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常見的10個異常狀況,媽媽護理這樣做,寶寶才健康

2020-12-19 百家號

寶寶出生以後,媽媽即使很累,還是非常興奮的。當時當醫生讓你抱抱新生兒的時候,你就有點手足無措了。出院回家後,看著寶寶,我們新手爸媽整日緊張兮兮,往往反應過度,虛驚一場。今天我們就來各位準媽媽和新媽媽介紹新生兒常見的10個異常狀況。

1、新生寶寶鼻子不透氣,嗓子裡有痰,怎麼辦?

新生兒的鼻腔比較窄小,柔軟,鼻子有一點分泌物就會顯得有點堵塞。寶寶鼻子窄小,當吃奶、睡覺的時候,鼻腔氣流比較足,聽起來像是鼻塞或者有痰。其實這是正常現象了,等到寶寶長大一點,鼻腔變大寬大一線就沒有問題。

2、寶寶總是打噴嚏,是不是感冒了?

新生兒寶寶的鼻腔黏膜比較敏感,所以經常流鼻涕、打噴嚏,我說的是敏感,不是過敏。寶寶打噴嚏是寶寶一種自我保護的防禦,如果沒有其他的身體不適,就不需要太多擔心了。

3、寶寶臉上長痘了,有白色 ,也有黃色的

新生兒臉上長痘一般是這四種情況

1、粟粒腫,種種情況下,痘痘多出現在寶寶鼻子、下巴、臉上,這個不用太過擔心,過一段時間就自己康復了。

2、青春痘:這是新生兒青春痘,一般發生在產後的一個月內,主要區域是臉、眉頭、頭皮上有紅色丘疹或者膿包,很像青春痘,不需要治療,過幾天自愈。

3、痱子:這個不用我描述了,大家對痱子還是可以區分的。痱子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記得給寶寶常洗澡,不要穿太多衣物,控制好室內溫度,很快就好了。

4、脂漏性皮膚炎:寶寶6個月到1歲之間,主要發病區域是眉毛粗、頭皮和身體。雖然可以自愈,但是時間較長,建議諮詢醫生使用類固醇類藥物。

4、寶寶尿布疹怎麼辦?

尿布疹最好的預防辦法就是讓患病區域保持乾爽,通風透氣。不過這種疾病是紅得快,去的慢。媽媽要及時更換尿不溼,清潔排洩物的時候,最好用水洗,不用紙擦。

5、寶寶肚脹怎麼辦?

寶寶3歲之前,肚子肌肉不發達,吃奶和哭鬧有容易誤吸大量氣體,所以小肚子一直是鼓鼓的。如果寶寶沒有發生拉肚子和便秘以及精神萎靡,就屬於正常現象。媽媽在餵奶的時候注意奶瓶中的氣體,減少空氣誤吸,就可以避免了。

6、寶寶「吐奶」怎麼辦?

吐奶為什麼加上引號呢?我們常說的吐奶只是溢奶而已,吐奶是比較激烈噴射才是吐奶。防止寶寶出現溢奶,媽媽餵奶一定不要太急,減少寶寶誤吸空氣太多,餵奶後一定要拍嗝,就可以防止溢奶。寶寶躺下或者睡覺的時候讓寶寶偏向一側,就可以避免寶寶誤吸嘔吐物窒息的風險。

7、寶寶一天拉好多次,是拉肚子了嗎?

新生兒的臭臭本來就是稀稀拉拉的,沒經驗的媽媽都會認識是腹瀉了。媽媽可以觀察一些尿不溼,如果上面有顆粒狀的臭臭,體重增長正常,那就不是拉肚子了。

8、寶寶好幾天才拉一次臭臭,是便秘嗎

寶寶過了幾個月,拉臭臭次數突然變少了,有時候好幾天都不拉臭臭。這不是便秘,這是攢肚。這時候我們要看寶寶的臭臭中水分量。如果不是又幹又硬,寶寶排便不痛苦,就無需擔心的。

9、寶寶一天要喝多少奶

每個寶寶吃奶量都不一樣,不要在意吃多少,寶寶餓了,媽媽只管餵就是了。寶寶吃奶量和次數由寶寶自己決定,按需哺乳才是最好的。

10、餵奶時要叫醒寶寶嗎?

