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輸液時代:中國人為什麼輸液成癮?-搜狐評論

2020-12-22 搜狐評論

至少一半的輸液是沒有必要的

104億瓶,250萬,95%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近日披露了一個驚人數據,去年一年中國輸液用了104億瓶,相當於13億人口每個人輸了8瓶液,遠遠高於國際上2.5-3.3瓶的水平。儘管中國人「愛」輸液、醫院輸液室人滿為患早已不是秘密,但是比國際水平多出五六瓶還是著實讓人大吃一驚。據統計,70%的輸液都是不必要的;目前我國每年因藥物的不良反應住院的病人高達250萬,死亡的高達20萬人,其中大部分和輸液有關。 好多中國人都得了「輸液病」,迷信輸液的療效,又不知其危害。 有專家調查發現,有95%的人不知道濫用輸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詳細】

相關焦點

  • 中國人一年輸液104億瓶 盤點濫用輸液的危害
    2、急性心衰  長期輸液將加重心臟和腎臟負擔,對健康帶來嚴重不良影響。  3、抗藥性增強  輸液過多往往伴隨著抗生素的大量濫用,導致人體菌群失調,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細菌抗藥性的增加。這些都將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嚴重的惡果。
  • 失控的輸液:「中國人人均輸液8瓶」背後
    輸液在中國並非是新出現的問題。事實上,「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的世界衛生組織用藥原則,在現實中早已被顛覆。短短十幾年間,伴隨著醫改的進行,中國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輸液大國」。其中成立於1996年的四川科倫集團在短短十年間,就以年產20億袋(瓶)成為全球最大的輸液生產商。不過,據顧維軍介紹,中國的輸液產品雖然量大,但出口比例極低,絕大多數用在國內患者身上。  除了輸液產品本身,輸液還拉動了若干相關產業。
  • 發燒後要不要立刻輸液 輸液等於消耗生命 你還敢嗎
    中國人有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愛子心切,見不得孩子受一丁點的折磨。  於是,在最新的一個調研中顯示,中國人的用藥量為世界之最,其中輸液一年有100多億瓶,平均到個人身上就是每人8瓶。  可是這和愛子心切有什麼關係呢  我們都知道,人在感冒發燒的時候會難受,我們同樣有這樣的經驗:感冒的時候輸液效果要比吃藥來得快,但中國的家長更知道的是,好得快一秒就意味著孩子受罪少一秒。於是,當家長們看到孩子感冒發燒急得哇哇直哭的時候,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衝到醫院。  「大夫,我們要輸液!」  「啥毛病啊?」醫生說。
  • 男孩吃米酒湯圓後輸液休克 為什么喝酒不能輸液
    3月1日,小寶(化名)的奶奶提起孫子吃米酒湯圓後輸液休克的情形,仍心有餘悸。醫生提醒,米酒也是酒,同樣是輸液禁忌。  兩天前,小寶因發熱、咽喉疼痛被帶到湖北省宜昌市中心醫院就診,被確診為化膿性扁桃體炎,需要輸液3天。醫生特別囑咐家長,治療期間不能飲酒和含有酒精的飲料。  第二天早上,吊瓶掛上後,小寶奶奶特意去買來孩子愛吃的米酒湯圓做早點。
  • 我國年人均輸液8瓶被指泛濫 美澳慎用靜脈輸液
    (新華社發)國家發改委最新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醫療輸液104億瓶,平均到13億人口,相當於每個中國人1年裡掛8個吊瓶,遠高於國際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人均8瓶」的消息一出,立即成為民眾的熱議話題。按世衛組織推薦的用藥原則,應該「能口服的藥儘量要求口服,可肌肉注射不靜脈輸液」。在許多發達國家,輸液一直是醫生迫不得已才使用的「最後方式」。
  • 有人生病選擇輸液,有人卻說輸液有害,輸液對身體有哪些影響?
    生病了,人們能夠想到的治病方式,要麼吃藥,要麼輸液。但是,就吃藥、輸液而言,很多人寧可選擇吃藥,而不願意輸液,這些人認為,輸液給身體帶來的危害,要比吃藥帶來的危害大的多。那麼,既然輸液在人們眼中如此不好,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依舊會選擇輸液呢?
  • 輸液的手為什麼會淤青?
    下面讓我們急診科的護士小姐姐為大家科普下這是為什麼,· 可能是因為輸液完畢,沒有緊壓,針孔造成了皮下積血造成,這會出現輸液後手淤青;· 輸液時過多過快,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導致輸液的血液從血管壁破損處滲出,從而也可以造成輸液後手淤青,滲到皮下組織裡了,看起來是青紫的;
  • 輸液的危害 讓你知道輸液的誤區
    很多人對於輸液都是一知半解的,很多人在輸液之前也沒有什麼講究,所以出現了很多嚴重的後果,很多人對輸液存在不少誤區,有的人一大早餓著肚子來掛水,有的人為了趕回家做飯或者接小孩放學,自己調快輸液速度。那麼,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好好介紹一下吧。
  • 門診輸液被叫停,這4種常見病,寶寶無需輸液
