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說說:「關我屁事」和「關你屁事」

2021-02-24 筆記俠

內容來源:本文為機械工業出版社投稿,《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讀書筆記。筆記俠作為合作方,經授權發布。

責編 | 清野

 第1893篇深度好文:4586 字 | 8 分鐘閱讀


本文新鮮度:★★★     口感:鱈魚燉豆腐


筆記君邀您,先思考:

如果讓我列出人生最愛的書,這本書肯定是其中之一,所以忍不住向你推薦。這本書叫《幸福的勇氣》。它的上一部《被討厭的勇氣》,也是我的最愛。

 

還記得當時讀完書後我的感覺——「大吃一驚」,那是一種發現新世界的喜悅。

 

下面我順便給大家把世界三大心理學之一講講。

這兩本書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講的是阿德勒心理學。阿德勒和弗洛伊德、榮格齊名,並稱為「心理學三大巨頭」。

圖片左起: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

阿德勒從小體弱多病,身材矮小,由於疾病和車禍曾經還差一點死於非命,兒時的創傷經歷和死亡恐懼就讓他一度非常自卑。所以,他的心理學都是圍繞著「克服自卑」進行的。如果你自覺有比較嚴重的自卑問題,一定要學學他的心理學。

 

後來,由於阿德勒寫過贊同弗洛伊德觀點的論文,被邀請加入了精神分析學會,成為了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但是後來,他對心理問題的成因,逐漸和弗洛伊德大相逕庭,不久便與弗洛伊德分道揚鑣了,創立了自己的阿德勒理論。

 

他倆因為啥吵架呢?往下看吧。

弗洛伊德強調精神創傷,認為人之所以出現心理問題,是因為過去受過創傷。

 

阿德勒覺得弗洛伊德錯了,錯在「過去」兩個字。

 

如果一個人童年受過欺凌就會造成心理問題,為什麼擁有同樣經歷的別人就沒事?

 

況且,更重要的是,如果一切都從過去找原因,過去卻是無法改變的,那麼又該怎麼辦?你去找大夫治感冒,大夫說,你這是因為昨天吹空調吹的,然後就讓你走了,這樣行嗎?關鍵不在於原因,在於怎麼解決現在這個問題。

 

怎麼解決?解決方法在「過去的原因」裡可找不著。一切在於「現在的目的」。

 

舉一個非常經典的例子:

 

一個病人一要出門就緊張,幾十年走不出家門。弗洛伊德會從他過去的創傷找原因——童年受過欺凌。但阿德勒認為,他是先有了「不想出門」這個目的,然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挑選出過去受欺負的記憶,製造出了緊張的情緒。

 

沒錯,情緒是為了達到「目的」的一種工具。想想看,為什麼上一分鐘你對親近的人那麼兇,下一分鐘卻對你領導那麼和善?兇是為了說服、壓倒,和善當然是為了拉攏。這就是情緒,為了達到「目的」,收放自如。

 

沒錯,過去也是為了達到「目的」的一種工具。

過去和歷史一樣,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人會從過去發生的龐大事件系統中只選擇符合現在「目的」的事件並賦予其意義,繼而當作自己的記憶。反過來說就是不符合現在「目的」的事件會被抹掉。

 

引申一下——

 

為什麼你對現狀抱怨連連,卻總是改變不了自己?

 

因為改變現狀需要勇氣,而維持現狀最為簡單,所以,其實你每天還是抱著維持現狀的目的,並沒有真的決定改變。就這麼簡單。

 

為什麼不願意主動去社交?

 

因為你在那一刻不想改變,所以才挑出了過去令你自卑的經歷,達到逃避當下社交活動的目的。

 

為什麼你總說找不到白馬王子/真命天女?

 

根本不存在那種東西,你是在用這個巨大而虛幻的概念,達到避免涉入一段關係的目的。

 

目的,就是你心中的一個決定,心隨念轉,隨時可以改變。同溫的一杯水,冬飲覺冷,夏飲覺熱。我們都活在主觀世界裡,如果你自身發生了變化,你的世界就會改變。

 

這整個過程,和過去沒有半毛錢關係,過去早就不存在了,糾結過去也沒有任何意義。一切都在於今後要怎麼做,在於此時此刻、每時每刻的目的。

 


再進一步想想,人生是什麼?