剛出生不足2周的寶寶,餵奶的時候要叫醒寶寶。隨著寶寶吃奶量的增加,建議媽媽不要睡覺時餵奶,因為睡眠和吃奶同等重要。

好了,這篇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知識,歡迎點擊關注妖精媽媽

相關焦點

  • 新生兒現「橙紅斑」?10個特殊異常父母要學會護理,避免發育異常
    寶寶屁股上方為什麼那麼多青斑…… 對於新生兒而言,有一些異常,看似是異常,但其實只是一個正常的特殊表現罷了。即便是正常情況,家長也要學會護理,否則,還是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 新生兒現"橙紅斑"? 小侄子昊昊在出生後,眼瞼處有一塊紅色的斑,很是顯眼。
  • 新生兒護理「孕媽媽課堂」受歡迎
    本網訊(通訊員宋群麗、韓小雪)為推進科學育兒護理服務,滿足廣大孕產婦的需求,12月1日,市中心醫院產科舉辦新生兒護理「孕媽媽課堂」活動,在院孕產婦及家屬共30餘人參加。產科護師張洋用簡明易懂的文字和圖片,圍繞新生兒到來前的準備、新生兒生理現象、新生兒家庭護理、新生兒常見異常狀況的識別等方面,為準媽媽們詳細講解怎樣安全、科學地呵護寶寶健康成長。現場,孕婦及家屬有的忙著做筆記,有的用手機拍下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還有的積極提問,張洋一一耐心解答,並教會孕媽媽們如何辨別新生兒的「特殊語言」和「奇怪信號」。
  • 巧處理新生兒常見五狀況
    以下是寶寶在出生1個月內最容易出現的讓媽媽緊張的5種狀況,媽媽掌握了寶寶的情況以後,便可以輕鬆應對忙亂的產後新生活了。   1.寶寶出現黃疸   「寶寶的皮膚和眼睛怎麼看起來黃黃的?是不是有黃疸啊?」「小寶寶的黃疸指數偏高,需要讓他住院接受藍光照射……」   狀況釋疑~寶寶都會有黃疸嗎?
  • 鄂州市中心醫院舉辦「新生兒護理」孕媽媽課堂
    「新生兒護理」孕媽媽課堂活動現場。(通訊員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宋群麗、韓小雪)12月1日下午,鄂州市中心醫院產科舉辦了「新生兒護理」媽媽課堂活動,在院孕產婦及家屬共30多人參加本次活動。活動開始前,產科全體工作人員組織問卷調查,開展科室學習討論活動,總結孕產婦的意見,結合臨床及家庭護理需求,制定新生兒護理相關知識講座計劃,發放邀請函及健康宣傳資料50餘份。
  • 聽到寶寶有新生兒黃疸,總令媽媽心碎,臨床處理這樣做!
    初為人母的心總是特別柔軟,只要一聽到寶寶有異樣,瞬間,就溼了眼眶。其中,最常發生在新生兒身上的黃疸,一直是讓媽媽最常感到心碎的狀況,因為有的寶寶必須與媽媽分開,獨自在醫院接受藍光照射。其實黃疸並不一定是疾病,還請媽媽放寬心,務必配合醫囑,讓寶寶的黃疸不致變得更嚴重!
  • 新生寶寶常見問題和疾病的預防及護理!媽媽這樣做,寶寶少生病
    本文總結了新生寶寶常見問題、疾病的預防和護理方法,媽媽貼心護理,能夠有效預防降低各種意外發生,寶寶少生病,媽媽更安心。新生兒臍炎的防治寶寶出生後,接生人員就會將臍帶結紮,切斷。斷臍後,臍帶殘端逐漸乾枯變細、變黑,最終脫落。
  • 新生兒常見的4種問題,早知道早預防,媽媽護理得當,寶寶少遭罪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新生兒的護理,是一項漫長又繁瑣的工作。小寶寶渾身柔軟,對外界的抵抗能力還非常弱,很容易出現各種健康隱患。很多人把新生兒出現的問題視為「胎毒」,小寶寶初來乍到,怎麼會有毒呢?掌握新生兒的護理技巧,寶寶其實健康可愛著呢。媽媽護理得當,寶寶少遭罪同事佳琪年後一直在休產假,終於在上個月成功生下一個7斤重的小棉襖。
  • 新生兒肚臍護理 6個常見錯誤別犯|新生兒護理|肚臍護理|黃疸_網易...
    編輯媽媽的好朋友剛生了寶寶,由於育兒知識了解的不夠,全家人手忙腳亂的。這不,昨天她火急火燎地問:「新生BB的肚臍眼兒怎麼護理?」額,這方面的知識在出院的時候,護士一般都會叮囑的呀!編輯媽媽今天就一起來說說。1、清理肚臍每天在寶寶洗澡的同時也要清理寶寶的肚臍,有些媽媽擔心寶寶的肚臍傷口沒有長好,不敢清洗,這是不對的。清洗後,以棉花棒沾95%的酒精於肚臍處擦拭,由臍帶根部(或凹處)開始向外擦至皮膚後停止;並可於每次更換尿布時,檢查臍部是否乾燥,若臍部潮溼,則重覆以上的動作(以95%的酒精再次擦拭)。
  • 如何正確護理新生兒?媽媽用這幾個方法,寶寶長得快又健康
    一經訂購,近10個月後才到貨,到貨後單機一部,無說明書,待機極短,2小時一充,耗電量驚人,且無法退貨更換,需要購買大量配件,鈴聲也很崩潰,且需要自己慢慢摸索著安裝語音系統、作業系統……看完後,回想起第一當媽的情境,忍不住哭了,太真實了。第一次懷孕的時候,沒有提前儲備一點知識,小傢伙的到來讓我的生活攪成了一團糟。
  • 寶媽分娩後,新生兒的護理可以通過大小便來分辨寶寶的健康狀況
