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學軍中學被譽為「一流大學的人才搖籃」,高考成績全省矚目。2019年,46人被北大清華錄取,169人被浙江大學錄取,浙大上線率61.5%;一段率達99.3%以上。
2020年是強基計劃實施元年。強基計劃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著眼於國家對人才的戰略需要,貫通國家急需拔尖創新人才的選拔與培養兩階段。
站在新的起點上,學軍中學致力於做美好教育的遠播者、優質教育的深耕人、未來教育的先行軍,為我省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貢獻學軍力量。
基於培養面向未來的領軍人才這一共同願景,在與騰訊·大浙網的聯合下,5月17日,杭州學軍中學攜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8所名校,舉辦了「強基計劃聚焦新時代拔尖人才培養模式」招辦政策解讀雲說明會,為廣大考生和家長在線解讀強基計劃的招生政策。全天直播人氣值累計達到20640。
無報名門檻
無需中學推薦
不下達指標性計劃
強基計劃,強勢來襲
北京大學
如果有自己的意向專業想要更多地了解,可以關注「北京大學招生辦」,近期有「北京學科專場」的專欄微信推文~
北京大學招生組陸俊林老師從招生專業、培養模式和政策解讀這三方面為大家說明了北大強基計劃。北大強基計劃以「為國選才育才」為定位,聚焦高端晶片與軟體、新材料、先進位造等領域,重點在數、理、化、生和文、史、哲等基礎學科。陸老師說,北京大學通過2020強基計劃在浙江省招收人數,僅次於本校所在地北京。這對浙江考生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有意向的考生可以關注「中國科大本科招生」進行詳細了解~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招生組韓良老師以「追求卓越 科教報國」為主題,立足學校理科辦學特色,向大家講解了中國科大的強基計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對於浙江考生的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這是因為學校一貫重視數理基礎,在課程設置、人才培養各個方面都要求考生有很好的數學物理基礎和天賦。通過強基計劃入校的學生,將按照專業設置,進入到不同的強基班,每班30人左右,採用學業導師制和小班化教學。
浙江大學
有意向的考生可以關注「浙江大學本科招生」~
浙江大學招生組沈燎老師從實施基礎與優勢、招生政策和人才培養特色這三個方面為有意向報考的學生說明了2020浙大強基計劃。總的來說,可以解讀為「榮譽學院+本研銜接」培養體系,「基礎學科+特色方向」和「通專跨+國際化」的課程體系這樣三大體系。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大學將「強基計劃」錄取學生納入竺可楨學院培養體系,實施特別培養。浙大致力於通過打造強基計劃人才培養的十大特色,培育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中國人民大學
有意向的考生可以從「中國人民大學陽光招生信息平臺」中了解更多招生信息~
中國人民大學招生組裴晟老師與主持人現場連麥,細心解答關於強基計劃的問題。裴老師介紹說,中國人民大學作為一所綜合性大學,其優勢學科集中在人文和社會科學上。強基計劃中所有的專業都會在浙江有招生計劃,裴老師建議考生應到報考自己十分熱愛、嚮往的某個專業,這樣才能實現長足發展。在直播尾聲,自己也是「浙江考生」的裴老師為浙江高三學生加油鼓勁,希望同學們在今年的高考中能考出更好的成績。
清華大學
相關權威解讀都可以從「清華招生」上第一時間獲取~
清華大學招生辦副主任徐寧漢老師就大家密切關注的問題作了解答。首先,相比自主招生計劃,強基計劃有著本質改變,體現在:一是「為國選材、厚植強基、拔尖領軍、創新未來」的強基人才選拔培養定位;二是為國家基礎學科的長期發展、關鍵研究領域的重點突破培養拔尖領軍型人才的培養目標。而且,通過強基計劃,清華大學首次推出理-工雙學位設計,融合模式從以往的兩個學科簡單「相加」到更體現培養計劃的「相乘」。此外,清華大學新成立了五個書院來作為強基計劃人才培養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
有意向的考生可以在「上交大」查看相應的招生解說~
上海交通大學招生組黃宏成老師以「築夢交大,逐夢未來」為主題為大家解讀了上交大的強基計劃。此次上海交大作為試點,獲批專業涵蓋數學與應用數學等六大優勢學科。關於轉專業,黃老師介紹說:通過強基計劃進入交大的學生不允許轉經管、工科專業,但是到了高年級可以選擇輔修;在同類專業中,如果有名額多餘就可以申請轉專業。而且,對於強基計劃應屆本科畢業生,不設置直博名額限制,符合條件都可以申請參與遴選。
如果想繼續了解6個專業的培養模式,可以在工作日指定時間撥打諮詢電話。
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在本校的招生網「復旦招生」都專門發布了《就強基計劃答考生問》專題~
復旦大學招生辦徐蔚老師對復旦的強基計劃作了交流和解讀。復旦的強基計劃招生專業源自於第一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除了醫學生不能轉專業,其他學科可以在大類裡有跨專業的選擇機會。徐老師提醒考生和家長說,強基計劃的高考成績均不含任何政策性加分,另外還請家長們注意各校的入圍名單的倍數。而且,如果報名中不符合B類考生要求,會自動轉入A類報名。
徐老師還就招生與培養銜接給出了四點貼心建議:
強基計劃屬於新增批次,為考生提供了更多機會,要積極地報考;同時,也要重視高考,潛心複習,夯實基礎,沉著應考;此外,要注意提升綜合素質,挖掘自身潛能,充分展現自我;最後,要關注專業培養方案,做好與國家發展相適應的成長規劃。
同濟大學
有意向的考生可以關注「同濟招生」了解更多信息~
同濟大學浙江省招生組組長尹學鋒教授和專員王力生教授與直播現場主持人連麥,遠程互動交流,從背景介紹、招生方案、培養模式和科研平臺等四個方面為考生和家長解答同濟大學的強基計劃。2020年同濟大學強基計劃4個招生專業均有優秀的辦學傳統、強大的師資、雄厚的教學保障體系、先進的前沿科創中心和科研平臺、明確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理念和目標。
強基計劃是與高考並行不悖的一個進入名校的新途徑。對於有合適的專業選擇的考生來說,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報名的日程安排。因此在現階段,有相應規劃的考生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強基計劃的報考上,在5月30日之前要下定決心選擇好一所高校。
通過強基計劃,學生既可以去「衝一衝」名校夢想,也可以作為「穩一穩」的保底選擇。不過,「強基計劃」試點高校都提出,要選拔在學科上有真天賦、真正執著於這些學科的興趣與志向的學生,然後在培養上加以「特殊化」,為國家基礎學科輸送人才。因此,如果想通過強基計劃進入名校,更要提前摸清自己的興趣方向。
「志當存高遠」,只有懷著報效國家、回饋社會的熱忱之心,結合自身的特長優勢,才能作出有益於自身發展、有益於國家進步的正確選擇。
來源:杭州學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