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多考生詢問,因為長期生活在家鄉,日常生活都被方言包圍,突然要講普通話自己的舌頭就捋不直了。雖然大家都有基本的普通話交流能力,但是這個問題還是困擾著許多考生,不僅在生活中不能及時、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尤其是在普通話測試中,更是難得高分。怎麼能逐步克服這個問題呢?跟隨小編的腳步來看一下。
曼且思教育認為,很多人之所以會有這種心裡知道怎麼說,但是嘴巴慢半拍的情況,最重要的原因是長期的語言環境影響所致。由於長期生活在方言的交流環境中,很難有講普通話的想法和思維,在說話前還需要大腦先過濾一遍。尤其是一些和方言相差較大的普通話表達,更需要停頓加以思考。所以要想改變這一現狀,首先就要把自己置於一個講普通話的環境中,特別是和同學、朋友在一起時,使用普通話進行交流。多說多練習是最有效、最基本的改變口音,流暢表達的方法。
曼且思教育建議考生在說普通話時,可以給自己一個思考的時間,完整、準確地表達出來。在練習時可以先從簡短的句子入手,不要著急,然後由簡入繁。小編在當初練習普通話的時候會每天蹲點看新聞聯播,主持人的普通話是非常標準的,跟著他們讀就很容易發現自己在字詞讀音、語調把握等方面的問題,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曼且思教育簡評:雖然長期生活的語言環境對我們的口音和語言表達習慣等都留下難以根除的烙印,但是不代表就無法講好普通話。為自己尋找一個標準的普通話環境,多說多練,終將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