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白湘菱明年高考會怎樣?一文了解新舊高考模式的巨大差異

2020-09-10 教育行業觀察員

還記得前段時間網絡上熱議的「史上最慘高考狀元」白湘菱嗎?

今年高考,她以430分奪得了江蘇文科狀元,但出人意料的是,因為歷史等級為B+,無緣清北等名校。當時,很多網友都為她鳴不平,而清華、北大、南大等名校均表示無法破格錄取。

然而,如果白湘菱是在明年高考,也許又是另一種結局了,原因便在於江蘇現行高考模式和新高考,在錄取規則上的巨大差異。

今年是江蘇現行高考制度實施的最後一年,明年,江蘇將實行新高考,屆時江蘇高考將迎來全新的模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行高考模式備受爭議的地方在哪裡?新高考有著怎樣的特點?考生應該怎樣應對新高考?今天就為大家一一分析。


1

現行高考模式:

選測等級增加錄取門檻

08年以前,江蘇高考經歷了多輪頻繁的改革,每一種模式維持的時間都不是很長。

08年開始,江蘇高考實行「3+2」模式,至今年高考結束,一共經歷了12次高考,才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所謂的「3+2」模式,學生分為文科和理科,「3」為滿分480分的語文、數學、外語。「2」為選修科目,為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中的2門科目,其中,理科生必選物理,文科生必選歷史。「2」的科目,不計分記等級,劃為A+、A、B+、B、C、D六個等級。

推出「3+2」模式的初衷,是減輕學生學習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在實施的多年來卻一直備受爭議。

爭議的焦點集中在選修科目成績以等級的形式體現,而大學在錄取時對選測的要求,大多數本一院校為至少BB,一些985名校則要求AA。如果選測等級中出現一個C,則與很多本二院校無緣。如果選測等級中出現一個D,則與本科失之交臂。

今年江蘇文科狀元白湘菱上不了清北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其實還有更極端的例子——在今年江蘇高考中,一名388分的理科考生選測等級為CC,雖然分數考到388分的高分,但卻因選測等級無緣一本,只能填報二本院校,而且還不是所有二本的大學都能填報,很多二本院校的要求最低為BB、BC。

高校的分數線是對考生錄取的一道門檻,在江蘇現行高考模式中,選測科目的等級可算作另一道門檻。雙重門檻之下,部分高分考生往往因為選測等級達不到要求,而錯過與分數相匹配的高校。

現代管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木桶理論」,決定一隻木桶容水量的不是最長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江蘇現行高考模式便是「木桶理論」的體現——考生最終的錄取情況,受限於選測等級的「短板」,而不是取決於高分的「長板」。

這樣要求學生全面發展的邏輯,對各科目能力均衡的學生較為有利。但對於在某一科目存在劣勢,但其他科目能力突出的優秀學生,卻大大否定了他們的價值。在考生和家長看來極為不公平,在教育專家看來,這樣選拔人才的邏輯,與人的個性和天性相違背,現實中不乏讀書時偏科後來取得大成就的人。


2

新高考模式:

選科失衡、賦分制引爭議

2021年開始的新高考,實行「3+1+2」模式,滿分750分。

「3」為三門全國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和英語,各科滿分150分,總共450分。「1」為一門首選科目:歷史和物理中選擇一門,滿分100分。「2」為兩門再選科目: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選擇兩門,各科滿分100分,兩門總共200分。

在這樣的選科模式下,考生不再分為文科生和理科生,而是有了12種選科組合。

在文理不分科的情況下,高校的招生不再按文科和理科劃分,而是分專業對選科提出相應要求。

首選科目要求有三種:僅物理僅歷史以及物理或歷史均可。

再選科目要求中,高校各專業根據實際從再選科目中選擇1科、2科或「不提科目要求」。選擇2科的,再選科目要求分為「考生均須選考方可報考」以及「考生選考其中1門即可報考」。

