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男孩不聽話?「暫停法」讓你遠離「吼叫式育兒」

2020-09-10 咘媽育兒

「你放不放下,我數到三,你在不放下就開始揍你啦。」電話剛一接通,就聽見閨蜜在那頭怒氣衝衝的亂喊。

我連忙勸她趕緊消消氣,問他到底咋回事。

原來,是他家的少爺又開始作妖了。

閨蜜說,女兒小的時候也沒少淘氣,但是只要我一生氣,讓她坐在凳子上不能動,沒過一會兒,女兒總會乖乖的認錯。

原本我以為,自己挺擅長管教小孩的,沒想到生了二寶,我發現自己在管教他時,總是失控,以前用來管教大女兒時常用的暫停法這樣的絕招,在他那竟然一點用不管。


「難道是我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難道暫停法對男孩不管用?」閨蜜不禁開始自我懷疑起來。

其實,並非是教育方法出了問題,也並非是暫停法對男孩不管用,而是很多家長並沒有真正的弄明白暫停法到底該如何正確使用。

今天,我將從為什麼暫停法對女孩管用,男孩不管用、家長使用暫停法經常犯的錯誤,以及正確的暫停法是什麼樣,家長如何正確使用暫停法這幾個方面給大家逐層解析。

為什麼「暫停法」對女孩管用,對男孩不管用?

《養育男孩》一書中,作者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個觀點:男女有別的大腦。

劍橋大學孤獨症研究院中心主任西蒙·巴倫科恩總結了大腦在兩性之間大體的去唄:「一般男性更側重於邏輯思維,女性則更擅長情感交流。」

也就是說,女孩能比男孩更能讀懂家長的面部表情的變化。所以,當她犯錯時,父母生氣的表情會直接表現在自己的面部表情,所以,與其說是「暫停法」奏效,倒不如說是孩子已經通過父母面部表情的變化,讀懂了父母的情緒。

然而,男孩就不一樣了,他們會有意迴避父母的目光,即使父母真的把他拖到凳子上,不讓他動,他仍然會不斷地站起來,把家裡搞的一團糟。這倒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男孩大腦生理結構,導致他不斷地用觸覺感受這個世界。因此,想讓暫停法奏效,你也應該遵循同樣的順序,先告訴結果,然後把規矩講清楚。

錯誤使用暫停法的表現有哪些?


1、過度警告而不採取實際的懲罰行動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看到,很多媽媽對著犯錯的孩子喊道:「我已經跟你說過好幾遍,讓你不要把玩具扔的到處都是,要是你還這樣,我就把你關進小黑屋裡去。我不是開玩笑的。」

媽媽們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媽媽在不停的喊,孩子就跟沒聽見一樣,該幹嘛幹嘛。時間一久,孩子麻木了,媽媽放棄管教了,因為比起教育孩子,自己收拾殘局看起來更省氣力。

2、使用暫停法時,不斷給孩子解釋規定背後的原因

「小朋友要學會分享,你的玩具只是給別人玩一下,又不會玩壞,而且小朋友玩過還會還給你,你幹嘛那麼吝嗇不讓別人玩,再說了,就算不讓別人玩,你也不能打人啊,你說是不是?」原本已經開始安靜下來的孩子,因為你的話,激起了他的情緒,開始哭鬧起來,從而延長孩子終止哭鬧的時間。

3、中斷懲罰,儘量去彌補孩子

很多家長在第一次使用暫停法時,因為不忍心看見自己的孩子哭鬧,或者受不了孩子哭鬧,中途中斷懲罰,孩子會知道,只要自己哭鬧,父母就不會再責罰我。長此以往,這種管教方法會徹底對孩子失效。

正確的暫停法是什麼樣?


