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故事】陸春明:我的母校(沭陽縣實驗小學發展歷程)

2021-02-14 蘇北新觀察

「建陵西峙,沭水前橫,一遍弦歌背古城。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楷模規範樹風聲。同粹勵,各崢嶸,肩承歷史,創造人生。休辜負,百年大計,努力向萬裡前程。」

一九四一年,沭陽縣城西關老鄰居晏統祥,時任沭陽模範小學校長,滿懷激情地創作了以上《沭陽縣立城中模範小學校歌》。同時,晏老先生創作、譜寫了催人振奮的《朝會歌》和《放學歌》。

(晏統祥校長)

朝會歌曰:先生早,諸位早,早呀早呀大家早,我們到校天剛曉。一日之計最好是清早,晨光最可寶。同學們努力深造,莫把光陰辜負了。努力努力刻苦耐勞,努力努力學者頭腦。莫忘我校好信條,敦吾品,勵吾學,衛吾國,責任在吾曹。

(朝會歌)

放學歌曰:功課完畢要回家去,先生同學大家暫分手。我們回去不要優遊,須把今天的功課再研究。明早會,好朋友,明早會,好朋友,願大家努力把學問求。明早會,好朋友,明早會,好朋友,願明早齊到無先後。

(放學歌)

清朝光緒三十年(公元一九零四年),清廷發布上渝:各縣書院均改為小學堂。知縣葉元鋆就沭城西關宣義門內的考棚中懷文書院,改設為沭陽縣立高等小學堂,即現在的沭陽縣實驗小學——我的母校,至今已有一百一十六年歷史。

(「懷文書院」現在沭陽縣美術館院內)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母校曾數遷校址,數度更名……

(解矩,字證琴,沭陽縣立高等小學堂堂長。母校首任校長)

1904年至1911年,縣立小學堂沿用古代考棚,當時名為「懷文書院」。作為教學處所,堂長為解矩(字證琴),光緒丁酉科拔貢,曾任山西補用直隸州判,山東省七府訓導,是為母校之首任校長。其時,學堂師資為沭陽縣學者之集萃:有凜生魏鷺西、徐蓬光、施心權、秀才吳鐵秋、許紹裘,著名學者司厚甫、蔣仲泉、周杰霄、沙策環、王蓮溪、詩人謝嵛仙、左冀作家王潔予等執教。他們教導出的沭陽學子,人才濟濟。其中包括革命家、中共山東省委記吳苓生,畫家郝天羽、劉仰五,烈士方元民,革命志士李嘉林等。

1912年至1923年,母校更名為「縣立高等小學校」。校長為吳紹舉(字鐵秋),清末秀才,教育家。一生致力教育,筆耕不輟,倡導新學。所生五子均先後就讀於母校,後均成為大家:次子吳印鹹之成就蜚聲海內外;三子吳印禪教授系我國著名生物學家,執教於同濟大學,中科院部委委員;五子吳印圃教授,執教於中山大學,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24年至1934年,母校更名為「沭陽縣第一高等小學」。校長先後為湯銳(字使修)、李耀暄(字朗仙)、仲兆福(字壽清)、劉奎中(字仰五)、徐仲九、錢天素、鮑德華。1935年至1939年,母校更名為「沭陽縣立城中中心小學」。校長先後為葛運生(字廣甫)、趙蔚德。其間,共產黨人李卓然、呂繼英等在學校任教,傳播馬列主義,同時進行地下工作,發展黨員,建立組織。

1940年至1945年,母校更名為「沭陽縣模範小學」。校長分別是晏統祥和鮑味新。

1945年至1947年,母較更名為「沭陽縣立城中中心小學」。校長分別是中共地下黨員姜文軒、曹元衡、司潤民同志。正是在臨近沭陽解放的前一年,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日,原實小教師,後任國民黨沭陽縣保實隊隊長吳小柴,夥同國民黨整編第28師,共九千餘人,製造了歷史上震驚全國的安峰山事件,致使蘇北地方幹部死傷逾千人。沭陽縣城解放前夕,吳小柴指揮保安隊,縱火焚燒沭城宣義門外的西關大街,有著上千年歷史的西關大街成為火海。多座百年老店和居民建築化為灰燼,以往商賈雲集、熱鬧非凡的西關大街從此不在。群眾和眾商戶無不痛恨國民黨、還鄉團的暴行。

