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解讀3大特點,做到這5點迎接強基計劃

2020-09-09 小曉樣兒

今年,出現了一個熱詞,那就是:強基計劃。由於是今年1月13號才發布出來的招生改革,所以大家都不太了解「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

所謂「強基計劃」,簡要地概述,指的是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具體來說,是高校開展的基礎學科招生計劃;也可以理解為教育部開展的招生改革試點。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選拔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之所以實施「強基計劃」,是為解決人才緊缺的問題,是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招生的學科專業

解讀「強基計劃」

「強基計劃」重點在於基礎學科這四個字上,即讓基礎學科在培養我國緊缺需求人才中,起到支撐引領的作用,所以重點相關招生的專業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等。

二、解讀「強基計劃」的3大特點。

①在「綜合評價」的基礎上,吸收原「自主招生」優點。②改變了自主招生原有的「降分錄取」這一項。即取消了以前的憑藉競賽證書、論文、專利等作為入圍的方式,以高考成績為依據。③考核在高考分數公布之後。根據高考成績確定入圍名單,入圍學生參加高校組織的考核。高校將考生的高考成績、高校綜合考核結果、綜合素質評價情況等折合成綜合成績,由高到低順序錄取,體現對學生更加全面綜合地評價。其中,高考成績的佔比不得低於85%。

解讀:三大特點涉及兩個詞,即「綜合評價」「自主招生」

「綜合評價」一般來說,是以考生的高考分+高校綜合測試分+高中學業水平測試分這三種成績為基數,按規定比例計算出來的綜合分,然後擇優錄取的方式。

「自主招生」的優點:

  • 首先,有學科特長的優秀學生,可以提前選擇重點院校。
  • 其次,避開了高考中「一考定終身」的弊端,為學科特長和創新型人才創造機會,比如可以幫助有學科特長、創新潛質型的同學進入理想名校。
  • 最後,學校可根據自己需求招生,而不是一味憑藉高考成績這一項,比如考生參加考試之後,獲得預錄取資格之後,可加20-30分。

據相關媒體統計,

36所學校強基計劃招生專業集中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力學、信息學、基礎醫學、核工程和核技術、生態學、歷史、哲學、中國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等學科。

例如天津大學,作為「強基計劃」的第一批試點大學,在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應用化學、生物科學、工程力學5個專業中,一共招收了學生150人。

其招生辦主任表示,天津大學主要招收的學生有兩種類型:一是綜合素質全,高考成績要求達到本省高考滿分的75%二是考生過了「一本線」,且參加了全國中學生數理化生、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等5項學科競賽,並在任一項中獲得二等獎及以上獎項。而對天津市的學生來說,要達到562.5分的同時,符合專業選考科的相關要求。

綜合以上,我總結了一下,「強基計劃」的定位,明顯有以下3點:

  • 一是聚焦基礎學科,培養頂尖人才;
  • 二是發展我國高端人文社會科學,比如現在急需要跟上的在晶片、軟體、智能化、新型化等等領域的發展;
  • 三是摒棄了從前的「唯分數論」,讓學生隨著興趣好好發展自身優勢,培養出真心熱愛基礎學科的優秀人才。

三、作為高中生,如何迎接「強基計劃」?

由於「強基計劃」選拔的標準是:

綜合素質優秀,高考成績優異,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所以,高中生迎接「強基計劃」需要做到以下5點:

1.紮實打牢基礎知識,在中學的學習階段時,就要打下良好的知識基礎。

2.升華基礎知識的能力,即提升獲得知識、思維、實操這三個能力,以實現「螺旋式」提升能力。

3.具備綜合運用能力,即可以在多變、複雜的環境裡,對所學的基礎知識和能力能夠靈活運用。

4.認同高校價值理念,加強愛國精神。這是一種很美好的情感,而且「強基計劃」的初心是培養國內頂尖人才,為推動我國的科技發展,所以除了視野開闊,認同所在學校的價值理念,加強愛國精神對報考強基計劃也挺重要的。

