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為他們夯實精神家園

2020-12-23 金羊網

重建:為他們夯實精神家園

羊城晚報  作者:吳愛丹 梁煒  2018-05-11

  由廣東援建的大同社工服務中心為災民撫平了心靈創傷……

  文/羊城派記者 溫建敏 李國輝 李妹妍

  實習生 吳愛丹 梁煒

  「不少災區民眾尤其是喪親家庭,他們遲遲走不出地震時的陰影。有的經常晚上睡覺做噩夢,有的坐火車聽到轟鳴聲以為地震又來了,有的每天會莫名其妙地哭泣……」

  在廣東對汶川大刀闊斧進行援建的同時,災區民眾的精神創傷問題亦引起了廣東援建幹部的關注。

  在完成中央交給的重大民生工程、基礎建設援建任務的同時,如何兼顧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解決一些特殊群體的痛點,進而把廣東較為先進的社會工作管理經驗也帶過來?

  在援建幹部力促下,廣東援建成立了汶川縣大同社工服務中心。十年間,該中心累積服務當地民眾7萬多人次。汶川縣委書記張通榮說:「汶川大同社工服務中心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後入駐汶川,中心工作人員為汶川人民『撫平』心靈創傷所做出的貢獻有目共睹。」

  廣東援建汶川工作組社會發展協調部部長莊侃說,在關注困難群體、重建災區精神家園方面,廣東援建工作者同樣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由廣東援建的汶川大同社工服務中心揭牌成立 資料圖

  「災區老百姓缺少冬衣棉被」

  廣東援建汶川工作組社會發展協調部,是各省援建中較少見到的一個機構,它的主要職能是協調社會援助、協調災後重建力量、協調產業重建等。

  「援建幹部是8月份到達災區的。9月份,災區已很冷,我們下基層時發現,大多數災民家裡都沒有棉被,過冬的防寒衣物都沒有。」 社會發展協調部部長莊侃說。

  這個情況讓廣東援建幹部很揪心,他們和災民進行了溝通,「這個冬你們要怎麼過,現在有何打算?他們就一句話——等政府幫助」。

  莊侃說,實際上,廣東當時的援建資金主要是投到學校、醫院、基礎設施等「硬體」的建設上,「但看到當地群眾熱切求助的目光,我們也不能置之不理啊!後來,我們啟動了一個捐贈衣被給災區過冬的『暖冬行動』」。

  莊侃是在廣東省民政廳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民政」,在他的協調下,廣東移動公司率先籌了200件羽絨服,在教師節當天捐給了當地的老師。

  9月上旬「暖冬行動」正式啟動,廣東總共募集到了20多萬床(張)棉被棉衣,平均汶川一個人2.5床(張),還採購了9000多個暖爐。

  「在為災區人民過個暖冬上,我們開了個好頭,10月底,國家民政部號召全國為災區募捐衣被。」莊侃說。

資料圖/視覺中國

  既要基礎建設又要心理建設

  隨著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深入開展,廣東援建幹部發現不少災區民眾尤其是喪親家庭,遲遲走不出地震的陰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伴隨恐懼、焦慮、抑鬱、悲傷等消極情緒。震後的孤老、孤殘、孤兒以及單親家庭等弱勢群體也很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愛和照顧。

  「災後重建任務很重,可說是千頭萬緒,這部分困難群體的心理重建誰來管?如何管?」莊侃說,當時廣東有好幾個社工站在汶川開展工作,覺到他們發揮的作用很大。

  根據莊侃的提議,在汶川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廣東援建工作組成立了(汶川)廣東社工站,還成立了第一家本土民辦社工機構——汶川大同社工服務中心。廣東援建工作組從援建資金中拿出424萬元作為社工站前三年的運作經費,將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納入到災後重建的安排中。

  「我們將廣東先進的社會工作發展理念和創新做法帶來汶川,配合當地黨委政府災後重建的中心工作,回應災區社會需求,關愛和照顧弱勢群體,重建汶川精神家園,推動汶川和諧家園建設。」 廣東社工站首任站長兼汶川大同社工服務中心幹事長周小燕說。

資料圖/視覺中國

  輔導酗酒大叔走出心理陰影

  「當時災區民眾對社會工作還不了解,社會工作是一支專業力量,能夠下沉到基層,走到每一位服務對象的內心深處,陪伴著他們從過往的陰影中走出來,再次重燃起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信心。」周小燕說。

