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 對大人孩子都好」
「我怕疼,我選擇剖腹產」
「哪有生孩子不疼的,忍忍就過去了」
每個準媽媽到了孕中期,就會無限被這順產or剖腹產的選擇問題所糾結。
兩胎都成功順產的花生糖
花生糖生第一胎時,內心就堅定且毫無疑問地選擇了順產。
直到上了產床,大寶因為頭太大不容易生,才急切地喊出「我不生了」!
然而情況不允許,只能硬著頭皮將娃順產下來(七斤二兩),但沒逃過側切,裡外各縫了三針。
凌晨生完,下午就可以下床活動了,恢復比較快。
但是到坐月子,要日夜顛倒帶孩子時才後知後覺到,側切的傷口可真不容易養!同樣側切的朋友也說,側切後傷口痛,小便艱難。
為了恢復,一定要儘量少坐、側坐或躺,多慢走,多活動活動。
到生二胎時,花生糖已經佛繫到一切行動聽指揮。每次產檢都按照醫生的指示和要求,控制自身體重及胎兒的增長速度。
其實從醫生的專業角度來講,只要沒有特殊體質都會建議順產為先。
到了預產期當天,產檢時見紅、住院。整個過程,花生糖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醫生和護士說:「你這是第二胎比較好生,而且你頭胎只用了四個小時就生了,這個只會更快。」
我以為我扛得過去,但是在待產室,看到旁邊的準媽媽們都因為打了「無痛分娩」而輕鬆待產時,我竟疼得不好意思喊出來,趕忙催著護士也給我打了一針。
護士拒絕了我兩次,但見我依舊堅持,就推我進了麻醉室。彎曲著脊背,涼颼颼的麻藥進入體內,剛一下麻醉床就已經響起警報。
推進產房,助產士一邊交代完麻藥劑量的使用,一邊讓我憋著點別讓寶寶那麼快出來。然後我使了全身力氣憋了又憋,還是沒能阻止小寶蹦躂出來的腳步。
六斤二兩,依舊有一些些撕裂,卻比第一胎輕鬆多了。
從產房回到病房,同一天三個麻麻,一個剖腹產、兩個順產。不同的是,順產的兩個麻麻都下地慢慢活動了,而剖的那位麻麻,很難受地躺在床上做各種術後護理,半夜也發生了產後陣痛,並且要在醫院觀察一周,而順產麻麻第三天就帶著寶寶回到自己的小窩了。
很多朋友都會問花生糖
順產or剖腹產,你覺得哪個好?
這兩者有什麼區別?該怎麼選擇?
其實沒有絕對的選項,每個人體質不同,對兩者的選擇也會不同。這裡花生糖總結了一些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以供大家做個參考。
Q:順產和剖腹產哪個好?
A:
遵循自然的原則,一般認為順產更好。因為自然分娩可以減少剖宮產帶來的手術創傷,可以減少寶媽產後抑鬱的發生,也可以減少寶寶疾病的出現。
是否能進行自然分娩是根據個人情況決定的,在孕晚期充分評估之後(是否有超過預產期、胎兒是否有繞頸、羊水情況等等),寶媽可以遵循醫生的建議來選擇自然分娩還是剖腹產。
也有朋友覺得受不了陣痛、擔心側切難受等情況,會自願選擇剖腹產。
Q:無痛分娩好不好?
A:
根據深圳市婦幼保健院的官方推送了解到:無痛分娩所用的麻醉藥劑濃度很低,只有通常手術所用的10%劑量,而且麻醉藥劑注入孕婦的椎管內,阻斷感覺神經,只會降低孕婦的痛感,對其他影響微乎其微。但是有以下情況的產婦,在分娩時不適合進行麻醉:
√ 顱內壓高的產婦
√ 產前出血或患有血液系統疾病的產婦
√ 患有低血壓或者低血容量的產婦
√ 產婦的穿刺區有感染灶
√ 產婦畸形或患有神經系統疾病者
√ 胎兒宮內窘迫
(如果產婦要打無痛分娩,儘量早些與醫生溝通,這樣醫生就能提前做好準備)
Q:想要順產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A:
按時產檢,合理飲食,適當運動。
尤其是到孕晚期控制好自身體重和胎兒的增長,避免胎兒過大,給順產帶來困難,也可避免側切、撕裂等情況的發生。
Q:側切是什麼?
A:
如果產婦在順產過程中出現不順利等情況,就會採用會陰側切的方式,第一胎生產中大約90%都會有不同程度撕裂傷,輕度撕裂傷是非常容易癒合的。側切不是引導分娩常規操作,不是每個生產都要側切,是產科醫生權衡利弊、充分考慮母嬰健康做出的決定。
以下是一些護理方式:
△ 多攝取高纖食物,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多補充水分,避免因為便秘、排便困難造成傷口裂傷
△ 保持清潔以防感染
△ 產後早些下床活動,避免用力下蹲等動作
△ 坐位時身體偏向右側避免傷口受壓
△ 遵循出院時醫生指示
隨著醫療的進步,相比過去,其實女性分娩在做足產檢的情況下,已經大大提升了安全度。所以,聽醫生的話,管住嘴、邁開腿!放開心情,就靜待和寶寶們的相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