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為確保混凝土質量安全、提高經濟效益,需全面制定備用配合比,在原材料比較穩定的情況下,進行基準配合比試驗,利用膠水比(B/W)與基準混凝土配製強度fcu,0和水泥28d膠砂抗壓強度fce比值(fcu,0∶fce)的關係進行回歸分析,得出適合企業自身的配合比回歸係數aa、ab值。根據原材料進廠抽檢的水泥實際強度及粉煤灰不同摻量的活性(影響係數),運用於設計,通過試配、結果分析得出備用配合比。
1預製混凝土原材料及檢測數據
(1)水泥:普通矽酸鹽水泥42.5,由華潤水泥(龍巖曹溪)有限公司生產。比表面積354m2/kg,初凝時間224min,終凝時間315min,安定性合格,3d抗折強度5.2MPa,3d抗壓強度30.4MPa,28d抗折強度8.7MPa,28d抗壓強度50.5MPa。
(2)摻合料:粉煤灰,由鴻山熱電廠生產,屬於F類Ⅱ級。細度20.5%,需水量比98%,密度2.19g/cm3,燒失量2.55%,三氧化硫1.09%,游離氧化鈣0.21%。
(3)外加劑:緩凝高效減水劑,由科之傑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其型號為Point-400S。密度1.035g/cm3,含固量11.22%,pH值6.42,減水率24%,初凝時間差135min,7d抗壓強度比142%,28d抗壓強度比126%。
(4)細集料:天然砂,屬於Ⅱ區中砂。細度模數為2.6,含泥量1.1%,泥塊含量0.0,表觀密度2610kg/m3,堆積密度1390kg/m3,緊密密度1580kg/m3,氯離子含量0.0013%。
(5)粗集料:5~31.5mm連續級配的碎石。含泥量0.5%,泥塊含量0.0,針片狀含量8%,表觀密度2630kg/m3,堆積密度1380kg/m3,緊密密度1560kg/m3,壓碎指標值11.8%。
2預拌混凝土企業備用配合比的建立
為確保預拌混凝土質量,需建立預拌混凝土備用配合比。基於上述原材料,進行強度保證率≥95%的預拌混凝土備用配合比設計,根據進廠原材料的檢測數據及試配數據分析回歸得到。
2.1粉煤灰影響係數及水泥實際強度取值的確定
按照GB/T17671—1999《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及GB/T1596—2017《用於水泥和混凝土的粉煤灰》中的檢驗方法,對20個批次的粉煤灰分別進行摻量為30%、25%、20%、15%、10%的活性指數試驗,分析得出各摻量的粉煤灰影響係數分別為0.75、0.80、0.83、0.85、0.88。20個批次的水泥28d抗壓強度試驗平均值為50.4MPa,標準差為1.70MPa,依據標準正態分布函數保證率≥95%的水泥膠砂強度推定值(水泥實際強度取值),f=fce-1.645×標準差=50.4-1.645×1.70=47.6MPa,fb=f×粉煤灰影響係數,fb為膠凝材料(水泥與粉煤灰按使用比例混合)28d膠砂抗壓強度。
2.2配合比試驗及回歸分析參數
對上述1的原材料進行基準配合比試驗,水膠比(W/B)為0.70~0.30,以每遞減0.05的水膠比進行試驗。結合混凝土配合比的計算經驗,通過試拌,保證水膠比不變情況下,調整各個水膠比中的用水量、膠凝材料用量或外加劑摻量,為確保試驗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每個水膠比(W/B)重複試驗3次,混凝土強度取3次的平均值,設計坍落度180mm,基準混凝土配合比及試驗結果見表1。
根據表1,匯制B/W與fcu,0/fce比值的關係圖(見圖1),並得出回歸方程式y=ax+b,式中:y為B/W,x為fcu,0/fce,a(斜率)的倒數為回歸係數aa,b(截距)為回歸係數ab。