5.在選專業時,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因為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因為熱愛,才能堅持,才能成為這個學科的頂尖人才。

總結:

隨著各位老師和家長、考生對高考制度關注度上升,出現了很多相關疑問。比如今年的新熱詞:強基計劃。

那麼「強基計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強基計劃」重點放在基礎學科這四個字上,重點招生專業是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及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

「強基計劃」的3個特點是:

①以「綜合評價」為基礎,有「自主招生」優點。

②改變了「降分錄取」。

③考核在高考分數公布之後。

迎接「強基計劃」需要做到的5點是:

1.紮實基礎知識。

2.升華基礎知識。

3.具備綜合運用能力。

4.認同高校價值理念,加強愛國精神。

5.熱愛自己所選學科。


我是,歡迎關注我,歡迎留言、分享和評論。

參考資料:《教育部教學[2020]1號文件│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

相關焦點

  • 「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解讀三大特點,實現這五點
    有一個熱詞,那就是:堅強的基礎計劃。自招生改革發布以來,我們真的不知道「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我們一起來來了解一下。1「強基礎工程」的含義是什麼?實施「強基計劃」的原因在於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他是以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為導向的學科專業解讀「強基工程」「強基礎工程」著眼於基礎學科的四個字,即使基礎學科在中國緊缺人才培養中發揮支撐和主導作用,因此重點相關招生專業有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與歷史、哲學、古文字學等。
  • 2020高考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最全解讀收藏好!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被稱為強基計劃。這也意味著2020高考強基計劃將實施,那麼,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
  • 厚植強基 為國選材——清華大學招生組到衡水二中解讀「強基計劃」
    5月22日,清華大學河北招生組組長劉青教授,招生負責人溫鵬、葛東雲老師到我校舉行報告會,為高三學生解讀「強基計劃」。
  • 什麼是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招生流程
    了解強基計劃2020年1月教育部下發《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取消自主招生,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強基計劃定位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突出基礎學科支撐引領作用,聚焦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
  • 強基計劃,獨家深度解讀
    升學心裡沒底,蜻蜓探長幫你教育部「強基計劃」發布,懸而未決的自主招生政策改革終於落地。強基計劃著眼於國家對人才的戰略需要,在定位、選拔培養對象、培養模式等方面有諸多創新設計。本文對中學、老師、家長及考生有很大的參考學習價值,可以反覆研讀。
  • 中山大學2020強基計劃解讀!
    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又稱「強基計劃」),從2020年起,在36所高校試點基礎學科本科招生改革,實施強基計劃,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選拔培養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
  • 強基計劃「遇冷」是什麼意思?「強基計劃」出現缺額主因有3個
    所以,入選「強基計劃」的學生,不僅需要的是痴迷於基礎學科學習研究的學生,還要求學生的學科的成績十分突出。這也就意味著,學生在思想上不能有利用「強基計劃」踏進一個名校的想法。②「強基計劃」需要一個過程。「強基計劃」是自主招生政策取消後的新政,所以難免會出現問題。起步的首個年份,僅僅只在36所一流高校試點,這些高校都是超一流的高校。
  • 2020中科大強基計劃解讀
    科教報國、追求卓越  發揮基礎學科突出優勢,培養國家戰略拔尖人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強基計劃招生簡章解讀  日前,根據《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文件要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於近日發布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 你好,強基計劃!
