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0
在貫徹落實《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央16號文件)的過程中,北大黨委明確提出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在基層」的指導思想。近幾年來,通過院系學生工作現場辦公會、學生成長成才指導講座、院系學生工作隊伍建設和院系基層學生工作創新基地建設等各種有力措施,北大下大力氣夯實基層院系學生工作的基礎,有效提高了全校學生工作水平。
一是推廣院系學生工作現場辦公會的模式,為基層院系交流學生工作經驗和集中破解學生工作的難題搭建平臺。自2006年以來,學校打破以往全校學生工作會一般在學工部召開的慣例,把這種會議搬到各基層院系舉行。學生工作現場辦公會除了邀請校領導參加外,還請全校各相關部門和各院系學生工作負責人參加。主辦院系一般是近期在學生工作方面有突出成績和特色的單位。會上,首先由主辦院系集中介紹本單位學生工作特色和成功經驗。然後,與會人員圍繞主辦院系介紹的經驗進行學習和討論,並結合當前全校或本院系學生工作的重點、難點進行深入研討,對院系學生工作面臨的一些難點進行現場辦公解決。現場辦公會受到各基層院系的熱烈歡迎和一致好評,既是各院系學工部門展示風採和交流經驗的展示平臺,又是各院系集思廣益、相互促進和共同破解育人工作難題的工作平臺。
二是為基層院系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安排專門時間,紮實推進學生成長成才指導工作。從2006年開始,北大規定每周五下午5-8節課的時間段為各院系組織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及公共活動的時間(文、理科分別按單、雙周實行)。學校積極鼓勵院系利用該段時間開設「學生成長成才指導講座」。為此,學校面向院系啟動了學生成長成才研究課題招標工作,推動院系對基層學生工作的專項問題進行富有針對性的理論思考和深入調研。這些課題涵蓋了學生情緒管理、心理教育、就業指導、學業規劃等諸多方面。學校還將各院系的課題成果刻成光碟、編為教材,供各院系開設「學生成長成才指導講座」時使用,既實現了資源共享,又提升了院系學生工作的科學化、規範化、專業化水平。
三是切實加大投入,持續推進基層院系學生工作隊伍建設。學校進一步加大對院系學生工作經費方面的支持力度,包括提高班主任、輔導員津貼,增加學生活動經費,設立思想政治工作獎勵基金等。學校積極調整學生工作隊伍結構,推動學生工作隊伍從「泛兼職化」向「專兼結合、專職為主」轉變,不斷優化學生工作隊伍的學歷、年齡和性別結構,一大批年富力強、富於開拓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學生工作幹部充實了基層學生工作隊伍。學校著重加強對院系學生工作幹部的系統培訓工作:一是邀請著名專家學者就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時政熱點為院系學工幹部進行專業解讀,提升他們的政治修養;二是創辦《北大青年研究》雜誌,為院系學工幹部開展科學研究和理論探討建設新陣地;三是針對院系學工幹部開展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等領域的系統理論培訓,全面提高他們的理論素養;四是開展學生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學生就業、學生資助等專項業務系列培訓,有力提升院系學工幹部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五是組織院系學工幹部到國外考察交流,促使北大學生工作與國際接軌。
四是加強院系學生工作創新基地建設,促進基層院系學生工作科學轉型與跨越式發展。為了全面推進北大學生工作的科學轉型和跨越式發展,進一步落實「學生工作的基礎在基層」的指導思想,深化院系學生工作的創新發展,北大制定並實施了《北京大學基層學生工作創新基地建設辦法》。學校成立由主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為組長,學工部、團委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院系學生工作創新基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按照「分類建設、動態管理、整體推進」的建設原則,2008年,學校確定了若干個院系學生工作創新項目,鼓勵學生工作成績突出的院系申報創新基地,力求通過為期三年的重點建設,在北大建成一批具有突出示範、帶動作用的院系學生工作創新基地。學校為基地建設提供專門經費,支持其持續開展建設工作。基地建設採取「競爭入選、定期評估、跟蹤考核」的動態管理模式,確保工作實效。目前,學校12個院系承擔了首批學生工作創新基地建設項目,包括黨建工作創新基地、學生學業規劃指導工作創新基地、優秀學生分類指導工作創新基地、學生職業發展指導工作創新基地等。
(責任編輯 薛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