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面對不愛吃飯的孩子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好好吃飯將來才能長大高個兒。孩子的身高往往也是身為父母最擔心的問題之一。
小潔家的女兒今年已經15歲了,但是每當小潔帶孩子出去被人都以為她的女兒只有十一、二歲,面對這樣的提問小潔自己尷尬倒也沒有什麼,但是時間長了小潔的女兒就對自己的身高特別敏感,當有人再次問起她的年齡時,孩子的回答總是很小聲。小潔帶孩子看過醫生,可是經過飲食上的一些調整孩子的身高還是沒有什麼變化。小潔十分不解:夫妻二人都不算身材矮小的人,但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就個子不高呢。
1、飲食
影響孩子骨骼發育的關鍵營養包括維生素D、鈣、磷等。而要想使孩子有高挑的身材,就要通過飲食來攝取這些營養。在兒童成長發育的關鍵期,父母讓孩子有均衡的飲食,多吃牛肉、蛋類、果蔬,還有營養最全面的牛奶;通過食物來獲取幫助孩子長高的營養。
2、運動
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拉伸骨骼肌肉、促進孩子的增長。孩子出生後,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可以幫助他們做一些運動,及時培養孩子的抬頭、翻身、走路的能力,家長尤其要注意:在孩子小的時候,不要抱著孩子久坐,這樣並不利於孩子的四肢活動以及孩子身高的增長。
3、睡眠
睡眠是使大腦休息的最好方式。在睡覺時,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是影響孩子身高的重要因素。而不同年齡段所需的睡眠時間是不同的,像剛出生的嬰兒的睡眠時間大約在20 個小時左右,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所需的睡眠時間也會有相應的減少。
4、生活環境
每個地域的人平均的身高也是不盡相同的。據調查發現一般我國北方的孩子比南方的孩子要高一些。父母的文化水平對孩子的身高也會產生影響,因為文化水準較高的父母更能清楚的認識到孩子的生長變化相應地對孩子的身高進行科學合理的幫助。
為讓各位父母對孩子的身高成長有更加清晰可靠的參考,下面小編為各位寶爸寶媽提供2020年兒童身高參考表。
在上文中我們了解了除了遺傳外一些影響孩子身高因素,但是有的孩子身高的確較正常的身高標準矮了一大截,那麼,面對孩子較矮的身高
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1、及時就診查明原因
當孩子的身高增長緩慢或者孩子身材矮小時,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影響孩子身高的原因。通過醫生專業的檢查,了解影響孩子身高原因,進行科學合理的治療;切不可不注意孩子的成長變化,使孩子錯過最佳的成長時間。
2、多方面注意
經過科學有依據的檢查後,父母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應從多個方面注意影響孩子長高的因素。飲食上注意孩子鈣、鋅、磷等營養元素的攝入;通過跑步、跳繩、打籃球來促進孩子骨骼、肌肉的拉伸;注意不要讓孩子熬夜,以免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
3、幫助孩子心理疏導
案例中小潔的女兒就是因為較矮的身高產生了不敢大聲說話的自卑心理。當孩子的身高偏矮時,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過多地提有關身高的問題,更不要用其它孩子的身高和自己孩子的身高比較;如果發現孩子因為身高而產生了自卑心理,父母要及時給予孩子疏導,讓孩子認識到身高並不是決定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