 

人生就像是在每一個瞬間不斷旋轉起舞的連續剎那,只要關注如何度過這一剎那,跳好「此時此刻」的舞就已足夠。人生中最大的謊言就是不活在「此時此刻」。

 

「人早年的經歷會決定人的未來」,這樣的強調過去的理論是一種決定論、因果論(卻也是平時我們最習慣於接受的理論);而目的論使得我們對未來更加重視,讓我們覺得當下和未來才是改變我們人生軌跡的關鍵,而不為過去所束縛。這就是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分歧所在。

 

對於我們來說,什麼論並不重要。關鍵就在於,在每時每刻、此時此刻,你有沒有接受並改變「目的」的勇氣?


這是阿德勒另一個非常牛的觀點。

 

他認為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而再深究,就會發現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課題」可以理解為「事情」)妄加幹涉,或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幹涉。

 

比如,今天這篇文章的讀者大俠們怎麼想,那是屏幕前的你們課題,我根本無法幹預。而我越糾結於你們怎麼想,就越沒法專注寫這篇文章,那麼結果也就越不好。

 

大家回想一下在臺上表演的經歷吧——猜測觀眾的想法,或專注於自己的表演,哪個效果好?當然是專注表演了。

 

因此,阿德勒說:「你並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著,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著。」不必畏懼他人的視線,不必在意他人的評價,也不需要尋求他人的認可。儘管去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路。

 

也就是說,既不要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要讓別人幹涉自己的課題。

 


那麼,怎麼能分清課題屬於誰呢?辨別方法其實很簡單,考慮一下「帶來的結果最終由誰承擔」。

 

大家想想,有多少人在幹涉別人的課題,或者被別人幹涉?

 

多說說:「關我屁事」和「關你屁事」。

 

 

既然煩惱來自於人際關係,那幸福呢?幸福也來自於人際關係。

 

怎麼才能在人際關係中感到幸福?答案就是,獲得歸屬感。

 

歸屬感就是把他人當作夥伴,並能夠從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狀態。

人只有體會到「我對集體有用」的時候,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價值。

 

也就是說,你必須要思考「我能給予什麼」,才能獲得你的位置,得到歸屬感,從而得到幸福。

 

獲得歸屬感的方法很簡單,分為 3 步:「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

 

「自我接納」就是如果做不到,就接受這個做不到的自己,然後儘量朝著能做到的方向努力,不對自己撒謊,不和別人比較,不幹涉別人的課題。

 

「他者信賴」在相信他人的時候,不附加如何條件。只有我們選擇了無條件的信賴,才能構築更深厚的關係。至於對方是否背叛自己,那是他人的課題,悲傷的時候儘管悲傷就可以了。如果想要逃避痛苦,就無法和任何人建立起深厚的關係。

 

「他者貢獻」是為了能體會到自己的價值採取的一種手段,我們應該思考我能為他人做什麼,並積極地加以實踐。只要能產生「我對他人有用」這種主觀上的「貢獻感」,就有了幸福感。

 

還記得前面阿德勒說過人生是什麼嗎?複習一下:人生就像是在每一個瞬間不斷旋轉起舞的連續的剎那,只要跳好「此時此刻」的舞就已足夠。

 

那麼,此時此刻該跳什麼舞?

 

答案就是:只要這件事對他人有貢獻就行,這也就是 「他者貢獻」。望著「他者貢獻」這顆引導之星,你就不會迷失,而且做什麼都可以。跳著跳著,你就會達到命中注定的那個地方。

 

沒錯,人生根本沒有一個所謂的目的地,不是你想走到哪就到哪的直線。你應該專注做好每一個當下的那件「他者貢獻」的事情,到達誰也不知道的那個地方。

 

看見了嗎?這個把每個人都當成和自己一樣的夥伴的共同體,是不是和「眾生平等」的佛學很像?

