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斷奶,很多媽媽聽了長輩勸,用的比較極端的方法。媽媽們卻不知道這樣錯誤的操作,看著似乎斷奶了,但也直接傷害了母子間的情分,破壞了孩子和這個世界剛剛建立起來的安全感。
我是一位雙胞胎媽媽,母乳餵養到孩子1歲2個月。
孩子多大斷奶好了?我覺得該取決於媽媽、孩子、外界環境三個因素。
怎樣斷奶對孩子傷害小呢?講究循序漸進,不能一蹴而就。
而什麼是斷奶時最傷害孩子的3件事呢?文尾會一一說明。
01孩子多大斷奶比較好?
第一,媽媽
兼顧餵奶和生活、工作,媽媽是否體力不支了?
追奶、催奶是否各種方法用盡,奶水也不足了?
媽媽自己是否願意繼續餵奶?
以上三方面,其實是很關鍵的考量因素。
第二,孩子
孩子對母乳的需求是否很足?
是生理依戀,還是心理依戀?
生長曲線是不是達標?
這是需要考慮的孩子的三個問題。
第三,外界因素
斷奶時間:建議選擇冷熱適宜時節,換季時候不要斷奶,孩子生病時候不要斷奶,孩子打疫苗前後一周都不要斷奶,孩子添加新食物或者換新奶粉時候不要斷奶。
職場媽媽建議選擇小長假,或者調休幾天斷奶,至少需要3天。
第四,自然離乳
孩子1歲半以後,可以考慮自然離乳,和孩子溝通、用故事書引導、共情說理,勸導孩子不吃奶了。
媽媽對新生兒護理、餵養,確實都是有章可循的。
02怎樣斷奶對孩子傷害小
給孩子一個緩和期。全母乳全職媽媽,建議花一個月時間斷奶。
第一,白天不親喂。
先適應奶嘴吃。
不吃奶嘴的孩子,6個月以上可以用吸管杯試試,重力球杯、360°魔術杯、一次性吸管、勺子都可以都試試,一次性吸管也成。
我家孩子當時使用這款重力球杯最合適,適合懶寶寶躺著吃也沒障礙。
再適應吃奶粉。
慢慢在母乳中,加大奶粉比例,直到完全是奶粉。
第二,斷夜奶。
不要隔離母子斷奶。建議媽媽親帶著孩子斷奶,不要斷奶就讓媽單獨出去住幾天玩幾天,或者讓孩子出去住幾天。人為斷奶,會破壞孩子對世界的安全感,這時候更要保護孩子,不要讓他處於陌生環境,還出去帶出去幾天很不好。媽媽在隔壁房間,也是不可取的。
我自己就是親帶孩子4天,斷的夜奶。
我沒有聽我婆婆的:讓她帶走孩子幾天。也沒有在孩子被家裡3個大人都搞不定的時候,繼續置之不理。
我親自抱過來哄,開始還在嚎哭的孩子,慢慢安靜下來了,可能哭累了。
我抱著他,他能繼續感受我的溫度、我的溫暖。我只是不給吃奶,但是一直和他輕聲說話,抱著拍打著小屁股,告訴他媽媽仍然是愛他的,雖然以後不能吃奶了,但是媽媽的愛一點都不會減少。
慢慢的,孩子睡前哭的時間會減少了,夜裡醒來需要再哄睡的時間也會減少了,哭聲沒有那種悽慘的嚎叫,會改為輕聲抽泣幾聲。
第四天,孩子半夜醒來,已經不在我身上找奶了,看到媽媽還在,拍拍屁股,一會也睡了。
我的寶寶,母乳餵養到1歲2個月,自己親帶4天,也徹底斷奶了。白天和我玩得也很開心,也沒有破壞他和我之間的關係,沒有破壞掉他對這個世界的信任感。
很多育兒科學知識,還是提前了解下,或者備一本專業書籍作參考,總是好的。《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提供給讀者的是從孩子的孕育到健康身心成長的全面可靠的科學育兒建議。如果有關注我文章的可以看到,我文尾很多參考文獻都是這套書。
我自己還是孩子2歲開始寫作才看這套書,有許多地方感覺都說到心坎了,都是我孩子經歷過的。當時我看的第6版,現在有最新第7版了。參與滿100元減50元活動,厚厚一本實用床頭書,只要58元包郵。
03斷奶時對孩子傷害最深的3件事
第一,往乳頭上凃辣椒水、苦瓜水,讓孩子吃了後斷奶。
很多媽媽沾沾自喜,告訴孩子奶水壞了吃不了了。孩子無法理解,不知道為什麼東西會突然壞掉。其實可以直接告訴孩子:你長大了,不能吃奶了,可以用奶瓶用杯子喝牛奶,媽媽也需要休息了。雖然孩子也不一定能理解,但起碼不是從小就欺騙孩子。
第二,斷奶後復吸。
一旦選定時間斷奶,就請堅持下去,復吸只會給孩子一個小希望,之後再斷就更難,也對孩子更不好啦。
第三,母嬰隔離斷奶。
我差點也用了這方法,多虧及時反應過來了。本來不讓孩子吃奶已經是一種隔離,為什麼還要隔離寶寶和媽媽呢?這樣孩子只會更不安,所謂的哭著哭著不哭了,是默默接受媽媽和平時的食物都沒了。而媽媽自己帶著斷奶,孩子更能明白:媽媽還是一直陪著我,只是我長大了,換了一種食物罷了。這樣對孩子對媽媽都更好一些!
母嬰隔離、欺騙孩子、復吸是3種斷奶時傷害孩子很深的事,希望能有越來越多媽媽摒棄這些「老方法」。
也祝大家都一次斷奶成功!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作者原創文字,侵權必究。
歡迎關注【右右細毛和爸媽】3歲雙胞胎男孩家庭,爸媽說故事,輕鬆趣味育兒,家庭共同成長。爸爸IT男,項目管理師,善於篩選育兒知識,去偽存真;媽媽人力資源管理師,曾經職場,如今全職,一定最懂你的心。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