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過年:慈禧親自做福餅,宮中大戲唱半個月

2020-12-20 悟空談歷史

導讀:過年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由來又是什麼呢?沒人能說明清楚,但過年成了我國傳統節日中最盛大的節日。在過年的這段時間裡,基本上大部分的工廠、公司都要放假。著也是一個讓家人團聚、朋友團聚的好機會!大過年的為了應個景,咱們來聊聊清宮過年的事情吧!今天要講的就是慈禧過年時從準備過年開始到過完年這段時間要做的那些事兒。

大掃除:今天來說,過年大掃除一般都是臘月二十左右才會做的,但是清宮過年,慈禧太后時代是從臘月十三就開始了。慈禧對過年時期也非常重視,臘月十三左右就開始命人進行大掃除,接著清點年貨,準備一個熱熱鬧鬧的大年。慈禧將權力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前朝後宮的,裡裡外外,全是她一個人說了算,過年,當然也要由慈禧親自主持。

大掃除完畢,就是準備新衣裳了,慈禧會在新年伊始時,將準備好的新衣裳賞給各宮娘娘,幸好同治和光緒兩個皇帝的后妃都不多,不然慈禧怕是要忙暈。

同時,慈禧會對各大臣們進貢的東西進行挑選,留下最喜歡的放在身邊把玩,再挑幾件給各宮娘娘,剩下的收回庫房。

大掃除完畢後,慈禧會叫上妃嬪們一起做福餅,先將面發好,再根據指定流程作出漂亮的小餅,當時甚至還有誰的福餅做的最好,新的一年就會運氣更好的說法。妃嬪們為了讓慈禧高興,故意讓自己的麵團發的不夠慈禧的好,惹的慈禧總是高興得很。

供奉祖先:清朝統治者一向以仁孝治國,對老祖宗們的法規,甚是看重。特別是慈禧時期,面臨這外面的大變化,她都不肯跟隨腳步,一開始就選擇了緊緊守住老祖宗們的教條。

所以,慈禧過年,怎麼能少了供奉祭拜祖先呢。不但她要祭拜,她還要帶領整個皇家宗室的人進行祭拜祖先的活動。

聽戲:慈禧是一個戲迷,這是她與鹹豐帝共同的愛好。掌權之後,當然要先滿足自己。慈禧過年,一般是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將戲班子召進宮,得了空,慈禧就叫李蓮英讓那些戲班子的準備一下,坐在臺下就開始全神貫注的聽戲。

聽得高興了,將旁邊每次完的糕點賞賜給那些唱戲的人,有時戲子們還大著膽子求慈禧賞賜。大過年的,只要請求不太過分,慈禧都會滿足他們,以展示老太后慈祥的一面。

賜福:從康熙開創了過年賜福這個先例開始,此後,清朝的每一任皇帝後會認真對待賜福這件事情。所謂的賜福就是皇帝親手寫出福字,賞賜給該得到賞賜的大臣們。慈禧之前,皇帝賜福字是絕對謹慎的事情,不可能隨隨便便賞賜出去。

可是慈禧不這樣,慈禧開心了就會賞賜「福」字給各大臣,也不管該不該得到。一般臘月二十八左右,大臣們就眼巴巴看著要慈禧寫的「福」了。

慈禧也不吝嗇,將先前準備好的紙張放在桌子旁,就開始寫。基本上是哪個臣子想要,慈禧就高高興興地個他寫,寫累了也不怕,就圖個高高興興過年。過年期間,不需要辦公也不需要探親,這幾天才是慈禧最放鬆最開心的日子吧!

