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新動能 重塑傳統製造業新版圖

2020-12-20 浙報融媒體

談起平陽製造業,你會想到什麼?可能會先想到有著「中國皮都」之稱的水頭鎮,或是有著「中國塑編城」之稱的蕭江鎮,亦或是全國有名的禮品市場——萬全鎮。但沒準,你對這些地方、這些產業的印象,還停留在過去的小規模生產。可實際上,如今的平陽製造業,早已走出了集團化、規模化、高新化發展之路,掀起了新一輪發展高潮。

在這過程中,平陽以全方位的要素保障、不竭的科技投入,為產業和企業培育賦能,助推轉型升級。這個浙南小縣城,蘊藏著一個大目標:走高質量發展之路,重塑傳統製造業新版圖,重構傳統製造業新活力,讓縣域經濟承載更多夢想。

如今這一目標,正在不斷照進現實,數據給出了佐證:2019年,平陽20個項目列入省重大產業項目,入選數全市最多、全省第二,技改投資增長31.4%,高新技術投資增長83.4%,R&D經費增長29%,成功入圍全國創新百強縣、位列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第31位。

「五大百億」產業培育

傳統產業迸發新活力

如果要在中國找到塑包產業最為齊全的產品,一定得來平陽蕭江,在這裡,原料、拉絲、織袋、製版、印刷、複合、制袋等環節的企業一應俱全。42年如一日,蕭江人專注於一條編織袋上,從傳統的家庭手工作坊起家,先後獲得了「中國塑料編織城」「中國塑編之都」「中國塑料紡織第一鎮」「中國紡織材料包裝名鎮」等榮譽稱號。

相較於小規模作坊式、家庭式、聯戶式的生產管理,如今的蕭江塑包產業走上了集約化、規模化的發展軌道,形成了配套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這背後,產業化發展成了關鍵。

近年來,平陽啟動「蕭江塑包園」建設。建設過程中,平陽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發展的主線,整合三大工業片區,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集群,實現連片發展,並構建起企業孵化、人才培育、研究開發、成果轉化、配套服務五大平臺。產業集群讓塑包產業迎來發展新勢頭,2019年,塑編塑包產業規上產值65億元,同比增長13.7%。如今,蕭江鎮已經成為中國塑料編織袋生產規模最大的基地之一,蕭江塑包園也拿到了「中國針織花式炒線生產基地」「中國紡織塑包產業峰會永久舉辦地」等多個金名片。

塑編產業的蛻變在平陽並不唯一。近年來,機械機電、皮革皮件等平陽傳統支柱型產業日漸式微,轉變舊產業、培育新動能成為它們再度崛起的必由之路。為此,平陽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以「規劃引領、動能轉換、平臺支撐」為主要路徑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制訂實施「五大百億產業」培育計劃,加快推進機械機電、塑編塑包、皮革皮件、時尚輕工、文化產業集聚發展。截至目前,平陽已形成了機械機電、皮革皮件、塑編塑包3個主導產業,加上文化創意、寵物用品等若干個新興產業的「3+X」主導產業體系。2019年,平陽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1.8%、連續13個季度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總量躍居全市第四。

萬洋小微園。平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抓大」「扶小」齊頭並進

企業發展按下「快進鍵」

日前,浙江一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收穫了一份意外之喜:此前申請的2020年產業政策獎補項目得以通過,1374萬元資金順利打進了公司帳戶。「這筆錢就像『及時雨』,企業可用來修整店面、招聘人員。」企業負責人高興地說道。截至目前,除學校渠道外,全省1250家一鳴奶吧門店已全部重新營業。

一鳴所享受的產業政策獎補,是平陽縣百億培育企業地方財政綜合貢獻獎勵資金。被列入名錄的企業,上年納稅額超1億元,就能以享受扶持政策前3年地方綜合貢獻度的平均值為基數,獲得地方綜合貢獻度增量部分的90%作為獎勵資金。

如此高額的獎勵政策,並非平陽在疫情後的特殊之舉。早在2017年,為了全力扶持縣域內大型龍頭企業快速發展,平陽就出臺力度空前的百億企業扶持政策,通過市場機制和政策扶持相結合,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在平陽培育一批總部型、品牌型、協同製造型、綠色與安全製造型、高新技術上市型的「百億」企業。政策涵蓋降低用地成本、優化審批服務、加大財稅扶持、推進智能製造、強化金融扶持等內容,3年來為企業真真切切省下資金40億元。與此對應的是,平陽3年新增上市(掛牌)企業24家,超10億元企業9家,新增「小升規」企業254家、「專精特新」企業660家。