 

阿德勒認為他自己所敘述的共同體不僅僅包括家庭、學校、單位、地域社會,還包括國家或人類等一切存在;在時間軸上還包括從過去到未來,甚至也包括動植物或非生物、包括宇宙整體在內的一切。這就是阿德勒思想的核心,也是爭議最大的地方。這裡就不多展開講了。

 

還記得前面講的課題分離吧?

 

我們應該先分清「我」和「你」的課題,自立起來,然後才能把「我」和「你」都升級為「我們」。

 

這個過程是這樣的:

 

首先,我們小時候,由於必須依靠大人才能生存,所以我們的行為大多是以得到大人認可為目的。在爭奪認可的過程中,我們和身邊的人就成了競爭關係。

 

但是關鍵在於,長大以後,人有了能力,應該自立起來了——

 

我們不該再以別人的認可為目的,而應該以自我的認可為目的;

 

我們不該在把別人當成競爭者,而應該當成夥伴。不和他們競爭,而是和理想中的自己競爭。

 

但是我們大部分人都沒做到,都還是「巨嬰」而已。

 

所以,首先,我們要先做到自立。然後,再去談愛,把主語變成「我們」。

 

還記得前面我說的獲得「共同體感覺」的3步嗎?「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

就是這樣的過程——

 

你要先做到喜歡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然後才能去信賴他人,進而去為他人貢獻。這樣,才能建立愛的關係。

 

強調一下,愛並非「被動墜入」。自立以後,你必須主動去貢獻,去付出,用一味信賴、一味給予的利他態度對待對方,然後才會產生愛,建立不可分割的「我們的幸福」。愛,最終是由兩個人共同完成的課題。

 

前面所有都是我從《被討厭的勇氣》和《幸福的勇氣》兩本書裡學到的。最後回到開頭,推薦一下這2本書。

 

《被討厭的勇氣》是日本作家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的作品,用《理想國》一樣的對話體形式,以一個哲人和青年的對話方式,講述阿德勒心理學。

這本書評價非常高,日本亞馬遜年度銷量冠軍,在中國豆瓣評分也高達8.5,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評價是「猶如一把鋼刀,直接的刮著靈魂上的毒」。

 

大家讀完這本書紛紛表示震驚,顛覆了為人處事的方式,刷新了人生觀,但是,誰也沒想到竟然還會有下一部。

 

《幸福的勇氣》是最近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新寫的完結篇,在日本出版後,依然是亞馬遜銷量冠軍,剛剛被引進國內。蔡康永、樊登等人在杭州或各種不同場合推薦了這本書。

《被討厭的勇氣》講的是如何自立,《幸福的勇氣》講的是如何愛人。

 