那麼各高校對新高考選科的要求總體情況是怎樣的呢?2021年擬在江蘇招生的普通本科高校有1082所,專業27751個。其中,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均可的佔比50.1%,僅物理的佔比47.2%,僅歷史的佔比2.7%。

這意味著,選擇物理可滿足97.3%的專業選科要求,選擇歷史可滿足52.8%的專業選科要求,選擇物理的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可選擇專業的範圍遠遠高於選擇歷史的考生。

高校對再選科目方面,不提科目要求的佔82.3%;對一門選考科目有要求的佔16.9%,其中有半數以上專業要求選擇化學;對兩門選考科目均有要求的佔0.8%,其中有201個專業要求選擇化學和生物。這意味著,大多數專業都對再選科目沒有要求。

在選考科目按分數計入總分,並且高校對選考科目要求寬鬆的情況下,考生在便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進行選擇,而不用擔心選測分等級造成的高分低就。

那麼,新高考模式中的選科情況如何呢?從江蘇21年單科選考數據來看,再選科目的選擇比例呈現出嚴重的不均衡現象。

地理和生物的比例高達80%以上,化學和政治的比例低於20%,化學的比例最低,僅為14.83%,「棄化學」現象一度被廣大家長熱議,由此看出化學為多數考生較薄弱的科目。

這樣的選科失衡現象,如果按照大多數專業再選科目不提要求來看,其實並不會對考生高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問題出在了再選科目的計分方式上——新高考對兩門再選科目採用賦分制,由此引發了廣大選考化學考生家長的擔憂。

再選科目賦分制是新高考區別於現行高考模式的一大特點,也是新高考備受爭議的地方。

什麼是賦分制?就是按考生的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定為A、B、C、D、E五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比例分別約為15%、35%、35%、13%、2%。再將 A至 E 五個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對應轉換到 100~86、85~71、70~56、55~41 和 40~30 五個分數段,得到考生的轉換分。

賦分制模式下,決定一個考生分數的,不是卷面上的原始分數,而是考生在該科目中所處的排名。

對於選考比例極低的化學,這樣的分數轉換方式容易造成一種現象,就是因為人數基數小而使排名靠後的考生分數嚴重縮水。

選擇化學的「少數派」考生會出現「神仙打架」的局面,他們往往因為對化學有把握而選擇化學,但最終排名靠後的考生在賦分制的轉換下,計算出的分數將大幅降低。

假如選考化學排名最後一名的考生原始分為60分,那麼在等級賦分轉化下,將只能算作30分,分數大幅貶值,對考生極為不利。

但賦分對化學造成的慘烈局面,在今年三月份省教育廳出臺新政策時迎來了轉折——針對「棄化學」現象,實行化學科目保障機制,保障比例為25%。當化學科目實考人數的比例低於25%時,啟動化學科目保障機制。

也就是說,按照21年高考選考化學的14.83%比例,將啟動比例為25%的保障機制,為選化學的考生託底。對21屆選考化學的考生來說是一個利好。

理論上講,這14.83%的學生中最後一名,在等級賦分中可以排到59.32%,能拿到65分的等級分。這就排除了所有考生化學低於65分的可能性。

隨著再選科目保障機制的推出,選考化學考生和家長的焦慮得到緩解,也將提高未來化學的選科比例。


3

新高考模式下的選科:

需結合高考專業要求和個人優勢

儘管化學人數比例極低的現象在未來有望得到扭轉,但考慮到化學學習難度較大,化學仍然不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與此情況相同的還有政治,由於政治的答題主觀性較強,不易得高分,也是很多考生棄選的科目。

在高中選科時,除了需考慮自己所選科目應儘可能取得高分外,還需考慮部分專業對於選科的要求。

比如對於選考人數較少的化學,部分高校的臨床醫學、藥學、中藥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就明確要求必須選考化學;對於選考人數同樣較少的政治,部分高校的新聞學、法學類要求必須選考政治。

