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寶寶說話講究多,「奶味」語言不利於寶寶語言能力發展

2020-10-21 淑靜昕晨

不少家長在與寶寶進行交談時,會將常用的名詞、動詞、形容詞改成重疊詞或擬聲詞,如:

將吃飯說成「吃飯飯」,將電燈說成「亮亮」等,從表面上看,好像符合寶寶的發音,其實這樣不利於寶寶的語言發展。

寶寶語言發展有其自身的階段性,都經歷單詞句(用一個詞表達多種意思)、多詞句(用兩個以上詞表達意思)、說出完整句子等幾個階段,父母對寶寶進行教育時,應了解這一規律:

發育階段(2-4個月):嬰兒剛出生就有哭聲,兩三個月會發「咿、呃」等聲音,這不是語言,是簡單的發音

咿呀言語階段(4~12個月):小兒最初的語言發育,是從聽成人說話開始,4~6個月後能發出連續的單音,如「娃娃」、「媽媽」等;10~12月開始懂得一些簡單詞的意思,並模仿著說一些簡單物品的名稱

簡單言語階段(1~3歲時):1歲到1歲半是小兒理解語言的階段,常把語言和動作結合在一起表達出來,如叫「媽媽」時同時伸出手來,表示「媽媽抱抱」的意思。1~3歲是寶寶積極發展語言的階段

成語階段(4~6歲):為促進寶寶語言的發展,應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日常生活中多和寶寶說話、讀兒歌等,家長儘量說普通話,以供孩子模仿,應鼓勵寶寶大膽、獨立地說話,並及時糾正其不正確的發音和用詞。

寶寶生下來就有模仿能力,剛出生的小寶寶,雖然對成人的話聽不懂,但學習能力很強,若媽媽經常衝寶寶微笑,並且對寶寶說:「寶寶,我是媽媽」,時間一長,這種語言信息就儲存在寶寶的腦子裡了

家長也可以對著寶寶發不同的單音,如「啊、噢、嗚」等,並經常不斷地重複發這些音,當寶寶自動地發出這些音後,大人要給予適當的獎勵如帶有表情的讚揚、撫摸、擁抱等,並要有同樣的聲音回答他,訓練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在寶寶高興時或者看到媽媽時能自動地發出這些音了。

寶寶的說話能力要經過家長的訓練,否則提高會比較慢,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如果不讓寶寶說話,或者寶寶聽不見聲音,就會影響寶寶說話的能力。

如果家長不跟寶寶說話,而只是讓寶寶聽電視的聲音,寶寶也是學不會說話的,因為其中沒有感情的交流,同時還會影響寶寶和家人之間的交流,所以在教寶寶說話的時候,不要打開電視機

家長除了在生活上多關心寶寶外,也要多鼓勵寶寶發音,這不僅是與寶寶情感的交流,也可促進寶寶語言的發展,媽媽在為寶寶換尿布餵奶或抱起他時要用親切的聲調多與寶寶說話,如「寶寶不哭,媽媽給你餵奶」,使寶寶一聽到有人說話就能安靜下來。

特別要注意的一點是,剛學會說話的寶寶基本上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要求,但是有很多寶寶還存在著發音不準的現象,如把「吃」說成「七」, 「蘋果」說成「蘋朵」等。

因為寶寶發音器官發育不夠完善,聽覺的分辨能力和發音器官的調節能力都比較弱,不能正確掌握某些音的發音方法,不會運用發音器官的某些部位。

此時家長不要學寶寶的發音,而應當用正確的語言來和寶寶說話,時間一長,在正確語音的指導下,寶寶發音就逐漸正確了。

寶寶掌握語言主要是通過模仿家長的語言表達方式,如果家長經常運用「奶味」語言或者錯誤的發音方式和寶寶交談,久而久之就會使這些說話方式成為寶寶主要的語言形式,一旦需要寶寶用規範語言表達時,他的語言就會發生障礙,處於張口結舌的窘境。

