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C. Berkeley大學,Kiwi 送餐機器人隨處可見。這家初創公司團隊,正讓他們的送餐機器人繁忙於這個空間的每一個角落。
和數不清的硬體創業公司不同(花費多年時間在公司內孵化和迭代產品),Kiwi 團隊似乎迫不及待的讓他們的機器人奔跑起來,在真實環境中進行產品測試。
Kiwi CEO/聯合創始人Chavez Cortes表示,公司已通過送餐機器人完成了超過1萬份訂單。
送餐機器人曾在城市人行道的測試中遇到不少問題。比如去年12月,出於對機器人佔據人行道的擔心,舊金山禁止公司在城市街道上投放機器人。
在伯克利校園中的測試似乎對 Kiwi 來說十分奏效,一方面校園是一個相對開放的入口,另一方面瞄準了送餐需求旺盛的學生群體。
在日益擁擠的送餐機器人賽道中,Kiwi 的差異化在於,運用多種類型的機器人,聯合完成配送。一個是在餐廳內的機器人,一個是在街道上行駛的半自動三輪車,以及完成最後一英裡配送的機器人。
Kiwi 在城市中部署機器人,和三輪車一起可以一次性配送幾十份餐品,然後在最後一英裡的機器人上裝載。最後一英裡配送的 Kiwi 機器人尺寸較小,意味著他們不會像一些競爭對手一樣,擠佔人行道空間。同時Cortes表示,這個尺寸的機器人適用於80%的訂單。
「我認為人行道是神聖的,我們應該用技術創造出最好的方式和人群交互。」Cortes表示,這也是為什麼Kiwi使用多種類型機器人的原因。
另一個關鍵的差異化因素在於,Kiwi採用了更加模塊化的交付方式。區別於使用單一機器人來完成所有繁重的配送工作,小型四輪機器人專門為最後300米而設計。Cortes表示,公司嘗試過使用單一機器人從餐廳配送至用戶家中,發現這樣做效率很低。因此公司創建了多模塊系統,用三種不同類型的機器人完成配送全流程。
經過市場驗證,小型四輪機器人完成最後300米配送是有效的。它比人工費用更便宜,且公司可以把控整個配送過程。
Kiwi是一家有創業精神的公司,目前仍然在加速器中打磨。未來公司仍然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需要探索機器人在伯克利校園之外,一個範圍更廣的解決方案,包括全自動導航以及潛在的技術抄襲問題。
國內送餐機器人創業公司有YOGO、穿山甲機器人、擎朗智能、普渡科技等。送餐行業「以機替人」情形尚未大規模普及,需要更多同類企業共同培養和教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