並且從長遠的大學學習和職業生涯來看,如果自己想學的專業,對於某一科目的知識水平要求較高,那麼便很有必要在高中階段打好基礎。

比如藥學對化學的學習要求很高,如果有志於今後從事相關工作,那麼在高中階段就應該重視化學。再比如如果以後想考研、考公務員,那麼選擇政治將大有幫助。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適合哪一門科目呢?這需要考生確定自己的興趣和優勢。

通常來說,喜歡自然科學的,並且邏輯性較強的考生,適合選擇物理、地理;喜歡理科的,記憶力和動手能力較強的,適合選擇化學、生物。喜歡文科的,記憶力和閱讀理解能力較強的,適合選擇歷史、政治。

相關焦點

  • 白湘菱申請港大!網友:下一個劉丁寧?江蘇明年新高考,白湘菱無退路
    近日,有關江蘇省文科狀元白湘菱申請香港大學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都在關注,並從不同的角度解讀這一結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原本每年高考後關於各省狀元們的報導是百花齊放,然而今年卻被白湘菱佔盡了風頭。一、因歷史B+而無法填報清華北大等C9高校江蘇省的高考模式比較特殊,總分480,其中語文160、數學160、外語120,作為文科生的白湘菱,語文還有額外40分。
  • 江蘇明年啟用750分新高考方案,白湘菱將是最後一位「落榜」狀元
    白湘菱有網友擔心江蘇無冕「狀元」白湘菱會不會因為錯失清北名校而心生憤恨,從而走向制度的對立面?不能不說白湘菱確實才氣十足,高考總分力壓群雄,以至於各省狀元紛紛出爐之際,江蘇省卻遲遲未公布最終狀元花落誰家。公布第二名是狀元吧,白湘菱的分數又力壓狀元一籌;說白湘菱是狀元呢,選考科目中有B+的瑕疵存在,這也導致她連很多雙一流高校的門檻都邁進不去,著實讓人頭疼。
  • 江蘇省高考狀元白湘菱同學奪得高考狀元後,被以為會被清北攔門外
    ,在高考功績出爐後,2020年高考各省的高考狀元也連續有結果了,來自於淮陰中學的白湘菱同學以430分的功績獲得了江蘇省的文科狀元,這是江蘇省高考的新改變。在白湘菱同學奪得高考狀元後,被以為會被清北這類名校爭著要,沒想到身為江蘇狀元的白湘菱同學不光被清華北京大學攔門外
  • 白湘菱被港大錄取,江蘇高考模式也將成為歷史,網友:大快人心
    最近一段時間裡面,江蘇省高考文科總分第一名的白湘菱成為各地媒體關注的焦點。當大家都在爭論著她會被哪所大學錄取的時候,她卻申請香港大學,讓許多的人都感到意外。如今,香港大學的有學籍學術交流部表示,江蘇淮陰中學的考生白湘菱已經順利通過香港大學的經管學院面試,校方已經向其發放錄取通知書。隨著白湘菱錄取的學校塵埃落定,江蘇高考的模式也即將成為歷史。
  • 高考落榜,想要復讀?明年應該如何面對新高考模式
    距離高考結束已經過去一段時間,許多地區傳統高考模式已經結束,作為今年最後一屆「舊高考」學子,真正進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但那些落榜的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顯得很尷尬了,如果選擇復讀,那麼就要參加明年的「新高考」,如果不選擇復讀,那就只能接受自己失敗的現實。多地推行「新高考」在2020年-2021年期間,多地正式推行「新高考」模式。自從2014年高考進行改革,浙江和上海等城市在2017年「身先士卒」嘗試「新高考」。
  • 白湘菱高考志願定了!清華北大再次躺槍,網友卻為她捏把汗
    當高考成績公布後,各省高考狀元便引起廣大網友關注,通常省高考狀元都會選擇清華北大,畢竟這兩所院校是我國最高學府,師資力量,學科實力等諸多方面,它校都無法企及。但今年江蘇文科高考狀元註定是遺憾的,憑藉430的裸分成績,榮登江蘇省文科省內第一,但奈何其選修歷史成績僅為B+,無法達到清華北大的錄取要求,只能與清華北大擦肩而過。
