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同人法律
這幾天,不少法律人老說兩個梗:一是「禁止套娃」,二是「人傳人」。
說的是10月21日,「馬加爵案」主審法官刀文兵涉嫌故意殺人被公訴;10月22日,主審刀文兵案件的玉溪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陳昌就被爆涉嫌嚴重違紀違法。
馬加爵案套刀文兵案再套陳昌案忽然成了大型吃瓜現場,有網友不禁調侃:太魔幻了,很好奇是不是還有「無症狀感染者」。
公開資料顯示,法官刀文兵出生於1969年7月,是雲南人,在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多年,曾主審「馬加爵故意殺人案」。這次,刀文兵涉嫌故意殺人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非法持有槍枝彈藥罪。
陳昌出生於1962年10月,於2015年9月進入玉溪中院工作。從2016年2月至今,陳昌一直擔任玉溪中院院長一職。目前,陳昌涉嫌違紀違法的具體情況還有待紀委監察委進一步發布。
兩個法院老兵栽了!法律人知法犯法!
這一連環事件使一些法學新兵蛋子再次發問:難道學法越多,從事法律職業時間越長會越冷漠嗎?會不會越懂法越容易知法犯法?老法律人會完全被法律意識支配而變得毫無感情嗎?過分理性,冰冷是否背離了法律的本意?
今天,我很想說道說道這個老話題。
首先,越學法確實會越「冷漠」。
01
「冷漠」才能順利開展工作
請注意,冷漠這個詞加了雙引號,因為法律人的冷漠比一般人所理解的要深刻地多。
法律職業,無論是法官還是律師,都需要用非常專業的知識來處理案件,稍有疏漏就可能對當事人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案件看多了,當然會麻木。有幾年工作經驗之後再看到所謂熱搜事件,無論多聳人聽聞,法律人都已經轉變思維,更關注案件事實和法理分析。這叫職業素養。
這種情況並非只存在於法律職業。
去過醫院的人都知道,醫生和護士工作起來常常給人冷冰冰的感覺,乍一看像是病人欠了他們幾百萬。
可實際上,醫生做手術時,病人只是他動過到的千萬軀體之一,護士一生更是扎針無數。這種情況下堅持對每個病人噓寒問暖?怕不是要累死就是要因為終日情緒起伏波動過大而早衰吧?
同理,法律人的冷漠是一種必然:拋卻樸素正義與情緒才能順利開展工作,不冷漠說明受的訓練還不夠,段位還不高。
當然,這種冷漠和殺人如麻的冷漠有別,它更像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心理諮詢師也用這招保護自己。
02
幫他解決問題而不是替他解決問題
心理諮詢師經常被看成是大家的情緒垃圾桶,一上班就聽別人的負面故事,可能頻繁和怪咖打交道。很多諮詢師坦言:時間長了,確實會積累很多負能量。
有的諮詢師剛拿證就敢到處接諮詢,結果常常以朋友、親人的身份帶入,給來訪者提供「家常建議」。
有的諮詢師有上帝情結,總覺得自己負有拯救來訪者的責任。這兩種做法乍一看都很熱心,其實對來訪者危害很深,也被視為不專業的表現。
比較成熟的諮詢師不會像剛入行的諮詢師一樣稱呼自己的來訪者為病人,而是稱呼他們為客戶。
諮詢師希望從稱呼開始將自己從來訪者的感受裡剝離出來,提醒自己:無論對方多麼痛苦,面臨多大的問題,這些痛苦和問題都是他的而不是我的。我要做的是幫助他解決問題,而不是上手替他解決問題。
這種矛盾和操作是不是和律師的日常很像?就算是法官,天天斷案,看過的人情冷暖,燒殺擄掠也不計其數,要是天天同情弱者,時時想扮演匡扶正義的上帝還了得?
另外,心理諮詢師行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做法:督導。
有的諮詢師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會請求更高級別的諮詢師進行督導,也可能進行同輩之間的互相督導。這種督導常常以心理諮詢的方式展開,很大一部分作用是防止心理諮詢師的定位被來訪者帶偏,讓心理諮詢師有一個比較好的心理狀態,讓他們既不陷入病態也不過分冷漠。
這個部分恐怕就是法律行業比較欠缺的了。
反正,我知道律師和法官都要終身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可我很少聽說,這兩個行業開展心理疏導活動。難道法律人面對的陰暗不如心理諮詢師多?難道法律人的工作壓力不大?都不是吧。
缺少感性抒發渠道是否會讓法律人的職業冷漠演變為犯罪冷漠,真的很值得思考。
另外,法律人知法犯法說白了還是一個法律職業精神的問題。可偏偏法律職業的精神一直是法學教育中非常不受重視的部分。
03
仰望星空不是套話
長期以來,中國法律行業給人的感覺就是用專業的法學知識掙錢。
對於一個只有幾十年現代法制史的國家來說,法律職業精神這種東西似乎非常縹緲。
無數熱血青年抱著追尋正義的初衷成為法律共同體的一員,但他們中的很多人慢慢就忘記了初心。
從鋒芒畢露到被磨平稜角,從來沒有人把法律職業的精神放在很高的位置,也從來沒有人對「新鮮血液」三令五申,告誡他們切勿知法犯法。
在中國,信仰法律漸漸變成了空洞的說辭。
曾有法律人說:偉大的律師不僅應該研究裁判官的告示和法學家的意見,還應該反思幸福的性質、道德的根基,乃至一切的真和善……這種職業的觀念最終體現於《學說彙纂》的開篇:「法學是研究善和正義的學問」。
法律從不生硬,從不冰冷,從不高高在上,它與生活水乳交融,它甚至是哲學。學法律學成殺人不眨眼的罪犯,那叫走火入魔。
今天這種「連環案中案」或許就是警鐘:光學技術不學心法,一心拼命往「錢」跑,從不仰望星空,恐怕早晚會掉坑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