相關焦點

  • 關我屁事,關你屁事
    生活中就兩件事:關我屁事,關你屁事。舉例說說我的考研「趣事」。暑假留校備考複習,在一個教室裡,有一個別的專業的考研的同學A,我倆位置很近。可是畢竟是大家看到的這幾個我手打的字,聽不到聲音,當時的他的語氣給人這種含義:「渣渣,你看我都學這麼多了,你還在爬行哈哈哈」。不是一次兩次,而是經常性的說我,我特麼拿電腦查資料,選擇我的專業和學校,要你管?後來由於天氣太熱,我搬到另外一個有空調的教室了,同班同學B我倆開始坐在一塊。
  • 世上的事,只有「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
    可能是聽到了我內心的牢騷,還有一些「直率」的粉絲往往用問候祖宗十八代的實際行動告訴我,18層以下還有更廣闊的天地。在針對「鍵盤俠」、「嘴炮黨」的種種口誅筆伐之中,最頻繁的聲音,可以用四個字概括:關你屁事。甚至還有人說,世界上一切問題,都能用「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來回答。
  • 用責商思維解析「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
    「關你屁事」「關我屁事」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耳邊,那人那事兒那歲月仿佛就在眼前就是「關我屁事」,傷心流淚煩心事兒就是「關你屁事」。「關你屁事」就是把自己當責任主體,所做的事兒不容許別人評價,不讓別人參與,總之與別人無關。
  • 關你屁事,關我屁事。所有煩惱都是自找的
    最近看馮唐的書,喜歡上他經典那句:」關你屁事,關我屁事。「實際上這世上的事有幾件真和自個有關係呢?可不真是關你屁事,關我屁事嗎。大家不去多管閒事,只管好自己的事,煩惱自然會少很多,世界也清淨很多。就和幾十年前我們的父母擔心我們一樣。結果我們這些原本在父母眼裡的看不上眼的孩子,到底還是活的很好,並且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並且也開始看不上自己的下一代。物化的社會,一切都講究利益。於是乎到處販賣焦慮。讓大家去為焦慮買單。水有汙染,然後賣淨水器。空氣汙染,然後賣空氣淨化器。
  • 馮唐:關我屁事,關你屁事
    你可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有一個人能夠同時具有商業、醫學以及文學這三個關聯甚小的身份。但在馮唐身上,這些得到了很好的融合,你可以在他身上找到這三樣工作的共性——敏銳,同時也能找到三樣工作在他身上體現出的不同東西。外界對馮唐的認知,大都停留在「作家」身份。
  • 張雨綺徹底詮釋了:不行就分,喜歡就買,關你屁事,關我屁事
    張雨綺徹底詮釋了:不行就分,喜歡就買,關你屁事,關我屁事。這件事還沒有塵埃落定,第二天就傳出來了,張雨琪協議離婚的消息,不少網友稱,張雨琪真的是徹底詮釋了不行就分,喜歡就買,關你屁事,關我屁事這十六個字的真諦,只是這一段婚姻卻僅僅維持了兩年。我們都知道張雨綺是一個性格風風火火的女星,在她的眼裡,愛情是容不得沙子的,出生於山東的她,是一個妥妥的火爆脾氣。
  • 世上只有兩件事:關你屁事,關我屁事。
    與你無關的事,別問。世界上的事情有千頭萬緒,世界上的事情又如此簡單明了。這個世界上一共只有兩件事:關你屁事,關我屁事。和你沒關係的事情就不要去打聽,你可能是好心,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理解你的這份好心,如果你的好心辦了壞事,那既給別人增加了麻煩也給你自己添堵。
  • 三千煩惱解咒語:關你屁事?!關我屁事?!
    2、當你所有努力都是為自己,人生便再無辜負。所有的別人的思想、行為都與你無關,所有的付出從別人身上得到回報,本就是一種賭博行為。向內看,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取悅自己,從自己身上尋找寄託。3、被凡事所擾心,被柴米油鹽醬醋茶所累心,被人性之冷所寒心,衝出困境,方可直上雲霄。
  •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兩句話歸納: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
    閨蜜B說:「你看,別人都不誇你長得好看吧,只誇你瘦。」我去,還能不能做朋友啦。。。在不喜歡的人面前家裡是有門禁的,家教是很嚴的,外宿是不存在的。在喜歡的人前面,對不起,我是孤兒。兒子:媽,小姨來我家玩,我爸趁她沒注意就親了她一口。