從圖1可知,試驗9次,根據檢驗相關係數的臨界值表查詢,當n-2=7時,a0.01(7)=0.798,由R2=0.9264得R=0.9625,R>a0.01(7),故相關性顯著,則表明回歸方程式y=2.0096x+0.1738可用於配合比設計,即aa=0.4976,ab=0.1738。
2.3計算水膠比
將企業需求的fcu,0和fb,代入回歸方程式y=2.0096x+0.1738中,即可計算得出相應混凝土強度的水膠比。其中,混凝土的配製強度fcu,0的計算公式為fcu,0=設計強度等級標準值+1.645×標準差,標準差無統計資料時可參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11表4.0.2中的取值。考慮到預拌混凝土施工現場的各項影響因素,如環境因素、人為因素等,可將獲得的水膠比向有利強度方向取整;如果施工單位對預拌混凝土的耐久性有較高要求,需選擇符合耐久性要求的水膠比。以配製強度等級為C30的混凝土為例,fcu,0為38.2MPa,f=47.6MPa,粉煤灰摻量為20%,影響係數為0.83,fb=f×0.83=39.5MPa,代入方程式y=2.0096x+0.1738計算所得的水膠比為0.472,取0.47。
利用Excel文檔的單元格中設置相應的參數連結及公式,可達到全自動計算,計算出常用配合比的水膠比,結果見表2。
2.4分析施工要求
在明確水膠比的基礎上,企業需結合工程項目根據混凝土的施工要求,進行預拌混凝土試驗,確保混凝土和易性滿足施工要求。細化來說,企業需分析的混凝土施工要求包括混凝土結構部位、混凝土強度等級、混凝土坍落度、骨料最大粒徑、混凝土施工工藝,如是否泵送、振搗方式等。在試驗中,仍舊選擇上述試驗同樣的材料,進行混凝土試拌,通過試驗得出混凝土的用水量、砂率、骨料級配、碎石粒徑、外加劑摻量等參數,並將混凝土拌合物製作成試件,在相應的齡期進行抗壓強度試驗,強度滿足配製強度後方可應用於生產。同時,如果施工對混凝土耐久性要求,企業需進行耐久性實驗,驗證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標。
2.5配合比驗證及試驗結果
以施工要求泵送混凝土坍落度180mm,粉煤灰摻量為20%為例,按表2中的水膠比進行配合比計算,配合比和試驗結果見表3。
由表3可看出,配合比驗證的結果和易性良好,坍落度設計在允許誤差範圍內,28d抗壓強度大於配製強度,說明上述配合比滿足設計和施工要求。
按上述試驗方法,試配驗證出不同粉煤灰摻量的配合比,在沒有特殊摻合料摻量要求的情況下,可選擇成本最低的配合比用於生產。
2.6材料變化時備用配合比的調整
當水泥強度變化較大時,統計周期內水泥28d強度超過設計配合比時水泥強度的±3.0MPa時,或者統計周期內粉煤灰28d活性指數(影響係數)變化超過配合比設計時影響係數±0.05時,應對配合比庫中的各配合比水膠比進行修正,修正的方法按照2.1的計算方法,計算出fb再將fb值運用到回歸方程式y=2.0096x+0.1738中計算得出水膠比。根據計算得出的水膠比,對配合比進行調整,並按2.5進行驗證其性能。
2.7備用配合比的建立
表2中不同粉煤灰摻量的混凝土水膠比,按2.5進行配合比驗證,強度及性能符合要求後,即可錄入配合比庫。
3結論
綜上所述,在原材料比較穩定的情況下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企業須按照配合比試驗確定企業自身的配合比回歸係數aa、ab值,再進行水膠比計算、施工要求分析及粉煤灰摻量、外加劑摻量計算等流程,進行預拌混凝土企業備用配合比的計算。將水泥強度和粉煤灰活性的試驗數據有效運用於配合比設計中,當水泥強度變化或粉煤灰活性變化時,可利用設置好的Excel表格快速通過企業自身的配合比回歸係數計算出水膠比,通過驗證和易性即可生產,縮短試驗周期,在確保混凝土質量的同時,提高經濟效益。(來源:福建建材。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