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斷奶媽媽「消失」一周,再次出現時,寶寶的表情切換惹人憐愛

2020-09-03 媛媽育兒日記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一般來說,但凡是能母乳餵養的媽媽,都不會選擇給孩子喝奶粉。畢竟奶粉若沒有選對,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健康問題,像以前的「大頭娃娃」事件,就是喝了劣質奶粉惹的禍。

母乳的成分奶粉無法媲美,是最適合寶寶的「口糧」。

不過,母乳餵養也會面臨一個問題——斷奶。孩子過了1歲後,就要尋求合適的時機斷奶,這對媽媽和寶寶來說,都是件比較棘手的事。

為斷奶媽媽「消失」一周,寶寶惹人憐愛

刷到一段視頻,這位寶媽生下孩子後,就都在照看孩子,婆婆只是偶爾會來搭把手。眼看著孩子健康長大,自己也該考慮上班的事了,總呆在家裡人會廢掉。

她和婆婆商量,現在給孩子斷奶,工作後白天婆婆看孩子,主要就吃輔食。

為了快刀斬亂麻,她還狠下心「消失」了一周,回了娘家,婆婆則在家幫著照顧。斷奶結束後回家看孩子,婆婆抱著娃來接她。

寶寶看到許久未見的媽媽再次出現時,表情切換也是十分惹人憐愛。先是愣了一下,好像有些驚訝,然後下意識想笑,結果眉頭一皺、嘴巴一癟,馬上就要哭出來了。

網友們和我的想法也一致,這種斷奶方式確實很不科學,對孩子來說是種莫大的傷害。

之前看過其他類似的場景,斷奶期間見不到媽媽,等到媽媽再次出現時,每個孩子的表情都怪讓人心疼的。

斷奶應當循序漸進

可能一些媽媽也會有類似的經歷,斷奶時都要經歷一段陣痛,離開孩子,看到孩子傷心地哭都要狠下心不理會,很是煎熬。

實際上,選擇用隔離的方式斷奶,是下下策。

孩子1歲時正處在親子依戀的關鍵期,最好不要突然分開,這樣母子都難受。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自閉症媽媽的故事,她的孩子小時候很正常,斷奶後出現自閉症狀。儘管沒有證據表明,她家孩子自閉行為的出現和斷奶有關係,但也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

因此,為了孩子的健康,媽媽們最好不要選擇「隔離斷奶」。

科學斷奶是要循序漸進的,這樣才能讓寶寶易於接受。

如何溫和且有效地斷奶?

1、 首先媽媽要放鬆心態,坦然面對

有些媽媽看到別人的斷奶經驗,比如孩子哭得很傷心,自己也很難過,還有最後斷奶不成功的,心裡就會覺得這件事很難。

其實媽媽的心態首先得放鬆,直接面對這件事,不要害怕。斷奶對媽媽和孩子都是一次成長經歷,人生總會面對一些困難的,擺正心態才能跨過難關。

2、 逐漸控制喝奶次數

對孩子來說,喝母乳已經成了他的習慣,想改正習慣就得慢慢來。

每天喝奶的次數減少一次到兩次,期間可以餵養其他食物,這樣斷奶的好處是,媽媽不會漲奶,孩子也有個適應期。

抱著孩子時,媽媽可以穿相對厚一點的衣服,這樣孩子想喝奶也不方便。

3、 睡覺前少餵母乳

有些寶寶習慣睡覺前喝奶,這樣對斷奶最不利。

媽媽需要改正寶寶的這種習慣,可以在睡前用其他食物餵飽,然後用唱歌、搖擺的方式讓他入眠,減少對母乳的依賴性。

晚上醒來的時候,最好也不要餵母乳,可以多擁抱孩子,具體還要看寶寶的接受程度。

4、 其他家庭成員幫忙

到了喝奶的時間,媽媽可以把孩子交給家裡其他人,比如寶爸,關鍵是不要被孩子的情緒影響。

還可以通過和孩子玩遊戲、讀繪本,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忘記喝奶這件事情。

孩子原本習慣的喝奶時間,媽媽要想辦法逐漸打破這個規律,媽媽的信念一定要堅定,不要看到孩子哭就狠不下心。

總之,斷奶要有個過程,主要是要讓孩子適應,這樣才不會影響他的心理健康。媽媽也要有耐心,這也能提高成功率。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育兒生活中的心得;圖片皆源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另外,碼字不易,如有個別錯別字,請別介意哦~