1948年4月至1948年11月,母校更名為「跨河小學」。校長是朱少清。由於建在古考棚中的學校被淮海戰役中的軍隊醫院緊急徵用,學校從古考棚中搬出,搬遷到大黿頭東側的準提庵(現體育場東南側人武小區內),因地處跨河鎮,故名「垮河小學」。當時正處於解放初期,學校僅有教師二人,學生二十餘人。教學環境較差,教材均由朱校長和老師自編。

1948年11月至1951年,母校隨沭城行政區域的劃分,更名為「沭陽縣立建陵小學」。校址搬遷至四老爺巷東側的學宮內教學,校書是徐少峰和毛系周。沭城學宮,舊在沭河南岸,由宋至元,故有學廟。明嘉靖四年,知縣蔣暘遷於城內治東聚奎門北。

(學宮大成殿圖,拆於1953年)

清乾隆十六年,知縣劉順璽、鄧培蔣歷時五年修訖學官。清嘉慶十年,知縣林龍光修大成殿,照壁及尊經閣。(原址在政園小區南門內西側區域)

1951年至1952年,母校遷至學官路北的城內後銜(現公園路)的糧食常平倉房教學。常平糧倉為明末清初建築,糧倉共計三十六間,在原縣府路北,西鄰原沭陽縣看守所。東鄰縣府禮堂和程家牌坊,北面是老沭城北圩牆。倉房正門南向,自始至今七十餘載,母校終於穩定於此,未再搬遷。年復一年,發展壯大,榮耀至今。當時的校長是劉伯華、盧裕善,副校長是黃裕生,教導主任是陳敬環。1954年至1958年,劉伯華校長二次執掌建陵小學帥印。母校在淮海地區已是相當的出名,短短數年間,各項工作順利推進、碩果喜人,建陵小學躍升為江蘇省重點小學。一九五六年春,劉伯華校長進京參加中央人民政府召開的《第一次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受到了偉大領袖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這份殊榮,是當年沭陽縣教育戰線的天大喜訊,振奮人心,鼓舞幹勁。

(盧裕善校長)

1953年至1958年7月,母校更名為「沭陽縣建陵中心小學」,校長是劉伯華、項法良,副校長是高樸。

(方醒校長)

(丁恆志校長)

(陸文才校長)

1958年9月至1962年7月,母校更名為「沭陽師範附屬小學」。校長分別是方醒、丁恆志和陸文才。更名的緣故是在西關古考棚內興辦了沭陽師範,兩所學校之間僅隔著城隍廟和看守所,兩校幾近一體,但三年自然實害的發生,國家經濟困難,沭陽師範於1962年停辦。

1962年9月至1968年4月,母校更名為「沭陽縣實險小學」。校長是方一香,副校長是嚴寶芳。在文革中,方校長和嚴校長以及優秀教師羅時淑等人受到衝擊,個別別有用心的人和數位下三濫學生對校長和羅老師揪鬥並拳腳相向。背離了中央文革「要文鬥,不要武鬥」的指示精神,這兩屆學生現已年近七旬。回首往事,當年作惡行兇,打罵校長和老師的少數學生,他們內心有愧!理當懺悔!

(耿立文校長)

1968年4月至1979年2月,母校更名為「沭陽縣工農兵小學」。學校革命委員會主任是蘇良甫、耿立文、吳尚志,校長是許永流,副主任是紀洪富和劉祖華。本人自一九七零年入學,至一九七五年小學畢業,親身經歷了工農兵小學五年難忘的歲月。在毛澤東時代,祖國的少年學生有理想,有擔當。偉大領袖毛主席指示: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我們的小學由六年制改為五年制。學校興辦了戴帽子初中,稱作六年級、七年級,工人宣傳隊,解放軍宣傳隊進駐學校。南方的大學畢業生有上海的王淑珍、常州的顧雨芳等老師來校支教。體育方面,體壇名將衛東、康習德老師率領的工農兵小學桌球、排球、足球隊殺進省前三強。德藝雙馨的龔雅萍老師、謝紅舉老師,遴選優秀學生,組團赴南京小紅花藝術團學習,這些優秀學生分別是宋忠民、吳紅、凌海霞、黃志芹、鞏志紅、石桂平、姚惠、邵惠芳、金平、路學華、周成國、孫漢航、蘭慶五、汪增洋、李益民等。