「抓大」的同時,平陽始終不忘「扶小」,通過打造小微園建設的平陽樣板,為不斷湧現的小微企業建設一個安心發展的「家」。

翻開平陽出臺的《平陽縣小微企業園高質量發展五年規劃》等系列政策,可感受到平陽獨具思考的發展思路:在謀劃小微園時,平陽就首先考慮到小微園所在鄉鎮的發展定位、產業特色,布局具有產業特色的小微園,並要求每個小微園必須要有1~2個主導產業,而且主導產業企業數量必須佔70%以上,讓同類企業、上下遊企業集中入駐,讓一個個小微園形成一個個產業集群。做好規劃後,為了能讓小微園成為一座座小微企業的「夢工廠」,平陽十分注重配套建設生產研發、倉儲物流、公共服務等生產生活設施,同時加大政策優惠力度,通過允許廠房產權分割,限定最高售價等,讓入駐企業免去後顧之憂。

截至目前,平陽已經建成投用10個小微園,累計竣工面積達200萬平方米,已入駐面積168萬平方米,已入駐投產企業635家,近3年累計實現產值達110億元,建成投用的小微園數量、入駐的企業數量、實現的產值,都在全市領先,小微企業成長指數已擠進全省前30強。其中,萬洋眾創城更是入選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

鰲江夜景。平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強化資源要素保障

積聚高質量發展動能

日前,浙江省政府批覆,平陽縣新興產業園圍填海歷史遺留區的11個掛牌出讓方案得以通過,涉及用海面積21.94公頃,將用於近期落戶項目建設。這也是全省首批、溫州市第一個掛牌出讓的圍墾處置歷史遺留項目。該地塊此前因政策規定,存量圍填海區需按規範實施生態評估,而成為歷史遺留問題,該園區工業用海出讓活動一度停滯。

但平陽卻跟這塊地「較上了真」,當地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確定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清單,並逐一明確整改目標、整改措施、責任單位和整改時限,編制生態評估報告和處理方案,並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加快統籌協調和整體推進。在平陽的努力下,該地塊得以重新盤活,土地資源得以利用。

正是這樣的「較真」,平陽通過清理閒置土地和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整理出可用土地1萬多畝,同時積極向上爭取到各類獎補及追加指標6500多畝,去年又爭取到各類指標2350畝,預支重大產業項目指標全市最多,有效緩解了土地要素制約瓶頸,助推重大項目落地。

打響土地要素保障攻堅戰,正是平陽注重強化要素保障,積極協調解決產業和企業用地、用錢、用工、用電等難題,為當地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的縮影。

讓金融「活水」源源不斷地流向實體經濟,平陽縣構建政銀企合作新模式——「融資超市」,全力打造「一天24小時永不打烊」政企銀對接平臺。平臺匯集全縣17家金融機構推出類型多樣的「戰疫貸」「政採貸」等金融惠企政策套餐。企業可以線上發布需求,根據貸款門檻、利率等要素迅速匹配,降低跑腿成本。日前,平陽縣一家塑料包裝企業發布了500萬元急需貸款需求。企業負責人登錄平陽搭建的「融資超市」平臺,通過「派單模式」選擇其中一家匹配度最高的銀行貸款,從發布到款項到帳僅用了3天,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要素保障之下,平陽一大批重磅好項目相繼順利落地,各類企業和產業集群紛至沓來,平陽正從偏居一隅的浙南小城,成為一片經濟要素活躍、創業創新潮不斷湧動的熱土。