相關焦點

  • 為斷奶媽媽「消失」一周,再見面娃的表情惹人疼
    「消失」一周,寶寶惹人憐愛刷到一段視頻,這位寶媽生下孩子後,就都在照看孩子,婆婆只是偶爾會來搭把手。她和婆婆商量,現在給孩子斷奶,工作後白天婆婆看孩子,主要就吃輔食。為了快刀斬亂麻,她還狠下心「消失」了一周,回了娘家,婆婆則在家幫著照顧。斷奶結束後回家看孩子,婆婆抱著娃來接她。
  • 為給娃斷奶,媽媽故意「消失」一周,再見時寶寶表情切換惹人心疼
    「消失」一周視頻中的這位寶媽在生完孩子後,一直在家裡照顧孩子,婆婆偶爾過來幫忙。但斷奶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寶媽總是下不了決定。總是這麼猶豫拖時間,寶媽乾脆就狠心「消失了」一周,回了娘家。這一周裡由婆婆幫忙照顧孩子。等到斷奶結束了再回來。
  • 為給寶寶斷奶,寶媽故意「消失」一周,再見面時寶寶表情令人心疼
    但真的開始斷奶了才發現,由於寶寶出生之後一直都是和寶媽待在一起,對寶媽十分依賴,加上寶寶斷奶時的焦慮,因而斷奶一直未見成效。為了快刀斬亂麻,這位寶媽便狠下心「消失」了一周,自己回了娘家,孩子則是拜託婆婆幫忙照顧。轉眼,一周時間過去,寶寶也差不多斷奶了,寶媽便準備回家看孩子,而婆婆也是抱著寶寶來接寶媽。
  • 為給娃斷奶,寶媽狠心「消失」一周,再次見面時寶寶表情惹人憐惜
    不少準媽媽們仍認為孩子在出生之後生活就會輕鬆很多,不用挺著個大肚子行動不便,不用遭受一些孕期反應的折磨,然而媽媽們殊不知,孩子出生後才是這場&34;的開始,孩子難以入睡,頻繁夜起要喝奶都可以算得上是媽媽們的噩夢,而在經歷這些之後,又有一個難題擺在媽媽們的面前,那就是給孩子斷奶。
  • 媽媽給寶寶斷奶「消失」一周,寶寶見到媽媽,十幾秒出現多種表情
    因此,曉麗和婆婆商量,乾脆給寶寶斷奶吧!婆婆也同意了,因為現在曉麗的奶水營養對於寶寶的身體發育,已經不是主要因素了,適當增加輔食才是關鍵的。所以,曉麗就一忍心回了娘家。一周的時間,愣是忍住沒有見寶寶一面。而婆婆則堅持讓寶寶吃輔食或者奶粉。等曉麗回家後,寶寶見到很久沒見的媽媽,十幾秒中竟然變換出多種表情,可見,寶寶的內心也是非常複雜的。
  • 媽媽「消失」一周為斷奶,回家後寶寶看到媽媽時的表情好委屈
    這位新手媽媽把寶寶交給婆婆帶,一開始只是白天讓寶寶吃輔食,不讓他喝奶,為了能儘快讓寶寶斷奶,媽媽還狠心去娘家住了一星期,期間從來不見寶寶。等到再次回來看到寶寶時,寶寶的表情變化令人即心疼又憐愛,寶寶看到媽媽的第一眼本來是興奮的,想要裂開嘴笑一笑,但是又想到這麼久沒看到媽媽,又忍不住拉下嘴角,委屈的想哭。
  • 寶寶斷奶媽媽「消失」一周,寶寶見到媽媽,遲疑十幾秒現多種表情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寶寶到了一定的年紀,媽媽就要考慮給寶寶斷奶的問題,因為到了一定的年齡,寶寶的主要營養來源不再是媽媽的奶水,而是各種輔食,寶寶斷奶也會給寶寶帶來很大的方便,媽媽可以在有家人帶寶寶的基礎上,出去找份工作來補貼家用,這樣一起為寶寶的未來努力,會更加的有奔頭。