「暫停法」是由行為心理學家莫託斯·沃爾夫在20實際60年代時提出來的

當時,沃爾夫應邀給一個住在精神病院的3歲男孩治療。這個男孩叫迪基,自小就患有自閉症,脾氣異常的暴躁,生起氣來經常會傷到自己,醫護人員曾想盡各種辦法懲罰和控制他,但都不管用。

沃爾夫認為,大人的注意是控制孩子行為的基礎。大人們對孩子們的不良行為的注意會不經意間鼓勵他們,對孩子們來說,是一種正強化。大人們越想懲罰和控制孩子,對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越沒有幫助。

於是,沃爾夫決定,只要迪基一發脾氣,他就馬上將他關在他自己的房間,他要在房間裡至少呆上10分鐘,直到他氣消了為止。在這期間,沒人訓斥他,也沒人跟他說話。

這個方法很奏效,迪基很快不再亂發脾氣,也開始好好戴眼鏡,不像以前一樣把它扔出去。

沃爾夫認為,迪基之所以能在他單獨待在房間裡的時候表現的更好,是因為在那裡可以幫助他減壓。

暫停法也是改變孩子不良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它能夠讓孩子免受父母的語言以及身體上的暴力,同時也能夠讓孩子學會如何管控自己憤怒的情緒。

家長如何正確使用暫停法?


1、不打不罵,直接帶走


在孩子犯錯後,家長不用情緒失控似的對孩子大喊大叫,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他並沒有學會如何控制衝動,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

此時家長的大喊大叫以及責備對小孩子來講都是額外的刺激,不僅會讓孩子感到困惑,同時也會讓孩子學會一下錯誤的情緒處理方式。

因此,應對孩子犯錯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說話,直接把他帶走關進房間裡。

2、孩子不肯待在房間裡怎麼辦

有些孩子不服家長這樣的管教,經常會跑出來對著父母大喊大叫,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站在房門口,拉住門把鎖,不讓孩子出來,任憑孩子如何發脾氣或者哭鬧,家長都不能給他開門,甚至不要跟孩子有任何語言上的交流。

但是,有一點需要家長注意,在關禁閉期間,要確保孩子不會傷害自己,以及房間裡不要有任何危險的物品。

3、關禁閉期間,禁止檢查

有些父母會不忍心把孩子長時間關在房間裡,總想去看看孩子怎麼樣了,比如剛關進去幾分鐘就去敲孩子的門說:「寶貝,你沒事吧?」這樣做,孩子不但不會買帳,同時也不會遵守你定下的規則,因為你把控制權交到了孩子的手中。

因為想讓孩子理解你定下的規矩,需要給他一定的時間進行一系列的思想鬥爭。當他不在生你那些規矩的氣,準備好好表現時,他自然會回到你的身邊。


4、講規則的最好時機

給孩子講規則最好的時機,是在孩子嘗到後果之後,比如,從剛關過禁閉的房間出來,孩子已經知道了違反規則要受到什麼樣的後果,此時你在跟他們交流媽媽為什麼要這麼做,孩子才能聽得進去,並牢記於心,下次避免再犯。

給有心家長的建議


1、不是教育方法不管用,而是我們沒有用好方法。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們要遵循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發展規律,遵循男孩子先結果後規則的心理發展特徵,因材施教,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2、在教育上,家長既要狠心又要有耐心。

很多家長不是不懂得科學育兒,而是他們看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鬧,不捨得管教孩子,甚至不敢面對這樣的場景,因此中途放棄。

殊不知,小時候能管得住的時候,你不狠心建立規則;等孩子長大以後,你想管也管不住了,到那時,你會追悔莫及。

我是咘媽 ,心理教育從業者,兩個男娃的媽媽,專注於0-12歲兒童心理研究!關注我,每天為您分享兒童心理教育乾貨!

