資源有名氣的公司,然後靠辛苦搬磚慢慢積累人生資本是最大概率能讓你掌控人生的選項。
畢業生中流行一句話,「畢業之後5年,就能看到這個人的天花板」,建議大部分人信邪。點、線、面、體,一個人再厲害也是一個小點,必須要搭載在經濟體、公司面、團隊線上為自己賦能。
你們正位於一個可以觸發蝴蝶效應的路口。
首先你一定要拿出拼命的勁來。2020年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同比預計增加18.9萬。但擴招的名額大都在普通院校,TOP 4有的專業即便擴招50%也只多幾個名額。
三年前的你,自認拼不過這個社會的平均數,選擇積蓄力量;如果只考了個普通學校,就不要認為三年後,和那些差不多的同學一起找工作,就業形勢就得能好。
我見過多得是研究生、博士生,交不出論文、畢不了業,卡在那裡半天然後又羨慕大學畢業就下海賺錢、已有積累的本科同學的。
多讀書就要接受晚回報,但回報一定是指數增長的,所以心態要好。調整預期也很重要,我國畢業生逐年增多,但產業結構吸納不了那麼多的高端人才,所以即便是高學歷畢業也要合理看待薪酬問題。
這個蠻好的,就算你辛辛苦苦搬磚到了35歲,大部分人也出任不了CEO,還要擔心公司裁員先裁老油條。那時就得自己思考出路,要麼自己做生意,要麼白天外賣晚上滴滴,年輕的時候就考公上岸也蠻好的。至少不用禿頭。
國企、事業單位今年有一定程度上的額度放寬,還有一些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就業項目,擴大選拔錄用選調生,公開招聘一批鄉村教師、醫生、社會工作者充實基層。
村官朋友筆者就有一個,拿著130%的重慶市平均工資,在重慶的一個縣城過活,物價低,家裡給配了車和房,日子比上海搬磚的筆者好多了。
那朋友還說,「我們這裡出農產品,什麼都是乾淨的,天空也藍,主城看不到的。你在我們這吃烤玉米都是一塊錢一個,大娘心情好還要送你一個烤紅薯。」
為了緩解疫情帶來的應屆生求職壓力,2月28日,教育局發布通知:
畢業還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可以按規定在學校留檔兩年,兩年內落實單位,高校統一按應屆生身份幫助其辦理就業手續。
留檔兩年意味著——國內的大學畢業生應屆生身份統一延長至兩年。
2020屆畢業生只要在兩年內沒入職,投遞簡歷時,能參加2020/2021的校招計劃想要參加國考的同學在2021年,2020年的考試中都可以以應屆生身份參考。
應屆生在校招中可以不受工作經驗的要求,此外還有落戶政策、地區補貼的優勢。
在大廠的校招管培生計劃中,也可以擁有更高的職業起點和薪酬福利。筆者一朋友就職XX方,當培訓老師,她親口承認,集團到學校直招的老師,和社招老師幹一樣的活,拿的薪資是社招老師的兩倍。
為什麼有這種情況呢?
曾經有人做過分析,企業最穩定的人才來自校招,其次是內部推薦,最後才是外部社招。
所以國內不少大公司都傾向於重點培養校招生,因為校招生具備更良好的職業穩定性。不少企業制定了嚴格的校園招聘規定,時間上達不到校招要求,就無法參加。
畢業前1-3年的簡歷,決定了你以後的跳槽議價能力、轉行能力。與其隨便找份工作幹著,用掉了「應屆生」這張牌,不如好好憋著等一個王炸。
你們最大的優勢就是應屆生的身份!以及學校的資源!
儘可能的走校招!招聘軟體,給錢就上;學校的校招平臺可不是。
哪怕是學長學姐,學院領導自己創業、沒名氣的小公司,也遠比boss直聘上那些A輪融資的小公司靠譜的多!
大廠除了會來學校宣講,還會在官網、公眾號發布招聘。
如果運氣好的話,公眾號發招聘信息的時候,留言裡就會有hr小姐姐給出
內推碼。用內推碼網申,往往可以免簡歷篩選,直接筆試或面試。
除了在官方校招、內推外,脈脈、boss直聘等渠道可以找到一些有決定權的人進行投遞,贏得更多的應聘機會。
這點貌似和之前的講法是衝突的。
但仔細想想,你投遞大廠時是簡歷都過不了初篩,還是走到2/3才會刷掉,然後你就明白,你是要好好打牌還是降低預期了。
前期投遞的時候不要眼高手低,只瞄準少數頭部企業,當你拿到儘可能多的Offer之後,你才有機會做選擇,有個保底Offer之後你的求職會變得更自如、壓力也會小很多;
面試幾家小企業當做積累面試經驗也很好。但不要小瞧別人,搞不好大企業的offer一家都沒有。
投遞不同但近似的崗位要準備側重點不一樣的簡歷。如果你的目標崗位比較多,建議你還是多編寫幾份不一樣的簡歷。
關注一下每個崗位的更新時間、崗位要求,明顯判斷不合適自己的就不要投遞,不要做一些無效的投遞動作。
面試之前,查找好這家公司的發展方向、融資情況、落地項目、盈利模式、團隊成員、創始人資料等。
以上的每一點都很重要,前四點決定公司能活多久,後兩點決定公司能飛多高!