所以,父母儘量用正確、規範的語言與寶寶交談,這不僅有利於幼兒掌握標準語言,還能為今後學習語言打下良好的基礎。

相關焦點

  • 寶寶多會兒會說話才正常,如何鍛鍊寶寶的語言能力
    導讀:寶寶多會兒會說話才正常,如何鍛鍊寶寶的語言能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多會兒會說話才正常,如何鍛鍊寶寶的語言能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什麼原因?寶寶的語言發展三個階段?!
    缺乏語言學習的環境一些1歲多的寶寶動作以及情緒和社交都很正常,也沒有什麼疾病,唯獨語言發展的情況明顯落後,最為常見的原因是語言環境不好。這些寶寶的主要照看者通常是老人和保姆,因為老人通常不重視與寶寶說話交流,保姆沒有耐心與寶寶說話交流,寶寶很少有學習語言的機會。另外有些照看者與寶寶說話的語速太快,寶寶也無法理解和學習語言。
  • 寶寶語言發展的三個階段,你一定不能錯過!
    多數寶寶在1歲左右就開始咿咿呀呀地學說話了,說話早的到1歲多點甚至可以說出簡單的句子了。但也有寶寶開口較晚,寶寶說話晚,除了遺傳及生理因素之外,家庭養育環境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嬰幼兒期是寶寶語言啟蒙的關鍵時期,父母是寶寶最好的啟蒙老師,家庭就是寶寶最好的語言啟蒙學校。
  • 想要寶寶說話又順又溜,語言發展規律必須知道
    在寶寶不同的語言發育階段,寶寶的學習能力不斷增加,這時的家長們就需「對症下藥」,採取不同的方法來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上下滑動,查看「語言發展對照表」:丁香媽媽邀請了美國心理科學協會會員、中科院心理所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葉壯老師,為我們帶來關於寶寶語言能力的免費直播。
  • 男寶說話晚,嘴笨?掌握語言發展4T原則,讓寶寶「能說會道」
    當然,這並不是在炫耀墨仔,比墨仔說話麻溜的寶寶多的是,只是想通過墨仔的案例來分享一個觀點: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引導方法,男寶的語言表達能力也能領先一步,語言發展不能只靠「遺傳和天賦」。父母的語言詞彙越豐富,寶寶吸收到詞彙就會越豐富,相反,父母沉默寡言不愛說話,那麼很有可能寶寶也就不怎麼愛說話。寶寶就像一個海綿,自發吸收著來自周圍的一切發音,所以我們總是會被寶寶冷不丁冒出來的一句話震驚到,從來沒有刻意教過他,他怎麼就會說這句話呢?
  • 如何提高2-3歲寶寶的語言能力?寶寶語言能力差這樣做
    提高孩子語言能力的辦法1、鼓勵孩子多表達,不要嫌棄孩子煩這個時期的寶寶處於語言敏感期,雖然他們的發音吐字都不清晰,但是他們的表達欲望卻非常的高漲,所以爸媽應該多恩他們說話並且跟他們像大人一樣的聊天表達,這樣才能讓孩子的語言能力得到提高
  • 語言能力是天生?四招,讓寶寶自信說話
    首先,媽媽們要清楚,寶寶語言發育的程度的評判標準是什麼?是與同齡小朋友的比較,亦或是有其他的標準。通常最直觀的就是和同齡小朋友作比較,但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通常都是與家庭所提供的語言環境密切相關,每個孩子的差異性由此形成。
  • 全語言教育能讓寶寶早說話
    從出生到一歲的前語言時期,正是寶寶學習語言的敏感期,家長應把握住前語言的敏感期,跟寶寶多說話,注重全語言教育讓寶寶早說話。從出生到一歲的前語言時期,正是寶寶學習語言的敏感期,雖然一歲前的寶寶每天只會發出「啊……」、「呀……」之類的音,還不能和成人進行正常語言交流。但寶寶的咿咿呀呀也是在說話,是寶寶正在偷偷的學習呢!
  • 孩子說話晚跟智商有沒有關係?了解說話的發展過程,培養語言能力
    即使智商和語言能力沒有必然的聯繫,家長也要對寶寶的語言能力重視起來,語言是需要外界刺激和輸入的,在媽媽或者爸爸經常對寶寶說話的家庭氛圍中,寶寶普遍說話較早。比如「我要奶」「寶寶困了睡覺覺」「這個真好玩」「我想出去玩」等。
  • 家長注意了:寶寶的語言或許發展遲緩
    電視節目裡充斥了大量的不規範語言,又是單向輸入,如果經常把寶寶扔給電視,就容易阻礙他的語言發展。這種「心有靈犀」非常不利於寶寶的語言發育。其實,平時有意「為難」一下寶寶,反而能增加他表達的欲望。2歲以後,當他指著某處大叫時,你要假裝聽不懂的樣子。
  • 寶語言早教方案,家長如何教寶寶說話是關鍵!
    在寶寶的早期教育中,教寶寶說話是非常關鍵的。有些家長甚至是迫不及待的想聽寶寶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因此教寶寶說話也是一個關鍵的環節,寶寶語言早教方案更是值得家長關注。當聽到寶寶第一次叫「爸爸媽媽」那種心情只有做父母的才能體會,據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研究,幼兒期需要急速發展階段,這時期兒童對事物的表達能力大大提高,而說話也是寶寶必須學會的基本能力之一。
  • 孩子到了語言敏感期,家長這麼做,提升寶寶語言表達能力
