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永無止境!國企改革又見新生機!
2020年12月4日晚,大連港與營口港兩家上市公司雙雙發布公告稱,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定於2020年12月7日召開2020年第52次併購重組委工作會議,審核大連港股份有限公司換股吸收合併營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這意味著,港口將成為A股市場中繼通信、高鐵、證券、地產、鋼鐵之後,又一個通過吸收合併的方式實現價值優化的行業。市場人士認為,國企改革進入了新階段,投資者可把握住這一主線。
籌劃3年半
大連港營口港宣布合併
2020年12月4日晚,大連港與營口港雙雙發布公告稱,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併購重組委2020年第52次工作會議公告》,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定於2020年12月7日召開2020年第52次併購重組委工作會議,審核大連港股份有限公司換股吸收合併營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經公司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公司股票將自2020年12月7日(星期一)開市起停牌,公司將在收到併購重組委審核結果後,及時公告並申請股票復牌。
大連港成立於2005年11月16日,註冊資本128.95億元,營口港成立於2000年3月22日,註冊資本64.73億元。早在2017年寶鋼與武鋼合併時,就有傳聞稱大連港與營口港策劃合併事宜,但並未得到兩家公司的官方確認。2017年6月10日,遼寧省政府與招商局集團在瀋陽籤署了《港口合作框架協議》,遼寧省政府與招商局集團雙方將合作建立遼寧港口統一經營平臺,以大連港集團、營口港集團為基礎,以市場化方式設立遼寧港口集團,實現遼寧沿海港口經營主體一體化。2019年1月4日,遼寧港口集團(簡稱遼港集團)正式掛牌成立。2019年5月31日,遼寧省國資委與招商局遼寧籤署協議,遼寧省國資委將其持有的遼港集團1.1%的股權無償劃轉給招商局遼寧。股權變動後,招商局遼寧持有遼港集團51%的股權,遼寧省國資委持有遼港集團49%的股權。其中,招商局遼寧遼港集團間接持有兩公司股份——營口港的控股股東仍為營口港務集團,大連港控股股東仍為大連港集團,兩家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均由遼寧省國資委變更為招商局集團。
到了2020年6月19日,大連港在港交所和上交所發布公告稱,公司與營口港正考慮由公司對營口港進行吸收合併及發行新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2020年7月7日,大連港、營口港同步發布公告,大連港擬以發行A股方式換股吸收合併營口港,同時大連港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A股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21億元。2020年7月29日,大連港和營口港同步發布大連港換股吸收合併營口港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的修訂稿。2020年9月4日晚間,大連港和營口港分別發布系列公告,確定大連港擬以發行A股方式換股吸收合併營口港;同時,大連港擬採用詢價方式,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A股股份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21億元。2020年11月30日,大連港收到了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審核公司換股吸收合併營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的公告。一周後的12月4日,兩家港口雙雙宣布12月7日起停牌等待證監會併購重組委審核結果出爐後才會復牌。
過去12年半
已有五大行業合併案例
通過吸收合併的方式優化行業資源配置、促進行業長遠健康發展,是國企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上市公司國企改革在2014年-2017年一度成為資本市場的熱門話題,但最早的上市公司國企改革案例卻遠在12.5年前。2008年6月3日,正值3G科技革命尾聲,通信行業的中國聯通與中國鐵通、中國網通宣布合併,成為上市公司以吸收合併方式實現國企改革的第一個成功案例。2015年6月8日,高鐵行業的中國北車與中國南車合併為「中國中車」。2015年1月26日與7月20日,證券行業的申銀萬國證券與宏源證券、中紡投資與安信證券雙雙合併為「申萬宏源」「國投資本」。2015年12月30日,地產行業的招商地產與蛇口工業區合併為「招商蛇口」。2017年2月27日,鋼鐵行業的寶鋼股份與武鋼股份合併為「中國寶武」(但仍為兩家上市公司)。
暫不必擔心「巨無霸魔咒」
可掘金「三低」二線藍籌股
不過,熟悉歷史的投資者知道,A股市場有個說法叫做「巨無霸魔咒」。「巨無霸」不一定是指某個行業的排頭兵,而是只要某個行業股本規模前幾名的上市公司,或者有的上市公司通過吸收合併成為某個行業、某個區域的「佼佼者」實現上市後,一旦出現引發A股大幅下跌的情形,即滿足「巨無霸魔咒」。那麼,面對大連港與營口港即將合併這一預期,A股市場真的會再現「巨無霸魔咒」嗎?
「我們相信這一次『巨無霸魔咒』,將非常清晰地為投資者提供全新的掘金路線和需要規避的風險領域。」接受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採訪的銀河證券江南大道總經理唐賀文分析認為,第一、國企改革進入嶄新時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的「十四五」規劃建議稿充分肯定了國有經濟和國有企業的重要地位,強調進一步激發國有經濟活力,要求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最終打造世界一流企業,使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承擔更大作用。為落實落細中辦國辦關於《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深交所也在近日研究制定了服務國企改革專項工作方案,涉及五個方面16項具體工作安排,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推動國資國企深化改革、做優做強。這意味著,國企改革目標將比過去幾年「更高、更快、、更優、更強」,對當前A股市場上的眾多國企來講,無疑是難得的發展機遇。
第二、不必擔心兩港合併「巨無霸魔咒」。歷史上中國聯通、申萬宏源、國投安信、中國中車、招商蛇口合併為巨無霸上市後,之所以股市大幅下挫,是因為它們「生不逢時」,剛好是處在國內外政經形勢爆發危機的火山口上,且這些標的股價也很高。而寶鋼與武鋼合併後就沒有出現「巨無霸魔咒」,是因為那時國內外政經形勢積極向好,合併的標的股價也不高,「魔咒」失靈是必然的。大連港與營口港這兩家股票,估值和股價都很低,合併後也就不可能存在什麼系統性的「巨無霸魔咒」了。
第三、「三低」二線藍籌將成為領漲主角。從9月份以來,我們在長達3個月時間裡反覆強調「低價」「低估」「低位」二線藍籌股存在著罕見的投資價值,是根據A股發展歷史和未來經濟形勢做出的客觀判斷。近段時間,二線藍籌陷入了調整,也就在這一關鍵時刻,大連港與營口港合併進入審批階段。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迪呢?是的——比如,大連港與營口港合併,符合「一省一港」發展理念,那麼投資者完全可以從港口類上市公司中,去尋找相鄰的港口公司股票,沒準會得到大資金的關注;又如,當前A股還有一些傳統周期性行業沒有出現過吸收合併誕生「巨無霸」的案例,其中就蘊藏著不小的金礦。恰恰我們這三個月來提到的「三低」二線藍籌股,最有潛力成為國企改革的「富礦」。因此,隨著「十四五規劃」的到來,符合「三低」特徵的股票,有望成為歲末年初乃至明年春季行情的印鈔機。
第四、迴避高估值新經濟題材股。人民幣升值與國企改革交相輝映,將有效提升傳統行業升級換代的步伐,對A股市場中的「三低」二線藍籌股價值挖掘有著非同尋常的正面作用。但是,「三低」二線藍籌所屬行業大多數是新經濟領域原材料的提供者,原材料價值上升意味著新興領域生產產品的成本價上升,也就是說會對新經濟領域的利潤增速起到掣肘作用。所以,投資者在操作上,還要迴避中小創科股票存在的中長期結構性風險。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