  • 江蘇高考改革的最後一名受害者白湘菱,被香港大學百萬獎學金錄取
    430高分的女孩白湘菱引起關注。因為江蘇省高考改革,當地的分制與其他省市不同。白湘菱同學的分數是江蘇省今年的最高分。一般各省的狀元都會被清華北大搶著招生。對於白湘菱同學,卻明確表示沒有接到錄取白湘菱的通知。原來,雖然白湘菱同學語文、數學、外語的成績全省最高,歷史這門選修課卻只得到了B+。不能上清華、北大,其他高校應該可以吧!遺憾的是,大多數985在江蘇省的招生規則都要求選修課等級為雙A。
  • 北大拒絕狀元白湘菱,卻錄取外籍女孩鄭楒婷,是否影響高考公平?
    北大拒絕狀元白湘菱,卻錄取外籍女孩鄭楒婷,是否影響高考公平?說到中國最好的大學,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清華和北大,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是我國大學的頂尖水平,不僅在中國,在世界也是知名重點大學,這兩所大學歷史悠久,綜合實力強,師資力量優秀,校園建築美輪美奐,成為無數學子追求的目標。
  • 高考狀元白湘菱請求「港大1事」,網友為內地逝去1位「學霸」痛惜
    文/校憶近來對於江蘇省的高考文科狀元白湘菱1事,在網上拿的沸沸揚揚,先是清華「拒收」白湘菱,然後是白湘菱請求香港大學,導致了好多網友的關心,每個人站在分別的角度來解讀最終的成績,紛繁提出了本人的看法。,但是本年白湘菱這位江蘇省高考狀元卻出盡了風頭。
  • 面對百萬獎學金,白湘菱已接受港大邀請,會是下一個劉丁寧嗎?
    近日,有關江蘇省文科狀元白湘菱申請香港大學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都在關注,並從不同的角度解讀這一結果,提出自己的看法。原本每年高考後關於各省狀元們的報導是百花齊放,然而今年卻被白湘菱佔盡了風頭。C9高校江蘇省的高考模式比較特殊,總分480,其中語文160、數學160、外語120,作為文科生的白湘菱,語文還有額外40分。
  • 高考最高分卻不是狀元?清華北大也上不了!高考地獄模式的江蘇
    這兩天,全國各地高考接連放榜,新聞充斥著各地高考狀元的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八卦信息。作為教育強省的江蘇為落實教育部關於各地繼續嚴禁宣傳「高考狀元」「高考升學率」這一政策,並未官宣相關高考狀元信息。就在不久前,著名的淮陰中學以及低調的方式發布了該校白湘菱同學以裸分430為江蘇省2020年高考文科最高分。高考階段最高分卻不是省狀元,而且可能清華北大也上不了,這是為什麼呢?這就要先了解一下江蘇高考獨特的「小高考」模式。在江蘇,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因為與大學錄取直接掛鈎,俗稱小高考。考生在歷史、物理兩門中選擇一門,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四門中選擇一門。作為選修課考生在高二完成。
  • 江蘇「3+1+2」高考改革,歷史科目不再評級,可惜白湘菱等不到了
    從2021年高考起,江蘇省高考將迎來新變化,正式實施「3+1+2」高考新方案。明年,江蘇高考的總分和全國大多數省份一樣,都是750分。過去,江蘇狀元總是400多分,而其他地方的狀元很多都是700分以上,搞得不知情的「小白」老以為江蘇考生水平不行。今後,江蘇和大多數省份的考生一樣,在總分上都相同,更便於比較。今後,江蘇高考的語文、數學、英語科目將採用全國統一命題試卷,大家的難度都處於同一區間。
