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縣「四向發力」夯實鄉村振興發展基礎

2020-12-20 瀟湘晨報

全縣圍繞落實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重點任務,以推進「四抓兩整治」措施為抓手,著力在組織設置、集體增收、陣地建設、村幹部待遇保障等方面下功夫,不斷夯實鄉村振興發展基礎。

優化組織設置「添動力」。積極建立以村黨支部為核心,其他各類村級組織為補充的「一核多元」組織構架,支持村黨組織、村幹部、農村黨員領辦創辦經濟組織,全縣村幹部、農村黨員領辦經濟組織數達到218個,佔全縣經濟組織數的33.8%。積極將有條件的村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依託本村專業合作社、產業基地、示範園區、「扶貧車間」等設置產業型黨支部,推動農村黨組織建設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目前已建立產業型黨組織9個,設置產業黨小組95個,培樹黨員致富帶頭人834名,打造黨群共富產業區430個,累計帶動1.6萬多戶群眾創業致富,有力夯實了鄉村振興的組織基礎。

壯大集體經濟「增實力」。大力實施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提升行動,制定《高臺縣堅持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方案》,支持和引導村集體因地制宜採取資產經營型、有償服務型、產業帶動型等多種發展模式壯大集體經濟。縣財政投入資金240萬元、整合各級扶持資金739萬元,支持39個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集體經濟空殼村全部清零,2019年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1253.4萬元,2020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85個、佔62.5%,使村集體有能力、有資源推動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

強化陣地建設「提能力」。深入開展村(居)活動場所集中攻堅行動,將便民服務大廳、黨員活動室、勞動力技能培訓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全部納入項目建設,不斷提升活動陣地整體服務能力。縣財政先後投入資金434萬元,爭取省市項目資金166萬元支持活動場所建設,累計投入資金5000多萬元新(改)建活動場所58個,全縣136個村黨群服務中心平均面積達到450m2以上。大力推進「網際網路+黨建」智慧平臺建設,積極為活動場所配置相關設施,架設終端接收設備136套,進一步提升服務黨員群眾水平,使村級活動陣地真正成為凝心聚力的精神家園。

落實政策待遇「激活力」。建立村幹部報酬穩步增長機制,制定村幹部績效考核辦法,實行70%基本報酬+30%績效報酬的方式,全縣村幹部平均報酬達到3萬元、「一肩挑」書記報酬達到4.5萬元。加強關心關愛,為現任408名村幹部辦理養老保險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為700多名離任村幹部累計發放生活補貼590萬元。建立村幹部基本信息檔案,將日常表現、考核結果、表彰獎勵等全部入檔,作為選拔使用、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全縣10名村幹部被錄用為公務員,66名村幹部擔任縣級以上「兩代表一委員」,有效激發了廣大村幹部投身鄉村振興工作一線的動力。