    如果家長能夠抓住寶寶的語言敏感期並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寶寶的語言學習能力會變得非常好,但語言敏感期具有階段性和短暫性的特點,如果錯過了這個敏感期,再想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就會很難。通常情況下,寶寶在1歲以前會說簡單的話語,但這並不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只不過寶寶語言發展前的一個準備期。但是家長亦不能忽略這個準備期,需要抓住這個時間培養和刺激寶寶的語言。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大約在1.5~2.5歲之間,在此期間,寶寶對語言非常敏感,而且學習模仿能力特別強。
  • 寶寶說話晚?刺激寶寶語言發育的9個技巧
    好友芳芳的寶寶說話晚,已經1歲多了,還不會叫爸爸媽媽,看著別的同齡小朋友能說會道了,這可急死了芳芳了。寶寶說要經歷哪幾個階段,想要寶寶早日開口說話,作為爸爸媽媽我們在引導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呢?教寶寶說話時要多提問,可以刺激寶寶的大腦,促進語言功能的發育。比如:爸爸指著媽媽問寶寶:「這是誰啊?是媽媽,媽媽哦!」;你也可以指著家裡的其他東西,問寶寶這是什麼。另外,爸比媽咪要放輕語調,放慢語速,吐字清晰,再配合稍微誇張的說話口型來引導寶寶!
  • 寶寶不說話,這個原因你知道嗎?(附:兒科學會專業語言發展表)
    身邊說話晚的孩子越來越多,上面的這些話,可能很多家長也都說過,家長們在一起的時候,難免也會進行比較,當寶寶和同齡孩子在語言表達上,出現差距時,家長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孩子不說話,正常嗎?我們去醫院進行體檢,會有相應的健康指標,同樣,判斷孩子語言發育是否正常,也是有指標的。
  • 16個月寶寶不說話,說話晚不都是貴人,4妙招讓寶寶語言大爆發
    樂樂媽媽說:「我們也著急上火,我和奶奶也是每天都教他,可是樂樂就是不學。拿著玩具和好吃的逼他說話,他還生氣,發脾氣呢。」 其實,每一個孩子說話早晚和遺傳和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有關係,家長的教育方式不是關鍵。每個進入語言敏感期有早有晚,學會說話的時間自然也有差距,所以沒有必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 寶寶幾個月會開口說話?孩子的語言發展規律,聰明爸媽都應該知道
    寶寶從出生到真正意義上說話會經過一個階段,不同的階段寶寶們發音和表現有很多不同,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規律,了解寶寶們言語能力的發展規律,可以讓爸爸媽媽們更好的掌握語言能力的發展。1.2、語言環境輕鬆愉快,不急於求成爸爸媽媽與寶寶溝通的語言環境儘量輕鬆愉快,一方面不帶著功利性與寶寶溝通, 尊重寶寶語言發展的規律,不急於求成;另一方面,父母與孩子溝通要少用命令式的語言,這種負面的語言方式不僅不利於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還有可能會讓孩子壓抑自己,喪失自信心,所以父母需要注意。
  • 金牌育兒嫂教你如何訓練寶寶的語言能力?
    珠海同輝家政的金牌育兒嫂教你如何訓練寶寶的語言能力?新生寶寶越早培養語言表達能力越好,而且寶寶也有很強的交流欲,只要你能加以引導,他就能掌握很多的詞語甚至是句子,那培養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 寶寶說話晚、不愛說話,是語言發育遲緩嗎?附判斷標準和引導方法
    孩子的語言發育進程有很大的差異性,有些孩子10個多月就能說很多詞了,有些一歲半了也說不了幾個詞。現今,家長們都很關心孩子的生長發育,語言的發展是認知發展的一部分,家長自然也不想自己家的寶寶落後。兒童的語言發展不僅僅是說話看孩子的語言是否發育遲緩,不僅僅是以孩子輸出的詞彙為標準,語言的發展分為兩方面:「理解性語言」和「表達性語言」。綜合這兩種語言能力才能正確評估孩子是否存在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
  • 寶寶學說話有技巧,兒科醫生教你如何把握寶寶語言詞彙爆發期
    兒科醫生教你怎麼做一、重複重複再重複,多聽很重要研究表明,寶寶在學說話過程中聽到的詞彙量多少是影響孩子語言發育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寶寶聽的越多,會不自覺的嘗試說話,並且會學會越來越多詞,因此,往往處於一個「嘮叨」語言環境下的孩子,說話說的更好。
  • 聰明寶寶的語言能力原來是這樣開發的
    0-1歲的的寶寶一般還不會說話,怎麼更好地開發寶寶的語言能力呢?圖片源自網絡與本文無關寶寶雖然聽不懂大人的話,但多對新生兒說話會帶來你意想不到的智能發展效果呢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要多輕輕地對寶寶說話,在跟寶寶說話的時候,要與寶寶對視著說。寶寶餓了,要對著寶寶眼睛說:「寶寶餓了嗎,媽媽馬上去衝奶粉哦,你現在去,你要等一會兒」。然後邊衝邊跟寶寶說:「你看媽媽先放水,再放奶粉,然後拿起來搖一搖,搖一搖,是不是很好玩呢?」在給寶寶吃奶前,也跟她說句:「來羅,吃奶奶啦」。這時候寶寶會很開心的。寶寶要洗澡了,寶寶要出去玩了,寶寶要玩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