(紀洪富校長)

他們學成回沭後,工農兵小學成立了大名鼎鼎的小紅花宣傳隊,排練革命現代京劇。舞蹈《豐收歌》、《洗衣舞》、《全世界人民大團結》、《我們是連隊義務理髮員》、《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節目,紅遍淮海大地。和我同屆的徐海波、周揚波、朱波、王小五、王輝陽、晚一屆的唐江林、夏軍等。同班同學徐軍平、徐國平兄弟,王寧生、周虎、詹明祥、徐媛、劉閩霞、姜春玲、夏敏等同學在學長宋忠民的嚴格指導下,紛紛走上舞臺,展現風採。在工宣隊,軍宣隊的帶領下,我們走進棉織廠、針織廠,在織機上學工;同學們走進農田,割草、積肥、拾麥穗,我們學農;走進軍營,解放軍叔叔手把手教我們用鋼槍瞄準和刺殺。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1979年2月至1998年12月,母校更名為「沭陽縣實險小學」。校長先後是許永流、吳增益、周慕白、周鵬、楊明國。

副校長是陳登洲、王振球、胡道明、王林、吳兆椿、張林茹、耿志國。在上述校長中,周鵬校長與我在沭陽縣新河鄉有交集!

周鵬校長在沭陽縣教育界口碑極好,大有賢名,是我的良師益友,他對我的教誨,使我終身受益,永記不忘,當我身邊的人一個個被紀委、反貪部門雙規和法辦,周鵬校長的逆耳衷言和警語,使我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寧可清貧,絕不貪腐!九十年代初,周校長主政實小,安撫、尊敬老教師,提攜幫傳新教學骨幹,給實小注入了真抓實幹、誨人不倦的教育之魂,使後來的萬千學子收益。

1998年底,母校更名為「江蘇省沭陽實驗小學」。劉傑為黨總支書記、校長,副校長為程兆標、張華俊、陳儀林、桑同標、孫強、王立如,校辦主任為王和平。興辦了「外國語學校初中部」。

(實小全貌)

新世紀初,在沭陽城南新建了「沭陽縣第一實驗小學」。直至2011年第一實驗小學成為獨立單位。接任劉傑校長的是吳興榮校長,校領導班子成員有桑同標、王立如、張華俊、王和平等。接任吳興榮校長的是榮學工校長,領導班子成員有王和平、任勇、季玉剛、王婷婷、蔡茂林、王芳、宋鼎、司開邦等。2020年10月,張松履新實小校長。

目前,母校面積逾200畝,綠化面積超過50%,共有114個班級,學生人數逾七千人,教職工三百多人,其中高級教師佔比80%以上。一百一十六年,母校從古沭城西關宣義門內的九間古考棚舊址上誕生,三遷校址,數度更名,一路走來,一路榮光!母校是沭陽基礎教育之魂,是學子鑄劍之地賢才的搖籃,是歷屆學子抹不去的永恆記憶…  作者:陸春明,江蘇沭陽人,文學愛好者,現任沭陽縣美術館職工。蘇北新觀察特約通訊員。 