  • 馮唐:人生有兩個很重要的問題,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
    因為人需要幾個特別好的朋友,人生觀,價值觀和你相近,審美等一些口味跟你相近,這樣大家能夠共同抵抗人生的無聊和逆境。我想,其實不是說一定要解決什麼事,我越來越發現特別好的朋友,跟財富、名聲、高矮,甚至美醜沒啥關係。有些人就是相同,就是一兩個月不見了,你想跟他一塊兒坐坐,吃吃飯。
  • 羅志祥:關你屁事 | 「關你屁事」的10種英文表達 || 重慶智坊英語培訓
    事情起因是羅志祥在某社交平臺曬出身穿T恤的照片衣服上面用拼音寫著「關你屁事」那麼「關你屁事」用英語又該怎麼說呢不關你的事例句: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this is our private business !不關你的事兒,這是我們的私人談話。
  • 宋桂芳:「關你屁事」的傲慢該如何收場?
    近日,在杭州交通經濟電臺「91.8」的《我的汽車有話說》節目直播過程中,主持人於虎連線嘉興市車管所,沒想到電話那頭的人竟甩出一句「關你屁事」,由此引發公眾不滿。當日下午,嘉興市交警支隊和嘉興市車管所的領導專程趕到杭州,為這事道歉。他們解釋:說「關你屁事」的當事人是個志願者,不懂事。
  • 關我peace什麼意思什麼梗? 「關我屁事」一詞的佛系委婉表達了解一下
    關我peace什麼意思什麼梗? 「關我屁事」一詞的佛系委婉表達了解一下時間:2019-12-10 16:08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我peace什麼意思什麼梗?關我屁事一詞的佛系委婉表達了解一下 對關我屁事一詞較為佛系的委婉表達。
  • 關你屁事疑隔空回應點讚性感照
    關你屁事疑隔空回應點讚性感照時間:2020-09-04 14: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羅志祥ins曬照衣服上的字亮了!關你屁事疑隔空回應點讚性感照 羅志祥自從與周揚青宣布分手之後事業停擺,鮮少公開露面。9月3日傍晚,羅志祥在其個人社交帳號上分享一組自己的照片,首次自己露出正臉。
  • 《老夫少妻的互撩日常》:我的屁事關你屁事,哼,生氣!
    上午大家還在心疼楚曉軒被大碗欺負,等到晚上的時候,風向都已經完全變成了楚曉軒故意放出照片,找水軍斷章取義地黑羲小鳳和秦瀚一把,借男神的名氣把自己炒作火,此舉徹底惹惱了羲小鳳和秦瀚粉絲,兩家粉絲聯手撕她一個人。
  • 李菁菁又開腔懟網友:我演不演戲關你屁事,官司輸贏不在乎
    李菁菁直播時再次回應了演戲和打官司這兩個問題,她直接爆粗口說:我想演就演,不想演就不演,那是我的事,關你屁事,娛樂圈容得下你?你都進不了娛樂圈,門檻在哪你都不知道,我進入娛樂圈的時候你是啥,不說你兩句,大晚上的你都不知道怎麼睡過去的。
  • 請各位職場爹媽牢牢記住:關你屁事, 關我屁事!
    ,散發著老子天下第一的氣質明明很簡單的事情,可以和你扯到社會滅亡一旦你有反抗,他們就會經驗主義教學「你還小你還不懂」「聽我的沒錯」「你不懂」各位職場預備軍要注意了這就是職場爹媽在Uni醬心中,爹只有兩種,一種是給錢的爹媽(請大家不要想歪),另一種就是不給錢還每天逼逼的「你聽我的」,「我是為你好?」「你還小」……一副以我走過的路比你吃過鹽還多的心態進行教育,如果真的是有幫助倒還好說,但是大部分情況下,除了耽誤你的時間和提高他的地位外,卵用沒有。
  • 副教授稱抖音神曲"狗屁不通" 原唱回懟"關你屁事"
    (原標題:揚州大學副教授稱抖音神曲「狗屁不通」,原唱女歌手隔空回懟「關你屁事」)
  • 明星離不離婚關你屁事
    今早張亮發了一條微博,自爆於17年和妻子寇靜離婚,擁有最美好婚姻的明星又散了一對。張亮於《爸爸去哪兒》第一季走紅,一直都是一個好爸爸、好丈夫的角色。今年8月份張亮參加《新生日記》的時候還提到了當年是怎麼和寇靜求婚的,張亮求婚的時候很緊張,問寇靜:你死後願不願埋我家祖墳?如此不浪漫的求婚也只有寇靜才會答應吧。之前豆瓣和貼吧還有講他們恩愛的帖子,鋪天蓋地的寇靜拯救銀河系的通稿。
  • 羅志祥正面回應點讚女網紅,T恤英文惹爭議,網友:關你屁事?
    羅志祥被曝點讚了網紅肝連妹性感照,稍早羅志祥曬了一張穿新T恤的照片,衣服上面用拼音寫著「關你屁事」,似隔空回應。這樣的事情也開始上熱搜了,羅志祥真的是太鋼了吧?可能是被黑慘了。所以也要好好的回擊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