資料來源於《清稗類鈔時令類》

相關焦點

  • 慈禧如何過年?做糕餅 收年禮 擲骰子 聽淫戲
    皇太后親自動手做糕餅曾在宮裡服侍過慈禧太后的德齡公主(1886-1944),在隨丈夫定居美國後,用英文寫成了回憶錄《我在慈禧身邊的兩年》(《Two years in the大年三十前一星期,慈禧就開始「放假」了,不再處理國事。國印封置,直到來年再拿出來用。從德齡的回憶中可以看出,貴為天尊、過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的慈禧,過年時會如普通家庭主婦那般,要親自動一動手,做糕餅就是一項。糕餅是備新年祭祀用的,慈禧顯得很虔誠,「第一塊糕餅要由太后親自來做」。當慈禧說要開始做餅時,大家都跟她走進一間專為做餅而設的房裡。
  • 慈禧用膳都吃什麼菜?「慈禧每天要花紋銀4萬兩」是真是假
    慈禧太后大權在握,皇帝不過是傀儡。作為當時中國的實際統治者,她自然享受皇家最好的待遇。咱們今天從「吃」的角度,看看慈禧當時的生活是個什麼樣。慈禧掌權後,專門給自己專設了廚房,稱為「西膳房」,能做點心四百餘種烹燒菜餚四千餘種,規模要超過光緒「御膳房」。
  • 慈禧大辦六十大壽,企圖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結果事與願違
    慶祝壽辰是沒有錯,錯就錯在清朝的祖宗們都沒有慈禧鋪張浪費; 比如康熙帝僅在宮中慶祝,率王公貴族進獻禮品、舉辦宴會、唱大戲等等,規模較小;到了乾隆帝,他特地在慶祝禮中增加了「萬壽點景」;指的是多處由人工搭建專供帝後欣賞的景點,這些景點分布在宮外皇家苑囿至紫禁城道路的兩側
  • 慈禧突發奇想點了一道菜,御廚們絞盡腦汁做成,如今已是著名小吃
    第一個品嘗到這款小吃的是慈禧太后。儘管民間流傳著不同的版本,但無論哪個版本的傳說故事都和慈禧有關。慈禧是清代最有口福的人,她生活奢靡,食不厭精,把清宮御膳房的飲食文化推向了極致。為了追求口腹之慾,她廣招天下名廚,要求數以百計的廚師每位都要烹製出一道拿手菜,內務府統籌品嘗後,對每道菜品都加以詳細記錄。然後商定是否要呈到御前。
  • 慈禧太后才貌俱佳的女翻譯 看清宮闈冷漠黑暗毅然脫離
    原標題:慈禧太后才貌俱佳的女翻譯 看清宮闈冷漠黑暗毅然脫離 1903年春,17歲的德齡隨父回到北京,不久和妹妹容齡一起被慈禧太后詔進宮中封為「御前女官」,做「傳譯」(即翻譯)。   通過兩年的宮廷生活,裕德齡看清了宮闈之中冷漠、陰森、險惡的一面,「高處不勝寒」的顫慄感,使她心懷餘悸。1905年03月,乘父親病重之機,裕德齡便向慈禧請求去上海,獲準後當即脫離宮廷。同年12月,其父在上海病逝,裕德齡以「百日孝」為由從此沒再回宮。
  • 慈禧身邊下人的夥食:冬天酸菜白肉可勁造,四季水果放開掄
    十三歲時,在一次宮廷選秀中被選中入宮,成為一名宮中婢女。何榮兒長相俊秀,聰明伶俐,又吃苦耐勞,得到慈禧的垂青,被調到慈禧身邊供職長達五年之久,後因年齡增大出宮嫁人。但婚後不久即再度入宮侍奉慈禧,並在庚子國變中一路伴隨慈禧西行,親眼見證了慈禧和清朝宮廷生活的方方面面。她晚年曾口述回憶錄,回憶了清宮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細節。
  • 關於「福」字需要倒著貼的歷史傳說
    "福"不僅僅是讓人們心嚮往之,同時,它還切實地發揮出了實際效用。我們在過年貼"福"字常常會把其倒過來貼,長輩們會告訴我們這樣貼才是最正確的,因為它預示著福氣將到。01元末紛亂時話說馬皇后為了不讓老朱在冷靜之後為自己所做的錯誤決定而後悔,果斷地讓人給全城百姓下令
  • 清宮御膳那些事:皇帝一日兩餐,乾隆偏愛蘇杭菜
    清初的飲食比較簡樸,康熙帝「不食兼味」,一餐之內只食一種類型的主要食材,如果這頓飯吃豬肉就只吃豬肉做的菜餚,不再吃禽類魚類的菜。到了乾隆初期,每餐也只有十八品,包括主食、醬菜和甜品。儘管御膳餐桌上這樣多的菜品,皇帝吃久了宮中膳食也有吃膩了的時候。這和宮廷菜古板、遵循傳統有關。如菜品不許任意搭配,八寶菜必須用固定的八種原料,不許用其他的。
  • 老照片:圖1慈禧的奢侈「澡盆」,圖6被「褫衣廷杖」的漂亮妃子
    圖:慈禧的洗澡盆。慈禧一生都非常注重保養,就拿一個洗澡來說,都非常的講究。紫禁城八女官之一的德齡曾親眼目睹過慈禧洗澡,據說慈禧洗澡之前,先由兩個太監抬進一隻很大的木質澡盆,木盆的材質非常昂貴,外面還包著很厚的銀皮。洗澡時四個宮女伺候,一個女官監督,共有八九個步驟。
  • 慈禧喜歡吃翻毛月餅,這種月餅很難製作,製成後會有「神奇」現象
    可是您也許不知道,其實在100多年前的清宮之中,還有一種極為特別的月餅,被慈禧太后稱為「翻毛」。它究竟是什麼?「翻毛」二字又從何而來?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慈禧太后哭著要她回來!傳奇女官的英文演講很厲害,死於車禍