相關焦點

  • 這「4C法則」幫助你遠離「吼叫式育兒」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專家李玫瑾說「你對孩子的說話語氣,決定了他對你的態度。」平時總喜歡用吼叫的方式管教孩子,等孩子長大後,也會用吼叫的方式還回來,這樣的育兒方式不僅親子關係很糟糕,孩子的心裡也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 用流行很多年的「暫停法」制止孩子哭鬧,不知這4點,一點用也沒
    孩子幾歲就坐幾分鐘,來反省他所犯下的錯誤。」但剛剛提到的書中說,這種方法,並不是對每個孩子都奏效。事實上,它對大部分女孩奏效,但對大部分男孩不奏效,例如小郭的兒子。2.為什麼對大部分男孩不奏效呢?這裡面有三個原因,我們一一來說。
  • 3歲再立規矩就晚了,怎樣讓孩子長記性?「暫停法」值得家長借鑑
    導讀:3歲再立規矩就晚了,怎樣讓孩子長記性?「暫停法」值得家長借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歲再立規矩就晚了,怎樣讓孩子長記性?「暫停法」值得家長借鑑!
  • 10歲男孩的「不聽話」,這十條建議值得父母收藏!
    我的兒子今年十歲,現在越來越不聽話了,想起以前讓他幹啥就幹啥,現在不行了,要造 反了,對著幹。這個現象正常麼?我們該做些什麼準備適應他的變化呢?回覆:這種現象非常正常,所以你不必焦慮10歲的男孩正是頑皮的時間,這個時期的他們敏感有倔強,開是有了自己的小煩惱,也開始有了只及的小秘密。很多家長對於10歲男孩如何教育很是頭痛。小編已經準備了關於10歲男孩教育的方法。
  • 父母學會「情緒追蹤」,告別吼叫式育兒
    一路上,母女倆都沒說話,後來欣欣看到表姐一吃完早飯,就同時停止了自己的進食行為,表姐看到這樣的欣欣很愧疚,知道自己做的不對,可是當時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其實,有很多父母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就控制不住的對孩子大吼大叫,等到自己情緒平復下來,就會十分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父母本意不是想要傷害孩子,可是控制不住的情緒噴湧而出,就會讓孩子害怕。每次對孩子發脾氣後,就會特別愧疚、自責,可是下次還是無法自控,繼續吼,吼完更加自責,陷入一個死循環。
  • 扔東西、打人、哭鬧、不聽話,該怎麼給一歲多的寶寶立規矩?
    了解一歲孩子的心理狀態這個階段的孩子普遍都有「不聽話」、「打人」、「亂扔東西」等不良行為,但這是因為在現階段孩子的眼裡,還沒有「好」與「壞」的概念,在孩子眼中這些行為都是自然而然出現的,他覺得好玩、能讓自己心情變好。
  • 1歲寶寶「不聽話」怎麼辦?不妨先立3個規矩,家長還能省心點
    相信這位寶媽的煩惱說出了好多新手父母的心聲,那麼,1歲寶寶「不聽話」怎麼辦?不妨先試著立3個規矩,家長還能省心點。然而在家庭生活中,用水安全、用電安全、廚具安全等都是需要引起父母注意的,因此家長要注意了,跟他們做一個小約定,告誡寶寶們遠離危險物品。2、按時吃飯有些寶寶即使到了四五歲,還是很任性,到了吃飯的時間,也不按時吃飯,這可把父母給急壞了,時間久了,那些吃飯時間不規律的孩子會影響到身體的發育。
  • 寶媽抱怨三歲兒子總是不聽話,寶爸只說了3句話,兒子就乖乖聽話
    導讀:寶媽抱怨三歲兒子總是不聽話,寶爸只說了3句話,兒子就乖乖聽話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媽抱怨三歲兒子總是不聽話,寶爸只說了3句話,兒子就乖乖聽話!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別打了,我不玩手機了!」6歲男孩跪地求饒,寶媽卻無動於衷
    導讀:「媽別打了,我不玩手機了!」6歲男孩跪地求饒,寶媽卻無動於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別打了,我不玩手機了!」6歲男孩跪地求饒,寶媽卻無動於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2歲寶寶「不聽話」?5法立規矩,3歲雙男寶媽媽親歷1年含淚整理
    家有3歲雙胞胎男孩一對,剛走過第一個叛逆期2歲,對孩子的不聽話、故意對著來深有體會,如何給孩子立規矩也是鬥智鬥勇,整理了一些小經驗,結合育兒書籍也找了些官方解說。第一,父母與其「言傳」,不如「身教」家長可能會站在大人角度說道理,想引起孩子的共情心理:「如果他這麼對你,你會怎麼想?」但這類話,對2歲的孩子來說,幾乎沒有約束作用。2歲的孩子,幾乎完全是從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出發來看世界。在某些場合,即使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不是很合適,但也無法控制自己。