相關焦點

  • 有你母校和恩師嗎?
    泗洪縣泗州學校泗洪縣臨淮中心小學泗洪縣長江路幼兒園宿豫區(8個)宿豫區第一實驗小學宿豫張家港實驗小學宿豫區實驗小學宿豫區關廟中心學校宿豫區陸集中心學校宿豫區第一初級中學宿遷高新區實驗幼兒園宿豫區仰化中心幼兒園宿城區(11
  • 薛城區臨城實驗小學:紅色文化牆「訴說」黨的發展歷程
    棗莊在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薛城區臨城實驗小學創新宣傳載體,將學校一樓「空白牆」區域變成了一條黨建文化宣傳牆,將黨建宣傳教育工作融入到教職工的日常生活中去,成為黨員教師學習黨的知識的新園地。
  • 廈門實驗小學舉辦建校74周年慶祝活動
    11月11日,福建省廈門實驗小學迎來了74歲生日,各屆校友重回母校,共同為母校成立74周年送上美好的祝福。
  • 棗莊市薛城區臨城實驗小學:紅色文化牆「訴說」黨的發展歷程
    魯網8月18日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薛城區臨城實驗小學創新宣傳載體在牆上,可以一覽中國共產黨從一大召開到十九大召開的歷程,還可以通過圖文介紹,了解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逐漸發展壯大,領導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進程。
  • 宿遷的他們為母校捐贈23臺空調
    宿遷網訊(記者 孫軍賢 通訊員 浦愛軍)「吳雅琴真是沒得說,今年3月份曾為我們學校捐贈萬隻口罩,今年6月份又和她的學生李潤凡共同為母校捐贈23臺空調。你看孩子們現在在空調教室裡學習,再也不怕天氣炎熱了……」9月17日中午,宿遷市宿豫區啟明實驗學校校長陳秀強,撥打晚報熱線電話爆料稱。據陳秀強介紹,今年6月份正值盛夏高溫,烈日炎炎。教室裡異常悶熱,加之學生佩戴口罩,師生們往往一節課沒有上完就滿身是汗,經常有學生因為中暑而請假停學,學校迫切需要安裝空調。今年6月10日,吳雅琴得知了這一情況,立即和陳秀強聯繫,落實安裝空調事宜。
  • 繼承優良傳統,傳承實小精神——廈門實驗小學74周年校慶活動順利舉行
    △廈門實驗小學校長何寶群為大家介紹學校發展情況74年來,實小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學子,在母校生日之際再回到校園,校友們感概萬千,在以「我們從實小啟程」為主題的校友訪談中,幾位校友代表深情地道出了他們與母校的故事。
  • 2020年沭陽縣農村邊遠鄉鎮小學招聘教師簡章
    為切實緩解農村邊遠鄉鎮小學、幼兒園教師缺乏問題,經縣委、縣政府批准,公開招聘緊缺專業教師。3.報名辦法:  ①應聘人員現場交驗從網上下載並填寫好的《2020年沭陽縣邊遠鄉鎮小學招聘教師報名表》,報名表上需貼應聘人近期2寸免冠彩色照片一張;②報名時提供畢業證書(同時從學信網查詢並列印的「學歷證書電子註冊備案表」)、身份證、教師資格證複印件;③任教學校出具的任教證明(在一所學校任教時間不夠的,可補充之前任教學校出具的任教證明,如任教學校為其繳納養老保險的,只需提供縣社會保險部門出具的證明
  • 宜春市實驗小學建校100周年辦學成果展示大會紀實(組圖)
    京洪校長表示,在市區政府、教育局領導的關心關懷下,學校將努力創辦適宜師生發展的「宜實教育」,建設春意盎然、充滿活力的校園環境,營造適合變革、引領創新的文化氛圍,培育實幹創新、適應社會發展的新時代人才,為早日實現實小新百年輝煌而努力!  實驗小學的發展離不開歷任校長、各位前輩的辛勞付出。隨後,實驗小學的歷任校長代表韓世民、易啟嵐、謝安俊也送上了他們的祝福。
  • 西安市創新實驗學校落戶陝師大陸港小學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西安市創新實驗學校落戶陝師大陸港小學   為了進一步推進《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由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創新教科研工作機制,深化『西安好課堂』建設」教學研討活動暨西安市創新實驗學校揭牌儀式
  • 2020沭陽縣高中、邊遠鄉鎮小學筆試成績和面試名通知
    各位考生:現將2020年沭陽縣第二批公辦高中、邊遠鄉鎮小學筆試成績和擬參加面試人員名單予以公布(二)邊遠鄉鎮小學請考生8月28日下午到沭陽縣教育局一樓會議室(原報名地點)辦理面試手續。報到時間和地點:8月30日上午6:50,沭陽縣南湖小學。二、面試須知1.因疫情防控需要,考生進入考點前,由工作人員當場核驗蘇康碼,測量體溫,進入考點後自覺佩帶口罩。2.考生必須自覺服從考點工作人員管理,不得擾亂考場秩序。