  周小燕介紹,社工服務中心的工作內容有:帶領社工團隊面向災區弱勢群體和民眾開展心理輔導、社區生計恢復、矛盾糾紛調解等。援建期間,(汶川)廣東社工站累積服務當地民眾7萬多人次,培育了一支十多人的本土社工隊伍,組建了一支1200餘人的志願者隊伍。

  一位叫楊軍(化名)的災民,妻子兒女均在地震時離世,地震後,重組了家庭。雖說重組了家庭,但他還是會時常想起已故的妻兒子女,為此還養成酗酒的惡習。

  在對楊軍的問題進行初步評估後,社工開始為其提供幫助。一方面通過心理輔導減緩他的負面情緒,引導他重構認知。社工還對夫妻雙方開展婚姻家庭輔導,通過妻子的支持和幫助,讓楊軍重新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喚起他對家庭的責任。同時,還引導雙方一起分析婚姻家庭問題——如楊軍個人的不良行為習慣、夫妻角色扮演和技巧等。還鼓勵楊軍加入到志願者隊伍,通過營造尊重、接納和包容的社區文化,讓他融入到志願服務活動、融入社區生活,社區鄰裡關係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通過社工持續半年的走訪輔導,楊軍不再沉迷酗酒,每天回到家和妻子一起做家務,也不再輕易與妻子產生衝突。

  「當看到服務對象的臉上開始有了笑容,我們的專業價值感油然而生,一切困難都是值得的。」周小燕說。

  廣東妹錘鍊成社工領軍人才

  廣東社工站是廣東「精神援建」的重點項目,得到廣東省的大力支持。成立之初,不少社工都是從廣東過來的,廣東工業大學劉靜林教授還專門深入汶川村寨調研,指導推動社工項目開展。廣東援建組組長陳茂輝經常到社工站調研指導,副組長朱耀忠專門協調安排汶川本土社工到廣州交流培訓。廣東省民政廳廳長卓志強2016年專程赴汶川看望慰問社工,還專門安排了經費資助。

  為了能讓廣東社工站和汶川縣大同社工服務中心平穩運行下去,在廣東工業大學畢業的廣東妹周小燕,在幹完三年的站長和幹事長後,又在汶川留了兩年。

  由於在廣東社工站的出色作用和優秀表現,周小燕被授予汶川縣優秀共產黨員、汶川縣榮譽市民、汶川縣三八紅旗手、阿壩州優秀基層黨支部書記、四川省「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2012年度「中國最美社工」、2014年度中國優秀社工人物等榮譽稱號。

  現為民政部授予的全國首批專業社會工作領軍人才、深圳市慈衛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總幹事的周小燕還經常往汶川跑,她說:「汶川已然成為我的第二個故鄉,能為汶川盡一份力,是我這輩子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廣東 細節

  高山蘿蔔寨 用上自來水

  村民千百年上山背水的歷史終結

  「我們最感謝你們的是讓我們用上了自來水!」

  「5·12」地震十周年前夕,羊城晚報記者在汶川著名的羌寨景點——蘿蔔寨採訪時,村民王平輝說:「房子我們可以自己蓋,自來水我們自己搞不起來呀!所以我們非常感謝你們廣東的幹部。」

  海拔近兩千米的蘿蔔寨位於汶川縣雁門鄉的高山上,是一個擁有三千年歷史、千人居住的羌族村寨。寨子依山而建,錯落成群的黃泥建築、戶戶相通如迷宮般的巷道布局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地震時,全寨44人遇難,房屋全部倒塌。

  2009年4月26日上午,清冽的高山泉水譁譁地流入蘿蔔寨村蓄水池,標誌著村民千百年上山背水的歷史終結。

  蘿蔔寨(索橋)供水工程由廣東省援建,施工人員在汶川縣雁門鄉月裡村海拔2600米的大山深處修建了取水壩和過濾池,還沿山道鋪設了長達13.5公裡的PE管,把高山泉水引至寨內蓄水池。工程總投資約366萬元。(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羊城晚報

  責編|呂航

編輯:

相關焦點

  • 北川小壩鎮:以抗震救災精神助推災後恢復重建
    「孩子們,請帶給爸爸媽媽三句話,一是要聽黨話,永遠跟黨走,二是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任何困難都壓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三是我們要不等不靠,用自己的雙手重建美麗的家園2020年9月9日,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為進一步凝聚災後重建力量
  • 綿陽北川小壩鎮:以抗震救災精神助推災後恢復重建​
    ,任何困難都壓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三是我們要不等不靠,用自己的雙手重建美麗的家園」,「大家要做一個懷揣夢想的人,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做一個知恩感恩的人,做一個勤學上進的人,做一個文明守紀的人」。2020年9月9日,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為進一步凝聚災後重建力量,激發災後重建鬥志,小壩鎮特別邀請「5.12」汶川特大地震
  • 《何處如家》點評 末日家園重建遊戲
    末日背景題材的遊戲,經常會是末日求生、打喪屍之類的遊戲,今日為大家介紹一款非常溫馨玩法的末日遊戲,這款遊戲中,玩家不需要打喪屍。而是重建地球!《何處如家》(No Place Like Home)是一款Chicken Launcher製作Realms Distribution發行的火星背景生存冒險模擬遊戲。
  • 州教育局黨員幹部職工踴躍捐款 真情助力家園災後重建
    7月20日,州教育局機關黨委積極響應州委直屬機關工委號召,宣傳動員機關及二級單位黨員幹部職工開展災後重建自願捐款活動。 「州城遭遇五十年一遇特大洪災,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公職人員,助力家園災後重建,我們有義不容辭的責任。」不到一天時間,黨員幹部職工積極響應,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向受災群眾踴躍捐款,奉獻愛心,傳遞溫情,助力受災群眾儘快恢復生產生活、重建美好家園。
  • 山早村異地安置巖坦鎮方案確定 重建一個更美的家園
    9號颱風「利奇馬」給溫州多地尤其是永嘉縣巖坦鎮山早村帶來重創,怎樣為山早村民「重建一個更加美麗的家園」,全力推進各地災後救助重建工作成為當務之急。  在基礎配置外,為確保整體建設的高品質,此次方案還明確將在原有水系的基礎上,借鑑麗水街等老街形式,打造以水街為中心的文化小鎮,建築以低、多層為主,在傳統建築形式上融入現代生活元素,在現代居住與永嘉文化風貌之間尋求平衡,最終希望形成一個以養生、娛樂為主題的文化小鎮。  本周末,山早村異地重建項目即將開工。又一輪倒計時開始了。
  • 國王萬歲 3DM製作《家園:重建王國》完整漢化下載
    國王萬歲 3DM製作《家園:重建王國》完整漢化下載 時間:2019-03-14 13:31:44 來源:3DM整理
  • 華山監獄:傾心打造老同志的精神家園
    「就是的,這真是咱老同志的精神家園!」近日,登錄瀏覽「三秦夕陽紅」信息化服務管理平臺成了華山監獄離退休警察的頭等大事,也成了大家見面問候和茶餘飯後聊天的熱門話題。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老幹部工作重要論述,落實全國老幹部局長會議精神和全省組織部長會議精神,我省離退休幹部「三秦夕陽紅」信息化服務管理平臺於去年9月20日起上線試運行。
  • 貝爾安親發起愛心賑災 前往寧鄉助力受災民眾重建家園
    7月9日,貝爾安親志願者為寧鄉縣溈山鄉王家灣受災民眾送去援助金。7月9日,貝爾安親志願者位寧鄉縣回龍鋪鎮豐收灣受災群眾送去慰問。華聲在線7月11日訊(通訊員 丁婷婷 記者 龍騰)6月底以來,湖南省遭遇歷史罕見暴雨,導致多地受災嚴重。
  • 在印尼,我們想為哭泣的「森林寶寶」重建家園
    ▲Linus的背影 / 圖源:CAN Borneo在交談中他告訴我們,他們組織以前的資金主要來自澳大利亞,但是那些資助對於紅毛猩猩保護所面對的挑戰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小試牛刀後,在2019年騰訊99公益日期間,中南屋學生在騰訊公益平臺上再次發起「紅毛猩猩家園重建」的籌款活動,合計籌集到超過2萬元善款!2020年3月,中南屋通過國際匯款渠道,將第一批2000美元資金送達CAN Borneo的手中。(其餘善款將在後期分批次送達當地。)
  • 情系東汽 共建美好家園——中鐵八局四公司參與「5.12」災後重建...
    臨危受命——源於總書記的重託和東汽員工的信任  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瞬間摧毀了東汽位於漢旺鎮的大片廠房和家園,幾百人遇難,上千人受傷,上萬人居無定所。義無反顧擔當起災後重建「東汽馨苑」主力軍重任的四公司,臨危受命,緊急奔赴災區投入熱火朝天的重建任務之中。