相關焦點

  • 發展壯大新動能 創新當頭「新新不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圍繞「發展壯大新動能」作出重要部署,明確提出,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發展智能產業,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兩會上,代表委員們也紛紛聚焦這一話題進行深入探討,為聚集新動能、推動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當今中國,「新」字當頭。
  • 澎湃新動能——株洲市加速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高質量發展解碼(上)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株洲從清水塘破局做「減法」,向「中國動力谷」發力做「加法」。這個承載新中國工業榮光的老工業城市,正從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強烈陣痛中重獲「新生」,躍升為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新城,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迸發出澎湃新動能。把握新方位——不看短期看長遠,為發展闖關,為未來蓄勢清水塘,曾是中國版「魯爾區」。
  • 深論| 深圳全球招商大會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深論 | 深圳全球招商大會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0-12-10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引得源頭活水來 招商引資為樂清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新動能
    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今年初,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樂清招商引資再注強勁動力、澎湃新動能,不僅加大總部經濟企業獎勵政策力度,還探索招商新模式,雲招商、全球招商引智、駐點招商、小分隊招商等讓樂清更好地「走出去」,也讓項目更好地「走回來」,奮力譜寫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篇章。
  • 株洲高新區:產業項目建設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以大項目帶動大發展,以大發展惠及大民生,一個個投資體量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重大項目,正成為株洲高新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也為株洲高新區「十四五」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動能轉換,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山東...
    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同步推進「存量變革」與「增量崛起」,以新舊動能轉換為總抓手,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青霄有路終須到」,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大道上,動能澎湃的山東正闊步前行。
  • 智能時代粵港澳大灣區 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戰略芻議
    當前,發展的高質量可以表徵為創新驅動的發展新動能、數字經濟的新模式、具有國際競爭力和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新產業結構。新一代人工智慧是涵蓋網際網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綜合體,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新的產業革命開始之際,充分發揮新一代人工智慧的引擎作用,實現灣區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落實灣區總體戰略的關鍵。
  • 新產品新技術為生殖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第八屆中國生殖健康產業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在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大會由中國生殖健康產業協會、濟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陝西三八婦樂科技集團、濟南城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山東新泉城置業有限公司、漱玉平民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協辦,明湖國際細胞醫學產業園、濟南國際醫學中心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贊助
  • 大力發展股權投資基金 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導語:10月17日,中國證監會微信公眾號發文——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主持召開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座談會,圍繞「大力發展股權投資基金、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與私募股權機構代表座談交流。參會機構圍繞行業發展現狀、面臨的問題、下一步改革思路和監管政策提出了意見建議。
  • 推動高質量發展 新動能加速形成
    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直播帶貨……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大考,各類新業態新模式潛力加速釋放。5G、工業網際網路等賦能傳統產業,助推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換的關鍵時期,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展現出強大的活力和韌性,為新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蓄積更多新動能。
  • 18個先進位造業項目為廣陵注入發展新動力
    12月16日下午,揚州市廣陵區開發園區「二次創業」系列活動之先進位造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在大運河畔舉行。在18個總投資258億元的先進位造業籤約項目中,既有高端裝備製造項目,也有精密電子信息項目;既有食品深加工項目,也有醫械自動化生產項目,將為廣陵培育更多的增長新動能,注入更為強勁的發展新動力。此次集中簽約的圓中電動重卡產業鏈、恆潤高端裝備新材料、通訊晶片等項目,不僅科技含量高、發展後勁強,而且符合廣陵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方向。
  • 新疆庫爾勒:擔起時代重任「綠色」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從一片戈壁荒灘到工廠林立,燈火璀璨;從不斷打造大項目大建設的「新高地」到不斷厚植髮展的「新沃土」,庫爾勒上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堅定不移地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全力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創新驅動發展試驗區,中巴經濟走廊綜合承載區,在快速發展中實現了華麗蛻變。
  • 佛山:製造業創新發展標杆的新藍圖
    南方網訊 8位企業家上臺分享創新創業經驗,8位科學家與企業聯動結對,10位高層次人才代表2680名人才領取專賣房鑰匙,13個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獲近5000萬元扶持……1月4日,元旦後首個工作日,順德高規格召開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政企同心、同頻共振,全面開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推動製造業走創新發展之路,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府搭平臺的產業創新體系。
  • ...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
    新華社新加坡12月5日電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
  • 關於開展「新動力、新動能與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徵文的通知
    經充分協商,本次「新動力、新動能與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擬於2018年9月上旬在湖南大學召開,政協湖南省委員會、湖南省社科聯為主辦單位,湖南大學為承辦單位。具體通知如下:   一、論文主題  圍繞推進動力變革、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實現高質量發展開展研究。具體內容包括:  1.
  • 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
    新華社新加坡12月5日電 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  新華社記者王麗麗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
  • 驅動產業數位化 培育發展新動能
    雲端互動、數據拼單、工業網際網路轉產……今年以來,線下經濟遭遇挑戰,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為支撐的新業態新模式迅速「補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如何搶抓產業數位化賦予的機遇,更好培育發展新動能?
  • 山海關科工局為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科技動能
    今年以來,山海關區科工局深入貫徹省、市、區開展「三創四建」活動決策部署,堅持以科技創新推進全面創新,大力實施縣域科技創新躍升計劃,完善市區聯動創新體系,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為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科技動能。
  • 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技術為智能經濟注入新動能
    需要指出的是,我國經濟的復甦,對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這背後得益於雙循環與新基建戰略推行。國內雙循環戰略推進下,刺激消費為經濟釋放增長潛力。以5G、人工智慧、雲計算、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激活新經濟、數字經濟發展。
  • 「十四五」山東堅持建設先進位造業強省,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時期,山東工業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面臨諸多嚴峻挑戰與風險考驗。會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於海田介紹,下一步,山東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採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著力破解難點、堵點和痛點,加快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系統謀劃新時期高質量發展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