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不遇冰凍讓不少港口結冰封港
千裡冰封,緣何大連港「巋然不凍」
水溫高、含鹽多、港深水闊是不凍主因
入冬以來,由於受到罕見持續低溫影響,30年不遇的冰凍襲擊渤海灣,渤海沿岸各港口:天津港航道冰封導致船舶無法進出港,青島也遭遇了罕見的海水結冰情況,營口鮁魚圈漁港以及錦州中心漁港海上已經是「千裡冰封」。目前,不少船隻分流到就近的大連港。大連港不凍不淤,奧妙何在?昨日,記者探訪了大連港,解開其中奧秘。
現狀 大連周邊海域海冰災害不斷加重
大連是我國海岸線最長的城市。國家海洋局大連海洋中心站監測顯示,進入1月份,大連周邊海域海冰災害不斷加重,黃海海域從金石灘以北呈現大範圍封凍,渤海海域從旅順沿海中端進入封凍區,整個金州灣已全部封凍結冰,近岸處的沿岸冰堆積厚度已經超過1米,監測表明,這裡的平均冰層比往年加厚一倍,上凍時間比往年提前半個多月。
在我省最大的漁村——位於遼東灣的瓦房店市西楊鄉渤海村,昔日波濤洶湧的海浪已經變成一片白茫茫的冰海。由於持續低溫,瓦房店市海域461.2公里海岸線比往年提前半個月結冰,冰層厚度40多釐米。大連金州灣已經全部結冰,近岸處的沿岸冰堆積物厚度已經超過1米,而處在近乎同一緯度的杏樹屯中心漁港,港池幾乎完全被冰封,靠港的幾十條漁船已經完全無法出航。
在營口鮁魚圈漁港以及錦州中心漁港,海上已經是「千裡冰封」,一片銀白,看不到海水。錦州市海洋與漁業局介紹的情況表明,平均冰層比往年加厚一倍,在大凌河口和大有漁港岸邊最厚冰層達到1米,小凌河口和中心漁港近岸冰層平均厚度為30釐米-50釐米。
國家海洋局海洋預報減災司相關人員介紹,此次渤海灣冰情是近30年來同期最為嚴重的一次,其主要特徵是發生時間早、發展速度快、分布範圍廣。
意外 大連港不凍不淤業務繁忙
我市是我國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大面積的海冰災害會不會對大連港的通航造成嚴重影響?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大連港,只見30萬噸級礦石碼頭,一艘17萬噸的礦石船剛離港,而在雜貨碼頭,正在作業的船舶,從2000噸到6萬噸有24艘之多。
在大連港大連灣作業區,記者通過可視化監控系統,看到後方場地卸火車、前方所有泊位都有船舶作業。「目前,大連港集團雜貨碼頭出現了船舶集中到港的情況,萬噸以下的小型船舶佔90%,這麼長時間的船舶集中到港為多年少有。雜貨碼頭的汽車運輸進港貨物大量增加,每天都有5000多噸,尤其是鋼材、設備和非礦等貨物較以往明顯增多。」大連港負責人說。
記者獲悉,造成這一原因的是渤海灣海域的大面積結冰導致灣內港口通航受阻,原計劃停靠渤海灣灣內港口的上百條船被迫分流到大連港,大連成為保障東北乃至華北海路貨流暢通的關鍵節點。
目前,天津、京塘、錦州、葫蘆島、鮁魚圈等渤海灣內的所有港口都出現了大面積的冰凍,尤其是從鮁魚圈到金州灣的渤海區域出現60多海裡的結冰,3萬噸以下的小型船舶通航困難,在此情況下,很多船都選擇分流到大連港,大連散雜貨碼頭已經出現了壓港現象。
揭秘 四大因素讓大連港成為「不凍港」
30年一遇的冰凍襲擊渤海灣,渤海沿岸各港口,只有遼東半島南端的大連港不凍不淤,奧妙何在?海洋專家大連港引水站副站長徐偉成、大連港引航站站長、資深引航員王健解釋了這一獨特現象。
一是大連港港區緯度較低,溫度相對環渤海其他港口較高,不容易結冰。「大連港兩主要港區大連灣和大窯灣都位於黃海一側,這裡有太平洋暖流從低緯度溫度比較高的海域往上流,從朝鮮半島的西側,一直到鴨綠江口,然後沿著遼東半島的東側往西南方向流下來,水每天都在流動,水流動性比較好的地方不容易形成結冰。」徐偉成解釋道。
二是大連港港深水闊,離公海較近,容易吸收公海的熱量。大連港水最深達27米,水越深,流動性越大就越不容易結冰。」王健說。
三是大連港沒有內河入海口,同樣溫度下,相對其他有淡水成分的港口,不容易結冰。「沒有淡水的成分,它的含鹽量比較高,含鹽量比較高的情況下海水是不容易結冰的。」徐偉成說。
四是大連港集團的碼頭深水化、大型化,雖然大連海域內,部分漁港也出現了結冰,但是大連港集團的港區不受影響。「我們的船大都是萬噸以上,船的鋼板厚,破冰能力較強,即使海面有浮冰,也不會受影響。」王健說。
許輝 詹笑 於海青 記者張璐璐
■保障
已做好防冰除冰準備
記者了解到,大連港集團雜貨碼頭1月份吞吐量預計完成168萬噸,同比增長23.5%,進出港船舶380餘艘次,同期增長17%。
目前,遼東灣浮冰最大外緣線達到70多海裡,萊州灣浮冰最大外緣線在30海裡左右,渤海海域結冰面積已經達到3萬平方公裡,約佔渤海海面的40%。當地海洋部門預計,這些浮冰很有可能順海流流入大連海域,我市海事部門也已經做好了防冰和除冰的準備。
來源:半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