  • 媽媽為了給寶寶斷奶,狠心「消失」一周,網友:孩子太可憐了
    為了給孩子斷奶,媽媽狠心「消失」一周阿黎生下寶寶後為了不經歷長時間斷奶的痛,想出了這麼一個辦法,自己狠心回了娘家,「消失」的一周裡,婆>婆帶孩子,斷奶也算是成功了,就抱著孩子去接阿黎回家,當再次看見媽媽那一刻,寶寶眼睛裡的一下子多了強光,笑得很開心。
  • 媽媽為幫寶寶斷奶「失蹤」一周,母子再相見時,孩子表情逗笑寶媽
    作者/VV編輯/英英一般來說,孩子出生後醫生都會建議媽媽們儘量母乳餵養新生兒,一來是因為母乳餵養對寶寶會更好,二是母乳餵養也是一種媽媽和寶寶之間的交流,可以促進他們之間的感情。但是母乳餵養到了斷奶期後,如何給寶寶斷奶成了寶媽們頭疼的問題。
  • 為了斷奶,寶媽狠心「消失」一周,再見時寶寶的表情看哭很多人
    這種想法是好的,但這位媽媽卻用了比較殘酷的方法來給孩子斷奶,她直接狠下心消失了一周,等一周後回來重新出現在孩子的面前時,寶寶臉上才出現了如此豐富的表情。所以在給孩子斷奶時,我們一定要循序漸進且溫和的進行,今天歪媽就給大家說說,具體應該怎麼做?
  • 媽媽為給寶寶斷奶「消失」一周,兩人再見時,孩子秒變「表情包」
    透過車窗,小李大老遠就看到奶奶抱著孩子站在門口等著,寶寶的樣子看上去很是開心,不知道是不是知道爸爸媽媽要來接他回家了。等小李小車,走到寶寶跟前,寶寶才反應過來媽媽來了,明明表情上一秒還是歡天喜地,下一秒就變成委委屈屈的,那樣子好像在說&34;。
  • 媽媽為斷奶「消失」一周,再見面寶寶的反應讓人心疼,斷奶要科學
    媽媽為斷奶跟娃隔離一周,再見面寶寶的反應讓人心疼而有的媽媽為追求高效率,常常採用一走了之的方式讓孩子斷奶,到頭來是成功了,孩子卻因為這種方式受了傷。詹女士是一個新手媽媽,等寶寶到了斷奶的年紀,她也著手給娃斷奶。
  • 為了給孩子斷奶,媽媽狠心「消失」一周,這種斷奶方式不可行
    可是,很多產婦因為這種完全打亂了作息時間的餵奶方式苦不堪言,晚上的時候壓根睡不踏實,每次都是剛剛睡著,然後寶寶就開始哭鬧,又哄又抱又餵母乳。等到一番折騰下來,孩子是睡著了,自己又不困了,玩一會手機發發呆,剛醞釀出一點睡意,寶寶就又醒了,這種「折磨」,甚至讓很多產婦都出現了產後抑鬱的情況。
  • 媽媽6月齡就斷奶,寶寶的表情惹人疼,母乳餵養能堅持到2歲最好
    ,如果孩子受一點委屈,媽媽會心疼得不得了,可是,對他們來說,有一種痛苦和心疼是必須要經歷的,那就是斷奶。媽媽6月齡就斷奶,寶寶委屈的表情惹人疼小米和老公結婚後不久就有了一個兒子,而婆婆很早之前就已經離世,因此從兒子出生以後,一直是小熙一個人照顧,雖然很累,但小米覺得很幸福,唯一讓夫妻倆發愁的就是,兒子的到來,讓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小家庭壓力倍增,光靠老公一個人的工資遠遠不夠。
  • 寶媽為斷奶送走寶寶,一周後再見孩子表情惹人疼,網友:心疼