  • 拒絕高考狀元白湘菱的北大,免試錄取外籍學生,努力卻比不過國籍
    文 |小陳說教育(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前言江蘇高考可以說是最難的,因為江蘇省高考制度真的很多,題目難度就更不用說了,能打說400多分的都能上白湘菱就是這樣一位考生,他高考430分是真正的高分學霸,也是高考狀元,但是北大就是不錄取她,就因為她的歷史選修打了B+,雖然很多人都為她打不平,希望北大清華能夠錄取她,但是他們的回覆卻是:不符合招生規矩。
  • 內地名校排隊拒絕白湘菱,如果江蘇使用全國卷,她還用去港大嗎?
    最近一段時間,很多人被「最慘高考狀元」白湘菱刷屏了:內地的各所名校排隊拒絕白湘菱——清華北大明確拒絕白湘菱之後,山東大學、浙江大學等國內名校也紛紛表示白湘菱的高考成績不符合錄取條件,那些學校沒有破格錄取的先例,所以直接將白湘菱拒之校門之外。
  • 江蘇文科高考狀元白湘菱,幹的漂亮
    2020年江蘇高考文科狀元白湘菱因為有門選修課的等級B+,所以無緣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名校一時間成為網上熱議的話題。在此期間,武漢大學等一些985院校不失時機的向白湘菱拋出了橄欖枝。即將在大家猜測白湘菱這位狀元最終花落國內哪家985高校的時候,最終的結果卻讓大呼意外。狀元白湘菱最終被香港大學錄取。而且,來了一個三連擊。
  • 江蘇淮安高考文科狀元白湘菱無緣清華北大
    今天很多省份高考錄取工作正式開始。就在大家焦急等待的時候,從清華大學傳來了喜訊,清華大學本科首批錄取通知書已經發出!這樣的高等學府一直是高考學子的夢想,承載了很多家庭的希望,進入這樣的高校,人生充滿了色彩。2020年高考,江蘇淮安高考文科狀元白湘菱無緣清華北大,真是令人惋惜!目前,白同學已經選擇了香港大學。據白媽媽透露,港大會提供一百萬的全額獎學金。如此雄厚的獎金,也免去了後顧之憂。但是很多網友還是表示非常可惜了。
  • 被北大婉拒的高考狀元白湘菱如果是老外,能進國內哪所大學?
    江蘇省高考狀元白湘菱儘管高考成績首屈一指,但是其中一門選修課僅僅拿到了B+的成績,因此被北大以不符合條件婉拒。其實,清北復交四大頂級高校都對她關上了大門,連排名十幾名的山東大學也跳出來說他們也不要。那麼,如果白湘菱是一個外籍人士,能進國內哪所大學呢?
  • 2021江蘇考生苦盡甘來,施行「新高考」模式,使用750分全國卷
    文/小曼聊育兒 2020年是很特殊的一年,高考延期,高考衝刺階段,多半時間都在家裡度過,有些省市實行了「新高考」模式,這一年,對於高考生來說,真是喜憂參半。
  • 拒絕高考狀元白湘菱的北大,一轉身就錄取外籍生,會引起公憤嗎?
    而今年高考就發生了一件糗事。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高考江蘇高考狀元白湘菱因為高考成績中一門選修課成績歷史是白湘菱的事件在那段時間確實是鬧得很大,很多網友都呼籲,希望這兩所高校能夠破格錄取他,畢竟是一位高考狀元,但是由於清華北大特殊的招生條件,清華北大招生辦都明確表示白湘菱都不符合錄取條件,不能招錄。但是畢竟規則就是這樣,清華北大表示不能破壞規則,不能因為一個人而致規則於不顧,如果對他破格了,那對於全國其他地區的考生確實是有點不公平。
  • 新舊高考交替之際,2020年藝考生還可以復讀嗎?
    「藝考熱」逐年上漲,報名參加藝考的學生也越來越多,院校一般都不會進行擴招,所以招錄比會越來越嚴峻。如果你今年一張合格證也沒有收穫,明年的形勢可能會更加緊張。但如果你藝考失利的原因是主要在於選校錯誤,報考的院校和專業你並不擅長,那麼你可以綜合評估一下,如果需要復讀,你復讀的選校定位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