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家居裝修完成之後,經常卡在窗簾的選擇上,這種不可或缺的裝飾材料的挑選是很重要的。事實上,如果窗簾沒有正確選擇或窗簾沒有正確購買,我們將無法入住好房子。以下小編總結了從盡職盡責的商家朋友那裡學到的幾個「窗簾購買的6大套路」,提醒大家在購買窗簾時一定要小心,這樣才不會有重大錯誤,至少可以節省一半的價格!
一、購買窗簾時商家的套路
1、以褶皺名義坑你買更多的布
現在的家居城為了能讓消費者更快地欣賞到窗簾的美觀,在擺放的時候就多些褶皺才會顯示得好看。因為這個原因,很多消費者就會上當。如果不知道窗簾行業裡面的"內幕",商家就會因為你不懂要你多買一部分的布,他們說那樣的褶皺會更加好看。
建議:從懸掛的效果看,買的寬度是顯示的1.5倍就好了。
2、加大花邊用量
價格只有幾百元的窗簾,在你籤訂了合約要取貨的時候卻無端端多出了幾百塊。無端的費用是在窗簾的花邊上,這個花邊是我們為了窗簾能夠美觀而加的。商家在你沒有說明要什麼花邊的時候,說用了上等的材料和尺寸,這個部分就讓黑心商家有機可乘。
3、輔料貴過主料
買窗簾的時候,老闆報價給你價格是18元/米,你一聽,覺得划算啊,選了一個多小時布料,把全屋的窗簾都定下來了。最後結算,竟然變成60多元一米了!全屋一整套做下來,沒有一萬也要八千。
原來,商家利用布料低吸引用戶,很多人也以為18元是成品價,但是很顯然不是!布料不貴,但多出來的布帶、鉤子、以及雜七雜八的你叫不出名字的輔料,才是真正花錢的東西。除了掛鈎,如果選擇右邊打孔的方式,那麼一個孔5元(包含鐵圈和布帶)。如果一副窗簾60個孔,算下來也要300塊!
建議廣大消費者能夠學會砍價和了解該方面知識,不要光看窗簾的報價,那樣很容易遭"套路"。
4、配套的紗要單獨收費
很多窗簾都是兩層的,一層布裡面還有一層紗。老闆報價給你的通常只是布的價格,最後結算收費多一倍,老闆說:「布是我報的價格,可是配套的紗是要單獨收費的。」
所以,問價的時候要留個心,問清楚報的價格包含紗嗎?
5、增加項目費用
真的是一絲都不能放鬆神經呀!很多人都不知道窗簾是怎麼安裝的?因為這個原因,在購買窗簾的時候,我們總會向對方問起能不能安裝的時候。這個時候,如果你忘記詢問安裝需不需要費用的話,對方不會告訴你安裝需要費用的。
在他們安排人上門安裝的時候,就會向你收費了。聽到這種話,我們就會懵了。因為根本不知道安裝是需要收費的,還有對方會覺得很生氣讓你根本不敢說出"沒有這種事"之類的話,這就表示你已經被商家給"套路"了。
6、促銷活動限制多
多數商家為了吸引流量,不定時會舉辦促銷活動。現代的人們應該很清楚,現在的很多超市、培訓或者其他的,為了能讓人過來,就搞下活動。但是,這種活動打折優惠等類的活動是需要滿足某個或者某些條件才能享受的。那麼插一句,你又被"套路"了。
二、如何避免購買高價窗簾?
1、避免購買多褶皺的窗簾
比如你家要做2.4寬的窗簾,門店導購或者老闆就是慫恿你的6米的布料。他們的說辭:窗簾掛上去褶皺多才好看,按1∶2做比例褶皺,其實2.4米的窗簾最多買4米布就夠了。
2、主動談附件價格
賣窗簾的最大的利潤是附件,一般顧客來買窗簾就奔著布料講價,其實布料在整個售價中比例並不大,布料根本就不賺錢。當你確定好窗簾布料價錢後,需要確定的附件包括:羅馬杆、花邊、布帶、窗幔、扎帶、扎球、捲簾、遮光布、窗幔等都需要一件件寫在報價表上算清楚,避免安裝完了後,窗簾商再拿出第二版附件報價單給你。
3、不要聽信品牌效應
很多導購和營業員都以品牌窗簾為銷售賣點,你說和他們說去過批發市場,知道批發價。她一準傻眼,會狡辯他們的「貨好」「是品牌」,人家是「雜牌」,質量沒法保證。你可以不客氣地告訴她,這又不是高科技產品。
文章即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於購買窗簾時需要警惕的商家的常見6大套路,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在購買窗簾之前,如果你可以大致測量窗戶的大小,最好讓商家直接給你最終價格!提前做好功課,了解窗簾的具體配件和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