    現實生活中,很多媽媽都會根據寶寶的排便情況來看寶寶是否健康。寶寶的大小便就像是一 個晴雨表,可以反映出寶寶的健康狀況。父母通過觀察寶寶糞便色、氣味和性質等了解寶寶的消化道是否正常。正常情況下,寶寶的糞便是黃色的,當糞便出現異常時,就是寶寶的身體在發出警告了。
  • 新生兒黃疸護理最常見的五個爭議
    黃疸是不論何種原因引起的血清膽紅素濃度過高,以致皮膚和鞏膜異常黃染的現象。以下五個方法頗有爭議,假如是您會怎樣選擇?新生兒黃疸護理最常見的五個爭議爭議一,多喝水能否幫助退黃疸。新生兒黃疸護理最常見的五個爭議爭議三,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的區分是否一定是12.9mg/dl或13.1mg/dl.
  • 維愛成長|新生兒媽媽常見問題解答-日常護理篇
    新手媽媽須知-日常護理篇1、為什麼我家的寶寶頭髮這麼少?剛出生寶寶的頭髮柔軟、較為稀疏,經過數月的生長,頭髮會有1-2次自然脫落的過程,之後的頭髮會變得濃密、顏色加深。不建議給新生兒剃髮,以免弄傷寶寶頭皮。
  • 新生寶寶最常見的11個狀況,媽媽請不要擔心 每個孩子都有
    寶寶一出生就讓父母白了幾根頭髮。寶寶經常會出現一些小狀況。可能這發生在大人的身上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但其實,對於新生寶寶來說,這只是他來到這個世界的緩衝的一個小階段而已。各位父母不要那麼的擔心了,如果你的寶寶也遇到以下11個小狀況,請你也不要太驚慌。
  • 新生兒臍帶多久脫落是正常的?這樣護理才是真的對寶寶好
    文│好孕姐記得我家寶寶出生以後,因為新手的原因,護理臍帶,很小心,寶爸消毒的時候手都會發抖,還好寶寶的臍帶十天左右自然脫落了。朋友家的女兒一個月的時候,臍帶還沒有脫落,因為這個原因,他們還專門跑到醫院諮詢一下醫生,醫生說是正常的才徹底放心。
  • 寶寶滿月前常見的4種異常症狀,媽媽應對有妙招
    作為年輕的父母,寶寶任何反常都讓他們很擔心,害怕是不是生病了。其實,一些症狀是新生兒比較常見的,而且自愈力很高,爸媽不需要太過擔心。今天這篇文章介紹了寶寶滿月親可能會發生4個異常症狀以及一些應對的小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 新生兒臍帶多久脫落?肚臍該如何護理?這4個常見錯誤你可別犯
    對於女性來說,當媽媽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但是很多煩惱也會隨之而來,因為面對萌噠噠的小寶寶,沒育兒經驗的媽媽根本不知該如何護理,尤其是在護理新生兒臍帶時,寶媽總是擔心護理不當傷害了寶寶的健康,又不知臍帶多久脫落才是正常的。一、新生兒臍帶一般多長時間會脫落呢?
  • 寶寶得了鵝口瘡怎麼辦?5個月寶寶常見6個異常症狀和護理技巧
    等寶寶到了5個月大的時候,媽媽會發現寶寶會無緣無故的大哭大鬧,這時候媽媽要注意,可能是寶寶肚子疼引起的。這個月份的孩子很容易換上腸痙攣和腸套疊這些疾病。尤其是腸套疊嚴重的時候需要去醫院急診。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5個月大的寶寶常見的異常症狀以及相應的護理技巧1、食物過敏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後,食物過敏變得非常常見。這時候你會發現寶寶過敏都是局部的。
  • 寶寶滿月到底要不要「剃光頭」?幾個常見護理誤區,新手寶媽易踩
    在小寶寶的身體護理上,有不少的天坑、惡習,新手爸媽們搞不清楚狀況,很容易踩坑,結果既坑了寶寶,又讓自己徒增傷心。幾個常見護理誤區表姐家的寶寶剛滿月,不少親戚來探望,有幾個老人對表姐說:「孩子滿月必須做個『滿月剃』,以後頭髮才能長得又黑又亮!」
  • 新生兒護理,要講究「2宜2忌」,正確護理讓寶寶健康成長
    前言:新生兒出生之後,對於所有的爸媽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即使是有經驗的爸媽,在照顧新生兒問題上,也不是面面俱到的,畢竟每一個寶寶遇到的問題都不同,新生兒的健康成長,才是爸媽最關心的問題,那如何正確地去護理新生兒,想必是每一個剛剛晉升為爸媽的人們,最想問的問題吧
  • 還在擔心不會帶寶寶?育嬰師:3個新生兒護理要點,做合格媽媽
    育嬰師說,新生兒出生後,有3個護理重點如果媽媽們能夠做好,寶寶就不容易生病,會更健康。反之,如果媽媽忽視了這些,寶寶就很容易被疾病纏身,十分受罪。等到臍帶脫落之後,媽媽首先要觀察是否有流血,或者是化膿的症狀。如果有,就需要及時請求醫生的幫助。如果沒有,就需要定期的給寶寶的小肚臍做清潔工作,清理裡邊積攢的汙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