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買完的新車沒過幾天就打折好幾萬,是虧本讓利還是標價虛高?
許多汽車上市以後不久就開始打折,很多人都很奇怪,對於已經購買了的人來說,自己的車沒多久就貶值的一塌糊塗。其實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廠家產量增大,成本降低,有時也有偷工減料的可能。何況新車定價本來空間就大。
品牌,車型,競爭對手的情況,都是定價因素。產品利潤、項目收益、市場競爭程度等廠家會綜合考慮。車企在保證利潤的情況下適時的選擇降價,以增加銷售量。
隨著產能的提升,造車成本會下降,利潤空間增大。一款新車開發出來以後,成本降低,上市後,價格下降。
一輛汽車的成本,並不是設計時就定好了價格,價格不會固定,80%的成本在設計時可以確定,其它就是在以後的生產和銷售中進行調控。這也好比我們寫文章,開始確定大綱,實際內容要在寫的過程中去發揮。
關於汽車製造商是如何控制成本,把成本降低的,這就需要在源頭控制,零配件供應商也要有一定的折扣。行業裡叫做年降。一般大的供應商每年接到的年降要求是3%到5%左右,小的供應商接到的年降要求幅度會更大。
除了要求供應商年降,廠家不斷的改善生產技術、優化管理也是降低成本的方法之一。因此新車上市銷售了一段時間後,出現降價是非常正常的事。當然年降有可能迫使供應商偷工減料。製造商要求供應商材料降價,生產的汽車降低是成本,但也有可能使得供應商偷工減料,造成整個汽車質量出現問題。
某汽車公司曾經對其零配件供應商,做過滿意度調查,年度成本改善的合理性,抱怨率達到37.6%,有4成抱怨。在所有的抱怨率中排第一名。
其它項目的平均抱怨率只有9%。有三分之一零配件供應商,覺得一汽每年要求的降價不合理。大額的年降使得汽車零配件供應商的平均利潤只有5%左右。供應商怨聲載道。所以零配件供應商偷工減料的事時有發生。車企對於供應商的要求,對供應體系來說是一個不良的現象。
曾有個內飾配件供應商的內部人員透露,在車型開發、零配件質量驗證階段,提供的都是最好的。車型量產上市後,原材料以便宜為優先。汽車廠家也會通過減配來降低生產成本。當然這種情況不多。
廠家也不敢輕易開這樣的玩笑。一旦問題出現,對廠家造成的損失是非常大的,也影響品牌,和公司的形象。於是很多廠家通過減配來降低成本。配置減少不會對汽車安全帶來太大的影響。
在國內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有很多,某款車型剛剛上市的時候,價格高達20多萬了,被許多車主稱為的彎道王,操控性非常不錯,新款推出以後,老款也還在生產銷售的。為了配合降價,把防傾杆,鍍鉻格柵,原裝進口減震器,車身防擦條,高配2.3L發動機等配置換掉,價格幾乎降了一半?
當然買車打折厲害,其實不用擔心車子質量問題,它不會爆炸。只是配置減得差不多了。便宜無好貨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一款車打折特別厲害,一定要注意。比較一下配置,看看有什麼不同。
無論是新款還是老款,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從4S店銷售人員那裡一個最低的價格?在網上了解價格後,去跟4S店談,他們一般都會說,網上的價格騙人的。真相到底怎樣,一般的消費者真沒辦法把控。我介紹了這麼多,大家一定明白了打折是怎麼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