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介紹
殷 華 主 任
軍事科學院軍民融合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湖南警察學院客座教授,天津市「十四五」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對策與戰略研究課題評審組長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無人機(UTC)團體標準評審專家 ,中國AOPA 無人機專業委員會駕駛員職業教育專家組主任,中國航協通航分會軍民融合專家委副主任,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周恩來思想生平研究分會常務理事,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朱德思想生平研究會理事,天津市濱海新區現代無人系統研究中心主任,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神舟飛行器有公司顧問兼神舟(彩虹)飛服中心副主任,天津市無人機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工程
培養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本專業主要培養適應無人機產業和人工智慧技術深度融合的崗位需求,全面掌握無人機的系統結構和工作原理、系統設計和研發、系統操控與組裝調試等專業知識和應用技能,能夠從事無人機的產品設計、研發、應用和管理等相關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在航空、航天、民航部門、國土資源局、軍事部隊、農業系統、無人機企業、智能製造企業、其他航空類企業從事產品設計、研發、運用和管理等工作。
專業特色
本專業注重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隊伍,落實工信部建立多層次多類型的無人機人才培養和服務體系、教育部新職業教育改革方案「1+X證書制度」等。本專業注重校企合作,依託本專業編組中國人民解放軍天津陸軍預備役無人機分隊。已與軍工企業航天神舟飛行器有限公司、飛馬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一飛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星環科技有限公司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建立多個校內外無人機實習實訓基地,實行訂單式人才培養。實施學校「教學項目化,項目教學化」教學方針,執行「應用型」理論教學和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的實踐教學的「3+1」人才培養方案。前三學年側重「應用型」理論教學和基礎實踐能力培養,第四學年通過實習、實訓側重培養工程項目實踐能力,學生在第四學年能夠在校外參加實習工作。
本專業擁有半徑兩公裡,高度300米獨立飛行空域,為學生提供堅實的飛行訓練保障,依託我校無人系統應用研究院科研與應用優勢和天津市無人機行業協會政策優勢,努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平臺。本專業獲批中國AOPA(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頒發國內首家本科院校民用無人機駕駛員職業教育培訓中心資質。
鼓勵學生參加學術報告、科技創新、科技競賽、創新實驗和學術實踐等活動,學生在參與社會實際項目的設計與開發工作中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鼓勵學生參加各種信息技術相關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業精神。學生在2019第十五屆挑戰杯天津市大學生課外作品競賽、「網際網路+」大賽、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等賽事獲獎。參加解放軍某部演練活動,受到上級單位表彰和嘉獎。
主要課程
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導論、空氣動力學、無人機構造與原理、無人機材料基礎、無人機系統應用、任務載荷和地面站,無人駕駛航空器空中交通管理、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操控與維修、無人機適航與法規、航拍應用技術、無人機發動機、無人機自動飛行、衛星導航系統、無人機通信、微機原理與單片機應用、PLC編程及應用技術、傳感器與檢測技術應用、無人機操控技術、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組裝與調試、地理信息系統理論、攝影測量與三維建模、無人機遙感等。
師資力量及實驗條件
加快一流大學和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本專業聘請軍事科學院軍民融合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中國AOPA職業教育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成人教育協會航空服務教育培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航分會軍民融合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殷華研究員,天津市「十四五」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對策與戰略研究課題評審組長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無人機(UTC)團體標準評審專家殷華任專業負責人,主持完成多項省部級項目,並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擁有一支年富力強、教學經驗豐富,科研力量雄厚的教師隊伍。
系內重視實驗室建設,為學生提供創新實踐訓練的優越環境和條件,已建有無人機組裝調試實驗室、模擬飛行實驗室、自動駕駛儀實驗室、動力實訓實驗室、無人機創新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室、計算機硬體實驗室、網絡技術實驗室、通信工程實驗室、電子創新實驗室、智能車創新實驗室、電子工藝實訓室、通信工程實驗室、傳感器與測量技術實驗室、電力電子與電機拖動實驗室、自動化控制實驗室、過程控制實驗室等。
我院無人機系預備役無人機分隊應邀參加「淬火·2020」實兵對抗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