    年開始,部分頭部高校實施了「強基計劃」,與以往的招生方式和人才培養模式不同。我們今天從強基計劃的培養模式、專業介紹、校測介紹、報考限制、分數線等方面來詳細介紹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招生對象被分為兩類:基礎學科選拔和綜合素質優異。
  • 強基計劃···北京師範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報考我校強基計劃的考生不能兼報其他高校強基計劃。2.強基計劃招生省份及計劃面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雲南、陝西、寧夏、新疆等省份招收強基計劃學生120人,擇優錄取,寧缺毋濫。
  • 武大山大蘭大率先開啟強基計劃,考生如何報考強基計劃?
    二是武大山大蘭大率先發布了強基計劃招生簡章。那什麼是「強基計劃」呢?我們一起先做一個簡單的了解。在現有高考高考區分度降低的趨勢下,強基計劃這類特殊招生必定是頂尖高校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所以,建議有條件的考生一定要參與。 2、競賽和綜合成績需平衡,缺一不可通俗的講,強基計劃只更適用於部分單科特別優秀,綜合也不差的學生。也就是所謂的培養專才。這和國際上先進國家的高校的教育理念是一致。在強基計劃錄取方案中。
  • 冷眼看「強基計劃」,強基看點應該是這些
    因此強基計劃不再具有明顯的降分錄取的特點,甚至於比一批次錄取分高也不是不可能,這取決於高校的學科優勢和培養方案到底多誘人。但,這真的是最佳選擇嗎?02強基計劃的看點應該看什麼強基計劃的目的決定了,強基計劃的看點在於:招什麼樣的人,和怎麼培養。
  • 取代自主招生的強基計劃到底是什麼意思
    強基計劃上線有一年的時間了,各位熟悉這種招生方式了嘛?今天我就來跟各位說說強基計劃的由來、目的和意義。強基計劃全稱叫「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一句話解釋它的意思:選拔綜合素質優秀或者基礎學科拔尖的同學讓基礎學科發展的更大更強。
  • 北京大學也未完成「強基」招生計劃,「強基」計劃全面「遇冷」
    據媒體報導,「強基計劃」元年開啟大幕,但全面「遇冷」,遭遇「寒流」。據不完全統計:(1)北京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應該招生900人(網傳數據),而實際招生842人,58個招生計劃未能完成。未完成招生率是6.44%。
  • 清華、浙大、中科大等8大名校招辦齊聚學軍中學,硬核解讀強基計劃
    2019年,46人被北大清華錄取,169人被浙江大學錄取,浙大上線率61.5%;一段率達99.3%以上。2020年是強基計劃實施元年。強基計劃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著眼於國家對人才的戰略需要,貫通國家急需拔尖創新人才的選拔與培養兩階段。
  • 強基計劃有哪些特點?
    2020年強基計劃試點院校為36所雙一流A類院校。2020強基計劃招生專業限定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哲學、古文字學,部分高校開放基礎醫學、核工程與技術專業。3、招生培養一體化,集聚校內優勢資源。通過強基計劃錄取的考生,原則上不允許轉專業,入學後單獨制定培養方案,小班教學,本-碩-博貫通培養。4、招考流程簡潔,優先錄取。
  • 揭開強基計劃真實面目
    強基計劃招生專業為基礎學科,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高端晶片與軟體、智能科技、新材料、先進位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這對於基礎學科感興趣的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人才來說是一項重大利好政策。
  • 強基計劃招生章程將陸續公布,什麼水平的考生適合報考強基計劃?
    2020年是強基計劃實施的第一年,由於疫情,高考延遲一個月,各招生學校原計劃4月份公布強基計劃招生簡章,月將延遲至5月公布。各校強基計劃招生章程未公布,招生計劃和具體方案還不明朗,許多有意向報考強基計劃的考生和家長比較焦急,就報考問題提出不少疑問。在此,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進行梳理,供考生和家長們參考。
  • 強基計劃適合多少分的考生?
    這幾天最最吸引高中家長朋友們眼球的就是強基計劃了,隨著北京師範大學的招生簡章的發布,所有36所高校的強基計劃招生簡章都已經明了,招生報名的通道也已經打開。本期我們一起來解讀一下,到底強基計劃應不應該去填報?值不值得去填報?適合多少分的考生去填報?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強基計劃到底是怎麼回事?
  • 強基計劃專項介紹
    有個朋友評論區留言,想要我詳細介紹一下強基計劃。今天他來了! 簡介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也稱強基計劃,是教育部開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為了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這裡,先解讀一下,注意「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