【來源:高臺縣】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發展鄉村旅遊 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近年來,潛山市大力發展和推廣鄉村旅遊,以鄉村旅遊帶動鄉村設施、生態文明等各項建設,走出了一條現實有效的鄉村旅遊發展路徑,夯實鄉村振興戰略基礎。潘鋪農莊鋤草換季 餘文革/攝龍頭景區引領,促進全域發展。「江淮第一山」天柱山,通過實施基礎建設提升工程,以龍頭景區帶動周邊旅遊資源開發,A級景區由2015年12家發展到17家,農家樂由102家發展到315家,爭創省旅遊鄉鎮9個、省旅遊示範村21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2個,形成4條鄉村旅遊示範帶,成功以景點旅遊帶動全域旅遊。
  • 「為『十四五』規劃獻計策」高端訪談|徐錦庚:打造鄉村振興共治格局 夯實鄉村振興基層基礎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我省奮力實現「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目標任務,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五年,編制好我省「十四五」規劃意義重大。大眾日報開設「為『十四五』規劃獻計策」高端訪談欄目,邀請各界權威專家談對編制「十四五」規劃、推動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建議。
  • 煙臺市萊山區:暢通農村發展路 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今年,萊山區以創建「美麗鄉村路」為抓手,以「三年攻堅」為目標,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創建工作。2020年,共建設農村公路18公裡,總投資達5000萬元,從基礎建設上為萊山區鄉村振興工作提供堅實基礎。圍繞農村道路三年攻堅行動,萊山區總投資1.4億元,集中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10公裡、自然村通達5.6公裡、路面修繕56公裡,進一步提升農村道路通暢水平,改善農村公路出行條件,優化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提高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水平。當前,三年攻堅任務均以完成施工建設並投入使用,這些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極大方便了群眾出行,為鄉村振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夯實產業基礎助力鄉村振興呈現新精彩
    當前,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歷史性成就,需要無縫對接做好鄉村振興的銜接工作。越是到了跑好脫貧攻堅「最後一棒」關鍵時候,越是需要夯實農村產業基礎,越是需要依託特色產業提升農村居民自我發展能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都屬於系統工程和長期任務,產業發展在其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統籌城鄉發展 夯實農業基礎
    「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抓好農業生產,推進農村改革和鄉村建設。」這一系列可喜的成績,更堅定了西安在「十四五」期間以統籌城鄉發展來夯實農業基礎的信心和決心。  西安城鄉融合發展現狀  首先,政策支持力度不減。
  • 韓俊:鄉村振興戰略五處發力
    )鄉村振興戰略五處發力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韓俊➤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推進的過程中,要重新發現並利用好鄉村的多元價值,讓現代化成果更多地惠及廣大農民群眾➤把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件一件找出來,解決好➤鄉村振興的根本目的是讓農民富裕起來。
  • 黨建引領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玉林店鎮構建「一體五面」鄉村...
    通過發揮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區核心主體作用,全面促進區域化組織聯建,產業融合,文化惠民,人才共育共享,治理服務聯動五方面重點工作推進,實現了以組織振興為核心,以產業融合為重點,以文化振興為靈魂,以人才振興為關鍵,以鄉村治理為基礎的「一體五面」鄉村振興新格局。真正把區域化黨群服務中心建成政治中心、發展中心、文化中心、人才中心和服務中心,走出了一條以「黨建引領」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 持續發力鄉村振興戰略意義重大
    原標題:持續發力鄉村振興戰略意義重大   2019年是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二年,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既要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又要肩負繁重艱巨的國內改革;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又要防範「灰犀牛」事件。
  • 「五大振興」搭穩鄉村振興「四梁八柱」
    我市堅決把「三農」放在優先發展位置,把鄉村振興列入市委「1+1+5」工作舉措,成立市委主要領導牽頭的市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出臺《江門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等政策文件20項,構建市縣鎮村四級書記共抓鄉村振興的工作格局。
  • 洪江市:「黨建+」助力鄉村振興
    這一幅幅安然舒適的畫面是洪江市夯實基層黨建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健康村採用「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引導村民成立了黔陽臍橙、華青柑橘專業合作社,讓村民從「各自為戰」轉向「集團發展」,冰糖橙產供銷一體化渠道暢通無阻,真正將「山果」變成了強村富民的「致富果」。2018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到42萬餘元。
  • 探訪鄉村振興蘇州路徑
    乘著鄉村振興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東風,沿江臨滬的瀏河,正苦練內功、蓄勢發力,努力實現農業規模擴張和提質增效同向發力,高質量建設全域旅遊的現代濱江田園城鎮。「我們現在主要是打好基礎,要夯實每一個區域的基礎,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發展目標。」錢敏芳說。除土地流轉外,目前,瀏河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95萬畝,佔比達65.48%。特色種養業在有序推廣,建成稻蝦、稻蟹種養基地5個,何橋村與同程旅遊共同承辦了第二屆龍蝦垂釣節,助力鄉村旅遊品牌建設。
  • 鄒城市香城鎮:突出四個聚焦 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鄒城市香城鎮:突出四個聚焦 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2019年09月26日17:20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趙乾坤 濟寧新聞網訊
  • 傳好鄉村振興「接力棒」
    □薛世君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指明了方向——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以脫貧攻堅成效促進鄉村振興,以鄉村振興成果鞏固脫貧成效。
  • 《三峽日報》報導:千裡沃野天景新——看當陽如何發力鄉村振興
    《三峽日報》報導↓↓↓全文如下:千裡沃野天景新——看當陽如何發力鄉村振興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熊東華 胡興軍 通訊員 王濤 汪運欽 熊濤當陽,鄂西山地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的工業重鎮,也是農業大市。誰會想到,曾經的當陽,從當陽西下高速,沿路排開的陶瓷廠煙囪林立,天空灰濛濛一片,前來客商或遊客,常常連夜也要往回趕……如何扭轉當陽在客商和遊客心中的固有形象?當陽市痛定思痛,下定決心——發力鄉村振興。
  • 鄉村振興踏歌來 ——衡山縣白果鎮鄉村振興發展紀實
    但從數據的變化,我們可以看到棠興村鄉村振興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而這僅僅是白果鎮鄉村振興發展中的一個簡單縮影。得益於產業的發展帶動,全鎮農民的腰包『鼓』起來了,經濟也『活』起來了,該鎮也先後獲評「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村鎮」、「省級安全生產示範鄉鎮」、「市級衛生鄉鎮」等榮譽。 美化環境,鄉村越來越有「顏值」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陶淵明詩裡的遠方。
  • 2021福建選調生考試申論範文:聚力鄉村振興 夯實鄉村振興道路
    2021福建選調生考試申論範文:聚力鄉村振興 夯實鄉村振興道路 【導讀】福建選調生考試網整理了申論備考指導、申論寫作技巧等,供各位考生參考學習,申論寫作是選調生考試重點之一,掌握申論寫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 推動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
    原標題:推動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 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城鎮和鄉村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城鎮的發展離不開鄉村繁榮的支撐,鄉村的振興也離不開城鎮的有力輻射和帶動。《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堅持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雙輪驅動」的要求,正意在於此。
  • 鄉村振興,教育扶貧如何持續發力
    上圖:9月11日,寧夏中衛市海原縣曹窪鄉九年一貫制學校。正在上語文課的孩子們。義務教育有保障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能夠有效掃除貧困地區青壯年文盲,使貧困地區的勞動力具備基本的勞動技能,為實現貧困地區人民群眾全面發展、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 食葉草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象徵著鄉村振興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發展日程,是政治格局和經濟格局歷史性的創新規劃,是城鄉一體化經濟向符合國情的基礎經濟發展轉型,是國家「十四五」規劃啟航的嶄新徵程。新時代的時機到了,更適應鄉村振興的惠民、利民政策將送到人民當中。
  • 發展| 鄉村振興 帶動產業發展
    隨著三農政策的推出,農村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的重中之重,未來的三到五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實施,不管是在農業領域還是在民生領域還會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措施。 2020年是繼往開來的一年,而即將到來了2021年也必將在「鄉村振興」的大規劃下,進一步的夯實基礎,厚積薄發,為全面推進農村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而在這個光榮的時代裡,人才振興和產業振興將成為兩個主旋律,未來農村也就有幾類人將大放異彩名利雙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