    在晚清末年八國聯軍進攻中國之際,有一位女子被召集宮中擔任慈禧太后的外語翻譯,到底她是什麼人才能被慈禧看中讓她擔當如此重任呢?當時慈禧太后看了後也想學習英文,不過因為年紀關係,學了兩堂課之後就放棄了。在裕德齡任職期間,慈禧太后有意將她許配給榮祿之子巴龍,不過在外國長大的裕德齡當然不會同意這樣的盲婚啞嫁,最後在光緒皇帝和太監李蓮英的幫助下,順利讓慈禧不再提起這件事。
  • 老照片:原來慈禧太后的攝影師這麼帥!?雙眼皮真好看!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末留下了很多老照片,其中就有清末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的照片,那麼慈禧太后的照片是誰給她拍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慈禧太后的御用攝影師長什麼樣!相信很多人都見過慈禧太后的老照片,其中有一張是慈禧太后cosplay普陀山觀音大士的。如上圖,慈禧太后自比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打扮成觀音模樣拍照。
  • 古代皇帝嬪妃如何過年?故宮實景展現皇家年俗
    為了一探究竟,新京報記者特別請到了北京歷史文化及圓明園專家、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劉陽(@夏宮裡的劉陽),以及清史研究學者橘玄雅一同解讀清宮過年。在古代,帝王是國家的象徵,因此宮中的過年更具有一種家國天下的情懷。據劉陽介紹,進入臘月初一,皇帝會舉行「開筆書福」儀式,前往北海闡福寺祈福,回宮後開筆書寫福字,開啟過年序幕。
  • 她是中法混血美女,擔任慈禧翻譯官,與光緒帝有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此書以第一人稱的方式,描述了德齡、榮齡兩朵姐妹花在清宮內廷中的生活情景,並用大量篇幅,詳細的表述了晚清社會下居住在紫禁城內的最高領導人——慈禧太后的言行舉止、服裝打扮及飲食起居,通過這些描述,刻畫出了一個處於朝堂之下,鮮為人知的另一面的慈禧。
  • 清宮裡的香文化
    蓮頭香 故宮博物院藏除藏香以外,清宮在日常禮佛時所用香料主要為沉香,且多數禮佛宮殿都會有沉香月例。除了藏香與沉香,清宮佛堂內還會用到「攢香、速香、降香」等其他香料,而這些香料的用量相對較少。清代祭壇祭祀所用香料非常多,以天壇為例來看,檔案記載每次天壇祭天「用描龍圓柱沉香一炷,沉香餅十二個,降真香餅二十四個,圓柱速香三炷,速香一百五十塊……」等等,且以沉香、速香和降真香為大宗,頗具規模。
  • 聞識清宮裡的香文化
    除藏香以外,清宮在日常禮佛時所用香料主要為沉香,且多數禮佛宮殿都會有沉香月例。除了藏香與沉香,清宮佛堂內還會用到「攢香、速香、降香」等其他香料,而這些香料的用量相對較少。佛經把香作為一種修行的方法,以香講述佛理和修持功德。而在道觀中也以行香作為修行,在修道、法事活動中,香料成為必不可少的元素。
  • 李蓮英真的與慈禧太后有私情,才被她所恩寵嗎?他又是怎麼死的?
    有一個故事說慈安太后有一次到慈禧的宮中找她商量事情,因為時值正午時分,慈禧在午睡,太監、宮女都在發困、偷懶,在沒來得及通報的情況下,慈安就進了慈禧的寢宮, 映入眼帘的是慈禧太后和太 監李蓮英並排躺在床上,見此情景,慈安太后大怒道:「大膽奴才,不守規矩,給我拉下去杖責一百,交敬事房嚴加處置。」
  • 春節裡到處都貼的「福」到底「福」字,有怎樣的歷史?
    如蘇少淦《百福圖》就是這種「福」字圖案構成的《百福圖》,還配有壽山福海、松鶴延年等十幅祝福圖,十分好看。慈禧太后1888年也曾作有這樣的《百福百壽圖》,在朝鮮有《百福百壽圖》繡屏風。慈禧太后《百福百壽圖》是什麼人想起把「福」字貼起來的呢?
  • 慈禧太后葉赫那拉身世之謎
    慈禧太后,這位統治中國達四十八年的女人。她的生活經歷應該是巨細都有記載,按理說不會引起什麼疑案。但事實上並不時如此,由於清宮檔案、國朝正史等資料對於慈禧的童年生活都少有記載,由此,也引發了關於慈禧出身和出生地的一番爭論。據《清宮檔案》記載:慈禧,名為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
  • 安德海能成為慈禧心腹,全靠「擦屁股」的手藝,簡單幾下練了半年
    而在慈禧身邊則有兩位心腹,一個叫李蓮英,另一個就是安德海。在安德海的巔峰時期,甚至連同治帝都不放在眼中。只因他有一獨門手藝,那就是給慈禧擦屁股,簡單兩下無人能比深受慈禧寵愛。安德海在當時那個年代,許多人都認為只要進入宮中就能過上好日子。安德海就有這個想法,他自小家中貧寒,在一次偶然間遇到了宮中的老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