    所以,一入秋冬,或者流感、手足口病等傳染病肆虐的時候,各大醫院兒科門診就變成下面這種情況:對於輸液,中國人幾乎是習以為常了。據統計,國際上每年每人 2.5~3.3 瓶的平均水準,到了我國就變成 8 瓶!然而,最近一個重磅新聞引起了多方關注:「吉林省十多家醫院取消了成人普通門診輸液」!
  • 輸液港植入後,患者為什麼後悔了?
    昨天下午,患者Bxy來找我,說上周植入的輸液港讓她感覺很不好。
  • 4歲女童輸液致死:一句「輸液好得快」,正在摧毀無數中國孩子!
    尤其是中國的家長,從小喜歡給孩子輸液,輸液成了很多家長公認的「最簡單快捷」的治療方式。  但事實...真是如此麼?  答案是否定的。  靜脈輸液是國際公認最危險的給藥方式,只是在許多國人心中,「輸液治病又快又好」的觀念已是根深蒂固,而讓他們忽略了其中的各種隱患。
  • 多省市門診輸液被叫停!事實上,這4種病壓根不需要輸液
    中國人有多愛輸液? 發改委曾經在2010年的時候進行過一項調查,調查顯示,我國一年輸液消耗104億瓶,相當於每個人一年輸液八瓶,而在國際上的標準為每人3瓶左右。 專家說到,不合理輸液對健康很不利,會引起抗生素過度使用、導致身體出現耐藥性、加重以後治療的難度,因此過度輸液會給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
  • 生病了,到底要不要輸液?
    近來,有關我國人均靜脈輸液量遠大於國外的新聞報導又在社會上引發關注,那麼輸液是不是像網絡上說的那樣危害巨大呢?它的好處和不足有哪些?你對輸液有著怎樣的觀點?而靜脈輸液起效時間短,一旦發生藥物過量,後果較為嚴重,搶救起來也更困難;同理,當藥物過敏等少見情況出現時,致敏藥物如果是經過靜脈途徑進入人體,後果也更為嚴重。第三,同樣由於靜脈注射藥物繞過了機體的防禦、解毒和濾過機制,藥物過量,體內異物(微粒)存留的風險加大了。第四,長期反覆使用一條外周靜脈輸液,可能造成外周靜脈受損出現瘢痕,甚至壞死。第五,對於某些可能致成癮藥物,靜脈注射引起成癮的效果更強。
  • 輸液風險拷問過度醫療危害 背後暗藏巨大利益
    感冒發熱高燒不退,聽從醫生建議輸液,三天藥量,瓶瓶罐罐很沉的一大袋。拎著注射液路過大廳,遇上一熟人,該醫院資深藥劑師,與她聊了一會,她看我手中這一袋子藥水,輕聲說:「不就是一個感冒,能不輸液就不輸液。」想起她全家都是「不輸液者」。她女兒今年11歲,竟然堅持只有兩次的輸液記錄。
  • 抗生素輸液被禁止!53種疾病不需要輸液
    輸液輸液,一生病就輸液,其實這樣對身體健康只是解決了當前問題,卻帶來了久遠的健康問題。一感冒或是身體不舒服,醫生就要你輸液,輸液完確實效果比吃藥好,但是經常這樣的話,對以後的健康會造成影響。  《揚子晚報》的消息說,最近,江蘇省宣布從明年7月1日起,除兒童醫院,全省二級以上醫院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2016年底前,全省二級以上醫院要全面停止對門診患者的靜脈輸液,不僅是抗生素,其他藥品輸液也不行。
  • 怕孫子輸液冷,爺爺口含輸液管加熱!網友的觀點卻不一致!
    怕孫子輸液冷,爺爺口含輸液管加熱」的新聞,在網絡上引起了不小的熱議。據了解,2018年1月30號,在江蘇睢寧桃園鎮衛生院裡,一位頭髮花白的爺爺怕孫子輸液冷,將輸液管含在口中捂熱,孩子掛了將近兩小時的水,爺爺就一直站在後面。據悉,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爺爺非常疼愛他,「捧到手裡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
  • 靜脈輸液,為什麼不是首選的給藥方式呢?
    專家:崔向麗 主任藥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主任藥師靜脈輸液為什麼不是首選的給藥方式呢?靜脈輸液就是將藥物加入生理鹽水、葡萄糖等液體中,通過靜脈滴注的方式將藥物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人體中。——靜脈輸液的優點是藥效發揮迅速、快速補充大量水分和電解質,能夠解決老人、小孩、吞咽困難者不易吞服的問題。
  • 南溪山醫院取消門診輸液 需輸液患者建議收住院或急診
    南溪山醫院在我市首次試水「取消門診輸液」能吃藥不打針 能打針不輸液(桂林晚報記者支榮 通訊員張超群 羅寧飛)昨日,記者從南溪山醫院了解到,在試運行一周後,從8月8日起,南溪山醫院在全桂林市率先「取消門診輸液」,保留兒科門診靜脈輸液,如病情需靜脈輸液的患者建議收住院或急診科就診
  • 牛羊輸液是一項重要的治病技術,怎樣給牛羊輸液是正確的呢?
    現在有很多獸醫為了賺錢,為了顯示它用量多,常常給一些牛羊輸液。其實這樣的牛羊根本沒必要輸液,大家在心理上其實是這樣認為的。輸液肯定是比打針好的快,輸液理所當然比打針更貴。然而事實上並不是這樣,輸液也要分情況以及用藥的情況。只給注射生理鹽水花不了10塊錢,有一些給牛羊打一次輸液問養殖戶要500塊錢。
  • 國家為什麼禁止輸液?危害全總結
    此外,在輸液器械的製作工藝上無法避免的造成輸液中的液體含有一些微小顆粒,在輸液的過程中,這類微小顆粒可隨著液體進入人體,在人體中聚集,對人體造成不可估計的損害。 輸液常見的危害有哪幾種?中國每年輸液104億瓶,平均每人8瓶,多麼可怕的數據,在國外是嚴格禁止醫生為病人和孩子輸液的。 全國多家大醫院禁止輸液 靜脈輸液是公認的最危險的給藥方式。醫院門診輸液全面叫停! 據了解,全國最早實行門診不輸液的醫院位於浙江杭州的邵逸夫醫院。該院早在1998年即停止門診輸液,醫院也沒有輸液大廳。