    文丨姜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養育孩子會遇到不同的讓人頭痛的事情,尤其是給孩子斷奶的問題上,媽媽和寶寶都會處於心情低落的極點,不忍心對寶寶採取如此狠心的方式,那段期間註定是讓人難忘的。
  • 為斷奶,寶媽狠心丟下娃回娘家,一周後再見,寶寶表情讓人心疼
    寶寶非常黏曉麗,一到晚上就要找媽媽,讓媽媽餵奶才能入睡。但孩子稍微大一點後,曉麗想出去找工作。畢竟家裡也不富裕,有了孩子之後壓力更大,想早點出去賺錢,分擔老公的壓力。可問題在於寶寶一直都是母乳餵養,斷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曉麗猶豫許久,覺得「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一狠心丟下娃回了娘家一周,把孩子留給婆婆照看。
  • 為斷奶媽媽離開娃,再見面變臉寶寶令人疼,秋季是斷奶最佳時機?
    但是到了孩子斷奶的年齡,這件事也不能再往後拖了。於是婆婆自告奮勇來幫忙斷奶,而寶媽呢則是採用傳統方式——消失。這樣孩子見不到媽媽,自然就吃不到奶。終於過了一周,寶媽趕緊回家。當寶寶看到很久沒出現的寶媽後,先是微微一笑,可是下一秒鐘似乎所有的委屈都湧上了心頭,孩子嘴角下拉,仿佛暴風雨前的前奏,馬上就要哭出來了。媽媽看到這一幕也是心疼至極,趕緊上前抱住了孩子。很多時候,給孩子斷奶就像「斷媽」,是非常煎熬人的。
  • 怎麼輕鬆斷奶,看完就明白!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媽媽會選擇周歲的時候給寶寶斷奶,畢竟母乳餵養可以餵到2歲甚至以上,但是現在很多新手媽媽總是找不對方法,再加上對寶寶疼愛有加,斷奶時看著娃娃哭,就心軟繼續餵奶,導致一直斷不了,所以今天就給大家說說斷奶這件事情。
  • 斷奶不可怕,掌握漸近式斷奶方法,寶寶舒心媽媽順心
    我自己小時候斷奶是在一歲多,被媽媽送到了姥姥家,在姥姥家住了一個多月。現在媽媽還會說起這事,因為在姥姥家斷奶了一個多月,媽媽來接時怎麼都不要她,讓媽媽心疼的直掉淚。我們那一代經歷過的斷奶,大多是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儘管現在的我們已經記不起當時和媽媽分離的痛苦,但是現在我們為人父母了,不願再用這種方式給孩子斷奶。
  • 寶寶斷奶有要訣,樹袋寶寶告訴你
    婆婆讓媽媽把孩子送到自己那裡,方便看孩子,讓媽媽離開斷奶,媽媽雖然心裡很擔心,但是也沒有辦法,心裡想這是孩子必須要面對的,於是就把孩子送到奶奶那裡。 轉眼一周時間過去了,寶媽迫不及待的去奶奶家接孩子,但是看到寶寶的反應,媽媽的心也好像被針扎一樣,寶寶十幾秒的時間裡也變化了很多的面部表情,讓人看了很是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