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方程解決打折銷售問題,離不開這6個概念,初一學生須知

2020-12-13 謀略治學

初一數學中,打折銷售這類型的題經常出現,是個重點問題。在解決打折銷售問題前,需要我們清晰地掌握打折銷售中的6個概念,只有掌握了這6個概念的話,才能做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打折銷售~

我們先用通俗易懂的話來解釋一下什麼叫做打折。

打折,就是把還沒有賣出去的商品的「標價」平均分成若10份,只要其中的若干份打幾折,就是要這10份裡面的幾份比如,打7折,就是要10份裡面的7份。

再比如,一件還沒有賣出去的衣服的標價是100元,現打八折出售。八折的意思就是把衣服的標價「100」元平均分成10份,商家只要這「10」份裡面的「8」份價錢,不要的那「2」份就是消費者得到的優惠。

在解決打折銷售問題之前,我們需要清晰地掌握下面6個概念。這幾個概念模糊的話,那麼,解決起打折銷售的問題就很難!

打折中的6個概念~

1、成本價:

成本價,又叫進價,就是商品進貨時的價格。

這個好理解,所謂的成本價,就是賣家進貨的價格,也就是拿貨的價格。

2、標價:

標價,又叫原價,還叫定價,就是商品「還沒有成交處於出售中狀態時」所標明的價 格

這裡有個關鍵點,標價也好,原價也好,定價也罷,只是叫法不一樣,其實意義一樣。它們只是還沒有賣出去時擺在店裡的價格

3、售價:

售價,又叫成交價格,就是商品已經賣出去了,在實際交易中的價格。

標價與售價的區別~

注意:標價和售價容易混淆。標價是商品還沒有賣出去擺在店裡的價格,而售價是商品已經賣出去了在交易過程中的實際價格。標價和售價的狀態是不同的,標價是處於沒有賣出去的狀態,售價是已經賣出去了

4、利潤:

利潤,就是商品賣出去後拋去成本後賺了多少錢

利潤,實際上指的就是「售價」與「成本價」之間的關係。所以,一說利潤,那就要找到「售價」和「成本價」這二者間的關係,因為利潤與這二者是直接關係。

注意:利潤可以為負,當利潤是正的時候,那就是盈利了,當利潤是負的時候,那就說明虧損了

5、利潤率:

利潤率,就是把利潤用比率來表示了。即商品的利潤與成本價的比率。也就是說,利潤率表示的是「利潤」和「成本價」之間的比率關係,利潤率只跟「利潤」和「成本價」這二者有直接關係。

6、讓利:

這是一個重點,需要重點理解,如果讓利這個概念不理解透的話,做起涉及讓利的題目來就容易掉到坑裡面去。那麼什麼是讓利呢?

小心入坑~

讓利,就是在商家的「利潤」裡面拿出去一部分讓出去。也就是說,讓利針對的主體是商家的「利潤」。換句話說,讓利只跟利潤發生關係

關於讓利問題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就是讓利多少錢,它的意思就是說從利潤裡面再讓出去多少錢。比如原先利潤為60元,讓利10元,那利潤就變成了「60-10=50」

第二種,就是讓利百分之多少,它的意思是把原有的利潤減去百分之多少。比如一件商品能為商家帶來10元的利潤,然後商家想讓利10%出售,那麼商家的利潤就會變成「10 x (1-10%)=9」了。

總之,所謂的讓利,指的就是在原有的「利潤」基礎上讓出去一部分。

利潤和讓利之間的區別~

注意,利潤和讓利的區別:

利潤只跟售價和成本價發生關係,也就是說商品賣出去的價格,減去商品的進貨價格,那就是利潤。

而讓利呢,它只跟利潤發生關係。讓利的運算是建立在利潤的基礎上的。

這一節,我們就先到這裡,到這裡我們也已經把打折銷售中的相關概念講透了,只要掌握了這6個概念,打折銷售中的概念我們也就吃透了。下一節讓我們一塊兒學習解決打折銷售問題的巧妙方法。