面談的時候,表現出你了解過公司、有自己的思考,對公司的模式有質疑、想了解對方對於該項目的投入金額,可以直接提問,看對方的應答是否合理。
去的時候,多觀察辦公室的狀態。可以的話,加一些前輩的微信也無妨,了解下你應聘的崗位是何時誕生的?擴編還是裁員後新招?之前做這個崗位的人為何離職?詢問態度要不卑不亢,也不要過度懷疑。
如果拿到了offer,先恭喜你一下。然後,去脈脈、面試吧此類的員工論壇上,查找這家公司的既往薪資和員工評價,然後去企查查一類的工商網站上,確認有沒有經濟糾紛此類案件。
如遇畫餅
談薪資時,如果遇到了畫餅,別客氣。是大公司嗎?是的話,忍著。不是的話,麻煩他講清楚,這種關鍵信息都不清不楚的公司,進去之後還有更猥瑣了,別遲疑,拿出態度來談。
如果你收到了offer,別看公司的半年漲薪計劃,然後一開心刷信用卡給自己置辦了大件,或是租住了一個豪華單間配套,你有可能轉不了正,人民幣玩家除外。
就算入職了,超大的壓力,首次工作後發現的職業不匹配也可能讓你自行離職。
你有可能會過半年內都沒工作、沒收入,靠父母養活的日子了。什麼畢業旅行、放空身心之旅悠著來吧。
你以為你可以趁著機票特價遊歷完山川,回來調整心態就加油出發了?
NO,你會發現,你回來信用卡還不上,又得找父母填海。
之前廣州出臺政策,湖北籍畢業生可以領取每月2000元生活補貼,各個城市有相關應屆畢業生補貼不要怕麻煩一定要拿。
沒班上的時候,依據自身愛好特長,幫父母乾乾活,直播賣賣自己的蘋果、小商品也蠻好的。父母做小生意的那種,用你大學生的網感和專業度,幫幫他們,搞不好你就成了富二代。
喜歡拍視頻拍抖音的,b站上傳視頻可以產生收益,大家都有手機,可以試試有收益就收著沒事。
很多有頭有臉的大公司也做推廣分銷,大到恆大、碧桂園的房產分銷、中間的攜程旅遊套餐分銷、小到本地吃喝玩樂優惠券分享平臺,你如果有那渠道和朋友數量可以做上,有渠道的朋友,我想應該能力辨別什麼分銷是正規的,什麼分銷是野雞。
筆者剛畢業時,拒絕了幾家大公司的財務崗,去幹了房地產銷售。財務基礎崗,慢慢來,學個2-3年,自己考證,也會有職業沉澱和薪資飛躍。但筆者那時候心浮氣躁,家裡窮,想掙快錢。但實際上2年銷售幹下來,錢沒掙到,身體倒是疲憊不堪。
後來好歹憑藉大學時候的特長和「某網籤約作者」的title,願意拿極低的薪資進了新媒體一行,才算找到了長期發展的職業。現在筆者想起畢業前兩年繞的彎,就不禁羨慕那些一畢業就幹對行的朋友,時間都沒有浪費啊!
很多年輕人可能才畢業都搞不清自己想幹嘛,容易走彎路。
幹自己喜歡的很重要。
只有你真的想幹的,你才能為它容忍幾年的低薪。很多行業有生命周期,有紅利期也有衰退期,如果沒有一點熱愛,你熬不過漫長的「抄底時光」。反之,為了賺快錢或是那些所謂的「紅利」,去幹自己不愛幹的,可能瞎忙活幾年又得重頭開始,那時候再回憶自己,只覺得自己慢了一拍。
最後,祝君好!
版權聲明:文章系作者原創作品,已授權網貸之家發布,轉載請註明來源網貸之家,並註明原作者。網貸之家專欄現全面公開徵稿,如若您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有興趣,恰好又喜歡寫作分享,可將您的作品發送至editor@wdzj.com投稿。戳閱讀原文,銀行存款收益蹭!蹭!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