  • 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四論學習貫徹全省民族工作會議精神
    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既要發揮好物質力量的作用,又要發揮好精神力量的作用,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注重強化思想教育引導,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不斷夯實團結奮進的共同思想基礎。  民族團結,既是全省各族兒女的福祉所在,更是我省發展進步的基石。
  • 【關注】鄉土教育:為精神家園打上一生的底色
    由天下溪主持開發的《雲上的家園》《沃布基的故事》《我的草原我的家》《夏嘉莫察瓦絨的小洛讓的故事》等鄉土教材陸續問世。物質上的脫貧容易見成效,但是民族的自信和文化認同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最核心的問題仍然是精神上的文化建設。
  • 「隨筆」乾州蕞娃:為精神貴族構建家園
    我很崇敬他們,把他們稱之為貴族——精神貴族。教研室發行的《xx教研》是為他們構建的精神家園。為精神貴族構建家園乾州蕞娃 客觀的說,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在當今社會教師還沒有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但我們身邊不乏傳道受業解惑的楷模,他們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 九寨溝村民重建家園,「房子修好了,我們和遊客都放心」
    那裡,有袁淵他們的親人、鄰居、朋友,還有家。如今,這支臨時夜巡隊,已經隨著村民們的回家而解散。但村民之間的守望相助仍在繼續,對於家園,他們有了更深的期盼——希望村子又熱鬧起來。災後重建中的九寨溝縣漳扎鎮漳扎村民房。
  • 湖北十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構築美好精神家園
    「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成聯繫群眾、引導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精神家園。」十堰市委宣傳部負責人表示,該市在試點建設過程中,通過陣地建設、隊伍建設、活動開展,讓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實起來、強起來,達到以文化人、成風化俗、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更好滿足了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 哲學智慧與精神家園
    原標題:哲學智慧與精神家園 今天是「構建精神家園,享受人生智慧」系列講座的第三講。在前兩講裡邊,我曾經和大家交流「生活世界與精神家園」,以及「理論自信與精神家園」。今天這個第三講,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哲學智慧與精神家園」。
  • 徐聞:下洋鎮「全倒戶」動工重建如火如荼
    一股重建家園的熱潮這裡湧動     湛江新聞網訊:今年第9號超強颱風「威馬遜」過後,目前徐聞縣下洋鎮災後重建家園已進入實質性階段。面對天災,在縣委、縣政府的親切關懷下,在下洋鎮委、鎮政府一套行之有效的全倒戶重建措施保障下,當地受災群眾不等不靠,積極開展互救自救,一股重建家園的熱潮、告別茅草房大會戰在這片紅土地上湧動。
  • 遠去的鄉土和精神家園
    原題:律師製作人談電影《榫卯》遠去的鄉土和精神家園我們當下主張並全力以赴——甚至不顧一切——所追求的東西,比如增速或物質,倘若置於人類演進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審視,是否會遭到無情的「去魅」,反而成為最不具「精神品格」的貨色?
  • 創建共同的精神家園
    12月7日下午,在我校圖南書院舉辦了第四期圖南對話,合肥市優秀班主任路昌繼老師進行了題為「創建共同的精神家園」的講座。作為合肥市優秀班主任,路昌繼老師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經過了多年的沉澱,在三十二中這片沃土上逐漸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教師。因此路昌繼老師的本次講座,得到了三十二中班主任老師們的熱烈歡迎。三十二中校長王強及所有班主任老師參加了本次講座。
  • 幫忙文人和中國精神重建
    至於改良家和改革家就多了,每個朝代都有,他們比革命家還要繁忙得多。文人則分為兩類,一類幫閒,一類幫忙。與幫閒文人相比,幫忙文人還算是有點「替君分憂」的責任心。他們在社會變革過程中,主要是清議和進諫。他們的手段一般是將「現在不好」這個問題轉換為另一個問題--時間上的「過去很好」,或者空間上的「別人很好」,藉此來幫革命家和改良家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