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打算買琴,所以稍稍研究了一下鋼琴和電鋼琴。
首先在網上搜,在這裡總結一下:鋼琴要貴一些,電鋼琴要便宜一點;學鋼琴難一些,學電鋼琴要簡單一點;再具體一點,鋼琴有88個琴鍵,音域寬廣,在各個音區的表現都可圈可點,被譽為「樂器之王」,它是機械發聲,所以手感比較重,力度感鮮明,力度是鋼琴一個很重要的指標和特色。而電鋼琴終究是「電子樂器」,歸根結底是由電子線路產生的聲音,傳統的電子琴手感上和鋼琴相差很大,琴鍵是彈簧性質的,本身沒有力度感,雖然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的電鋼琴已經開始接近鋼琴,但是其聲音層次不鮮明,音域不夠寬,它已經很像鋼琴音色但還是不那麼逼真;他們在學習的方法上基本一樣,不過鋼琴重視的是手上的力度和觸鍵感覺,而電鋼琴力度是差很多的,鋼琴的起鍵時間也和電鋼琴不同,會影響你對節奏的把握;還有就是因為鋼琴是機械發聲所以練琴時會打擾到別人,而電鋼琴可以用耳機,練的時候不用打擾人;鋼琴得定期調琴,而電鋼琴還不用調琴……
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對於喜歡鋼琴卻迫於工作忙的我們而言,在百忙之中,你還希望能擠出來一點時間來彈琴,來滿足自己這一點點小的興趣。如果加班到半夜回到家,睡不著,就想彈個十幾分鐘來緩解一下的話,電鋼可以插上耳機,不擾民,孤芳自賞,這真是一個無法抗拒的優點,機鋼是無論如何都給不到你的。所以我們很快幾乎達成一致,就買電鋼琴吧。
於是我們又開始在網絡上搜哪一種電鋼琴好一些。山葉羅蘭卡哇伊等等都不錯。於是我們就在網上看了一款,開始了購買付款收貨驗貨一系列的工作,滿心歡喜地迎來了家裡的新成員——近兩萬的電鋼琴。一收貨我便興致勃勃地彈起了小時候學過的曲子。
然而到貨的第三天早上就出了意外。一大早快遞就敲門,原來是商家送的耳機到了。早餐沒有吃便開始試耳機,剛彈了一下就沒有聲音了,取下耳機還是沒有聲音!一下子我的汗都炸出來了,我冷靜了一下後關機再啟動還是不行,這時我給商家打電話,但是商家卻不相信我說的話,說從來沒有這種現象,說是要聯繫售後來確認。於是我又開始了打電話、等售後檢查、與售後一起搬琴、申請換貨、等待新琴……一系列扎心的繁瑣雜碎。
好不容易等來了新電鋼琴來的日子。我特地請了假在家等著,待安裝人員安好,我彈了一下,感覺好些音有沙音,與上一臺琴的音質有很大的區別。但是安裝的人員說電鋼琴都有一點,而且這與他無關,他只管安裝,有問題還是找售後!一句話把我打到了谷底,我不知如何是好了。
下午,約好的老師如期來我家教我彈琴,老師先試了一下琴,彈的是李斯特的《鍾Live》,老師很莊重很認真,彈之前還洗了手。可是老師彈的給我的感覺就像在吵架!老師說的很直接:你這兩萬的與幾千的感覺也差不多,如果想好好彈鋼琴的話還是機鋼好,他們的力度是不一樣的,如果時間長了再換機鋼你可能會不適應也不想彈機鋼了。如果是小孩兒學就更不用說了,開始學的時候就得學機鋼,否則很多習慣難以改過來。建議琴如果有問題就直接退了吧,不要再換了。
老師的這些話猶如給了我定心丸,因為上午還在糾結:這樣換呀換的折騰,給商家添麻煩多不好啊,現在我和家人也統一了觀點:退貨,買鋼琴。
於是,我們又開始聯繫售後,等售後的裁決,申請退貨,買鋼琴……
也許你是某一個領域的專家,也許你可以通過網絡臨時抱佛腳獲得一些關於鋼琴或者其他領域的有關知識,但你不可能就靠閉門造車的一下子就成為鋼琴或者其他領域的專家。這些都是需要實踐的,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