相關焦點

  • 一元一次方程解決打折銷售問題,用3道最典型題揭露商家的小秘密
    其實在小學高年級的時候,我們就體會到了方程在解題中的妙用了。初中階段,方程的重要性就更加明顯了。用一元一次方程去解決打折銷售問題是再好不過了。在這裡,我們講3道最典型的應用題,來見證一元一次方程的妙用。同時,也多多少少揭露了商家的商業秘密哦!
  • 初一數學,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打折銷售類問題,一學就會
    初一數學,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打折銷售類問題,一學就會例題1、一家商店將某種服裝按成本價提高40%後標價,又以8折(即按標價的80%)優惠賣出,結果每件仍獲利15元,這種服裝每件的成本是多少元?售價=標價X折扣2、本題要求的是成本,所以我們設成本為x,則標價為:(x+40%x=140%x)或者寫成(1.4x)3、打八折後售價為:(0.8 X 1.4x=1.12x)4、利潤為15元,所以可以得出方程為
  • 銷售公式:利潤、利潤率、售價等公式,解決初中打折題的萬能鑰匙
    關於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的問題中,打折銷售是一類。我們講過了打折、成本價、標價、售價、利潤、利潤率、讓利等概念。那麼,這些概念彼此之間有什麼關係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打折盈虧問題中經常用到的數學公式。學習數學概念,我們重在理解。那麼什麼叫做公式呢?
  • 初一上學期,實際應用之折扣銷售利潤問題,可通過列表法解決問題
    初一上學期,一元一次方程實際應用題中有一類折扣利潤問題,在解這類問題之前,首先要清楚以下幾個概念:成本價(進價)、售價、標價、利潤、利潤率、銷售量、折扣。:利潤佔進價的百分率,即利潤率 = 利潤 ÷進價×100% ;打折:賣貨時,按照標價乘以十分之幾或百分之幾十,則稱將標價進行了幾折。
  • 掌握一元一次方程概念,關鍵是要學會這5點,初一學生須知
    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看似簡單,其實講究多著呢。掌握一元一次方程概念,關鍵是要學會下面的這5點。只有搞明白了這5點,才能算得上你已經把一元一次方程看明白了,也學到位了。那麼,到底什麼是一元一次方程呢?一元一次方程和方程的關係和區別什麼呢?一元一次方程與代數式的關係和區別是什麼呢?一元一次方程與整式的關係和區別又是什麼呢?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只有一種嗎?讓我們帶著這5個問題往下看:什麼是一元一次方程?
  • 吳國平:初一學生學習方程,不要只會算,更要掌握方程思想
    運用方程去解決問題,就是從分析問題的數量關係入手,適當設定未知數,把所研究的數學問題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數量關係,轉化為方程或方程組的數學模型,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的思維方法,這就是方程思想。隨著現代社會不斷發展,對數學知識生活化與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要越來越普遍,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提高運用數學知識、思想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用方程來解決實際問題是初中數學的重點和難點,要明確量的意義及量與量之間的關係,例如: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路程=速度×時間等等,可以和生活實例聯繫加強理解及相互轉化。通性通法:審:是解決問題的前提,能用自己的話描述問題的「已知量」「未知量」及它們之間的聯繫設:有直接設法和間接設法。設未知數時要全面、細緻、嚴謹。
  • 北師版初一數學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識點總結
    對方程已有初步認識, 但並沒有學習「一元一次方程」準確的理性的概念。二、學習任務分析本節從有趣的「猜年齡」遊戲入手,通過對五個熟悉的實際問題的分析,學生結合已有知識,能得出一元一次方程。在此過程中,學生逐漸體會方程是刻畫現實世界、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數學模型.
  • 一道七年級打折銷售題,學生直呼太難了,關鍵還是關係沒有弄清楚
    講完打折銷售這一節內容後,給學生布置了一道選擇題,沒想到全班幾十人,竟然沒有幾個能做出來的,一問才知道,大部分學生對打折中的一些關係沒有弄清楚,快樂看看吧!哦,這不是一道典型的打折銷售題嗎,只不過是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的;做題前,先要弄清幾個關係:售價=標價×折數
  • 課堂案例|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學生獨立解決引入問題;3.體會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回顧一元一次方程的有關知識。【設計意圖】通過引入問題體會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再是複習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為學習一元二次方程做好準備。1.根據題意,列出方程:(1)一塊長方形綠地的面積為1200平方米,並且長比寬多10米,那麼長和寬各為多少米?