  • 家有男孩兒,3歲後,媽媽要學會退位
    導讀:家有男孩兒,3歲後,媽媽要學會退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有男孩兒,3歲後,媽媽要學會退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為什麼男孩總是那麼調皮,而女孩卻更安靜?
  • 是孩子不聽話,還是你教育不得法?3步檢視你的育兒法是否妥當
    但專家指出:0~6歲是培養孩子各種技能和習慣的關鍵期,如果在這個時候大包大攬,錯過了最佳時機,日後再去培養和糾正,將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且效果也未必好。很多家長描述孩子的問題時,會這樣說:我的孩子不聽話;我的孩子太磨蹭;我的孩子太懶……請注意,「不聽話」、「磨蹭」、「懶」都不是具體的行為,而是一種判斷。
  • 「你不走我走了」寶媽賭氣獨留孩子在商場,3分鐘後孩子「沒了」
    很多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會使用「威脅」、「恐嚇」的方式,比如說「如果你不XXX,我就不讓你XXX」這種剝奪權力的句式,要求孩子妥協。但是這樣的教育方式並不會讓孩子真正做到聽話懂事,這樣只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比如說孩子成為表面一套,背後一套的雙面寶寶,或是孩子有可能激發出反叛心理,做出一些逆反之事。
  • 兒童3-6歲是關鍵期,知道這些,讓你的孩子成長無憂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爸媽這時要學習科學育兒的知識,引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3-6歲這階段兒童大多數時間是在幼兒園度過的。有的幼兒園會教小朋友們做遊戲,在遊戲中學習知識、開發智力。做為家長也要引導孩子,開發孩子興趣、愛好。做好啟蒙第一歩,下面我們談談3-6歲孩子的科學育兒方法吧!
  • 男孩幼兒園最佳入學年齡不在3歲,也不在6歲,你可能還不知道
    如果家裡生了一個男孩,在爺爺奶奶輩,可能大家都肯喜歡他,但是如果是個女孩的話,不僅僅是爺爺奶奶輩很喜歡,連父母也不會覺得頭疼,孩子小時候還好,畢竟整個被操控在父母手上。當他們開始會爬、會跑、會跳之後,你就會覺得家裡養了一匹「脫韁的野馬」……這樣的「野馬」,基本上需要上班養家的父母都恨不能馬上脫手,就是送他們去上幼兒園。
  • 3至6歲的寶媽必知,育兒寶典!
    3至6歲的寶媽必看育兒寶典!如果你能堅持每天給孩子講一段故事,你就是一位了不起的媽媽。別小看這每天半個小時的親子閱讀,它能讓你的孩子在無限的想像空間中獲得巨大的樂趣,你嘴裡的「小狗生氣啦」、「小貓找不到家啦」全是生動的畫外音,而畫面中的小草、小花、小動物的表情、色彩和動作,也因為媽媽富有表情的講解而成了鮮活的畫面。
  • 吳一鈳:14月孩子不聽話怎麼辦?三招學會3到6歲親子溝通技巧
    二、情緒好時再溝通,孩子更容易接受 01、在網上看到過這樣的一則視頻報導: 一母親依不饒繼續追問自己5、6歲的女兒當孩子在接收到一些負面的語言、語氣時,常常會產生傷心、煩躁、恐懼、內疚……等的負面情緒,2歲的孩子也會被負面情緒影響他的行為,讓孩子很難積極地執行父母的指令。 02、家長,是孩子不聽話了呢?還是你沒有好好說話?你是否有深度思考過?
  • 孩子不聽話,別著急,教子八計,不打不罵,讓你的孩子乖乖聽話
    important}文 |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經常有家長大倒苦水,說自己家孩子人挺聰明,但就是不聽話,小小年紀就「指揮不動」了,甚至你往東,他往西,就是不跟父母在同一根弦上。當孩子不需要對你的大聲額外消耗自己的心理能量,他就會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要說的內容上。
  • 打人,扔東西,不聽指令,如何給一歲多的小娃立規矩?
    大概從一歲左右開始,孩子的大運動和精細運動能力越來越成熟,他關心的事情開始從自己的身體慢慢的延伸到周邊的世界,開始各種試探底線。這個時候的孩子發生暴力,破壞,不聽話等行為,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沒有任何好和壞的概念,一切行為在他們眼裡都是對這個世界的探索。
  • 「恐怖的3歲」來了,孩子不聽話,難管教,父母該如何教育?
    總之,一歲的孩子一歲的問題,兩歲的孩子有兩歲的問題,三歲的孩子有三歲的問題......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特性,問題也不一樣。但是,有一個時間段的孩子,特別讓父母崩潰,那就是「恐怖的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