  • 《鄉愁》——風僧
    而像我這樣,幼時跟隨父母幾處奔波,記事起便落腳故土的人,按理應該是無愁可有,卻也自己覺得鄉愁滿滿,何故?        細究,原來,鄉愁除了別離之情,還有許多是源於日漸遙遠的記憶和不再呈現的往昔情景。        一種聲音,一段樂曲,一個面容,甚至空氣中偶爾飄過的一絲氣息,都會把我帶入濃濃的鄉愁裡。正可謂「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 情系母校 築夢實小——永春縣實驗小學2014屆林慧婧同學返校交流
    永春縣實驗小學2014屆林慧婧同學返校交流春風化雨育桃李,學子成才饋母校。在全體實小人的努力下,學校培育出了許多莘莘學子,林慧婧、黃豔、呂輝達、陳鑫鵬在2020年高考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分別錄取於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是永春縣實驗小學的自豪。
  • 培根鑄魂 少年養成—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紀實
    駐馬店第二實驗小學是一所現代化學校。學校堅持「德育為首,育人為本,以德馭教,全面發展」的辦學思想,以「全面育人,培養特長,形成特色,爭創一流」為發展目標,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不斷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工作的新路子,逐步將學校建成了美麗花園,書香學園,文明樂園,溫馨家園。
  • 親愛的母校,謝謝您給我插上騰飛的翅膀
    ,豐盈我的頭腦,助我實現心中的北醫夢。感謝班主任朱亞鴻和所有老師,我必將謹記十五中校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祝願母校桃李滿天下,梓楠遍五洲。」感謝母校擺渡了一個個學生,帶他們駛向成功的彼岸。感謝我的班主任朱亞鴻老師,是她點燃明燈為我照亮人生的路。未來,願母校樹木常青,花香恆在。」
  • 我與母校女附中 ——寫在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百年校慶(一)
    母校女附中百年校史與「十月革命」百年實驗正好同步。這一百年裡,學校和師生們的經歷也都深深刻下共產實驗的年輪。據校史記載:女附中的前身是成立於1917年的「北京女子師範學校附屬中學」。1924年改為「國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931年,隨北師大和北女師大合併,改為「師大附中女部」。1937年改為「北師大女附中」。中共建政後,與解放區的華北育才學校女部合併。
  • 感恩母校 夢想起航——記高新區實驗小學畢業典禮
    7月7日下午,高新區實驗小學2020屆《感恩母校,夢想起航》畢業典禮在學校隆重舉行。本次畢業典禮分為三個篇章。第一篇章:典禮在實小潤澤樓的報告廳裡,處處洋溢著歡樂的氛圍。學校領導、全體老師及六年級全體學生歡聚一堂,唱起離歌,激昂夢想。在莊嚴的國歌聲中,畢業典禮拉開帷幕。
  • 教育局發布先進集體和個人評選結果,快看看有沒有你的母校和老師
    (8所):沭陽如東中學江蘇省沭陽高級中學沭陽縣建陵高級中學沭陽縣修遠中學沭陽縣外國語實驗學校沭陽縣北丁集初級中學沭陽縣人民路小學沭陽縣湖東中心小學泗陽縣(5所):泗陽縣眾興實驗小學泗陽縣致遠小學泗陽縣西康實驗小學泗陽縣眾興中學
  • 成都市實驗小學迎來建校100周年
    位於成都市中心明皇城後載門舊址,現後子門街人民中路一段22號,百年實小一直走在「實驗研究」的教學前沿。100年間,成都實驗小學歷經國立高師附小、國立川大附小發展階段;1935年,根據「實驗研究、輔導地方」的建校使命,創立為省立成都實驗小學。
  • 湖北省實驗中學迎百年校慶,94歲校友回母校寄語年輕一代
    10月6日是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建校100周年紀念日,該校召開了隆重的校友會成立大會、紀念書冊發布暨校友紀念林、文化石認捐儀式。94歲高齡的校友侯裡笑回到母校,寄語年輕一代校友們:「珍惜學習環境,努力成才,為國家做貢獻。」上午10點,校友會成立大會暨紀念書冊發布儀式正式開始,校長汪擁軍代表學校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