  •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銷售問題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銷售問題1.等量關係:(1)利潤=實際售價-進價(2)利潤率某人兩次購物分別用了134元和466元,問:(1)此人兩次購物其物品不打折,共值多少錢?(2)在這次活動中他節省了多少錢?(3)若此人將這兩次的錢合起來購相同的商品是更節省還是虧損?說明理由。
  •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商品銷售問題
    列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較多,在列不等式時,要正確理解題中的關鍵詞,如大、小、多、少、不大於、超過等,靈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例1、某商品的進價是120元, 標價為180元,但銷量較小。
  • 七年級數學上冊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問題
    最近輔導學生一元一次方程時,發現她們對解決問題方面掌握得不太好,其實這又是與小學數學應用題的基礎有關。下面講道題就有不少學生不會做,請看圖:此題是要求購進其中兩種不同型號的電腦共36臺,而電腦公司提供的是三種型號的電腦,所以要先進行假設:方案一:設購進A種電腦x臺,B種電腦(36-x)臺則6000x+4000(36-x)=100500解方程可得
  • 名師專講:初一數學《一元一次方程》難點梳理+練習題,吃透135+
    方程和解方程應用題,其實從小學就開始學起。只是到了初一,有了一個專有的名字,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大體上來說,題目還是一樣的。另外,方程是學習數學的重要一部分,方程思想是解數學題最重要的思想,而一元一次方程又是數學的基礎。平時考查的題型一般有形成問題,工程問題,銷售打折利潤問題,配套問題,蓄水池蓄水問題,利息問題等等。
  • 初一數學: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行程問題的題型總結,這部分很難
    初一數學: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行程問題的題型總結,這部分很難方程的應用對初一的學生來說學著比較吃力,方程的應用分多個課時來學習,所以方程的應用很好多種題型,其中在方程應用中學生學著最吃力的題型是行程問題中的相遇和追擊問題
  • 初一數學:一元一次方程檢測題,務必做一遍,助力學生期末考試
    初一數學:一元一次方程檢測題,務必做一遍,助力學生期末考試七年級數學第三章學習的內容為一元一次方程,所涉及到的主要內容有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學好一元一次方程非常重要,這對以後分式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一元二次方程的學習奠定基礎
  • 給初一學生講解的例題:怎麼列方程解應用題
    一個初一學生,數學成績很差的女生。由於小學沒有學好,初一不會列方程解應用題。我用一個題來講解列方程解應用題需要怎樣的思維,不會做題是因為什麼。初一學生不會列方程題目:某鎮水庫的可用水量為12000萬立方米,假設每年降水量不變,能維持該鎮16萬人20年的用水量,實施城鎮化建設,新遷入4萬人後,水庫只能維持居民15年的用水量
  • 初一數學:一元一次方程的幾何應用題型,最後一題很多同學都不會
    初一數學:一元一次方程的幾何應用題型,最後一題很多同學都不會初一數學中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是很多同學都不會的題型,那如何學好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呢?接下來老師來帶領你總結一元一次方程應用常考題型有哪些?先從一元一次方程的幾何和銷售應用題入手。
  • 初一數學·解一元一次方程(四)
    教學目的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應用題的方法和步驟;並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簡單應用題。     重點、難點     1、重點:弄清應用題題意列出方程。     2、難點:弄清應用題題意列出方程。
  • 還在為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而苦惱?行程問題和利潤問題必須得拿下
    無數家長和學生都以為掌握了"有理數及運算"就算掌握初中的基礎了、以為整式及加減就是初一數學最難的章節了,當學到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時題型多、種類多、變化大,是無數同學的切身感受,今天我們來總結一下一元一次方程應用題的各類題型及解決方法,希望對廣大學生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